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21764U - 一种电动遮阳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遮阳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21764U
CN210821764U CN201921391412.7U CN201921391412U CN210821764U CN 210821764 U CN210821764 U CN 210821764U CN 201921391412 U CN201921391412 U CN 201921391412U CN 210821764 U CN210821764 U CN 210821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visor
visor body
extending plate
clos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914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unhua Yueming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unhua Yueming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unhua Yueming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unhua Yueming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914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21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21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21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套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遮阳板。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伺服电机与行车电脑或车载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并将控制开关设置在不用转移视线即可拨动的位置。另外遮阳板左右两侧设有可收纳进遮阳板主体中的延伸板,且延伸板可以受控弯曲以阻挡斜前方射来的强光。操作安全、快捷,且能显著提高驾驶或乘坐的舒适感,还能提高汽车品质和档次,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遮阳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套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遮阳板。
背景技术
遮阳板是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处,为避免强光对驾驶员造成干扰而设计的。能从车顶的收纳状态翻转到前挡风位置,使强烈的光线不能进入到车内,从而调整强光对视线的干扰,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因为阻挡了阳光,遮阳板还能避免真皮座椅和仪表板被紫外线所伤害,尤其在夏天有降低车内灼热的作用,另外,汽车遮阳板能够阻挡人的视线,增加隐私性功能,提高车内财物的安全系数。
目前常规的技术方案里,遮阳板通常为手动翻转实现启用和收纳的,驾驶员在遇到强光刺激时,需要一手上探翻转遮阳板一手掌握方向盘,对于车况不太熟悉的车辆甚至还需要将视线从前方转移到上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遮阳板的板面大小和姿态是固定的,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中无法对板面大小、姿态进行适应性调整,难以保证驾驶或乘坐环境的安全、舒适。
因此,汽车配套零部件技术领域,亟需一种无需转移视线,通过幅度小、耗时短的手上动作即可实现对遮阳板翻转的控制,且遮阳板板面大小、姿态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电动遮阳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转移视线,通过幅度小、耗时短的手上动作即可实现对遮阳板翻转的控制,且遮阳板板面大小、姿态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的电动遮阳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遮阳板,包括通过主支架与车厢可翻转连接的遮阳板主体,所述遮阳板主体远离主支架一端设有翻转装置并适配让位豁口,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与翻转轴固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伺服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伺服电机与行车电脑或车载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设置于中控台上或车窗控制钮旁;所述让位豁口处设有将翻转装置露出车厢的部分包裹住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车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的内部空腔中设有可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外的延伸板,所述遮阳板主体侧面设有供延伸板进出的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内设有可推出或拉回延伸板的推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内对应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固接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延伸板靠近前挡风玻璃的板面处设有第一推拉装置,所述第一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一延伸板固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导槽平行,所述第一齿条与受控转动的第一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盘盘面与第一延伸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板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一导槽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外的第一延伸板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一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一拉带,所述第一拉带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板靠近第一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一拉带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带另一端通过拉绳与第一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一微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内对应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固接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延伸板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侧面位置设有第二推拉装置,所述第二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二延伸板固接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导槽平行,所述第二齿条与受控转动的第二齿盘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盘盘面与第二延伸板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二导槽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外的第二延伸板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二拉带,所述第二拉带靠近第二开口的二端与第二延伸板靠近第二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二拉带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带另二端通过拉绳与第二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二微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均设有可受控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外的延伸板。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均可受控朝车尾方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由伺服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伺服电机与行车电脑或车载电源模块电性连接并将控制开关设置在不用转移视线即可拨动的位置。另外遮阳板左右两侧设有可收纳进遮阳板主体中的延伸板,且延伸板可以受控弯曲以阻挡斜前方射来的强光。操作安全、快捷,且能显著提高驾驶或乘坐的舒适感,还能提高汽车品质和档次,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下的产品展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产品展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翻转装置处的展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不启用延伸板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板在平直伸出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延伸板在受控弯曲状态下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启用延伸板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7所示,一种电动遮阳板,包括通过主支架2与车厢可翻转连接的遮阳板主体1,所述遮阳板主体1远离主支架2一端设有翻转装置3并适配让位豁口,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与翻转轴31固接的从动齿轮32,所述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3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3与伺服电机34输出端固接,所述伺服电机34与行车电脑或车载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的控制电路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设置于中控台上或车窗控制钮旁;所述让位豁口处设有将翻转装置露出车厢的部分包裹住的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与车厢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遮阳板主体1通过主支架2与车厢可翻转连接与其他普通遮阳板是类似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重点在于翻转装置3和遮阳板主体1内部的机构。远离主支架2的一端的翻转轴31上,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与伺服电机34输出端连接实现电控翻转,当然也可以采用同步带和同步轮作为传动机构、采用旋转气缸作为驱动机构,具体的选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电控开关设置于中控台上或车窗控制钮旁,是为了便于驾驶员在不用转移视线即可拨动,也可以是其他可行的位置,只要能避免视线偏离前方即可。为了便于展示内部结构,防护罩6仅在附图1中示出,防护罩6截面呈Ω形,整体为弧形,防护罩6的弧形两端通过螺栓螺母、螺钉、卡扣等紧固机构与车厢顶部可拆卸连接,防护罩6中部罩住从动齿轮32及主动齿轮33外露车厢的部分,防护罩6两侧凹陷处容纳翻转轴31,在平时防护罩6可以对运动构件进行隔离和保护并规避安全隐患,在维修养护时可将防护罩6拆除以便内部构件的观察更换等。
所述遮阳板主体1的内部空腔中设有可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延伸板,所述遮阳板主体1侧面设有供延伸板进出的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可推出或拉回延伸板的推拉装置。可以理解的是,遮阳板主体1左侧面和/或右侧面设有开口,通过推拉装置可以将延伸板推出,用于拓展板面大小,还能进一步调整板面姿态,保证了乘坐环境的安全舒适。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对应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延伸板41,所述第一延伸板41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1固接的第一导槽42,所述第一延伸板4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板面处设有第一推拉装置,所述第一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一延伸板41固接的第一齿条43,所述第一齿条43与第一导槽42平行,所述第一齿条43与受控转动的第一齿盘4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盘44盘面与第一延伸板41平行。可以理解的是,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即主驾遮阳板的右侧、副驾遮阳板的左侧),设置用于第一延伸板41进出的第一开口,第一导槽42用于限定第一延伸板41的上下方向,在第一延伸板4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板面处(即第一延伸板41的背面)设有第一推拉装置,第一推拉装置为啮合传动的第一齿盘44和第一齿条43,第一齿盘44以微电机或旋转气缸等为驱动机构,从而实现第一延伸板41的推出或拉回,从而对遮阳板板面大小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板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一导槽42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第一延伸板41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一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一拉带45,所述第一拉带45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板41靠近第一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一拉带45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带45另一端通过拉绳与第一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一微电机4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延伸板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即第一延伸板41的正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且竖直设置,是为了实现延伸板伸出端可以在水平方向进行弯折,驱使第一延伸板41朝车尾方向弯曲采用第一驱动装置,当第一拉带45被拉绳和卷收机构往遮阳板主体1内部收紧时,即可使延伸板悬伸端的凸凹棱彼此贴近而促使整个第一延伸板41往车尾方向弯曲,进而实现对遮阳板姿态进行调整以避免侧前方的强光对驾驶员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对应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延伸板51,所述第二延伸板51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1固接的第二导槽52,所述第二延伸板5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侧面位置设有第二推拉装置,所述第二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二延伸板51固接的第二齿条53,所述第二齿条53与第二导槽52平行,所述第二齿条53与受控转动的第二齿盘5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盘55盘面与第二延伸板51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延伸板5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二导槽52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第二延伸板51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二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二拉带55,所述第二拉带55靠近第二开口的二端与第二延伸板1靠近第二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二拉带55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带55另二端通过拉绳与第二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二微电机56。可以理解的是,遮阳板主体1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即主驾遮阳板的左侧、副驾遮阳板的右侧,这是延伸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具体采取的结构与第一延伸板41及其附件是相似的,只是运动方向对称设置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均设有可受控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延伸板。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均可受控朝车尾方向弯曲。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均设置延伸板,这是另一种实施方式,即在遮阳板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延伸板并都可以受控弯曲,从而使遮阳板两侧均可阻挡侧前方的强光,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可与行车电脑相连通,所述推拉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与行车电脑电性连接。这些是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或常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又不是本技术方案的改进重点,在这里略作说明就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遮阳板,包括通过主支架(2)与车厢可翻转连接的遮阳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远离主支架(2)一端设有翻转装置(3)并适配让位豁口,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与翻转轴(31)固接的从动齿轮(32),所述从动齿轮(32)与主动齿轮(33)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3)与伺服电机(34)输出端固接,所述伺服电机(34)与行车电脑或车载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4)的控制电路上设有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设置于中控台上或车窗控制钮旁;所述让位豁口处设有将翻转装置露出车厢的部分包裹住的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与车厢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的内部空腔中设有可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延伸板,所述遮阳板主体(1)侧面设有供延伸板进出的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可推出或拉回延伸板的推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对应第一开口处设有第一延伸板(41),所述第一延伸板(41)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1)固接的第一导槽(42),所述第一延伸板(4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板面处设有第一推拉装置,所述第一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一延伸板(41)固接的第一齿条(43),所述第一齿条(43)与第一导槽(42)平行,所述第一齿条(43)与受控转动的第一齿盘(44)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盘(44)盘面与第一延伸板(4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板(4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一导槽(42)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第一延伸板(41)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一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一拉带(45),所述第一拉带(45)靠近第一开口的一端与第一延伸板(41)靠近第一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一拉带(45)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拉带(45)另一端通过拉绳与第一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一微电机(4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对应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延伸板(51),所述第二延伸板(51)上、下边沿设有与遮阳板主体(1)固接的第二导槽(52),所述第二延伸板(51)靠近前挡风玻璃的侧面位置设有第二推拉装置,所述第二推拉装置包括与第二延伸板(51)固接的第二齿条(53),所述第二齿条(53)与第二导槽(52)平行,所述第二齿条(53)与受控转动的第二齿盘(54)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盘(54)盘面与第二延伸板(51)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板(51)远离前挡风玻璃的板面为并列的凸凹棱状,所述凸凹棱的方向与第二导槽(52)垂直,所述遮阳板主体(1)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可驱使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第二延伸板(51)朝车尾方向弯曲的第二驱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穿过各个凸棱顶部的第二拉带(55),所述第二拉带(55)靠近第二开口的二端与第二延伸板(51)靠近第二开口的凸棱固接,所述第二拉带(55)中部与其他凸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拉带(55)另二端通过拉绳与第二卷收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卷收机构包括卷绕拉绳的卷轮和驱动卷轮受控转动的第二微电机(5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主体(1)靠近车内后视镜的侧面、靠近汽车前立柱的侧面,均设有可受控水平伸出遮阳板主体(1)外的延伸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遮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均可受控朝车尾方向弯曲。
CN201921391412.7U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电动遮阳板 Active CN210821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1412.7U CN210821764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电动遮阳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91412.7U CN210821764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电动遮阳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21764U true CN210821764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70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91412.7U Active CN210821764U (zh) 2019-08-26 2019-08-26 一种电动遮阳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217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041A (zh) * 2021-10-09 2021-11-30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遮阳系统
CN114296239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车窗的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9041A (zh) * 2021-10-09 2021-11-30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遮阳系统
CN114296239A (zh) * 2021-12-31 2022-04-08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车窗的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43300A (en) Powered glare screen device
CN210821764U (zh) 一种电动遮阳板
US6857693B2 (en) Sun screen for a motor vehicle
US5042866A (en) Automotive sun screen
JPH0773980B2 (ja) 車両のオ−プンル−フ構造
JP2009529459A (ja) 自動車用のヘッドライナモジュール
US4902062A (en) Electrically driven sun visor
US5751488A (en) Motorized sunscreen for motor vehicles
US5720508A (en) Powered glare screen device
CN202557259U (zh) 一种汽车前风挡隔阳帘装置
US10843534B2 (en) Remotely operated sun visor
US7322631B2 (en) Dashboard shader
CN202944256U (zh) 一种可观察汽车前下方的外后视镜
CN217753437U (zh) 具有穹顶玻璃的汽车的遮阳装置及汽车
US20060066129A1 (en) JR dashboard shader
US2045344A (en) Automobile top and operating means therefor
CN215850704U (zh) 一种智能汽车遮阳装置
CN214240612U (zh) 一种后视镜的传动机构
CN220865180U (zh) 遮阳装置及车辆
CN21575183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辅助驾驶遮阳板
CN215793528U (zh) 一种车用遮光帘和车辆
CN211468313U (zh) 一种带翻转机构的汽车内后视镜
CN219737992U (zh) 一种车载投影系统及车辆
CN212737696U (zh)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的电动遮阳板
KR101857490B1 (ko) 차량의 윈드쉴드 글라스의 전동 커튼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