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2137U -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 Google Patents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2137U
CN210822137U CN201921285876.XU CN201921285876U CN210822137U CN 210822137 U CN210822137 U CN 210822137U CN 201921285876 U CN201921285876 U CN 201921285876U CN 210822137 U CN210822137 U CN 21082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cense plate
clamping
light guide
ligh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58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邰海峰
韦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chuang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NIO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NIO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NIO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58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2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空牌照固定板包括:牌照框架,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卡接部;安装体,所述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安装体的侧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及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导光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牌照固定板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的安装固定,并且拆装方便;如此,采用所述牌照固定板的保险杠,导光条的拆装方便;如此,采用所述保险杠的汽车能够简单、方便的对导光条进行拆装。

Description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背景技术
保险杠上的牌照固定板主要用于供牌照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便于对车辆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同时,为了夜间行车安全,驾驶者偏爱在车身外设置亮眼标识或灯光以达到行车安全的目的。为此,传统的做法为在牌照框架的两侧布置导光条,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视觉效果。通过盖板与牌照框架的铆接从而实现导光条的固定安装,后续需要对导光条进行拆装维修时,需借助工具对铆钉进行拧紧或拧出,导致拆装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所述牌照固定板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的安装固定,并且拆装方便;如此,采用所述牌照固定板的保险杠,导光条的拆装方便;如此,采用所述保险杠的汽车能够简单、方便的对导光条进行拆装。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牌照固定板,包括:牌照框架,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卡接部;安装体,所述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安装体的侧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及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导光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上述牌照固定板,安装时,将牌照框架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的第一安装槽内,利用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和导光条封装于牌照框架的第一安装腔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分离,只需将导光条从第一安装槽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三卡接部,牌照固定板还包括透光罩,所述透光罩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所述透光罩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相互连通并配合形成安装通道,所述安装体及所述导光条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导光条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为卡槽,所述第四卡接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所述卡槽,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并能够卡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罩的近地侧设有用于承托车牌的承托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牌照固定板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牌照框架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牌照固定板还包括光源发射元件,所述光源发射元件用于为所述导光条提供光源,所述光源发射元件固设于所述安装体的背面。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及所述的牌照固定板,所述牌照框架固设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
上述保险杠,安装时,将牌照框架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的第一安装槽内,利用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和导光条封装于牌照框架的第一安装腔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分离,只需将导光条从第一安装槽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保险杠。
上述实施例的汽车,保险杠安装时,将牌照框架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的第一安装槽内,利用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接部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和导光条封装于牌照框架的第一安装腔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与牌照框架分离,只需将导光条从第一安装槽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牌照固定板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牌照固定板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牌照固定板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4为图3的牌照固定板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牌照固定板另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6为图5的牌照固定板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牌照固定板,100、牌照框架,110、第一安装腔,120、第一卡接部,130、第三卡接部,131、卡槽,200、安装体,210、第二卡接部,211、第二卡钩,2111、连接段,2112、钩持段,220、第一安装槽,300、导光条,400、透光罩,410、第四卡接部,411、凸起,420、第二安装腔,430、承托部,500、光源发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牌照固定板10,包括:牌照框架100,牌照框架100设有第一安装腔110,牌照框架100设有第一卡接部120;安装体200,安装体200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0内,安装体200的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卡接部120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10,且第二卡接部210设有第一安装槽220;及导光条300,导光条300设置于第一安装腔110内,且导光条300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20内。
上述实施例的牌照固定板10,安装时,将牌照框架100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300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200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一安装槽220内,利用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20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200和导光条300封装于牌照框架100的第一安装腔110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300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300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200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10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200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300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300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分离,只需将导光条300从第一安装槽220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导光条300安装的稳定性,导光条300设置于第一安装槽220内时,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一安装槽220的截面轮廓设置为上窄下宽的形式,即靠近开口处的宽度较小,靠近底壁处的宽度较宽,从而使得导光条300能够稳定的卡接在第一安装槽220内;也可以将导光条300与第一安装槽220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牌照框架100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可以通过铆接、焊接或卡接的方式实现,只需能够稳定的将牌照框架100与保险杠本体进行连接固定即可。牌照固设于安装体200的安装面上,可以通过铆接、粘结或焊接等方式实现,安装体200的安装面是指安装体200朝向第一安装腔110外的侧面。
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可以通过卡钩与卡扣配合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卡钩与卡钩配合的形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使得安装体200能够方便、简单的与牌照框架100进行装配连接,又能使得安装体200能够快速、便捷的从牌照框架100上拆下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20设置为第一卡钩,第二卡接部210设置为能够与第一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二卡钩211,且第二卡钩211设有第一安装槽220。如此,利用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211的卡接配合,从而能够简单、方便的实现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的装配连接;同时,只需解除第一卡钩与第二卡钩211之间的钩持状态,即可方便、快捷的对安装体200和牌照框架100进行拆卸。如图6所示,第二卡钩211进一步可包括连接段2111和钩持段2112,连接段2111的一端固设于安装体200上,连接段2111的另一端设有钩持段2112,钩持段2112能够与第一卡钩卡接配合,可以将第一安装槽220设置于连接段2111上,也可以由安装体200、连接段2111和钩持段2112配合形成第一安装槽220。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牌照框架100设有第三卡接部130,牌照固定板10还包括透光罩400,透光罩400设有用于与第三卡接部130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410,透光罩400设有第二安装腔420,且第二安装腔420与第一安装腔110相互连通并配合形成安装通道,安装体200及导光条300均设置于安装通道内,且透光罩400与导光条300对应设置。如此,利用第四卡接部410与第三卡接部130的卡接配合,从而将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进行装配连接,再利用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的卡接配合将安装体200和导光条300设置于安装通道内,从而使得导光条300与透光罩400对应设置,导光条300发出的光能够通过透光罩400透出;同时,透光罩400还能够对导光条300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导光条300受到外界异物(雨水、灰尘等)的侵蚀。当需要对导光条300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四卡接部410与第三卡接部130之间的卡接配合,再解除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透光罩400及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的分离,只需将导光条300从第一安装槽220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透光罩400可以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透光材质。
第四卡接部410与第三卡接部130的卡接配合,可以通过卡钩与卡扣配合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凸起与卡槽配合的形式实现,只需满足能够稳定的将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进行装配连接即可。
如图4及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130设置为卡槽131,第四卡接部410设置为能够与卡槽131卡接配合的凸起411。如此,将凸起411卡入卡槽131内,即可简单、方便的实现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的装配连接;将凸起411从卡槽131内拔出,即可快速、方便的实现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的分离。
如图3至图6所示,进一步地,第三卡接部130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如图4的C方向所述)分布的卡槽131,第四卡接部410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如图6的D方向所述)分布的凸起411,且凸起411与卡槽131一一对应并能够卡接配合。如此,凸起411与卡槽13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凸起411均能够与一个卡槽131卡接配合,从而使得第四卡接部410能够紧密的与第三卡接部130进行配合,防止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的连接发生松动,保证装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便于凸起411插入卡槽131内,还可以在卡槽131的插入口设置导向斜面或导向圆弧,能够对凸起411插入卡槽131内进行导向,便于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130包括三个上下分布的卡槽131,第四卡接部410包括三个上下分布的凸起411,凸起411与卡槽13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的每个连接部位都通过三个凸起411与三个卡槽131的卡接配合实现,使得透光罩400能够稳定的与牌照框架100实现装配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130包括四个上下分布的卡槽131,第四卡接部410包括四个上下分布的凸起411,凸起411与卡槽13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的每个连接部位都通过四个凸起411与四个卡槽131的卡接配合实现,使得透光罩400能够稳定的与牌照框架100实现装配连接。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透光罩400的近地侧设有用于承托车牌的承托部430。如此,利用承托部430进一步对车牌进行承托,使得车牌能够更加稳定的固设于安装体200的安装面上。承托部430可以是承托槽或承托台,只需能够对车牌的下侧进行承托支撑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牌照固定板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未示出),第一密封件用于使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密封配合。如此,利用第一密封件使得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密封配合,从而能够防止外界异物进入安装通道内,进一步保证导光条300等元件不会受到雨水、灰尘等外界异物的干扰或影响。第一密封件优选为设置于透光罩400与牌照框架100之间的密封条,还可以在第一安装腔110的内壁开设相应用于供第一密封件放置的放置槽。
如图3及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牌照固定板10还包括光源发射元件500,光源发射元件500用于为导光条300提供光源,光源发射元件500固设于安装体200的背面。如此,利用光源发射元件500为导光条300提供发光光源,使得导光条300能够正常发光;将光源发射元件500通过铆接、卡接或粘结的形式固设于安装体200的背面,使得光源发射元件500不会受到外界异物的干扰。光源发射元件500可以是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泡,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安装体200的背面是指安装体200朝向第一安装腔110的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未示出)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牌照固定板10,牌照框架100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
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安装时,将牌照框架100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300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200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一安装槽220内,利用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20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200和导光条300封装于牌照框架100的第一安装腔110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300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300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200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10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200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300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300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分离,只需将导光条300从第一安装槽220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
上述实施例的汽车,保险杠安装时,将牌照框架100固设于保险杠本体上,将导光条300稳定的安装于安装体200的侧壁上的第二卡接部210的第一安装槽220内,利用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接部120的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实现稳定的装配连接,使得安装体200和导光条300封装于牌照框架100的第一安装腔110内,进而能够简单的实现导光条300的安装固定;利用导光条300不仅能够使得安装体200的周向发光,从而能够在夜间增强牌照固定板10的视觉效果,而且将牌照固设于安装体200的安装面上后,利用导光条300能够照亮牌照,实现牌照在夜间也能够清晰的显示。当需要对导光条300进行拆装维修时,只需解除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接部210之间的卡接配合,即可方便的使得安装体200与牌照框架100分离,只需将导光条300从第一安装槽220内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牌照框架,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一卡接部;
安装体,所述安装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安装体的侧壁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及
导光条,所述导光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导光条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牌照框架设有第三卡接部,还包括透光罩,所述透光罩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所述透光罩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相互连通并配合形成安装通道,所述安装体及所述导光条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内,且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导光条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设置为卡槽,所述第四卡接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所述卡槽,所述第四卡接部包括至少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一一对应并能够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的近地侧设有用于承托车牌的承托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牌照框架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发射元件,所述光源发射元件用于为所述导光条提供光源,所述光源发射元件固设于所述安装体的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牌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设置为第一卡钩,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卡钩卡接配合的第二卡钩,且所述第二卡钩设有所述第一安装槽。
9.一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险杠本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牌照固定板,所述牌照框架固设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险杠。
CN201921285876.XU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Active CN21082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876.XU CN210822137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876.XU CN210822137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2137U true CN210822137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8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5876.XU Active CN210822137U (zh) 2019-08-08 2019-08-08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2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40994B2 (ja) サイドターンシグナルランプ
US9016918B2 (en) Lighting device
KR101935312B1 (ko) 차량용 도어 미러
US5700080A (en) Vehicular lamp
CN210822137U (zh) 汽车、保险杠及其牌照固定板
CN209762880U (zh) 一种路灯发光组件及路灯
CN210179516U (zh) 车灯
US20240052990A1 (en) Exterior Luminaire for a Motor Vehicle
US5558423A (en) Headlights for motor vehicles
KR200475558Y1 (ko) 버스노선 안내판
CN210345288U (zh) 汽车及其车灯的辅助供电结构
JP2005142060A (ja) 補助信号灯具
KR200469332Y1 (ko) 차량용 블랙박스
CN219790381U (zh) 一种嵌入式自行车尾架灯
CN211698515U (zh) 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CN220707141U (zh) 一种光纤式高位刹车灯
CN212178767U (zh) 一种车灯导光板
KR200337372Y1 (ko) 차량의 사이드램프용 커넥터
CN215577013U (zh) 具有气氛灯的电子站牌
CN210821748U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其出风口结构
CN211969347U (zh) 一种多功能牌照支架
US20070115675A1 (en) Auxiliary lamp on side view mirror of vehicle
CN212005587U (zh) 拼接灯具
CN210462660U (zh) 一种快速组装投光灯
CN219295577U (zh) 一种具有荧光片的led车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8 room 1201, No. 37, Jinlong, Nansha street, Xiangjiang financial and business center,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Hechua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room 1201, No. 37, Jinlong, Nansha street, Xiangjiang financial and business center,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before: Hechua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1458 room 1201, No. 37, Jinlong, Nansha street, Xiangjiang financial and business center,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office only)

Patentee after: Hechua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o.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e4538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 Weilai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