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941U - 喇叭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喇叭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941U
CN210839941U CN201921695887.5U CN201921695887U CN210839941U CN 210839941 U CN210839941 U CN 210839941U CN 201921695887 U CN201921695887 U CN 201921695887U CN 210839941 U CN210839941 U CN 21083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loudspeaker
horn
fixed
elas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58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58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该喇叭包括喇叭本体、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多个弹性悬臂。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同轴设置,且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弹性件内,弹性悬臂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弹性件内壁上,弹性悬臂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弹性件的外壁上,第一弹性件用于与喇叭本体连接,第二弹性件用于与固定结构连接,解决了现有喇叭的减震效果较低而导致机震概率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喇叭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喇叭又称为扬声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平板等电子设备中,而在常规的喇叭/扬声器使用过程中,发出声音的时候同时会将其自身的震动传递到整机上,在震动能足够大,频率达到共振频率时,整机内部会发生共振从而发出异音,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因此,在电视等电子设备中会对喇叭设置减震结构。
目前,现有的喇叭减震方式通常是采用弹性结构隔开喇叭本体与喇叭的固定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胶圈200套设在固定结构100的外壁上,喇叭本体10的固定端套设在弹性胶圈200的外壁上,从而将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100连接,实现对喇叭的固定,其中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100之间的弹性胶圈200能够缓解喇叭振动对固定结构的影响,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然而,在上述喇叭的减震结构中,喇叭本体与固定结构之间仅相隔了一层弹性胶圈,在低频段,喇叭本体的振幅较大时,容易引起弹性胶圈的震动,产生的力F1会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进而引起整机内部松动件的机震,特别是重低音的喇叭,减震效果较低,机震的概率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喇叭的减震效果较低而导致机震概率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用于设置在喇叭本体和喇叭本体的固定结构之间,包括:喇叭本体、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多个弹性悬臂;
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内,所述弹性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内壁固定,所述弹性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外壁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悬臂均匀环绕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且多个所述弹性悬臂间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悬臂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悬臂的形状为直线形、曲线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喇叭本体的两端具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的外壁上具有朝外的环形凸起,两个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固定臂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远离所述喇叭本体的一端具有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具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套设在所述固定结构上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硅胶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喇叭;
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所述喇叭发出的声波穿过的声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该喇叭通过包括喇叭本体、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其中该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多个弹性悬臂,并使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同轴设置,且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弹性件内,弹性悬臂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弹性件内壁上,弹性悬臂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弹性件的外壁上,即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弹性悬臂连接,并使第一弹性件用于与喇叭本体连接,第二弹性件用于与固定结构连接。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相隔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之间的空隙以及悬臂,在喇叭本体发声产生震动时,震动产生的F1力不能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而是通过悬臂过滤、减弱之后再作用到固定结构上,减弱了喇叭本体产生的震动传导,与现有的喇叭本体与固定结构间仅相隔一层弹性胶圈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减震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喇叭本体的震动导致机震的概率,解决了现有喇叭的减震效果较低而导致机震概率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一种喇叭固定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一种弹性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一种喇叭与减震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喇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减震结构和喇叭本体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结构;
200-弹性胶圈;
10-喇叭本体;
11-固定臂;
111-第一连接通孔;
112-开口;
20-减震结构;
21-第一弹性件;
211-环形凸起;
222-卡槽;
22-第二弹性件;
221-第二连接通孔;
23-弹性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正如上述背景技术的内容,现有的电视、平板等电子设备中,通常是采用弹性胶圈隔开喇叭本体与固定喇叭的固定结构,具体的,图1是现有的一种喇叭固定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弹性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一种喇叭与减震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结构100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上,弹性胶圈200套设固定在固定结构100的外壁上,喇叭本体10的两端具有固定臂,该固定臂可固定套设在弹性胶圈200的外壁上,从而将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100固定连接,将喇叭本体10设置在电子设备中。喇叭本体10在发声震动时,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100之间的弹性胶圈200能够缓解喇叭的震动,减轻喇叭本体10震动对固定结构100的影响,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然而,由于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100之间仅仅相隔了一层弹性胶圈200,其减震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喇叭本体10的振幅较大时,弹性胶圈200易随着喇叭发生震动,如图1中所示,产生F1的力会传导到固定结构上,引起整机的机震,特别是重低音的喇叭,其发生机震的概率非常的高。
基于上述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及电子设备,具体示例如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包括喇叭本体10、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该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20,该减震结构20设置在喇叭本体10和喇叭本体10的固定结构之间,以对喇叭本体10在发声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解减弱,避免其传导到固定结构上导致发生机震,达到减震的目的。图4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减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减震结构20包括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多个弹性悬臂23。
其中,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同轴设置,且第二弹性件22位于第一弹性件21内,弹性悬臂23的第一端与第一弹性件21的内壁固定,弹性悬臂23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件22的外壁固定,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弹性件22和第一弹性件21均为封闭的环形,且第二弹性件22环绕在第一弹性件21外侧,多个弹性悬臂23位于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具有空隙,相邻的弹性悬臂23之间也具有间隙,弹性悬臂23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21连接,弹性悬臂23的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22连接,即第一弹性件21通过弹性悬臂23与第二弹性件22连接。
图5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喇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喇叭中减震结构和喇叭本体的装配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弹性件21用于与喇叭本体10连接,第二弹性件22用于与固定结构连接,而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从而将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之间固定连接,将喇叭本体10通过固定结构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由于第一弹性件21与喇叭本体10连接,第二弹性件22与固定结构连接,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即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之间相隔有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的空隙以及悬臂,在喇叭本体10发声产生震动时,震动产生的F1力不能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而是通过悬臂过滤、减弱之后再作用到固定结构上,减弱了喇叭本体10产生的震动传导,与现有的喇叭本体10与固定结构间仅相隔一层弹性胶圈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减震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喇叭本体10的震动导致机震的概率。
另外,将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同轴设置,并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形成的减震结构20,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弹性悬臂23可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体积较小,结构设计较为紧凑,有助于提升其减震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弹性悬臂23的成型材料可以相同,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弹性悬臂23的成型材料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以及减震需求进行选择设定,如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弹性悬臂23的成型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高回弹海绵、泡沫等。
其中,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的形状以及大小可根据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的形状以及大小选择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喇叭本体1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喇叭本体,具体的以及结构等可参见现有的喇叭,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对喇叭本体的类型也不做限制,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设定,具体的,喇叭本体10可以是长度较长的喇叭,喇叭本体10也可以是长度较短的扁平状喇叭等。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悬臂23主要起到过滤、减弱喇叭本体10产生的震动传导的作用,应当理解的是,弹性悬臂23的粗细、长短以及数量等,均会对减震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喇叭的大小、喇叭的功率以及减震需求等,对弹性悬臂23的粗细、长短以及数量等进行选择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弹性悬臂23均匀环绕第二弹性件22设置,且多个弹性悬臂23间间隔设置,具体的,如图4、图6所示,多个弹性悬臂23设置在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其中,多个弹性悬臂23可以按照均匀排布的方式环绕设置在第二弹性件22的外周上,从而对喇叭本体10的震动传导均匀的进行过来、缓解减弱,提高减震结构20的减震效果。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悬臂2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弹性悬臂23设置数量过少,其对喇叭本体10震动产生的F1力的过滤、缓冲减弱作用过小,对震动传导的减弱能力较弱,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弹性悬臂2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保证弹性悬臂23对喇叭本体10产生的横向震动传导的削弱能力,保证减震效果。
其中,弹性悬臂23的形状为直线形、曲线形或不规则形状。其中,曲线形可以为S曲线形,有助于进一步减弱喇叭本体10的横向震动传导。由于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具有多个弹性悬臂23,多个弹性悬臂2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喇叭本体10的两端具有固定臂11,固定臂11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111,第一弹性件21套设在第一连接通孔111内并固定。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以长度较长的喇叭为例,在喇叭本体10的两端具有固定臂11,该固定臂11用于与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该固定臂11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111,固定臂11通过该第一连接通孔111套设在第一弹性件21外壁上并与第一弹性件21固定,从而实现喇叭本体10与第一弹性件21的连接。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固定臂11还可位于喇叭本体10的同一侧上,固定臂11具体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喇叭本体10的形状进行选择,如喇叭本体10为长度较短的扁平型喇叭,则固定臂11可位于喇叭本体10的一侧,便于实现对喇叭的固定。
其中,第一连接通孔111和第一弹性件21固定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具体的,如第一弹性件21的外壁上可设置有卡槽212,第一连接通孔111可套设在该卡槽212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通孔111与第一弹性件21之间的固定。或者,第一连接通孔111内壁具有内螺纹,第一弹性件21外壁具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弹性件21套设在第一连接通孔111内后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第一连接通孔111内,实现第一连接通孔111与第一弹性件21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在第一弹性件21两端的外壁上具有朝外的环形凸起211,两个环形凸起211之间形成卡槽212,固定臂11卡设在该卡槽212内。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1在压缩的情况下可以套入固定臂11上的第一连接通孔111中,而第一弹性件21两端外壁上具有环形凸起211,环形凸起211的直径大于固定臂11的第一连接通孔111的直径,环形凸起211能够起到阻止固定臂11从第一连接通孔111的两端脱出的作用,从而将固定臂11卡设在两个凸起之间形成的卡槽212内。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臂11的第一连接通孔111在远离喇叭本体10的一端具有开口112,由于第一弹性件21的两端具有环形的凸起,将第一弹性件21压缩以套设在第一连接通孔111内时较为费力,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第一连接通孔111的外端具有开口112,该开口112可便于将第一弹性件21套设在第一连接通孔111中,方便操作,便于装配。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2上具有第二连接通孔221,第二弹性件22通过第二连接通孔221套设在固定结构上并固定。第二弹性件22通过第二连接头实现与固定结构的连接,而第一弹性件21与喇叭本体10的固定臂11固定连接,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从而实现了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的固定连接,固定结构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上,进而将喇叭本体10固定设置在电子设备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可以为硅胶圈。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为圆环形的硅胶件,其中,弹性悬臂23也可以是硅胶材质的弹性件,弹性悬臂23、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喇叭,通过包括喇叭本体10、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20,该减震结构20包括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多个弹性悬臂23,并使该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同轴设置,且第二弹性件22位于第一弹性件21内,弹性悬臂23的第一端与第一弹性件21内壁固定,弹性悬臂23的第二端与第二弹性件22的外壁固定,即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并使第一弹性件21用于与喇叭本体10连接,第二弹性件22用于与固定结构连接。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之间相隔有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的空隙以及悬臂,在喇叭本体10发声产生震动时,震动产生的F1力不能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而是通过悬臂过滤、减弱之后再作用到固定结构上,减弱了喇叭本体10产生的震动传导,与现有的喇叭本体与固定结构间仅相隔一层弹性胶圈相比,有效的提高了减震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喇叭本体的震动导致机震的概率,解决了现有喇叭的减震效果较低而导致机震概率较高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的喇叭。
具体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视机或者智能交互平板等,喇叭安装在外壳内,并且在外壳上设有供喇叭发出的声波穿过的声孔,从而将喇叭发出的声音进行播放。其中喇叭包括喇叭本体10、固定结构以及减震结构20,喇叭本体10与减震结构20的第一弹性件21连接,固定结构与减震结构20的第二弹性件22连接,而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这样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之间相隔有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的空隙以及悬臂,在喇叭本体10发声产生震动时,震动产生的F1力不能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而是通过悬臂过滤、缓冲减弱之后再作用到固定结构上,减弱了喇叭本体10产生的震动传导,有效的提高了减震效果,降低了喇叭震动引起机震的概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喇叭,通过包括外壳和喇叭,该喇叭安装在外壳内,且在该外壳上设有供喇叭发出的声波穿过的声孔,该喇叭包括喇叭本体10、固定结构和减震结构20,其中,该减震结构20包括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弹性悬臂23,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间同轴设置,喇叭本体10与减震结构20的第一弹性件21连接,固定结构与减震结构20的第二弹性件22连接,而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通过弹性悬臂23连接,这样喇叭本体10和固定结构之间相隔有第一弹性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1和第二弹性件22之间的空隙以及悬臂,在喇叭本体10发声产生震动时,震动产生的F1力不能直接传导到固定结构上,而是通过悬臂过滤、减弱之后再作用到固定结构上,减弱了喇叭本体10产生的震动传导,有效的提高了减震效果,降低了喇叭震动引起机震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喇叭,其特征在于,包括:喇叭本体、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喇叭本体和固定结构之间的减震结构;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多个弹性悬臂;
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内,所述弹性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内壁固定,所述弹性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外壁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喇叭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均匀环绕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且多个所述弹性悬臂间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的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本体的两端具有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上具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内并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的外壁上具有朝外的环形凸起,两个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固定臂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远离所述喇叭本体的一端具有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上具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固定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硅胶圈。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喇叭;
所述喇叭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所述喇叭发出的声波穿过的声孔。
CN201921695887.5U 2019-10-11 2019-10-11 喇叭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83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5887.5U CN210839941U (zh) 2019-10-11 2019-10-11 喇叭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5887.5U CN210839941U (zh) 2019-10-11 2019-10-11 喇叭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941U true CN210839941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5887.5U Active CN210839941U (zh) 2019-10-11 2019-10-11 喇叭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894B (zh) 多功能揚聲器
DK178810B1 (en) Low profile loudspeaker transducer
EP3637797B1 (en) Sound producing device
CN106303771B (zh) 全向倒相音箱结构
CN103209377B (zh) 多功能扬声器
KR101770378B1 (ko) 댐퍼 진동판이 구비된 마이크로 스피커
WO2006035564A1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06851457A (zh) 喇叭及耳塞式耳机
CN108632698B (zh) 扬声装置和带有扬声装置的头戴式耳机及其发声方法
US8160291B2 (en) Voice coil and speaker
CN103813245B (zh) 扬声器
CN206506675U (zh) 喇叭及耳塞式耳机
CN103781002B (zh) 一种多振膜扬声器
US6445803B1 (en) Speaker
KR101811733B1 (ko) 댐퍼 진동판이 구비된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0839941U (zh) 喇叭及电子设备
JP6521606B2 (ja) 薄型ラウドスピーカ変換器
CN206024102U (zh) 喇叭单体及设置有该喇叭单体的耳机
WO2021152922A1 (ja) 収音装置
CN205793281U (zh) 扬声器
CN213906921U (zh) 一种同轴喇叭
CN107454528B (zh) 电声组件、电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20606069U (zh) 偏轴同轴扬声器
CN215581442U (zh) 音箱、电视机
KR101345335B1 (ko)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