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9144U -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9144U
CN210839144U CN201922305118.6U CN201922305118U CN210839144U CN 210839144 U CN210839144 U CN 210839144U CN 201922305118 U CN201922305118 U CN 201922305118U CN 210839144 U CN210839144 U CN 2108391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upper cover
gear
lower cover
shel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051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斌
张春飞
周勇
果嘉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ei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051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91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91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91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包括适于配接的塑料材质制成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以及适于与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配接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其中上盖体和下盖体配合形成容纳腔体;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分别设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开孔;以及在罩盖体上预制有与上盖体的开口贯通的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材质的上盖体和下盖体达到降低壳体自重的效果,再配合金属材质的罩盖体来保证壳体整体的受力强度。

Description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主要应用于家具用品和健身器材中。
背景技术
升降机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跑步机以及其他健身器材。现有升降机通常都是由金属材质壳体制成,成品较重,且材料成本也比较高,例如公告号为CN207504705U公开的具有制动装置的升降电机,动力部门包括轴承和壳体,具体的壳体包括位于上半部的上盖和位于下半部的下盖,上盖和下盖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成的壳体,动力传动部件、轴承和执行部分的传动齿轮均设置在壳体内部,此处为了有效保证整体的壳体的受力强度,形成壳体的上盖和下盖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但是实际使用来说金属材质制成整体的壳体不仅使得整体的升降电机的重量加重,且生产成本整体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结构,以解决使得壳体结构兼具降低重量和保持较好受力强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电机,以解决使得升降电机的壳体结构兼具降低重量和保持较好受力强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壳体结构,包括:适于配接的塑料材质制成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以及适于与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配接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
其中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配合形成容纳腔体;在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的开孔;以及
在所述罩盖体上预制有与所述上盖体的开口贯通的穿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罩盖体通过螺钉与所述上盖体固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罩盖体包括碗状结构的本体以及在所述本体的周向边沿一体设有的配接孔;
所述穿孔开设在所述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凸设有圆柱体状结构的凸起部;所述上盖体的开孔预制在所述凸起部上;以及
所述本体适于罩盖在所述凸起部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凸起部的周向外侧壁上均匀且间隔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用以形成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对凸起部的周向外侧壁的轴向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凸起部远离上盖体的端面围绕所述开孔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罩盖体对上盖体所罩盖的表面积占该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的表面积的1/2~2/3。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机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升降电机,包括:所述的壳体结构、适于收容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容纳腔体内的传动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且适于由传动组件驱动的丝杆组件,以及适于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以提供动力的动力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结构采用驱动电机;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轴配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三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相连的输出齿轮;
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结构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的开孔的丝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用于分别与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配合的平面轴承;所述丝杆与所述输出齿轮适于配接形成丝杆螺母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输出齿轮的齿轮部上沿着齿轮部的圆周均匀布置有磁柱卡槽;
在所述磁柱卡槽内嵌设有磁柱;以及
所述磁柱适于与紧固于所述下盖体上霍尔传感器配合以检测所述丝杆的位移。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通过塑料材质的上盖体和下盖体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直接由金属材质制成的整体的壳体结构来说达到可以明显降低壳体自重的效果,再配合金属材质的罩盖体来保证壳体整体的受力强度,使得整体的壳体在满足升降电机的受拉力强度的同时又能明显降低自重,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了实施例1的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的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升降电机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了实施例1的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的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电机的输出齿轮配合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电机的下盖体内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盖体1、下盖体2、开孔3、穿孔5、本体6、配接孔7、凸起部8、加强筋9、散热孔10、驱动电机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第三齿轮14、输出齿轮15、丝杆16、平面轴承17、套管18、螺钉19、垫片20、弹垫21、齿轮部22、磁柱卡槽23、磁柱25、霍尔传感器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包括:适于配接的塑料材质制成的上盖体1和下盖体2,以及适于与上盖体1背离下盖体2的端面配接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其中上盖体1和下盖体2配合形成容纳腔体;在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上分别设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开孔3;以及在罩盖体上预制有与上盖体1的开口贯通的穿孔5。由于塑料材质制成上盖体1的结构强度在受拉力方面较金属材质制成的上盖体1来说相对较弱,因此通过上盖体1与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的配合可以支撑上盖体1的受力面,使上盖体1的强度增大,能实现拉方向负载受力。
关于上盖体1和下盖体2之间可选采用螺钉配接的方式来便于对上盖体1和下盖体2进行拆装。以及罩盖体也可以通过螺钉与上盖体1固连,这样整体的结构装配方便,且对于不同材质的部件来说可以分别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难度。
具体来说,罩盖体包括碗状结构的本体6以及在本体6的周向边沿一体设有的配接孔7;此处的配接孔7用于实现本体6与上盖体1的螺钉固定,穿孔5开设在本体6上。其次,在上盖体1背离下盖体2的端面凸设有圆柱体状结构的凸起部8;上盖体1的开孔3预制在凸起部8上;以及本体6适于罩盖在凸起部8外,因此碗状结构的本体6主要是为了形成与凸起部8的配合效果,在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具体应用在升降电机中时,丝杆16会从凸起部8穿出上盖体1。
此外,对于塑料材质制成的上盖体1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凸起部8处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还在在凸起部8的周向外侧壁上均匀且间隔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9;加强筋9用以形成上盖体1背离下盖体2的端面对凸起部8的周向外侧壁的轴向支撑。
在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应用于升降电机中时,对于收容在容纳腔体内的传动组件来说,在运行即工作环境下,由于电能在转换成机械能的同时,也有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导致收容腔体内温度升高,由于上盖体1和下盖体2均为塑料材质制成,高温环境容易降低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使用寿命。此处考虑到对收容腔体内的热能进行快速散热,本实施例在凸起部8远离上盖体1的端面围绕开孔3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0,使得收容腔体内的热能可以通过散热孔10再经过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的导热实现快速的散热,从而避免收容腔体内的热能影响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使用寿命。
还需要说明的是,罩盖体对上盖体1所罩盖的表面积占该上盖体1背离下盖体2的端面的表面积的1/2~2/3。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上述配合面积即可满足增加上盖体1的强度,在此基础上,避免罩盖体使用过多而造成成本的上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壳体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电机,包括:实施例1的壳体结构、适于收容于壳体结构的容纳腔体内的传动组件、部分收容于容纳腔体内的且适于由传动组件驱动的丝杆16组件,以及适于与传动组件相连以提供动力的动力结构。此处动力结构采用驱动电机11,可以是永磁直流电机。此处的驱动电机11通过螺钉与下盖体2背离上盖体1的端面的螺钉柱紧固配接。
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轴配接的第一齿轮12、与第一齿轮12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13、与第二齿轮13啮合相连的第三齿轮14,以及与第三齿轮14啮合相连的输出齿轮15。丝杆16组件包括贯穿壳体结构的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上的开孔3的丝杆16,以及套设在丝杆16上且用于分别与上盖体1和下盖体2配合的平面轴承17,平面轴承17设置在上盖体1和下盖体2的轴承室中;丝杆16与所述输出齿轮15适于配接形成丝杆16螺母副。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丝杆16来说,其整体的贯穿下盖体2、上盖体1和罩盖体,本实施例的壳体结构还包括在下盖体2背离上盖体1的端面且形成与下盖体2的开孔3贯通配合的套管18,此处的套管18形成对于丝杆16位于下盖体2外侧的部分的收容作用。具体的是丝杆16的执行端28伸出在上盖体1外侧,而丝杆16远离执行端28的端部则是收容在套管18中。本实施考虑到为了防止丝杆16的旋转而冲出输出齿轮15,在丝杆16远离执行端28的端部通过一螺钉19与一垫片20相接,以及在该丝杆16远离执行端28的端部与垫片20之间卡嵌有一和弹垫21。
此外,在输出齿轮15的齿轮部22上沿着齿轮部22的圆周均匀布置有磁柱卡槽23;在磁柱卡槽23内嵌设有磁柱25;以及磁柱25适于与紧固于下盖体2上霍尔传感器26配合以检测丝杆16的位移。霍尔传感器26可选通过螺钉与下盖体2固定,且霍尔传感器26防止在磁柱25远离上盖体1的一侧端形成与磁柱25的配合以检测丝杆16的位移,并将信号传递给外部的控制主板。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配接的塑料材质制成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以及适于与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配接的金属材质制成的罩盖体;
其中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配合形成容纳腔体;在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的开孔;以及
在所述罩盖体上预制有与所述上盖体的开口贯通的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通过螺钉与所述上盖体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包括碗状结构的本体以及在所述本体的周向边沿一体设有的配接孔;
所述穿孔开设在所述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凸设有圆柱体状结构的凸起部;所述上盖体的开孔预制在所述凸起部上;以及
所述本体适于罩盖在所述凸起部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部的周向外侧壁上均匀且间隔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用以形成所述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对凸起部的周向外侧壁的轴向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部远离上盖体的端面围绕所述开孔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体对上盖体所罩盖的表面积占该上盖体背离下盖体的端面的表面积的1/2~2/3。
8.一种升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适于收容于所述壳体结构的容纳腔体内的传动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且适于由传动组件驱动的丝杆组件,以及适于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以提供动力的动力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采用驱动电机;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的齿轴配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相连的第三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相连的输出齿轮;
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结构的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的开孔的丝杆,以及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用于分别与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配合的平面轴承;所述丝杆与所述输出齿轮适于配接形成丝杆螺母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齿轮的齿轮部上沿着齿轮部的圆周均匀布置有磁柱卡槽;
在所述磁柱卡槽内嵌设有磁柱;以及
所述磁柱适于与紧固于所述下盖体上霍尔传感器配合以检测所述丝杆的位移。
CN201922305118.6U 2019-12-20 2019-12-20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Active CN2108391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5118.6U CN210839144U (zh) 2019-12-20 2019-12-20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05118.6U CN210839144U (zh) 2019-12-20 2019-12-20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9144U true CN21083914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0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05118.6U Active CN210839144U (zh) 2019-12-20 2019-12-20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91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04909U (zh) 外转子无刷电机及其外转子
JPH02104756U (zh)
CN210839144U (zh) 壳体结构及使用该壳体结构的升降电机
CN103312107A (zh) 一种无刷直流的工业电机
CN106787418B (zh) 驱动装置及应用该驱动装置的泵机
JP2008206737A (ja) 洗濯機
CN213185851U (zh) 一种直线步进电机装置
CN212462994U (zh) 一种丝杆转轴一体的电机传动机构
KR200476729Y1 (ko) 모터의 고정구조
CN209671523U (zh)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的永磁体安装结构
CN220631928U (zh) 驱动装置装配结构和手持电动搅拌机
KR100973737B1 (ko) 브러쉬레스 직류 전동기
CN214154213U (zh) 无刷泵及应用该无刷泵的家用电器
KR101385926B1 (ko) 전기 조향장치용 모터 앗세이
CN217216172U (zh) 一种大推力升降执行器
CN215304926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炒菜机
CN220156382U (zh) 电机装置及机械设备
CN215419795U (zh) 电机转子和电机
CN219938065U (zh) 微型振动电机
CN213661359U (zh) 一种电动推杆
CN212199703U (zh) 一种洗衣机的内桶底座装置
CN217036962U (zh) 动力模组和动力设备
CN221009911U (zh) 防水电机装置及洗衣机
CN219814387U (zh) 电动牙刷的电机组件、刷柄组件及电动牙刷
CN220254261U (zh) 升降桌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