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9729U -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9729U
CN210829729U CN201921461330.5U CN201921461330U CN210829729U CN 210829729 U CN210829729 U CN 210829729U CN 201921461330 U CN201921461330 U CN 201921461330U CN 210829729 U CN210829729 U CN 210829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compressor
unit
cylinder block
compress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613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燕
桂良敏
天野阳一
周防裕之
川崎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Tosok Zhejiang Corp
Nidec Tos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Zhejiang Corp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Zhejiang Corp,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Zhejia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14613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9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9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9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有助于减轻作业人员的组装负担,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对包括轴承和缸体的压缩机组件进行组装,其包括:定中心部,其具有支承台和修正部,支承台供压缩机组件支承,以使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修正部使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中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组装部,其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和缸体通过连接件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以及控制部,其对定中心部和组装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偏心轴,该偏心轴具有轴主体和从该轴主体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偏心部;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具有对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侧进行支承的内孔;缸体,该缸体具有收纳所述偏心部的内孔;以及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具有对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侧进行支承的内孔,在所述第一轴承对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侧进行支承、所述缸体对所述偏心部进行收纳且所述第二轴承对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侧进行支承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缸体和所述第二轴承例如通过螺钉等连接在一起。
以往,在制造上述压缩机时,通常通过手工作业来组装偏心轴、第一轴承、缸体和第二轴承。
不过,在上述压缩机中,偏心轴、第一轴承、缸体和第二轴承通常是由金属制成的,重量大,并且,在组装时需要进行第一轴承或第二轴承相对于缸体的定中心作业,确保第一轴承的内孔或第二轴承的内孔相对于缸体的内孔的位置处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以避免组装后偏心轴不能平稳地转动,因此,通过手工作业来组装偏心轴、第一轴承、缸体和第二轴承容易导致作业人员的负担较大,也容易导致压缩机的制造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有助于减轻作业人员的组装负担,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支承偏心轴的一端的轴承和收纳偏心轴的偏心部的缸体,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包括:定中心部,该定中心部具有支承台和修正部,所述支承台对压缩机组件进行支承,以使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修正部使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组装部,该组装部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和缸体通过连接件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定中心部和所述组装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包括:定中心部,其具有支承台和修正部,支承台供压缩机组件支承,以使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修正部使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以及组装部,其利用连接件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和缸体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因此,容易利用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减轻作业人员的组装负担,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定中心部包括位置测量部,该位置测量部对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所述修正部根据所述位置测量部的测量结果使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使所述距离处在预设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包括位置测量部,其对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修正部根据位置测量部的测量结果使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使上述距离处在预设范围内;因此,容易自动完成轴承和缸体的定中心作业和固定作业,从而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定中心部具有平台部,所述平台部以能相对于所述支承台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承台的上方,且具有孔部,所述孔部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平台部,以供压缩机组件的至少缸体穿过而支承于所述支承台,且供压缩机组件的轴承收纳,在所述孔部内设置有多个夹持部,这些夹持部能在水平面内聚拢或分开,以夹持或松开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在平台部的孔部内设置有多个夹持部,这些夹持部能在水平面内聚拢或分开,以夹持或松开由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因此,能利用夹持部稳定地保持由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位置测量部包括气动测量头,所述气动测量头具有用于插入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的轴承的内孔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状部,所述轴状部具有气路以及与该气路连通的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所述第一喷孔和所述第二喷孔以与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的轴承的内孔和缸体的内孔分别对应的方式沿上下方向排列,且在所述轴状部的外周面的在周向上相隔180度的位置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位置测量部包括气动测量头,因此,能高精度地测量轴承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轴承和缸体的组装精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定中心部包括三爪式机构,所述三爪式机构包括通过与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抵接来驱动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的三个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修正部包括三爪式机构,该三爪式机构包括通过与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抵接来驱动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的三个爪;因此,能利用修正部稳定地保持并驱动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有助于提高轴承和缸体的定中心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轴承和缸体的组装精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爪形成为越靠近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则越尖的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爪形成为越靠近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则越尖的形状,因此,因此,容易稳定地保持和驱动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爪形成为Y字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爪形成为Y字形,因此,容易稳定地保持和驱动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定中心部包括:托盘,该托盘具有供压缩机组件载放的底板部,在所述底板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升降部,该升降部使以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方式载放有压缩机组件的所述托盘在下降位置与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在所述下降位置处,所述支承台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托盘的贯通孔而将压缩机组件从所述托盘托起,在所述上升位置处,所述支承台的一部分从所述托盘的贯通孔退出而与压缩机组件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包括:托盘,其具有供压缩机组件载放的底板部,在底板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升降部,其使载放有压缩机组件的托盘在下降位置与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在下降位置处,支承台的一部分穿过托盘的贯通孔而将压缩机组件从托盘托起,在上升位置处,支承台的一部分从托盘的贯通孔退出而与压缩机组件分离;因此,能利用托盘方便地在组装单元与其它单元之间搬运压缩机组件,有助于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在所述支承台的两侧设置有零件搬入用输送机和零件搬出用输送机,所述零件搬入用输送机用于将预组装的压缩机组件朝所述支承台一侧搬运,所述零件搬出用输送机用于将由所述组装部组装后的压缩机组件从所述支承台一侧搬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在支承台的两侧设置有零件搬入用输送机和零件搬出用输送机,零件搬入用输送机用于将预组装的压缩机组件朝支承台一侧搬运,零件搬出用输送机用于将由所述组装部组装后的压缩机组件从支承台一侧搬出,因此,与通过手动作业将压缩机组件设置于支承台的情况相比,有助于提高作业安全性,且容易进一步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优选所述支承台从下方对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彼此对应的螺孔的轴承和缸体进行支承,所述组装部具有能沿上下方向升降的旋转头,该旋转头将作为连接件的螺钉或螺栓拧入轴承和缸体的对应的螺孔,以将轴承和缸体固定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组装部能方便地利用连接件将轴承和缸体固定在一起。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包括:定中心部,其具有支承台和修正部,支承台供压缩机组件支承,以使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修正部使支承于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以及组装部,其利用连接件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和缸体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因此,容易减轻作业人员的组装负担,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的定中心部的俯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的定中心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且表示在定中心部设置了压缩机组件的状态。
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的定中心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且表示在定中心部设置了压缩机组件的状态,并且,图中省略了位置测量部的图示。
(符号说明)
200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210 框架部
220 定中心部
221 第一修正部
222 第二修正部
223 支承台
2231 柱状体
2232 夹持部
224 平台部
2243 爪
225 第一驱动部
226 第二驱动部
227 位置测量部
2271 第一喷孔
2272 第一喷孔
2273 气路
230 组装部
240 升降部
250 控制部
261 显示器
262 旋转臂
264 导轨部
265 操作部
270 连接框部
271 第一连接框
272 第二连接框
273 连杆
280 托盘
281 底板部
2811 贯通孔
290 升降部
300 压缩机组件
320 轴承
330 缸体
340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的定中心部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中的定中心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且表示在定中心部设置了压缩机组件的状态。
此处,为方便说明,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且将X方向的一侧设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设为X2,将Y方向的一侧设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设为Y2,将Z方向的一侧设为Z1,将Z方向的另一侧设为Z2,并且,Z方向对应于实际中的上下方向,且Z1方向侧对应于实际中的上侧,Z2方向侧对应于实际中的下侧,与Z方向垂直的方向对应于实际中的水平方向。
此外,以图3所示的压缩机组件300为例进行说明,压缩机组件300包括:轴承320,该轴承320具有对未图示的偏心轴的一端侧进行支承的内孔(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内孔的轴线沿Z方向延伸);以及缸体330,该缸体330具有收纳未图示的偏心轴的偏心部的内孔(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内孔的轴线沿Z方向延伸),并与轴承320通过第螺钉340(在图3中仅示出了一个,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设置多个)连接在一起。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包括框架部210,该框架部210整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并且,在框架部210上设置有定中心部220、组装部230、升降部240和控制部250,其中,定中心部220设置于框架部210的比Z方向上的中间部稍靠Z2方向侧的位置,组装部230和升降部240设置于比定中心部220靠Z1方向侧的位置,控制部250设置于比定中心部220靠Z2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在框架部210上还设置有显示器261、旋转臂262、导轨部264和操作部265,其中,显示器261经由旋转臂262以能绕沿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方式与框架部210的比Z方向上的中间部稍靠Z1方向侧的部分连接,导轨部264以沿Z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框架部210的比定中心部220靠Z1方向侧的位置,操作部265设置于框架部210的比Z方向上的中间部稍靠Z2方向侧的部分,且设置于框架部210的Y1方向侧。
(定中心部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中心部220具有支承台223和修正部,支承台223供将轴承320和缸体330组装在一起的压缩机组件300支承,以使轴承320和缸体330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320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330的内孔的轴线沿Z方向延伸,修正部使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300所包括的轴承320和缸体330在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以及组装部230,该组装部230利用连接件(此处是螺钉340,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螺栓等)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320和缸体330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
此处,如图2所示,定中心部220包括:第一修正部221,该第一修正部221通过相对于X方向倾斜(例如倾斜10度,但并不局限于此)地驱动而在X方向上驱动压缩机组件300中的轴承320和缸体330相对移动;以及第二修正部222,该第二修正部222通过相对于与Y方向倾斜(例如倾斜10度,但并不局限于此)地驱动而在Y方向上驱动压缩机组件300中的轴承320和缸体330相对移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定中心部220具有:支承台223,该支承台223对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和缸体330中的靠下方的缸体330进行保持;以及平台部224,该平台部224对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和缸体330中的靠上方的轴承320进行保持,且能相对于支承台223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修正部221具有与Y方向平行的第一抵接面(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修正部221包括马达、由马达驱动的滚珠丝杠和能沿滚珠丝杠滑动的滑块,滑块在沿Z方向观察时大致呈梯形,且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修正部222具有与X方向平行的第二抵接面(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二修正部222包括马达、由马达驱动的滚珠丝杠和能沿滚珠丝杠滑动的滑块,滑块在沿Z方向观察时大致呈梯形,且具有第二抵接面),平台部224具有:第一被抵接面,该第一被抵接面供第一抵接面抵接,且与第一抵接面能沿Y方向相对移动;以及第二被抵接面,该第二被抵接面供第二抵接面抵接,且与第二抵接面能沿X方向相对移动。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平台部224具有孔部(在图示的例子中设置在平台部224的沿Z方向观察时的中央部,但并不局限于此),该孔部沿Z方向贯通平台部224,以供压缩机组件300的至少缸体330穿过而支承于支承台223,且供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收纳。
此外,如图3所示,但定中心部220包括位置测量部227,该位置测量部227对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300所包括的轴承320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具体在周向上隔开180度的位置相对)的缸体33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修正部(第一修正部221和第二修正部222)根据该位置测量部227的测量结果使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所300包括的轴承320和缸体330在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相对移动,以使上述距离落在规定的范围内。作为位置测量部227,此处采用气动测量头,该气动测量头具有用于插入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的内孔和缸体330的内孔的轴状部,该轴状部具有气路2273以及与该气路2273连通的第一喷孔2271和第二喷孔2272,第一喷孔2271和第二喷孔2272以与由支承台223支承的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的内孔和缸体330的内孔分别对应的方式沿Z方向(即上下方向)排列,且在轴状部的外周面的在周向上相隔180度的位置处开口。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平台部224的上述孔部内设置有多个夹持部,这些夹持部能在水平面内聚拢或分开,以夹持或松开由支承台223支承的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具体而言,平台部224具有三爪式机构,该三爪式机构包括三个爪2243,这三个爪2243从外周侧与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和缸体330中的靠上方的轴承320抵接而对该轴承320进行保持(在图示的例子中,三个爪2243在沿Z方向观察时分别呈越靠近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300则越尖的形状且以120度的角度间距配置,且通过爪2243的顶端从外周侧与压缩机组件300的轴承320和缸体330中的靠上方的轴承320抵接而对压缩机组件300中的轴承320和缸体33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保持)。
此外,如图2所示,定中心部220具有第一驱动部225和第二驱动部226,第一驱动部225和第二驱动部226在X方向上隔着平台部224设置,且能沿X方向移动,其中,第一驱动部225比平台部224靠X1方向侧,且用于驱动三个爪2243中的靠X1方向侧的两个爪朝X2方向侧移动,第二驱动部226比平台部224靠X2方向侧,且用于驱动三个爪2243中的靠X2方向侧的一个爪朝X1方向侧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第一驱动部225和第二驱动部226分别是气缸)。
(组装部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组装部230大致沿Z方向延伸,且沿Z方向贯穿连接框部270并与该连接框部270连接。
此外,组装部230在其Z1方向侧的端部具有旋转驱动部,且在其Z2方向侧的端部具有由旋转驱动部驱动而绕大致沿Z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工作部(例如带有一字形突起或十字形突起等的旋转头)。
此外,如图1所示,连接框部270包括第一连接框271、第二连接框272和连杆273,第一连接框271和第二连接框272大致呈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状,且从Z1方向侧朝Z2方向侧以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并且,组装部230沿Z方向分别贯穿第一连接框271和第二连接框272的中央并与第一连接框271和第二连接框272连接,连杆273沿Z方向延伸,且将第一连接框271和第二连接框272连接在一起。
此外,如图1所示,在控制部250的上方设置有沿Z方向延伸的导轨部264,第一连接框171和第二连接框172分别以能沿导轨部264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部264(在图示的例子中,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一对导轨部264,第一连接框171和第二连接框172的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以沿Z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一对导轨部264)。
(利用压缩机组件定中心组装设备进行压缩机组件组装作业的一例)
首先,如图3所示,以第一轴承320的内孔的轴线与缸体330的轴线大致一致的方式将轴承320设置于缸体330的上方,并将螺钉340从Z1方向侧拧入轴承320的外周部的螺纹孔,且例如使螺钉340的Z2方向侧的端部稍微接触缸体330的外周部的螺纹孔,从而完成压缩机组件300的预组装。
接着,如图3所示,将预组装的压缩机组件300设置于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的定中心部220的支承部223,以利用定中心部220的支承部223对压缩机组件300进行保持(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利用支承部223的阶梯孔中的与Z方向垂直的台阶面从Z2方向侧支承缸体330,并利用支承部223的阶梯孔的内周面从外周侧支承缸体330)。
然后,对设置于框架部120的操作部265的按钮等进行操作,由此,控制部250通过第一驱动部225和第二驱动部226驱动多个爪2243聚拢而使多个爪2243从外周侧与轴承320的外周面抵接,在此状态下,向位置测量部227的气路2273供给气体,并使该气体从第一喷孔2271和第二喷孔2272喷出,从而通过气电转换来测量由支承台223支承的压缩机组件300所包括的轴承320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33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并将测量结果传递给控制部250。
然后,控制部250根据位置测量部227的测量结果,一边在显示部261上显示相关信息,一边利用第一修正部221和第二修正部222驱动平台部224在X方向和Y方向上移动,以对轴承320相对于缸体330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轴承320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33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处在规定的范围内。
然后,控制部250利用升降部240使组装部230朝Z2方向侧移动,直至组装部230的Z2方向侧的端部具有的工作部(旋转头)与螺钉340的Z1方向侧的端部卡接,在此基础上,控制部250使组装部230的工作部朝规定方向旋转而将螺钉340拧入第二轴承330的外周部的螺纹孔,从而将轴承320牢固固定于缸体330,之后,控制部250利用升降部240使组装部230朝Z1方向侧移动至规定位置后停止。
最后,将组装好的压缩机组件300从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的定中心部220取出。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包括:定中心部220,其具有支承台223和修正部,支承台223供将轴承320和缸体330组装在一起的压缩机组件300支承,以使轴承320和缸体330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320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330的内孔的轴线沿Z方向延伸,修正部使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300所包括的轴承320和缸体330在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以及组装部230,其利用螺钉340等连接件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320和缸体330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因此,能利用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方便地完成轴承320和缸体330的定中心作业和固定作业,有助于减轻作业人员的组装负担,提高压缩机的制造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中,爪2243形成为越靠近支承于支承台223的压缩机组件300则越尖的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爪2243也形成为其它形状,例如,可形成为在沿Z方向观察时大致呈Y字形,利用Y字形的双叉部与压缩机组件300的外周面抵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还可在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200中设置托盘280和升降部290,其中,托盘280具有供压缩机组件300载放的底板部281,在底板部281设置有沿Z方向贯通的贯通孔2811,该升降部290使以轴承320和缸体330在Z方向上层叠的方式载放有压缩机组件300的托盘280在下降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与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在下降位置处,支承台223的中央部设有柱状体2231穿过托盘280的贯通孔2811而将压缩机组件300从托盘280托起,在上升位置处,支承台223的中央部设有的柱状体2231从托盘280的贯通孔2811退出而与压缩机组件300分离。并且,如图4所示,支承台223还具有多个夹持部2232,这些夹持部2232能在与Z方向垂直的平面内聚拢或分开,在聚拢的状态下,这些夹持部2232能与压缩机组件300的缸体330的外周侧抵接而将缸体330在X方向和Y方向上定位并固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可在定中心部220的支承台223的两侧(例如Y1方向侧和Y2方向侧)设置零件搬入用输送机和零件搬出用输送机,其中,零件搬入用输送机用于将预组装的压缩机组件300朝支承台223一侧搬运,零件搬出用输送机用于将由组装部230组装后的压缩机组件300从支承台223一侧搬出。具体而言,例如,在图4所示的结构中,可在定中心部220的支承台223的Y1方向侧和Y2方向侧分别设置沿Y方向延伸的导轨,该导轨在Z方向上的位置与托盘280的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中的一方大致一致,对托盘280的X方向的两侧进行支承并沿Y方向对托盘280的移动进行引导,并且,设置朝Y1方向侧对托盘280推压以使托盘280朝Y1方向移动的按压部。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在其范围内,能将实施方式中的各部件自由组合,或是将实施方式中的各部件适当变形、省略。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支承偏心轴的一端的轴承和收纳偏心轴的偏心部的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中心部,该定中心部具有支承台和修正部,所述支承台供压缩机组件支承,以使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并使轴承的内孔的轴线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修正部使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进行定中心作业;
组装部,该组装部将定中心作业后的轴承和缸体通过连接件固定成不能相对运动;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定中心部和所述组装部的动作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中心部包括位置测量部,该位置测量部对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的内壁和与该内壁相对的缸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所述修正部根据所述位置测量部的测量结果使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在水平面内相对移动,以使所述距离处在预设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中心部具有平台部,
所述平台部以能相对于所述支承台在水平面内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支承台的上方,且具有孔部,
所述孔部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平台部,以供压缩机组件的至少缸体穿过而支承于所述支承台,且供压缩机组件的轴承收纳,
在所述孔部内设置有多个夹持部,这些夹持部能在水平面内聚拢或分开,以夹持或松开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测量部包括气动测量头,
所述气动测量头具有用于插入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的轴承的内孔和缸体的内孔的轴状部,
所述轴状部具有气路以及与该气路连通的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
所述第一喷孔和所述第二喷孔以与由所述支承台支承的压缩机组件的轴承的内孔和缸体的内孔分别对应的方式沿上下方向排列,且在所述轴状部的外周面的在周向上相隔180度的位置处开口。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中心部包括三爪式机构,
所述三爪式机构包括通过与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所包括的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抵接来驱动轴承和缸体中的一方的三个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形成为越靠近支承于所述支承台的压缩机组件则越尖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爪形成为Y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中心部包括:
托盘,该托盘具有供压缩机组件载放的底板部,在所述底板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
升降部,该升降部使以轴承和缸体在上下方向上层叠的方式载放有压缩机组件的所述托盘在下降位置与上升位置之间升降,在所述下降位置处,所述支承台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托盘的贯通孔而将压缩机组件从所述托盘托起,在所述上升位置处,所述支承台的一部分从所述托盘的贯通孔退出而与压缩机组件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台的两侧设置有零件搬入用输送机和零件搬出用输送机,
所述零件搬入用输送机用于将预组装的压缩机组件朝所述支承台一侧搬运,
所述零件搬出用输送机用于将由所述组装部组装后的压缩机组件从所述支承台一侧搬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台从下方对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彼此对应的螺孔的轴承和缸体进行支承,
所述组装部具有能沿上下方向升降的旋转头,该旋转头将作为连接件的螺钉或螺栓拧入轴承和缸体的对应的螺孔,以将轴承和缸体固定在一起。
CN201921461330.5U 2019-09-04 2019-09-04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Active CN210829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1330.5U CN21082972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61330.5U CN21082972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9729U true CN21082972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6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61330.5U Active CN210829729U (zh) 2019-09-04 2019-09-04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9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9473B2 (en) Assembly line vehicle body positioning
KR100690236B1 (ko) 피스톤 자동 부착장치
CN103722375B (zh) 一种压合设备
CN106141432A (zh) 一种电池高精度焊接加工设备
CN111203712B (zh) 一种玻璃升降器叉臂自动组装设备
CN109676592B (zh) 自动装配方法和自动装配设备
CN108788728B (zh) 一种多士炉升降架组装机
CN218169276U (zh) 一种用于回转件同轴装配的找正装置
CN210829729U (zh)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
CN213968528U (zh) 电机外壳加工设备的废料去除装置
CN213857974U (zh) 遥控器外壳组装装置
CN116765734B (zh) 一种建筑焊接装置的转台机构
CN105689877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的点焊机械手
CN111679148A (zh) 测试装置
CN108405759B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15837517A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焊接精准定位设备
CN115178869A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钣金加工用焊接精准定位设备
CN114535947A (zh) 电梯作业装置
KR100566485B1 (ko) 정밀 조립·검사대
CN110539161B (zh) 压缩机组件组装设备以及压缩机制造方法
CN108163527B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锂电池转盒的翻转机
CN210908884U (zh) 压缩机组件定中心组装设备
CN110695579A (zh) 电机电枢与busbar对接装置、其使用方法及电机电枢与busbar焊接机
CN216681060U (zh) 自动锁螺丝治具
CN220787332U (zh) 一种定子上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