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5760U -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5760U
CN210805760U CN201922229111.0U CN201922229111U CN210805760U CN 210805760 U CN210805760 U CN 210805760U CN 201922229111 U CN201922229111 U CN 201922229111U CN 210805760 U CN210805760 U CN 210805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absorbent
condenser
outpu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291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永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an Huitong Co ltd
Zhonghui Big Data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lpha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lpha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lpha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291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5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5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5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剂进口管,所述吸热剂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所述冷却液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塑料管,所述第二塑料管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液容器。通过吸热片与吸热剂容器的贴合,保证了吸热剂对热量的吸收效果,通过吸热片周围开设的散热片,进一步地,可提高芯片表面产生的热量的散热效率,通过开设两个出口阀门,可通过出口阀门加快吸热剂的流出速度,进一步地,通过两个冷凝器同时工作,使吸热剂快速冷却,通过设定第二输出泵输出功率是第一输出泵输出功率的二倍,使冷却液经过冷凝管时高效的对吸热剂冷却。

Description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例如电脑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现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其内部的电气元件也日益增多,例如芯片、电源供电器、磁盘机、光盘机等,每个电气元件在运作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会导致电气元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质量,若热量无法及时排除将导致电子设备运行速度变慢,甚至出现卡顿以及死机现象,及时有效的排除热量(即散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电气元件而言,中央处理器(CPU)芯片所产生的热量最多,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CPU芯片产生的热量可高达四十瓦以上,CPU芯片是电子设备的核
心部件,CPU芯片的散热是保障电子设备运行的关键因素。
目前,通常采用在电子设备内部安装风扇或者散热器来对CPU芯片进行散热,但散热效果不佳,存积热量影响芯片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解决了散热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剂进口管,所述吸热剂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端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所述冷却液进口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塑料管,所述第二塑料管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液容器,所述第二塑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出泵,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液出口管,所述冷凝器顶端安装有吸热剂出口管,所述吸热剂出口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塑料管,所述第一塑料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出泵,所述吸热剂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出口阀门,所述出口阀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热剂容器,所述吸热剂容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口阀门,所述吸热剂容器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螺丝孔,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吸热片,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十字螺丝钉,所述吸热片的侧面安装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冷凝器关于固定板的中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出泵的体积是第二输出泵的体积的两倍,且第一输出泵的输出功率是第二输出泵的输出功率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底部与吸热片的底部齐平,且吸热片贯穿于连接板和固定板与吸热剂容器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吸热片与吸热剂容器的贴合,保证了吸热剂对热量的吸收效果,通过吸热片周围开设的散热片,进一步地,提高热量的散热效率,通过开设两个出口阀门加快吸热剂的流出速度,进一步地,通过两个冷凝器同时工作,使吸热剂快速冷却,通过设定第二输出泵输出功率是第一输出泵输出功率的二倍,使冷却液经过冷凝管时高效的对吸热剂冷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装置正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热装置仰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的放大结构图。
图中:1吸热剂进口管;2冷却液进口管;3冷凝器;4冷却液出口管;5吸热剂出口管;6第一塑料管;7第一输出泵;8第二输出泵;9第二塑料管;10冷却液容器;11卡扣;12固定板;13吸热剂容器;14出口阀门;15进口阀门;16螺丝孔;17散热片;18连接板;19吸热片;20十字螺丝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剂进口管1,吸热剂进口管1的一端连接有冷凝器3,冷凝器3的一端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2,冷却液进口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塑料管9,第二塑料管9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液容器10,第二塑料管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出泵8,冷凝器3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液出口管4,冷凝器3顶端安装有吸热剂出口管5,吸热剂出口管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塑料管6,第一塑料管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出泵7,吸热剂进口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口阀门14,出口阀门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热剂容器13,吸热剂容器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口阀门15,吸热剂容器13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安装有卡扣11,固定板12的另一侧设置有螺丝孔16,固定板12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吸热片19,连接板18的底部设置有十字螺丝钉20,吸热片19的侧面安装有散热片17。
本实施例中,通过吸热片19与吸热剂容器13的贴合,保证了吸热剂对热量的吸收效果,通过吸热片19周围开设的散热片17,进一步地,提高热量的散热效率,通过开设两个出口阀门14加快吸热剂的流出速度,进一步地,通过两个冷凝器3同时工作,使吸热剂快速冷却,通过设定第二输出泵8输出功率是第一输出泵7输出功率的二分之一,使冷却液经过冷凝管3时高效的对吸热剂冷却。
具体的,冷凝器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冷凝器3关于固定板12的中线对称,通过两个冷凝器3的对应开设,进一步地,提高了吸热剂冷却效率,缩小了吸热剂冷却的时间。
具体的,第一输出泵7的体积是第二输出泵8的体积的两倍,且第一输出泵7的输出功率是第二输出泵8的输出功率的二分之一,通过设定第一输出泵7体积和第二输出泵8体积的大小以及输出功率的速度,可利用经过冷凝管3的吸热剂和冷却液的速度差有效的提高吸收效果,提高吸热剂的使用时间。
具体的,散热片17的底部与吸热片19的底部齐平,且吸热片19贯穿于连接板18和固定板12与吸热剂容器13贴合,通过吸热片19与吸热剂容器13的贴合,保证了吸热剂对热量的吸收效果,通过吸热片19周围开设的散热片17,进一步地,提高热量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通过电子设备的使用产生热量,吸热片19收到热量信号进行吸收,通过吸热片19周围的散热片17进行微量散热,通过吸热片19与吸热剂容器13的贴合,保证了吸热剂对热量的吸收效果,通过吸热剂吸收热量后经过出口阀门14与吸热剂进口管1的连接通道进入冷凝管3,通过第二输出泵8的运作,使冷却液经过冷却液进口管2进入冷凝管3,对吸热剂吸收的热量进行冷却,通过冷却液冷却后的吸热剂经过吸热剂出口管5与第一塑料管6连接的通道进入第一输出泵7,通过第一输出泵7的输出,使吸热剂经过第一塑料管6与进口阀门15连接的通道再次进入吸热剂容器13进行循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吸热剂进口管(1),所述吸热剂进口管(1)的一端连接有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的一端安装有冷却液进口管(2),所述冷却液进口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塑料管(9),所述第二塑料管(9)的顶端安装有冷却液容器(10),所述第二塑料管(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出泵(8),所述冷凝器(3)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液出口管(4),所述冷凝器(3)顶端安装有吸热剂出口管(5),所述吸热剂出口管(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塑料管(6),所述第一塑料管(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出泵(7),所述吸热剂进口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口阀门(14),所述出口阀门(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吸热剂容器(13),所述吸热剂容器(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口阀门(15),所述吸热剂容器(13)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安装有卡扣(11),所述固定板(12)的另一侧设置有螺丝孔(16),所述固定板(12)的底端安装有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吸热片(19),所述连接板(18)的底部设置有十字螺丝钉(20),所述吸热片(19)的侧面安装有散热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冷凝器(3)关于固定板(12)的中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泵(7)的体积是第二输出泵(8)的体积的两倍,且第一输出泵(7)的输出功率是第二输出泵(8)的输出功率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7)的底部与吸热片(19)的底部齐平,且吸热片(19)贯穿于连接板(18)和固定板(12)与吸热剂容器(13)贴合。
CN201922229111.0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Active CN210805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9111.0U CN21080576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29111.0U CN21080576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5760U true CN21080576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29111.0U Active CN210805760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5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734626A (zh) 散熱裝置及投影機
CN210805760U (zh) 一种芯片液冷散热装置
CN210537236U (zh) 一种便于芯片散热的控制器
CN209946807U (zh) 用于电脑机箱的辅助散热装置
CN207601706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机箱结构
CN206788697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计算机主板
CN211236835U (zh)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装置
CN109062371B (zh) 一种计算机专用的无噪音式主板散热装置
CN207476101U (zh) 一种集水冷和风冷于一体的散热器
CN210119749U (zh) 散热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12933523U (zh) 一种用于行车记录仪的sdd主控芯片
CN221573120U (zh) 服务器网卡散热装置
CN221178226U (zh) 集成电路散热器
CN210052736U (zh) 一种双面微通道水冷板
CN218181469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降温装置
CN214125830U (zh) 一种散热器及散热元件
CN210721334U (zh) 一种相变散热装置
CN216795591U (zh) 一种适用于多热源的散热模组
CN218783026U (zh) 一种集成电路吸热底座
CN210222683U (zh) 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器
CN214708275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3244796U (zh) 一种用于电热电器散热用散热片
CN221595614U (zh) 一种无风扇散热器
CN214376288U (zh) 一种计算机用集成式水冷散热器
CN220823618U (zh)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5g的微功率直放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0

Address after: Room 03, Building 1, No. 55 Erquan East Road, Dongting Street,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01

Patentee after: Wuxi Zhengy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0, Building 2, East Xiaolizhuang Village,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1022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lphazh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6

Address after: 010000 No. 37, Block B, 3rd Floor, Saikoxing East, Yungu Avenue, Helinger County, Hohhot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Zhongan Huito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onghui Big Data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3, Building 1, No. 55 Erquan East Road, Dongting Street,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01

Patentee before: Wuxi Zhengy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