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52907U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52907U
CN210852907U CN201921767817.6U CN201921767817U CN210852907U CN 210852907 U CN210852907 U CN 210852907U CN 201921767817 U CN201921767817 U CN 201921767817U CN 210852907 U CN210852907 U CN 210852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horn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78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雯
仇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678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52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52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529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固定在无人机体底部的四个支撑腿和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三个螺旋桨,所述无人机体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机臂,四个所述支撑腿内设有贯穿其底部的安装腔,四个所述安装腔内均滑动连接有圆形柱,四个所述圆形柱均与同侧的安装腔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四个所述圆形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同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将第二机臂和滑动杆折叠起来,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无人机的体积,使得无人机更具有便携性,方便携带,设置折叠的支撑腿也可以对无人机进行减震,降低其落地时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多旋翼无人机的产品繁多,其用途也很广泛,如商业工程用的拍摄用无人机、农业保值,农药喷洒检测用无人机、家庭用航拍无人机。
由于无人机机翼伸展之后其整体体积较大且不方便对携带,因此为了便于携带,需要将无人机的机翼设置成可折叠的机翼,以便于携带,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机体”(申请号为:CN201820504781.1),其实现了对机翼的折叠方便携带,但是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无法对无人机底部的支架进行折叠,使得其体积仍不能有效减小,导致无人机整体携带时存在不便之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固定在无人机体底部的四个支撑腿和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三个螺旋桨,所述无人机体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机臂,三个所述第一机臂远离无人机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机臂,三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机臂上,四个所述支撑腿内设有贯穿其底部的安装腔,四个所述安装腔内均滑动连接有圆形柱,四个所述圆形柱均与同侧的安装腔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四个所述圆形柱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同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方便地将第二机臂和滑动杆折叠起来,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无人机的体积,使得无人机更具有便携性,方便携带,设置折叠的支撑腿也可以对无人机进行减震,降低其落地时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第二机臂设置在第一机臂的上端,且所述第二机臂通过阻尼转轴与第一机臂相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如此设置方便转动第二机臂。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臂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第一机臂之间设有卡接机构,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矩形限位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第二机臂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所述L型板与安装槽相对面的下端设置为弧形面。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限位柱,可以对L型板进行卡接,实现对第二机臂的限位和定位。
进一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安装腔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安装腔的内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震弹簧可以对支撑腿进行减震,如此实现对无人机体的减震,使得无人机体落地时得到一定的保护。
进一步:所述支撑腿与支撑杆相对的一面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安装腔相互连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两个滑动杆相对转动且处于水平,方便对滑动杆进行折叠。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杆底部的第二磁块和第三磁块,所述第二磁块与第三磁块底部的磁极极性相反。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磁块和第三磁块的配合,可以使得折叠后的两个支撑杆连接在一起,不会随意转动。
进一步: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贯穿第一机臂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延伸至矩形限位孔内,所述矩形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矩形杆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在固定块与第一机臂之间的第二弹簧。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弹簧和固定块的配合,可以对矩形杆产生拉力,使得紧紧的插再矩形限位孔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将第二机臂和滑动杆折叠起来,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无人机的体积,使得无人机更具有便携性,方便携带,设置折叠的支撑腿也可以对无人机进行减震,降低其落地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中支撑腿的侧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中部分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中卡接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中支撑腿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中:1无人机体、2第一机臂、3第二机臂、4螺旋桨、5支撑杆、6支撑腿、7安装腔、8第一磁块、9减震弹簧、10滑动杆、11圆形柱、12第二磁块、13第三磁块、14通槽、15安装槽、16、 L型板、17伸缩杆、18连接杆、19第一弹簧、20矩形限位孔、21限位柱、22弧形限位槽、23矩形杆、24固定块、2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1、固定在无人机体1底部的四个支撑腿6和设置在无人机体1上的三个螺旋桨4,无人机体1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机臂2,三个第一机臂2远离无人机体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机臂3,三个螺旋桨4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机臂3上,第二机臂3设置在第一机臂2的上端,且第二机臂3通过阻尼转轴与第一机臂2相连接,通过设置阻尼转轴使得第二机臂3不易转动。
具体的,第一机臂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7,伸缩杆17为两个套接在一起且可以滑动的金属套管;伸缩杆17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9,伸缩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通过设置伸缩杆17使得连接杆18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连接杆18与第一机臂2之间设有卡接机构,连接杆18上设有矩形限位孔20,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1,第二机臂3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16,L型板16上设有与限位柱21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22,L型板16与安装槽15相对面的下端设置为弧形面,如图3所示;弧形面与限位柱21相抵时,会挤压限位柱21移动,如此伸缩杆17压缩,可以实现L型板16的转动,如此便于将限位柱21卡接在弧形限位槽22内。
卡接机构包括贯穿第一机臂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矩形杆23,矩形杆23延伸至矩形限位孔20内,矩形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矩形杆2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在固定块24与第一机臂2之间的第二弹簧25,当限位柱21卡在弧形限位槽22内是,此时矩形限位孔20与矩形杆23相对,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矩形杆23紧紧的插在矩形限位孔20内,如此保证第一机臂2与第二机臂3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当安装第二机臂3时,使用者顺时针转动第二机臂3,当L型板16的弧形面与限位柱21相抵时,会挤压限位柱21移动,如此伸缩杆17压缩,可以实现L型板16的转动,如此便于将限位柱21卡接在弧形限位槽22内,实现对第二机臂3的定位,此时矩形限位孔20与矩形杆23相对,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矩形杆23紧紧的插在矩形限位孔20内,如此保证第一机臂2与第二机臂3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四个支撑腿6内设有贯穿其底部的安装腔7,如图1所示;支撑腿6与支撑杆5相对的一面贯穿设有通槽14,通槽14与安装腔7相互连通,四个安装腔7内均滑动连接有圆形柱11,圆形柱11为铁材料,如此可以与第一磁块8相吸;当圆形柱11移动至安装腔7的底部时,通过通槽14的配合可以实现圆形柱11的转动,进而可以对滑动杆10进行折叠。
四个圆形柱11均与同侧的安装腔7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与安装腔7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磁块8,第一磁块8与安装腔7内壁相抵处设有塑料壳体,如此方便第一磁块8的移动;第一磁块8与安装腔7的内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9,通过减震弹簧9可以对支撑腿6进行减震,如此实现对无人机体1的减震。
四个圆形柱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0,同侧的两个滑动杆10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支撑杆5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杆5底部的第二磁块12和第三磁块13,第二磁块12与第三磁块13底部的磁极极性相反,如此两个支撑杆5相对时,第二磁块12与第三磁块13相吸,使得转动后的滑动杆10处于水平位置不易摆动。
本实用新型中,当安装第二机臂3时,使用者顺时针转动第二机臂3,当L型板16的弧形面与限位柱21相抵时,会挤压限位柱21移动,如此伸缩杆17压缩,可以实现L型板16的转动,如此便于将限位柱21卡接在弧形限位槽22内,实现对第二机臂3的定位,此时矩形限位孔20与矩形杆23相对,在第二弹簧25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矩形杆23紧紧的插在矩形限位孔20内,如此保证第一机臂2与第二机臂3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如此实现对第二机臂3安装;然后转动支撑杆5,支撑杆5的移动带动滑动杆10的转动,然后将滑动杆10滑动至安装腔7内直至圆形柱11与第一磁块8相抵,如此实现对无人机的展开。
当无人机着落时,两个支撑杆5先与地面相接触,而无人机体1因惯性会继续向下移动,无人机体1带动四个支撑腿6向下移动,多个减震弹簧9被压缩,在减震弹簧9的作用下,可以对支撑腿6和无人机体1进行缓冲,如此实现对无人机体1的保护,使其着落时不易损伤。
当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收纳折叠时,使用者可以手动向上拉动固定块24,固定块24带动矩形杆23的移动,使得矩形杆23脱离矩形限位孔20,然后逆时针转动第二机臂3,由于连接杆18不再受到矩形杆23的限位,如此第二机臂3的转动带动L型板16的转动,在弧形限位槽22的作用下,对连接杆18产生压力,使得伸缩杆17压缩,使得连接杆18移动,可以实现L型板16转动并与限位柱21分离,实现对第二机臂3的折叠;然后向下拉动支撑杆5使得圆形柱11与安装腔7的内底部相抵,如此圆形柱11与通槽14相对,然后相对转动两个支撑杆5,当两个支撑杆5相对时,此时第二磁块12与第三磁块13相抵,由于第二磁块12和第三磁块13相对面的磁极极性相反,因此可以对两个支撑杆5进行定位,使其折叠后不易移动,如此实现对无人机的折叠收整,方便对其进行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体(1)、固定在无人机体(1)底部的四个支撑腿(6)和设置在无人机体(1)上的三个螺旋桨(4),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体(1)上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机臂(2),三个所述第一机臂(2)远离无人机体(1)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机臂(3),三个所述螺旋桨(4)分别安装在三个第二机臂(3)上,四个所述支撑腿(6)内设有贯穿其底部的安装腔(7),四个所述安装腔(7)内均滑动连接有圆形柱(11),四个所述圆形柱(11)均与同侧的安装腔(7)之间设有减震机构,四个所述圆形柱(1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0),同侧的两个所述滑动杆(10)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两个所述支撑杆(5)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臂(3)设置在第一机臂(2)的上端,且所述第二机臂(3)通过阻尼转轴与第一机臂(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伸缩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与第一机臂(2)之间设有卡接机构,所述连接杆(18)上设有矩形限位孔(20),所述连接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1),所述第二机臂(3)上固定连接有L型板(16),所述L型板(16)上设有与限位柱(21)相匹配的弧形限位槽(22),所述L型板(16)与安装槽(15)相对面的下端设置为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与安装腔(7)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磁块(8),所述第一磁块(8)与安装腔(7)的内顶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6)与支撑杆(5)相对的一面贯穿设有通槽(14),所述通槽(14)与安装腔(7)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支撑杆(5)底部的第二磁块(12)和第三磁块(13),所述第二磁块(12)与第三磁块(13)底部的磁极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贯穿第一机臂(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矩形杆(23),所述矩形杆(23)延伸至矩形限位孔(20)内,所述矩形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所述矩形杆(23)的外侧套设有固定在固定块(24)与第一机臂(2)之间的第二弹簧(25)。
CN201921767817.6U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2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7817.6U CN21085290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7817.6U CN21085290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52907U true CN210852907U (zh) 2020-06-26

Family

ID=7129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781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52907U (zh) 2019-10-21 2019-10-21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529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052A (zh) * 2020-08-10 2020-12-04 曹来元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森林救火用便捷式侦查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7052A (zh) * 2020-08-10 2020-12-04 曹来元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森林救火用便捷式侦查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8713A1 (en) Rotational joint and product for children provided with same
WO2018166436A1 (zh) 无人机滑动式机臂装置及无人机
CN210852907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
CN204739394U (zh) 一种带有支脚的自拍杆
CN110652138A (zh) 一种折叠床
CN203129700U (zh) 帐篷架的顶部结构
CN207640001U (zh) 一种折叠式蚊帐架
CN110393369B (zh) 折叠壁桌支架
CN207734568U (zh) 悬臂折叠篮球架
CN216101305U (zh) 一种多功能中国画写生箱
CN207650546U (zh) 一种用于框架幕的折叠机构
CN201865941U (zh) 便携式折叠电风扇
CN203773870U (zh) 一种可收折的支架
CN114435586A (zh)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地形测量装置
CN210055363U (zh) 免安装蚊帐
CN214509887U (zh) 一种方便生活的多功能行李箱
CN219133727U (zh) 一种美术教学用可折叠式画板
CN22031533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无人机
CN217287092U (zh) 一种全折叠式健身器材
CN21255675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质环境监测用的无人机
CN211442589U (zh) 一种自行车可折叠货架
CN214317709U (zh) 一种折叠衣帽架
CN216660274U (zh) 一种机翼折叠型无人机
CN215803646U (zh) 一种可扩展面积的车顶帐篷
CN215643590U (zh) 一种电力施工工程信息化现场展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