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7938U -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7938U
CN210827938U CN201921340125.3U CN201921340125U CN210827938U CN 210827938 U CN210827938 U CN 210827938U CN 201921340125 U CN201921340125 U CN 201921340125U CN 210827938 U CN210827938 U CN 210827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wall
steel pipe
reinforcing
full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0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仕海
朱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401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7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7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7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包括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以及全丝对拉螺杆,其中,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包括蝴蝶扣件、第一山形螺母,用于压紧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包括C型加固件、第二山形螺母,用于锁紧一第二钢管;第一钢管为剪力墙端部用于加固的钢管,第二钢管为与剪力墙端部相邻的剪力墙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的安装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安拆灵活方便,受力效果好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剪力墙端部进行加固。

Description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加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及框架结构的建筑不断增多,由于对高抗震性能、强防水性能的需求,大部分建筑多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建造,在浇注混凝土前,需要在建筑工地上搭建剪力墙预制框架。剪力墙预制框架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浇混凝土的剪力墙模板需要进行加固,其中支设加固模板的工序占整个模板工作工期的95%以上。该工序技术要求高,加固过程繁琐冗杂,是整个建筑行业工人施工的难题。
现有技术中的剪力墙模板加固件在使用时,对剪力墙的端部加固没有施以更多的重视,而由于受到剪力墙端部加固不到位或者不便于加固的影响,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端部很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的情况,导致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
因此,提供出一种专门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以有效避免上述质量缺陷的产生,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具体包括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以及全丝对拉螺杆,其中,
所述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包括蝴蝶扣件,所述蝴蝶扣件的中心穿过所述全丝对拉螺杆,所述蝴蝶扣件的内侧两边用于压紧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为剪力墙端部用于加固的钢管;所述蝴蝶扣件的外端通过旋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的第一山形螺母压紧固定;
所述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包括C型加固件,所述C型加固件的上端由所述全丝对拉螺杆上远离所述蝴蝶扣件的一端穿入,并通过由此端旋入的第二山形螺母压紧固定;所述C型加固件的下端夹持槽能够恰好环住锁紧一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为与剪力墙端部相邻的剪力墙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
所述第二钢管的安装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借助C型加固件充分的自锁固定剪力墙侧面的第二钢管后,再通过全丝对拉螺杆将剪力墙端部的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进行拉结固定,阻止了端部模板外移,有效的避免了端部模板左右歪斜、上下不垂直等现象发生,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端部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混凝土成型的光滑平整、方正。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拆灵活方便,受力效果好的特点,并且可以有效地对剪力墙端部进行加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出如下改进:
优选的,所述C型加固件由两个形状相同、位置相对的半加固件组成,所述半加固件包括夹持部和加固部,所述夹持部整体呈“C”形,所述加固部一体成型连接于所述夹持部的上端,所述加固部上设有与能够与所述全丝对拉螺杆相配合旋入的螺纹孔;当两个所述加固部上的螺纹孔重合并旋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时,两个所述夹持部中的“C”形夹持槽重叠拼合形成一内圈,该内圈能够恰好抵住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壁,以尽可能使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钢管之间的缝隙达到最小。
本实用新型中的C型加固件进行安装时,因与第二钢管之间仅存在很小的间隙,安装完成后便具有了自锁能力,通过现场检验这种自锁能力足以抵抗3m高剪力墙端部模板受力后所产生的胀力。并且该C型加固件安拆使用灵活,受力效果较好,不受工件大小和场地限制,适用面广,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优选的,“C”形所述夹持部的底端向外延伸成为水平直线形式,以使两个“C”形夹持部在夹持钢管时底部能够有一段交叉重叠的部分,用于牢固支撑稳定住钢管。
优选的,所述加固部外形为便于进行开孔的矩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全丝对拉螺杆为M14全牙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剪力墙两侧模板支模完毕,并采用双道钢管加固完成后,将所述C型加固件由一端穿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并由此端旋入所述第二山形螺母抵住所述C型加固件;将所述蝴蝶扣件由另外一端穿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并由此端旋入所述第一山形螺母,形成上述的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2)、将剪力墙端部起加固作用的两个平行的所述第一钢管放入所述蝴蝶扣件的内侧两边,然后将所述C型加固件的下端夹持槽闭合夹紧以完全环绕抵接位于剪力墙侧面起固定作用的所述第二钢管的外壁;
3)、上述步骤1)中的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依步骤2)方法在剪力墙的两侧对称设置;
4)、测量剪力墙端部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满足模板支设要求后,用扳手对称依次紧固所述第一山形螺母,达到计算要求后,从而将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完毕。
优选的,剪力墙端部模板上所述C型加固件的设置间距与剪力墙两侧所述第二钢管的主楞间距相同。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可以实现对剪力墙端部很好的加固效果,避免了由于受到剪力墙端部加固不到位或者不便于加固的影响,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端部出现涨模、漏浆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的具体安装示意图一。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的具体安装示意图二。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C型加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C型加固件安装于第二钢管上的示意图。
图6附图为现有技术中步步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
1-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
11-蝴蝶扣件,12-第一山形螺母;
2-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
21-C型加固件,211-夹持部,212-加固部,213-“C”形夹持槽,214-
螺纹孔,22-第二山形螺母;
3-全丝对拉螺杆;
4-第一钢管;
5-第二钢管;
6-活动卡头;
7-钩型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下面根据图1-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如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具体包括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1、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2以及全丝对拉螺杆3,其中,
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1包括蝴蝶扣件11,该蝴蝶扣件11的中心穿过全丝对拉螺杆3,蝴蝶扣件11的内侧两边用于压紧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4,该第一钢管4为剪力墙端部用于加固的钢管;蝴蝶扣件11的外端通过旋入全丝对拉螺杆3的第一山形螺母12压紧固定;
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2包括C型加固件21,C型加固件21的上端由全丝对拉螺杆3上远离蝴蝶扣件11的一端穿入,并通过由此端旋入的第二山形螺母22压紧固定;C型加固件21的下端夹持槽能够恰好环住锁紧一第二钢管5,第二钢管5为与剪力墙端部相邻的剪力墙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
第二钢管5的安装方向垂直于第一钢管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4-5所示,C型加固件21由两个形状相同、位置相对的半加固件组成,半加固件包括夹持部211和加固部212,夹持部211整体呈“C”形,加固部212一体成型连接于夹持部211的上端,加固部212上设有与能够与全丝对拉螺杆3相配合旋入的螺纹孔214;当两个加固部212上的螺纹孔214重合并旋入全丝对拉螺杆3时,两个夹持部211中的“C”形夹持槽213重叠拼合形成一内圈,该内圈能够恰好抵住第二钢管5的外壁,以尽可能使夹持部211与第二钢管5之间的缝隙达到最小。
本实施例中的C型加固件21与第二钢管5的受力方式类同“步步紧”活动卡头6与钩型卡杆7的受力方式(如图6所示),由于C型加固件21与第二钢管5之间缝隙很小,安装完成后具有自锁能力,通过现场检验这种自锁能力足以抵抗3m高剪力墙端部模板受力后所产生的胀力。
而且C型加固件21相较于现有其他类型的加固件还具有受力效果较好,不受工件大小和场地限制,适用面广的特点,十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C”形夹持部211的底端须向外延伸成为水平直线形式,以确保有足够的交叉段能够牢固支撑住第二钢管5。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部212的外形为便于进行开孔的矩形形状。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全丝对拉螺杆3优选为M14全牙螺杆。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待剪力墙两侧模板支模完毕,并采用双道钢管加固完成后,将C型加固件21上的螺纹孔214由一端穿入全丝对拉螺杆3,并由此端旋入第二山形螺22母抵住C型加固件21的加固部212;将蝴蝶扣件11由另外一端穿入全丝对拉螺杆3,并由此端旋入第一山形螺母12,形成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2)、将剪力墙端部起加固作用的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4放入蝴蝶扣件11的内侧两边,然后将C型加固件21下端的两个“C”形夹持槽213重叠拼合夹紧以完全环绕抵接位于剪力墙侧面起固定作用的第二钢管5的外壁;
3)、上述步骤1)中的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依步骤2)方法在剪力墙的两侧对称设置,即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设置有多个且位置对称;
4)、测量剪力墙端部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满足模板支设要求后,用扳手对称依次紧固第一山形螺母12,达到计算要求后,从而将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完毕。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剪力墙端部模板上C型加固件21的设置间距与剪力墙两侧第二钢管5的主楞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一边通过借助C型加固件21、第二山形螺母22及全丝对拉螺杆3固定住剪力墙两侧的第二钢管5,由于C型加固件21与第二钢管5之间缝隙很小,安装完成后具有自锁能力,通过现场检验这种自锁能力足以抵抗3m高剪力墙端部模板受力后所产生的胀力;另外一边再通过蝴蝶扣件11、第一山形螺母12及全丝对拉螺杆3将剪力墙端部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4与第二钢管5进行拉结固定,最终阻止了端部模板外移,有效的避免了端部模板左右歪斜、上下不垂直等现象发生,避免了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墙端部容易出现涨模、漏浆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混凝土成型的光滑平整、方正。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1)、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2)以及全丝对拉螺杆(3),其中,
所述剪力墙端部钢管固定机构(1)包括蝴蝶扣件(11),所述蝴蝶扣件(11)的中心穿过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所述蝴蝶扣件(11)的内侧两边用于压紧两个平行的第一钢管(4),所述第一钢管(4)为剪力墙端部用于加固的钢管;所述蝴蝶扣件(11)的外端通过旋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的第一山形螺母(12)压紧固定;
所述剪力墙侧面钢管固定机构(2)包括C型加固件(21),所述C型加固件(21)的上端由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上远离所述蝴蝶扣件(11)的一端穿入,并通过由此端旋入的第二山形螺母(22)压紧固定;所述C型加固件(21)的下端夹持槽能够恰好环住锁紧一第二钢管(5),所述第二钢管(5)为与剪力墙端部相邻的剪力墙两侧用于加固的钢管;
所述第二钢管(5)的安装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加固件(21)由两个形状相同、位置相对的半加固件组成,所述半加固件包括夹持部(211)和加固部(212),所述夹持部(211)整体呈“C”形,所述加固部(212)一体成型连接于所述夹持部(211)的上端,所述加固部(212)上设有与能够与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相配合旋入的螺纹孔(214);当两个所述加固部(212)上的螺纹孔(214)重合并旋入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时,两个所述夹持部(211)中的“C”形夹持槽(213)重叠拼合形成一内圈,该内圈能够恰好抵住所述第二钢管(5)的外壁,以尽可能使所述夹持部(211)与所述第二钢管(5)之间的缝隙达到最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C”形所述夹持部(211)的底端向外延伸成为水平直线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212)外形为矩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丝对拉螺杆(3)为M14全牙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在剪力墙的两侧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剪力墙端部模板上所述C型加固件(21)的设置间距与剪力墙两侧所述第二钢管(5)的主楞间距相同。
CN201921340125.3U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Active CN210827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0125.3U CN21082793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0125.3U CN21082793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7938U true CN210827938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1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0125.3U Active CN210827938U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7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5525A (zh) 一种装配式悬挑脚手架的支承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64508A (zh) 一种大型地下综合管廊无外模墙板内支撑加固方法
CN110630011A (zh) 一种用于变形缝处双剪力墙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27938U (zh)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
CN112392252A (zh) 一种剪力墙端部模板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CN210828340U (zh) C型加固件
CN215630682U (zh) 预制件的干式连接件及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CN214658825U (zh) 一种用于卫生间止水坎台模板的加固装置
CN214658863U (zh) 倾角大于45°的长斜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
CN213509578U (zh) 墙体阳角模板加固装置
CN211006352U (zh) 一种墩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10117931U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山型卡具
CN112575907A (zh) 预制件的干式连接件及预制件的连接节点
CN111002432A (zh) 预制型构造柱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00102A (zh) 一种预应力钢结构前拉后锁现浇平台施工方法
CN218091929U (zh) 拉杆式悬挑脚手架
CN219993135U (zh) 一种可调节焊接螺杆工地加固装置
CN217268826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转角部位的加固装置
CN216109687U (zh) 一种沉降缝处双墙模板施工体系
CN220365304U (zh) 一种构造柱浇筑模板的加固工具
CN220909130U (zh) 模板夹具
CN220203004U (zh) 一种混凝土立柱与钢立柱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20889084U (zh) 一种石材幕墙预埋件
CN220666929U (zh) 一种简易式混凝土柱模板加固用紧固件
CN216109706U (zh) 建筑模板阳角加固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