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32232U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32232U
CN210832232U CN201921581138.XU CN201921581138U CN210832232U CN 210832232 U CN210832232 U CN 210832232U CN 201921581138 U CN201921581138 U CN 201921581138U CN 210832232 U CN210832232 U CN 210832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volume
volume adjusting
indoor unit
regula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11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煜鹏
贾冰冰
李振华
杨俊山
苏玉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5811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32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32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窝舌部,窝舌部设置于通风口处;风量调节部,风量调节部与壳体可活动地相连接并位于窝舌部的外侧;其中,风量调节部具有与窝舌部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风量调节部具有远离窝舌部的第二位置,风量调节部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通风口的进风量。采用该风量调节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通风口的出风量,使得通风口处的出风量始终保持均匀的出风方式,提高了室内机吹风的舒适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壁挂式空调通常只有一个进风口,当进风口较小时,单位时间进入空调的空气量会受到限制,当风机的转速达到一定转速时,进风量不能满足出风量的需求,此时转速的提升,对出风量的提升影响很小,进风口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出风口风量的大小。当空调采用大进风口时,进风量虽然能满足出风量的需求,但是由于进风角度固定,在不同转速时,会造成机体内空气分布不均匀,影响出风的均匀性,影响人体舒适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出风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通风口;窝舌部,窝舌部设置于通风口处;风量调节部,风量调节部与壳体可活动地相连接并位于窝舌部的外侧;其中,风量调节部具有与窝舌部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风量调节部具有远离窝舌部的第二位置,风量调节部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通风口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和下风口,窝舌部包括上窝舌和下窝舌,上窝舌设置于上风口处,下窝舌设置于下风口处,上风口和下风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部。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部包括:上风量调节部,上风量调节部设置于上风口处,上风量调节部具有与上窝舌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上风量调节部具有远离上窝舌的第二位置,上风量调节部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上风口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上风量调节部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绕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调节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调节板与上窝舌、上风口之间围设成第一通风通道,当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壳体的内侧转动,以使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与上窝舌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部包括:下风量调节部,下风量调节部设置于下风口处,下风量调节部具有与下窝舌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下风量调节部具有远离下窝舌的第二位置,下风量调节部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下风口的进风量。
进一步地,下风量调节部包括: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相连接,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绕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二调节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二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调节板与下窝舌、下风口之间围设成第三通风通道,当第二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壳体的内侧转动,以使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与下窝舌之间形成第四通风通道。
进一步地,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上风量调节部位于第一位置,下风量调节部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室内机还具有下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上风量调节部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下风量调节部位于第一位置。
进一步地,上风量调节部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壳体相连接,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旋转轴相连接;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驱动旋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一调节板转动。
进一步地,上风量调节部包括: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壳体相连接,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第二旋转轴相连接;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旋转轴转动以带动第二调节板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风量调节部,能够改变通风口的进风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出风口处风量不能调节造成出风不均匀的问题。采用该风量调节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通风口的出风量,使得通风口处的出风量始终保持均匀的出风方式,提高了室内机吹风的舒适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风口;12、下风口;
20、窝舌部;21、上窝舌;22、下窝舌;
30、风量调节部;31、上风量调节部;32、下风量调节部;33、第一旋转轴;34、第二旋转轴;
41、第一通风通道;42、第二通风通道;43、第三通风通道;
50、下贯流风叶;
60、上贯流风叶;
7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室内机包括壳体10、窝舌部20和风量调节部30。壳体10具有通风口。窝舌部20设置于通风口处。风量调节部30与壳体10可活动地相连接并位于窝舌部20的外侧。其中,风量调节部30具有与窝舌部20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风量调节部30具有远离窝舌部20的第二位置,风量调节部30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通风口的进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风量调节部30,能够改变通风口的进风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出风口处风量不能调节造成出风不均匀的问题。采用该风量调节部30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改变通风口的出风量,使得通风口处的出风量始终保持均匀的出风方式,提高了室内机吹风的舒适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窝舌部20包括上窝舌21和下窝舌22,上窝舌21设置于上风口11处,下窝舌22设置于下风口12处,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部30。这样设置能够通过风量调节部30与窝舌相配合,根据用户需要可对相应的风口进行风量调控。
具体地,风量调节部30包括上风量调节部31。上风量调节部31设置于上风口11处。上风量调节部31具有与上窝舌21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上风量调节部31具有远离上窝舌21的第二位置,上风量调节部31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上风口11的进风量。其中,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绕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10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一调节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调节板与上窝舌21、上风口11之间围设成第一通风通道41,当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壳体10的内侧转动,以使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与上窝舌21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通道42。这样设置使得上风量调节部31的结构简单、操作起来简便。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部30包括下风量调节部32。下风量调节部32设置于下风口12处,下风量调节部32具有与下窝舌22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下风量调节部32具有远离下窝舌22的第二位置,下风量调节部32可停留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下风口12的进风量。其中,下风量调节部32包括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绕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壳体10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第二调节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二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调节板与下窝舌22、下风口12之间围设成第三通风通道43。当第二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壳体10的内侧转动,以使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与下窝舌22之间形成第四通风通道。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下风量调节部32的结构简单,操作起来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上风口11出风,下风口12进风,上风量调节部31位于第一位置,下风量调节部32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或者下风量调节部32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个位置上。
室内机还具有下出风模式,当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上风口11进风,下风口12出风,上风量调节部31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下风量调节部32位于第一位置。当然,上风量调节部31也可以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个位置上。这样设置能够实现对进风口处的进风量进行调控,使得出风口处的出风量均匀。
具体地,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第一旋转轴33和第一驱动部。第一旋转轴33与壳体10相连接,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旋转轴33相连接。第一驱动部驱动旋转轴33转动以带动第一调节板转动。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第二旋转轴34和第二驱动部。第二旋转轴34与壳体10相连接。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第二旋转轴34相连接。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旋转轴34转动以带动第二调节板转动。其中,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可以是步进电机。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转动时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还可以用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的方法,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空调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当壳体10内的下贯流风叶50处于低转速状态,且下贯流风叶50吹出的风量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位于第二位置,当下贯流风叶50处于中转速状态时,且下贯流风叶50吹出的风量不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调节板转动第一预设角度,直至下贯流风叶50吹出的风量满足预设温度,当下贯流风叶50处于高转速状态时,且下贯流风叶50吹出的风量不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调节板转动第二预设角度,直至下贯流风叶50吹出的风量满足预设温度。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当壳体10内的上贯流风叶60处于低转速状态,且上贯流风叶60吹出的风量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位于第二位置,当上贯流风叶60处于中转速状态时,且上贯流风叶60吹出的风量不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调节板转动第三预设角度,直至上贯流风叶60吹出的风量满足预设温度,当上贯流风叶60处于高转速状态时,且上贯流风叶60吹出的风量不能满足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调节板转动第四预设角度,直至上贯流风叶60吹出的风量满足预设温度。其中,换热器70设置于上贯流风叶60和下贯流风叶50之间。
具体地,采用该结构的室内机,可以根据不同转速调节不同大小的进风面积和进风角度。
由于进风口大小可调,可满足在不同转速时对不同进风量的需求,避免风机转速的浪费。由于进风角度可调,可以使得空调内部空气流分布均匀,满足人体舒适性的要求。可以实现根据不同的进风方案,旋转不同位置的调节板。通过旋转进风口处的调节板,来调节进风口的大小和进风角度。
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布局方式如图1所示,两个调节板通过两个电机控制,其中第一调节板通过旋转轴一与电机连接,第二调节板通过旋转轴与电机连接。当上下两个风口中某一个需要加大进风面积时,第一调节板或第二调节板就会在与电机的控制下进行旋转,当转速发生变化时,控制器端就会将相应的信号传递给与旋转轴连接的电机,使其旋转至所需的角度,旋转的最大角度取决于蜗舌底部与空调面之间的最大夹角。
当空调不工作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与蜗舌接触,此时进风面积处于最小状态。
当空调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方式进行工作,且下贯流风叶处于低转速状态时,如图2所示,由于上风口处的进风量能满足下风口处出风量的需要,此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都处于闭合状态。
当空调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方式进行工作,且下贯流风叶处于中转速状态时,如图3所示,由于上风口处的进风量已经不能满足下出风口处出风量,此时第一调节板会随着下贯流风叶转速的增加而进行顺时针转动,直至满足下风口处出风量的要求,同时第二调节板始终处于闭合状态。
当空调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方式进行工作,且下贯流风叶处于高转速状态时,如图4所示,此时由于空调内部气体流速很快,为了使风口二处的气流迅速达到稳定状态,第一调节板直接旋转至最大角度,与空调左侧壁面平行,第二调节板处于闭合状态。
其中,上述的进风或出风方式不限于图所示,也可采用上出风、下进风方式。上述的蜗舌位置不限于图示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上述的调节板形状大小不限于图中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通风口;
窝舌部(20),所述窝舌部(20)设置于所述通风口处;
风量调节部(30),所述风量调节部(30)与所述壳体(10)可活动地相连接并位于所述窝舌部(20)的外侧;
其中,所述风量调节部(30)具有与所述窝舌部(20)接触的第一位置,以及所述风量调节部(30)具有远离所述窝舌部(20)的第二位置,所述风量调节部(30)可停留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所述通风口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所述窝舌部(20)包括上窝舌(21)和下窝舌(22),所述上窝舌(21)设置于所述上风口(11)处,所述下窝舌(22)设置于所述下风口(12)处,所述上风口(11)和所述下风口(12)处均设置有所述风量调节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部(30)包括:
上风量调节部(31),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设置于所述上风口(11)处,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具有与所述上窝舌(21)接触的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具有远离所述上窝舌(21)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可停留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所述上风口(11)的进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
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绕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上窝舌(21)、所述上风口(11)之间围设成第一通风通道(41),当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壳体(10)的内侧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上窝舌(21)之间形成第二通风通道(4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部(30)包括:
下风量调节部(32),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设置于所述下风口(12)处,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具有与所述下窝舌(22)接触的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具有远离所述下窝舌(22)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可停留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以改变所述下风口(12)的进风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包括:
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绕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处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二调节板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二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下窝舌(22)、所述下风口(12)之间围设成第三通风通道(43),当所述第二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壳体(10)的内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二端与所述下窝舌(22)之间形成第四通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具有上出风模式,当所述室内机处于上出风模式时,所述上风口(11)出风,所述下风口(12)进风,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具有下出风模式,当所述室内机处于下出风模式时,所述上风口(11)进风,所述下风口(12)出风,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下风量调节部(3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
第一旋转轴(33),所述第一旋转轴(33)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轴(33)相连接;
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旋转轴(33)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板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量调节部(31)包括:
第二旋转轴(34),所述第二旋转轴(34)与所述壳体(10)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旋转轴(34)相连接;
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旋转轴(34)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调节板转动。
11.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CN201921581138.XU 2019-09-20 2019-09-20 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832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1138.XU CN210832232U (zh) 2019-09-20 2019-09-20 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1138.XU CN210832232U (zh) 2019-09-20 2019-09-20 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32232U true CN21083223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1138.XU Active CN210832232U (zh) 2019-09-20 2019-09-20 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322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969A (zh) * 2019-09-20 2020-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969A (zh) * 2019-09-20 2020-03-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WO2021051895A1 (zh) * 2019-09-20 2021-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4861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WO2021036405A1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EP2581675B1 (e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664231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316617U (zh) 一种照明与办公室工位送风一体化空调系统
JP4884097B2 (ja) 環境評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CN106766010B (zh) 一种室内机制热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CN103912969A (zh) 出风口风量可调的空调系统
CN21083223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2116554A1 (zh)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7365357U (zh) 空调节能调风器
CN21395542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0805959A (zh) 可控制引风量和风向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669861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5240939B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40548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448213U (zh) 送风机构和导风设备
JP2007333349A (ja) 空調システム
WO2023197569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9282495A (zh) 一种储热设备风道
CN110594862B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KR20160112095A (ko) 제습 냉방기용 가변풍량 디퓨져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습 냉방 시스템
CN105910235B (zh) 风管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1089189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40549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