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7376U -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7376U
CN210807376U CN202020204993.5U CN202020204993U CN210807376U CN 210807376 U CN210807376 U CN 210807376U CN 202020204993 U CN202020204993 U CN 202020204993U CN 210807376 U CN210807376 U CN 210807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seat
mobile phone
torque
clamping mechanism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49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长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gao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gao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gao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gaoxi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49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7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7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7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支臂,所述横向支臂包括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上设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与所述横向滑块呈“L”形设置,且所述摆动座能够相对所述横向滑块转动预设角度,所述摆动座上设有抵挡柱,所述抵挡柱靠近所述摆动座的边缘处,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摆动座之间设有一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摆动座转动,以令两个摆动座上的抵挡柱相互靠近并将手机夹紧。本实用新型在扭力作用下,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位置向手机的侧部提供夹持力,从而更好地将手机夹持在两个横向支臂之间,并且有助于减少手机支架内部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安装在桌面或者汽车中控台等处,用于放置、夹持手机的常用设备。实际应用中,手机支架两侧的横向支臂一般呈“L”形设置,通过两个相对的横向支臂配合牵引弹簧的机构,可将手机夹紧在两横向支臂之间,但是这种夹紧方式,仅在手机支架内部对横向支臂施力,在横向支臂与手机相互接触的位置仅具有抵紧功能,这种抵紧方式难以保证将手机稳固夹紧,导致夹持效果不理想,可靠性不佳,此外,当用户拆装手机时,必须在两个横向支臂张开后才能装入手机,不仅动作过程繁琐,而且多次装夹时容易导致内部机构磨损,从而降低了手机支架的使用寿命,难以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该机构在扭力作用下,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位置向手机的侧部提供夹持力,从而更好地将手机夹持在两个横向支臂之间,并且有助于减少手机支架内部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支臂,所述横向支臂包括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上设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与所述横向滑块呈“L”形设置,且所述摆动座能够相对所述横向滑块转动预设角度,所述摆动座上设有抵挡柱,所述抵挡柱靠近所述摆动座的边缘处,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摆动座之间设有一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摆动座转动,以令两个摆动座上的抵挡柱相互靠近并将手机夹紧。
优选地,所述抵挡柱的中间处开设有用于卡持手机边缘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摆动座上设有两个抵挡柱,两个抵挡柱分别靠近所述摆动座的两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呈长条状,且两个摆动座呈“V”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摆动座上固定有两个立柱,两个抵挡柱分别套设于两个立柱上,且所述抵挡柱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摆动座上形成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两个立柱之间,所述加强部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两个抵挡柱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横向滑块上形成有轴套,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套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扭力机构包括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轴套上,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滑块和所述摆动座。
优选地,所述横向滑块上开设有下避让槽,所述下避让槽环绕于所述轴套,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上避让槽,所述上避让槽环绕于所述转轴,所述上避让槽与所述下避让槽相互对齐,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上避让槽与所述下避让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横向滑块上形成有限位柱,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开设有圆弧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转轴同圆心设置,所述限位柱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横向滑块的底部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轴套并且螺合于所述转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中,所述横向滑块上设置了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摆动座,同时在所述摆动座上设置直立的抵挡柱,当手机装夹于两个摆动座之间时,通过扭力机构提供的扭力,使得摆动座发生转动,进而驱使抵挡柱抵紧手机,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上述机构从所述横向支臂的端部位置向手机的侧部提供夹持力,从而更好地将手机夹持在两个横向支臂之间,特别是在拆装手机时,只需克服摆动座承受的扭力即可将手机插入两个抵挡柱之间,无需再驱使两个横向支臂张开,有助于减少手机支架内部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手机支架夹持手机后的立体图;
图2为手机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手机支架的侧视图;
图4为壳体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5为壳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一;
图6为壳体内部结构的分解图一;
图7为壳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二;
图8为壳体内部结构的分解图二;
图9为支撑架与联动齿轮的结构图一;
图10为支撑架与联动齿轮的结构图二;
图11为支撑架与联动齿轮第一种替换方式的结构图;
图12为支撑架与联动齿轮第二种替换方式的结构图;
图13为扭力夹紧机构的立体图;
图14为横向滑块与摆动座的结构图;
图15为扭力夹紧机构的分解图一;
图16为扭力夹紧机构的分解图二;
图17为夹持机构的分解图;
图18为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图19为承载块与压环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手机支架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结合图13至图16所示,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支臂2,所述横向支臂2包括有横向滑块20,所述横向滑块20上设有摆动座23,所述摆动座23与所述横向滑块20呈“L”形设置,且所述摆动座23能够相对所述横向滑块20转动预设角度,所述摆动座23上设有抵挡柱24,所述抵挡柱24靠近所述摆动座23的边缘处,所述横向滑块20与所述摆动座23之间设有一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摆动座23转动,以令两个摆动座23上的抵挡柱24相互靠近并将手机100夹紧。
上述机构中,所述横向滑块20上设置了能够转动一定角度的摆动座23,同时在所述摆动座23上设置直立的抵挡柱24,当手机装夹于两个摆动座23之间时,通过扭力机构提供的扭力,使得摆动座23发生转动,进而驱使抵挡柱24抵紧手机100,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上述机构从所述横向支臂2的端部位置向手机的侧部提供夹持力,从而更好地将手机夹持在两个横向支臂2之间,特别是在拆装手机时,只需克服摆动座承受的扭力即可将手机100插入两个抵挡柱24之间,无需再驱使两个横向支臂张开,有助于减少手机支架内部磨损,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对手机100起到限制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挡柱24的中间处开设有用于卡持手机100边缘的限位槽24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摆动座23上设有两个抵挡柱24,两个抵挡柱24分别靠近所述摆动座23的两侧边缘。
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座23的底部呈长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座23上固定有两个立柱230,两个抵挡柱24分别套设于两个立柱230上,且所述抵挡柱24与所述立柱230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所述抵挡柱24呈滚轮状结构,从而更好地与手机100相互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受力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摆动座23上形成有加强部231,所述加强部231位于两个立柱230之间,所述加强部231的顶部固定有盖板232,所述盖板232覆盖于两个抵挡柱24的顶部。
为实现所述摆动座23与所述横向滑块20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块20上形成有轴套25,所述摆动座23的底部形成有转轴233,所述转轴233插设于所述轴套25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扭力机构包括有扭簧250,所述扭簧250套设于所述轴套25上,且所述扭簧2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滑块20和所述摆动座23。
进一步地,两个摆动座23优选呈“V”形分布,当摆动座23承受扭力时,可以令两个摆动座23的下端相互靠近,从而将手机100更好地限制在限位槽240内。当用户取下手机时,只需将手机100向上抽出,此时在扭力作用下两个摆动座23的下端进一步靠近,当用户再次装入手机时,只需在克服扭力之后,将手机100向下插入两个摆动座23上的抵挡柱24之间,然后再借助上述扭力,驱使两个摆动座23上的抵挡柱24将手机100再次夹紧。基于上述原理,本实施例可实现快捷取放手机100,不仅能减少手机支架的内部磨损,而且方便了用户操作和使用,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为使得所述摆动座23与所述横向滑块20更加紧密地装配,同时将所述扭簧250进行隐藏,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块20上开设有下避让槽251,所述下避让槽251环绕于所述轴套25,所述摆动座23的底部开设有上避让槽234,所述上避让槽234环绕于所述转轴233,所述上避让槽234与所述下避让槽251相互对齐,所述扭簧250容置于所述上避让槽234与所述下避让槽251之间。
为了限制所述摆动座23的转动角度,进而实现摆动动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块20上形成有限位柱26,所述摆动座23的底部开设有圆弧状的限位槽235,所述限位槽235与所述转轴233同圆心设置,所述限位柱26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35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关于所述摆动座23与所述横向滑块20的组装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块20的底部设有螺丝27,所述螺丝27穿过所述轴套25并且螺合于所述转轴23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齿轮式多轴联动车载手机支架,结合图1至图8所示,其包括有壳体1、两个横向夹臂2及一纵向托臂3,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上方设有无线充电模块7,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有面壳8,所述面壳8覆盖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7上方,两个横向夹臂2与所述纵向托臂3呈“品”形分布,所述横向夹臂2包括有横向滑块20,两个横向滑块20分别由两侧插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纵向托臂3包括有纵向滑块30,所述纵向滑块30由侧部插入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横向滑块20和所述纵向滑块30均与所述支撑架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上穿设有联动齿轮5,所述横向滑块20的端部形成有横向直齿条21,两个横向直齿条21分设于所述联动齿轮5的两侧,两个横向直齿条21相互平行且二者均与所述联动齿轮5相啮合,所述纵向滑块30的端部形成有纵向直齿条31,所述纵向直齿条31延伸至所述联动齿轮5的侧部且二者相互啮合;
两个横向夹臂2之一与所述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一拉簧40,所述拉簧40用于对所述横向夹臂2施加向所述支撑架4内缩进的拉力,所述联动齿轮5用于驱使两个横向夹臂2和所述纵向托臂3同步合拢。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联动齿轮5、两个横向夹臂2和所述纵向托臂3的联动配合,使得两个横向夹臂2和所述纵向托臂3能够同步执行张开或者收拢动作,再借助拉簧40施加的拉力,可将手机100对正夹持在手机支架的中间位置,并使得手机支架与手机的无线充电模块进一步对正,大大提高了夹持手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以及有效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
为了保证横向夹臂2稳定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块20的端部形成有滑杆22,两个滑杆22分设于所述联动齿轮5的两侧,且两个滑杆22均与所述支撑架4滑动连接。
为了将所述拉簧40可靠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4与一个横向滑块2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上形成有第一挂钩41,两个滑杆22之一形成有第二挂钩220,所述拉簧40连接于所述第一挂钩41与所述第二挂钩220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纵向托臂3包括有托块32,所述托块32与所述纵向滑块30一体成型且二者呈“L”形设置。
为了对手机100起到托持和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块32的内侧开设有用于托住手机100的卡槽320。
本实施例中的手机支架可以夹持在汽车的出风口栅格处,结合图1、图2、图3、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有螺杆60、承载块61、两个夹爪62和锁紧螺母63,所述承载块6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架610,所述螺杆60穿过所述承载块61,所述螺杆60的下端穿设有横轴64,所述夹爪62的上端内侧形成有两个铰接部620,所述横轴64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夹爪62的铰接部620,所述夹爪62的顶部形成有斜面621,所述斜面621由所述夹爪62的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且所述斜面621与所述承载块61的底部对齐,所述锁紧螺母63位于所述承载块61的上方,所述锁紧螺母63套设于所述螺杆60上且二者相互螺合;
所述承载块61的上端面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上齿牙611,所述螺杆60上套设有压环65,所述压环65位于所述锁紧螺母63与所述承载块61之间,所述压环65的下端面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下齿牙650,所述上齿牙611与所述下齿牙650相互对齐;
向上旋拧所述锁紧螺母63时,所述锁紧螺母63与所述压环65分离,通过旋转所述承载块61而调整所述支撑架610的支撑位置;
向下旋拧所述锁紧螺母63时,所述锁紧螺母63对所述压环65和所述承载块61施加压力,所述上齿牙611与所述下齿牙650相互卡紧,借由所述承载块61与所述斜面621的配合驱使两个夹爪62执行夹紧动作。
上述结构中,在装夹手机支架时,先将所述锁紧螺母63向上旋松,此时的所述承载块61可以灵活转动,因此,可先令两个夹爪62对准出风口栅格,然后将所述支撑架610转动至出风口外侧的适当位置,然后将所述锁紧螺母63向下拧紧,通过所述承载块61对两个夹爪62施加的推力,驱使两个夹爪62将栅格夹紧。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上述夹持机构能够根据出风口形状灵活调节支撑架的方位,进而匹配多种类型的出风口栅格,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块61的顶部开设有容纳凹口612,所述上齿牙611位于所述容纳凹口612的底部,所述压环65设于所述容纳凹口612之内,所述容纳凹口612为圆形凹口,所述压环65为圆形压环。
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爪62之间夹设有用于驱使两个夹爪62张开的弹性件66,所述弹性件66为套设于所述横轴64上的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夹爪62的内侧嵌设有软质胶垫622。
为了便于旋拧所述锁紧螺母63,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63的侧部形成有多个向外凸出的拨动部630,所述螺杆60的侧部开设有切面600,所述压环65的内侧形成有限位部651,所述限位部651与所述切面600相互抵接。
实施例三
实际应用中,有些手机支架的两个横向夹臂之间通过弹簧牵引,借由弹簧施加的弹力驱使两个横向夹臂将手机夹紧,在装夹手机时,需要手动将两个横向夹臂掰开,然后将手机装入两个横向夹臂之间,但是在掰开两个横向夹臂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而装入手机的过程中,因弹性牵引力的存在,导致装入手机的过程比较费力,用户体验较差。
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手机支架的跨度自定位联动夹紧机构,该机构能够以自定位的方式将两个横向夹臂限制在相应的跨度位置,从而方便于用户装夹手机,结合图5至图10所示,一种手机支架的跨度自定位联动夹紧机构,其包括有两个横向夹臂2及一支撑架4,所述横向夹臂2包括有横向滑块20,所述横向滑块20与所述支撑架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上穿设有联动齿轮5,所述横向滑块20的端部形成有横向直齿条21,两个横向直齿条21分设于所述联动齿轮5的两侧,两个横向直齿条21相互平行且二者均与所述联动齿轮5相啮合,所述联动齿轮5的底部形成有圆形座50,所述圆形座50位于所述支撑架4的下方,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一卡接部51,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卡接部42,所述第一卡接部5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42之一是沿圆形延伸的的波浪形卡接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弹性卡合;
对所述横向夹臂2施加推拉力时,通过所述联动齿轮5驱使两个横向直齿条21同步远离或者同步靠近,借由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的弹性卡合作用,将两个横向夹臂2定位在相应位置。
上述机构中,在所述联动齿轮5的联动作用下,可驱使两个横向夹臂2同步远离或者同步靠近,进而执行张开和夹紧动作,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所述联动齿轮5的底部设置了圆形座50,在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处设置了第一卡接部51,相应地,在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了第二卡接部42,并使得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弹性卡合,当外力驱使两个横向直齿条21相对运动时,所述联动齿轮5承受的扭力克服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之间的卡合力,使得所述联动齿轮5相对所述支撑架4旋转,直至两个横向夹臂2达到预设位置,此时,在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的卡合作用下,对所述联动齿轮5起到定位作用,从而将两个横向夹臂2限制在相应位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通过外力驱使两个横向夹臂2张开或者将手机夹紧,并在张开和夹紧后保持在相应状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上述机构能够以自定位的方式将两个横向夹臂限制在相应的跨度位置,从而方便于用户装夹手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座50呈圆环形,所述圆形座50环绕于所述联动齿轮5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500,所述圆形座50与所述联动齿轮5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部501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座50、所述连接部501和所述联动齿轮5一体成型。
上述结构中,因所述圆形座50呈圆环形结构,使得所述圆形座50与所述联动齿轮5之间形成间隙500,同时令所述圆形座50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所述第一卡接部51设置在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处,所以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之间能够弹性卡合,当所述联动齿轮5承受所示横向夹臂2施加的扭力后,只有当扭力克服弹性卡合力之后,所述第一卡接部51就会相对所述第二卡接部42滑动,并在所述联动齿轮5转动之后,再次对所述联动齿轮5进行限位,基于上述结构,巧妙地实现了跨度自定位的联动配合。
为使得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更好地相互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42包括有环形座420,所述环形座420的内侧壁形成有沿圆形延伸的内波纹部421,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为半圆形凸块,且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内波纹部421相互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处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接部51。
但是上述结构仅是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参考如下两种替换方式:
第一种替换方式,请参见图11,所述圆形座50呈圆环形,所述圆形座50环绕于所述联动齿轮5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500,所述圆形座50与所述联动齿轮5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接部501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51是沿圆形延伸的波浪形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42包括有固定块422,所述固定块422与所述圆形座50相邻设置,所述固定块422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凸出部423,所述第一凸出部423与所述第一卡接部51相互卡合。
该替换方式下,同样将所述圆形座50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圆环形,在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均布波浪形的第一卡接部51,相应地,在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4个固定块422,所述固定块422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凸出部423,利用所述第一凸出部423与所述第一卡接部51弹性卡合。
第二种替换方式,请参见图12,所述圆形座50呈圆盘形,所述圆形座50与所述联动齿轮5同圆心设置且二者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卡接部51是沿圆形延伸的波浪形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42包括有弹性块424,所述弹性块424与所述圆形座50相邻设置,所述弹性块424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凸出部425,所述第二凸出部425与所述第一卡接部51相互卡合。
该替换方式下,在所述圆形座50的边缘设置均布的波浪形第一卡接部51,所述支撑架4的底部设置4个具备弹性的弹性块424,在所述弹性块424的内侧设置第二凸出部425,由于所述弹性块424具有弹性,使得所述第二凸出部425与所述第一卡接部51弹性卡合。
上述3中方式均可实现跨度自定位联动功能,但是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却不限于此,即现有技术中其他具有同等功能的实现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对两个横向支臂2提供辅助牵引力,本实施例中,两个横向夹臂2之一与所述支撑架4之间连接有一拉簧40,所述拉簧40用于对所述横向夹臂2施加向所述支撑架4内缩进的拉力。
实际应用中,所述拉簧40的拉力以不能克服所述第一卡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2之间的卡合力为佳,所述拉簧40用于使得两个横向支臂2之间保持存在牵引力,当用户手动将手机100夹持于两个横向支臂2之间时,因所述联动齿轮5与两个横向支臂2之间存在小幅度的活动余量,此时可以借助所述拉簧40施加的弹力,驱使两个横向支臂2保持在夹紧手机100的状态,从而更加紧密、稳定地夹持手机。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拉簧4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上形成有第一挂钩41,两个滑杆22之一形成有第二挂钩220,所述拉簧40连接于所述第一挂钩41与所述第二挂钩220之间。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纵向托臂3,所述纵向托臂3包括有纵向滑块30,所述纵向滑块30与所述支撑架4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块30的端部形成有纵向直齿条31,所述纵向直齿条31延伸至所述联动齿轮5的侧部且二者相互啮合。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0,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支臂2,所述横向支臂2上设有摆动座23,所述摆动座23上设有1个抵挡柱24,所述抵挡柱24靠近所述摆动座23的边缘处;
为实现所述摆动座23与所述横向支臂2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臂2上形成有轴套25,所述摆动座23的底部形成有转轴233,所述转轴233插设于所述轴套25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轴套25上套设有扭簧250,所述扭簧2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支臂2和所述摆动座23。
结合以上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摆动座23既可以设置1个抵挡柱24也可以设置2个抵挡柱24,并且上述方式均可实现夹持手机100的功能,即无论采用哪一种实现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构建了二级弹性夹紧机制,即利用所述拉簧40对两个横向夹臂2施加牵引力,从而将手机100夹紧,此过程作为第一级夹紧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所述扭簧250对所述摆动座23施加扭力,再利用两侧抵挡柱24将手机100再次夹紧,此过程作为第二级夹紧机制,基于上述二级夹紧机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将手机100夹持固定,大大提高了手机支架的整体性能,尤其适用于车载环境中。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所述手机支架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横向支臂,所述横向支臂包括有横向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上设有摆动座,所述摆动座与所述横向滑块呈“L”形设置,且所述摆动座能够相对所述横向滑块转动预设角度,所述摆动座上设有抵挡柱,所述抵挡柱靠近所述摆动座的边缘处,所述横向滑块与所述摆动座之间设有一扭力机构,所述扭力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摆动座转动,以令两个摆动座上的抵挡柱相互靠近并将手机夹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柱的中间处开设有用于卡持手机边缘的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上设有两个抵挡柱,两个抵挡柱分别靠近所述摆动座的两侧边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呈长条状,且两个摆动座呈“V”形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上固定有两个立柱,两个抵挡柱分别套设于两个立柱上,且所述抵挡柱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上形成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两个立柱之间,所述加强部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两个抵挡柱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上形成有轴套,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形成有转轴,所述转轴插设于所述轴套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扭力机构包括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轴套上,且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横向滑块和所述摆动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上开设有下避让槽,所述下避让槽环绕于所述轴套,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上避让槽,所述上避让槽环绕于所述转轴,所述上避让槽与所述下避让槽相互对齐,所述扭簧容置于所述上避让槽与所述下避让槽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上形成有限位柱,所述摆动座的底部开设有圆弧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转轴同圆心设置,所述限位柱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二者滑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的底部设有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轴套并且螺合于所述转轴。
CN202020204993.5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7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4993.5U CN210807376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4993.5U CN210807376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7376U true CN210807376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499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7376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7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5998A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齿轮式多轴联动车载手机支架
CN111641370B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太阳能光伏板
CN112153199A (zh) 一种基于棘齿卡合的自锁定位式手机支架
CN210807378U (zh) 一种手机支架的跨度自定位联动夹紧机构
CN210807377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齿轮式多轴联动车载手机支架
CN210807376U (zh) 一种手机支架的扭力夹紧机构
CN211840778U (zh) 一种基于汽车配件生产的焊接机器人上料装置
CN210016503U (zh) 一种用于手机支架的托持机构
CN111917909A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式无线充电器的手机支架
CN206988736U (zh) 平板式电子设备安装架
CN206684402U (zh) 一种可翻转夹片眼镜
CN209767608U (zh) 一种车载手机重力支架
CN210807375U (zh) 一种扭力夹持式手机支架
CN212343834U (zh) 一种带锁止功能的手机重力支架
CN212969741U (zh) 一种手机支架的滚轮式夹杆机构
CN212043467U (zh) 多角度定位发动机装配用托盘
CN211457173U (zh)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及三轴联动式手机支架
CN210016501U (zh) 一种用于手机支架的电动联动机构
CN210016502U (zh) 一种多杆联动型手机支架
CN213094251U (zh) 一种手机支架的活动式夹杆机构
CN207835540U (zh) 一种车用手机支架
CN218477472U (zh) 一种双向同步夹紧栅叶的旋转锁紧固定装置
CN211429368U (zh) 一种方位可调式夹持机构及手机支架
CN209632804U (zh) 光板刀片喷砂夹具
CN209897118U (zh) 重力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