CN210853946U -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3946U
CN210853946U CN201920528117.5U CN201920528117U CN210853946U CN 210853946 U CN210853946 U CN 210853946U CN 201920528117 U CN201920528117 U CN 201920528117U CN 210853946 U CN210853946 U CN 210853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bridging
side wall
unloading
fly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8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
吴明
章鹏飞
陈燕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bright Envirotech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8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3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3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3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所述飞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溜槽,用以输送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和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中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下料溜槽的侧壁以避免所述飞灰在所述下料溜槽中搭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采用在下料溜槽中设置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周期性的振打下料溜槽的侧壁,从而将遇潮飞灰振打成散状,避免飞灰落入下料溜槽时堵塞的情形,维持了下料通畅,对于焚烧系统各个设备下料或是飞灰下料具有明显辅助作用,维持了整个焚烧系统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垃圾焚烧过程中在锅炉,急冷塔,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设备处会存在大量的焚烧产生的飞灰。传统的垃圾焚烧过程中,飞灰下料方式为星形卸灰阀加上锁气器的方式,如项目在露天情况下,下料时会容易潮湿因为飞灰会凝结在一起形成搭桥进而堵塞下料口,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为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溜槽,用以输送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和
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中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下料溜槽的侧壁以避免所述飞灰在所述下料溜槽中搭桥。
示例性地,所述振打装置包括隔板与驱动装置,所述隔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所述隔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下料溜槽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侧壁接触,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示例性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凸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凸轮运转,其中,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凸轮运转的过程中,当所述凸轮的凸出部分与所述隔板接触时将所述隔板顶开以使所述隔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凸轮与所述隔板不接触时所述隔板回弹至初始位置以使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示例性地,所述隔板的第二端周期性地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示例性地,在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轮,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固定轮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隔板绕所述固定轮转动。
示例性地,在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转轴,所述隔板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隔板绕所述转轴转动。
示例性地,所述下料溜槽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板表面浇筑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采用在下料溜槽中设置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周期性的振打下料溜槽的侧壁,从而将遇潮飞灰振打成散状,避免飞灰落入下料溜槽时堵塞的情形,维持了下料通畅,对于焚烧系统各个设备下料或是飞灰下料具有明显辅助作用,维持了整个焚烧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于垃圾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垃圾焚烧过程中在锅炉,急冷塔,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设备处会存在大量的焚烧产生的飞灰。传统的垃圾焚烧过程中,飞灰下料方式为星形卸灰阀加上锁气器的方式,如项目在露天情况下,下料时会容易潮湿因为飞灰会凝结在一起形成搭桥进而堵塞下料口,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包括:
下料溜槽,用以输送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和
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中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下料溜槽的侧壁以避免所述飞灰在所述下料溜槽中搭桥。
下面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卸料装置进行示意性说明,其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首先参看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包括焚烧炉1、下料溜槽2和振打装置3。
焚烧炉1用以焚烧垃圾,焚烧垃圾的过程中往往产生高温烟气和飞灰和炉渣。高温烟气用以焚烧发电,炉渣通过炉排排出焚烧炉,飞灰通过下料装置输送至焚烧炉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焚烧炉1包括水冷往复式炉排,水冷往复炉排是通过调节滑动炉排片的滑动速度,控制燃料燃烧速度,提高燃料燃烬率,同时滑动炉排片和固定炉排片下部采用水进行冷却,可降低炉排片表面温度,延长炉排片使用寿命。水冷往复式炉排采用冷却水对炉排进行冷却,冷却水对所述水冷往复式炉排进行冷却后转换为热水。
下料溜槽2用以输送由焚烧炉1焚烧垃圾之后产生的飞灰。由于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二噁英等,为了避免飞灰运输过程中污染环境,需要对下料溜槽进行密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不锈钢表面浇筑耐火材料设置下料溜槽,一方面在不锈钢表面浇筑耐火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形变性能,避免飞灰的高温引起下料溜槽的变形,另一方面使得下料溜槽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在振打装置对其进行振打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其产生泄露。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下料溜槽采用在304不锈钢表面浇筑20-30cm厚的耐火材料形成。
振打装置3,振打所述下料溜槽的侧壁以避免所述飞灰在所述下料溜槽中搭桥。
示例性地,参看图1,振打装置3包括隔板31和驱动装置,隔板31的一端连接下料溜槽2的第一侧壁,隔板31的第二端延伸至下料溜槽2的第二侧壁并与第二侧壁接触,其下料溜槽2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驱动装置驱动隔板31的第二端振打下料溜槽2的第二侧壁。
需要理解的是,振打装置设置成上述隔板和驱动装置的形式仅仅是示例性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任何能够对下料溜槽进行振打的装置(如设置在下料溜槽上方的可以敲打下料溜槽的悬垂,设置在下料溜槽底部的可以通过自身振动振打下料溜槽底部从而带动下料溜槽振动的振动装置)均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示例性地,所述驱动装置周期性地驱动所述隔板,以使所述隔板周期性地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示例性地,继续参看图1,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2和与电机32相连的凸轮33,电机32带动凸轮33运转,凸轮33在运转过程中,其凸出部分与隔板31接触从而顶开隔板31,当凸轮33运动至不接触隔板31时,隔板31回弹至初始位置,其第二端接触下料溜槽2的第二侧壁,从而形成对下料溜槽2侧壁的振打作用。电机32每带动凸轮33运转一圈,则隔板31振打一次下料溜槽。根据以上过程,在电机32周期性驱动凸轮33转动的基础上,凸轮33将隔板31周期性地顶开,以使隔板31周期性地振打下料溜槽2的侧壁。
继续参看图1,示例性地,隔板31的第一端通过固定轮34与下料溜槽2的第一端连接,其中隔板31绕所述固定轮转动。需要理解的是,隔板第一端通过固定轮与下料溜槽的第一端连接的方式仅仅是示例性地,任何隔板与下料溜槽的连接方式,其使得隔板第二端与下料溜槽接触,以形成振打效果的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隔板也可以通过设置在下料溜槽上的转轴与固定轮连接,所述隔板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隔板绕所述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其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卸料装置,其中,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卸料装置可以设置在过滤、急冷塔、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设备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卸料装置,采用在下料溜槽中设置振打装置,振打装置周期性的振打下料溜槽的侧壁,从而将遇潮飞灰振打成散状,避免飞灰落入下料溜槽时堵塞的情形,维持了下料通畅,从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烧炉中各个设备下料或是飞灰下料具有明显辅助作用,维持了整个焚烧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8)

1.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料溜槽,用以输送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和
设置在所述下料溜槽中的振打装置,所述振打装置振打所述下料溜槽的侧壁以避免所述飞灰在所述下料溜槽中搭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装置包括隔板与驱动装置,所述隔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所述隔板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下料溜槽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二侧壁接触,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的凸轮,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凸轮运转,其中,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凸轮运转的过程中,当所述凸轮的凸出部分与所述隔板接触时将所述隔板顶开以使所述隔板的第二端离开所述第二侧壁,当所述凸轮与所述隔板不接触时所述隔板回弹至初始位置以使所述隔板的第二端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第二端周期性地振打所述第二侧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固定轮,所述隔板通过所述固定轮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隔板绕所述固定轮转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溜槽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转轴,所述隔板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以使所述隔板绕所述转轴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溜槽的材料包括不锈钢板表面浇筑耐火材料。
8.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
CN201920528117.5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Active CN210853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117.5U CN21085394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8117.5U CN21085394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3946U true CN210853946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8117.5U Active CN21085394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3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57627B2 (ja) 都市ゴミ焼却溶融設備
CN210885961U (zh) 危险废物处理等离子体气化炉
CN210853946U (zh) 一种防止卸灰遇潮搭桥的飞灰下料装置和垃圾焚烧炉
KR101223276B1 (ko) 폐기물 열분해 가스화 소각 시스템
CN206055638U (zh) 用于危废物处理的裂解气化焚烧炉
CN106881336A (zh) 垃圾处理系统
CN207407344U (zh) 一种带搅拌装置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CN206838741U (zh) 垃圾处理系统
CN212339293U (zh) 一种危废焚烧链板干出灰设备
JP2000097425A (ja) 廃棄物熔融装置
KR100339484B1 (ko) 로터리 킬른 소각 시스템
CN210035526U (zh) 用于mvr釜残液的焚烧处理装置
JP4255066B2 (ja) 炭化装置における排ガス処理方法並びにその機構
KR102210782B1 (ko) 회전식 소각장치
CN108506945A (zh) 一种降低热灼减率设备
CN216010860U (zh) 一种危险废物回转窑抑制结焦装置
JPH11325448A (ja) モールドコンベヤ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108375075A (zh) 一种危废焚烧干式出灰设备
CN211502804U (zh) 连续高效绿色的危险废物焚烧废渣的非水淬处理装置
CN217092845U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回转窑内脱酸装置
CN210035515U (zh) 一种逆流式回转窑
JPH03181704A (ja) 都市ゴミ焼却溶融設備
JP2747951B2 (ja) 焼却灰の乾燥方法及び溶融処理方法
JPH11325449A (ja) 空冷スラグ排出装置
KR20220033215A (ko) 소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