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6962U -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6962U
CN210826962U CN201921017454.4U CN201921017454U CN210826962U CN 210826962 U CN210826962 U CN 210826962U CN 201921017454 U CN201921017454 U CN 201921017454U CN 210826962 U CN210826962 U CN 210826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e
intersection
arterial road
inferior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74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学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174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6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6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69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交叉路口,包括呈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主干道和次干道均为直行车道,主干道和次干道均由中间分隔线分为左车道和右车道,主干道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和次干道的交叉口100~150m的位置设有主停车线,两根主停车线所在直线之间的主干道两侧设有待行车道,次干道的两侧设有辅助车道,次干道的右车道靠近交叉口的位置设有次停车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干道上增设待行车道容纳左转车辆,大大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相较于现有交叉路口通过高架桥和地下隧道进行车辆分流,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在现有的平交十字路口上进行小成本改造亦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迅速扩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日渐严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主干道机动车道封闭、人行地下通道等,初步建立起人车分离的交通体系,缓解了道路拥堵的问题。但交叉路口的拥堵和等待始终是无法解决的问题,设置带红绿灯交通路口的作用是用来解决来自不同方向车辆交会时的有序通过,但在同一个路口交叉通行也人为阻断了车辆的无阻碍行进,带来了车辆等候和车流停顿,交通路口已经成为影响城市交通流畅性的瓶颈。在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域,大多采用建立多层次立交的方法来缓解交通压力,但这种方法存在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急需寻找到一种既可以让车辆在路口有序通过又节约投资的新技术。
为解决交通路口堵塞的问题,技术人员考虑了许多方案,如提出采用直向高架桥跨越与下穿横向高架桥相结合的城市主干道无信号灯交通方法。这些技术基本能解决交通路口拥堵的问题,但存在投资大,交通路口改造规模大等缺点。因此需要寻找一个能利用现有交通设施、改造量小的路口改造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型交叉路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和次干道,所述主干道和次干道均为直行车道,所述主干道和次干道均由中间分隔线分为左车道和右车道,所述主干道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和次干道的交叉口100~150m的位置设有主停车线,两根主停车线所在直线之间的主干道两侧设有待行车道,所述次干道的两侧设有辅助车道,所述次干道的右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次停车线。
优选地,所述主干道上设有若干连接两侧的待行车道的掉头车道。
优选地,所述主干道和待行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主人行道。
优选地,所述次干道和辅助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次人行道。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在现有平交十字交叉路口的基础上取消了左转车道,在主干道两侧增设了待行车道,在次干道的两侧增设了辅助车道,交叉口四个方向的车辆不直接在交叉口进行左转,主干道上需要左转的车辆先直行到对面主干道上右侧的待行车道上,然后再从主干道上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上后,再右转至次干道上从而实现主干道车辆的左转,次干道上需要左转的车辆先右转至主干道上的待行车道上,然后再从主干道上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上后,再直行通过交叉口从而实现次干道车辆的左转,次干道上需要直行的部分车辆也可先右转至主干道上的待行车道上,然后再从主干道上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上后,再右转至交叉口另一端的次干道上,从而通过主干道的待行车道实现对次干道上的部分直行车辆的分流,减少次干道的车流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取消了左转车道,通过在主干道上增设待行车道容纳左转和部分次干道右转车辆,大大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相较于现有交叉路口通过高架桥和地下隧道进行车辆分流,本交叉路口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在现有的平交十字路口上进行小成本改造亦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新型交叉路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交叉路口,如图1所示,该新型交叉路口包括呈十字交叉的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均为直行车道,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均由中间分隔线1分为左车道和右车道,主干道A1A2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的交叉口2距离100~150m的位置设有主停车线3,两根主停车线3所在直线之间的主干道A1A2两侧设有待行车道4,次干道B1B2的两侧设有辅助车道5,次干道B1B2的右车道靠近交叉口2的位置设有次停车线6。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干道A1A2上设有若干连接两侧的待行车道4的掉头车道7。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干道A1A2和待行车道4靠近交叉口2的位置设有主人行道8。
在本实施方式中,次干道B1B2和辅助车道5靠近交叉口2的位置设有次人行道9。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停车线3设置在主干道A1A2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的交叉口2距离为150m的位置,主干道A1A2两侧的待行车道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主干道A1A2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A1A2和次干道B1B2的交叉口2距离,即主干道A1A2两侧的待行车道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0m,交叉口2两端的主干道A1A2上分别设有20个连接两侧的待行车道4的掉头车道7,即每个掉头车道4在主干道A1A2上占用的长度为7m左右,这样设置便于实现待行车道上容留最大限度数量的车辆。当然,主干道A1A2的右车道上的主停车线3离交叉口2距离的远近、待行车道4的长度以及每个掉头车道7的长度可以根据交叉路口的车流量以及车辆的类型等具体情况具体设定。需要说明的是,交叉口2一端的待行车道4的长度不得大于对应的主停车线3到交叉口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在现有平交十字交叉路口的基础上取消了左转车道,在主干道A1A2两侧增设了待行车道4,在次干道B1B2的两侧增设了辅助车道5,交叉口2四个方向的车辆不直接在交叉口2进行左转,主干道A1A2上需要左转的车辆先直行到对面主干道A1A2上右侧的待行车道4上,然后再从主干道A1A2上沿各自的掉头车道7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4上后,再右转至次干道B1B2上从而实现主干道A1A2车辆的左转,次干道B1B2上需要左转的车辆先右转至主干道A1A2上的待行车道4上,然后再从主干道A1A2上沿各自的掉头车道7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4上后,再直行通过交叉口2从而实现次干道B1B2车辆的左转,次干道B1B2上需要直行的部分车辆也可先右转至主干道A1A2上的待行车道4上,然后再从主干道A1A2上掉头至另一侧的待行车道4上后,再右转至交叉口另一端的次干道B1B2上,从而通过主干道A1A2的待行车道4实现对次干道B1B2上的部分直行车辆的分流,减少次干道B1B2的车流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干道A1A2以及次干道B1B2车道上直行的车辆通行规则与现有的平交十字交叉路口一致;主干道A1A2上需要右转的车辆先从主干道A1A2的直行车道上行驶至相应的待行车道7上,然后再右转至相应的次干道B1B2一侧的辅助车道5上,最后再行驶到次干道B1B2的直行车道上;次干道B1B2上需要右转的车辆先从次干道B1B2的直行车道上行驶至相应的辅助车道5上,然后再右转至相应的主干道A1A2一侧的待行车道7上,最后再行驶到主干道A1A2的直行车道上。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的通行规则如下:
当主干道上的红灯亮起时(此时次干道B1B2上红灯仍然亮起),从主干道A1A2两端开向交叉口2的且还未跨过主停车线3的车均停在主停车线3以外的区域,此时已跨过主停车线3的车继续行驶直行通过交叉口,如需行驶至次干道上,则通过交叉口2后先停在待行车道4上暂行等待;当主干道A1A2两个方向直行的车辆均已通过交叉路口且已垮过主人行道8时,此时次干道B1B2上绿灯和主人行道8上的绿灯亮起,次干道B1B2上双向直行的车辆开始行驶,且同时主人行道8允许行人通过;当主干道A1A2两个方向直行的车辆均已跨过且远离主停车线3所在直线时,掉头绿灯亮起,停在待行车道4上车辆开始从掉头车道7掉头时主干道A1A2另一侧的待行车道上等待右转或直行;接着次干道B1B2上的红灯亮起,次干道B1B2上次停车线6以外的车辆停止行驶,此时主干道A1A2上的绿灯亮起,主干道A1A2上主停车线3以外的车辆开始行使,次干道B1B2上需要右转的车辆同时从辅助车道5上右转行驶至主干道A1A2两侧相应的待行车道4上暂行等待掉头,如此往复。各红绿灯的时长根据车流量进行具体设定,次干道B1B2上的次人行道9无灯控控制,需要从次人行道9横跨次干道B1B2的行人在次干道B1B2上直行的车辆停止行驶时安全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取消了左转车道,通过在主干道上增设待行车道容纳左转和部分次干道右转车辆,大大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相较于现有交叉路口通过高架桥和地下隧道进行车辆分流,本交叉路口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在现有的平交十字路口上进行小成本改造亦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交叉路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干道A1A2为十字交叉路口中通行车流量相对较大的车道,次干道B1B2为十字交叉路口中通行车流量相对较小的车道。本实施方式中的左、右方向均是以该车道上车辆行驶方向为参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十字交叉的主干道和次干道,所述主干道和次干道均为直行车道,所述主干道和次干道均由中间分隔线分为左车道和右车道,所述主干道的右车道上离主干道和次干道的交叉口100~150m的位置设有主停车线,两根主停车线所在直线之间的主干道两侧设有待行车道,所述次干道的两侧设有辅助车道,所述次干道的右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次停车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道上设有若干连接两侧的待行车道的掉头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道和待行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主人行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干道和辅助车道靠近所述交叉口的位置设有次人行道。
CN201921017454.4U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26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7454.4U CN210826962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7454.4U CN210826962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6962U true CN210826962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57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74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26962U (zh) 2019-07-02 2019-07-02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6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3782C (zh) 无红绿灯无障碍的城市立体快速交通道路结构
CN112349110B (zh) 双向4至10车道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专用道汇入汇出超车系统及方法
WO2014173028A1 (zh) 平交路口纵横互动人车公交便利反瓶颈模式交通
KR20070106184A (ko) 차량신호시간의 효율적인 배분이 가능한 교차로 구조 및신호 제어방법
WO2007112643A1 (fr) Structure de chaussées dépourvue de feux de circulation, destinée à un système de trafic urbain rapide sans arrêt
CN102268852A (zh) 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两相位实施方法
CN208104935U (zh) 一种十字路口道路通行结构
CN202809421U (zh) 一种畅行立交桥
CN101126219B (zh) 免红绿灯十字路口道路系统
WO2013007100A1 (zh) 立交桥
WO2019007070A1 (zh) 复合道路模块、单元和系统
CN210826962U (zh) 一种新型交叉路口
CN102787540B (zh) 一种畅行立交桥
CN112211051A (zh) 无信号灯四方可通行交叉道路系统
KR20040110407A (ko) 교차로시스템
CN103321116B (zh) 十字路口快慢分流交叉道路结构
CN108978384A (zh) 一种地上直行立交桥
CN1120263C (zh) 环岛上带直行车道和指挥灯的立交桥
CN112112020B (zh) 一种靠右与靠左行驶混合布置主干麻花状路网系统
CN211112965U (zh) 一种立体交通桥
CN208884290U (zh) 高效快速通行路口立交桥
CN202787003U (zh) 城市立体交通系统
CN113136753A (zh) 一种面向慢行交通的城区非机动车车道设计方法
CN110453554A (zh) 一种立体交通桥
CN211815243U (zh) 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