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1310U -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1310U
CN210801310U CN201920947178.5U CN201920947178U CN210801310U CN 210801310 U CN210801310 U CN 210801310U CN 201920947178 U CN201920947178 U CN 201920947178U CN 210801310 U CN210801310 U CN 21080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pipe
intake
ho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71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71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1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1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该进气管组件包括:进气管;以及进气管接口,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开口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接口卡接至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通过将进气管接口与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避免使用焊接工艺,该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此外,由于进气管接口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进气管接口的开口处,因此,进气管接口可以不凸出于待安装件的表面。

Description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集成灶产品技术进步,消费者对集成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等优点。
燃气灶的进气管安装在燃气灶下面的箱体中,进气管接口通常固定在箱体侧壁的上部。箱体通常由不锈钢制成。现有的进气管接口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箱体的侧壁上。目前最常用在此处的焊接技术为氩弧焊。
氩弧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氩弧焊对焊接的材质具有一定要求,一般用于焊接不锈钢、铁类五金金属,因此进气管接口需要配合焊接工艺选择材质。此外,焊接后会在进气管接口与侧壁之间留下非常明显的、凸凹不平的焊缝。由于焊接过程需要通入高电流使焊材处于熔融状态,并且需要不断通入氩气保护熔池避免与空气接触,因此会产生极大的能源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进气管组件,包括:进气管;以及进气管接口,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开口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接口卡接至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通过将进气管接口与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避免使用焊接工艺,该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此外,由于进气管接口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进气管接口的开口处,因此,进气管接口可以不凸出于待安装件的表面。并且,此种卡接结构对于进气管接口的材质基本没有要求。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钩状部分,所述钩状部分在所述进气管接口绕其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能够与所述安装通孔卡合。此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所述进气管接口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从所述开口的边缘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所述底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被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弯折。此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进气管接口的轴向方向延伸。其优势在于:第一,进气管接口的开口的直径能够与安装通孔的直径相匹配,以使进气管接口安装到安装通孔后,从外边看两者之间间隙较小;第二,在确保第一个益处的前提下,第一连接部能够最大程度地远离进气管接口的外表面,以使第一连接部的钩状部分能够与凸缘牢固卡合。
示例性地,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接口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这样,进气管组件安装至箱体上或者从箱体上拆卸下来都非常方便。此外,可以针对进气管组件的每个零件进行加工制造,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示例性地,所述进气管在其端部具有与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平行的端板,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端板上。将第三连接部设置在端板上,能够方便进气管与进气管接口的连接。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为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螺纹紧固件连接进气管接口和进气管能够形成可靠连接,并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灶,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箱体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的所述进气管接口安装至所述安装通孔,其中所述进气管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至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
示例性地,所述安装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从所述安装通孔的边缘朝向所述箱体的内部延伸,所述凸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豁口。由此,凸缘对进气管接口能够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
示例性地,所述凸缘合围形成的通道与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容纳在所述通道内的部分具有相适配的形状,以使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夹角。此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进气管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进气管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图2中的进气管组件的靠近进气管接口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图2中的进气管组件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集成灶的安装通孔部分的局部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立体图,其中箱体正面的面板被移除一部分,以露出内部的进气管组件;以及
图8为图7中区域A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集成灶;110、箱体;112、安装通孔;114、凸缘;116、豁口;120、烟机;130、燃气灶;200、进气管组件;210、进气管;212、端板;214、管道;216、轴套;220、进气管接口;222、开口;224、底部;226、第一连接部;232、第二连接部;234、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进气管组件,该进气管组件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集成灶。图1示出了进气管组件200用于集成灶100的实施例。集成灶100包括箱体110和安装箱体110上方的烟机120。燃气灶130设置在箱体110上。进气管组件200连接至箱体110的侧壁上的安装通孔112内。虽然在图示实施中,进气管组件200用于集成灶,但是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中,该进气管组件200还可以用于普通燃气灶、以及其它需要输送气体的装置,例如空调等。
图2-5从各个角度示出了进气管组件200。如图所示,进气管组件200包括进气管210和进气管接口220。
图中为了简洁仅示出进气管210的一根管路,即一条输气路径,但事实上,进气管210还具有从该根管路连通到燃气灶的每个燃烧器的管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该部分内容能够了解,因此本文不再进一步详述。
进气管接口220具有开口222和底部224,如图4所示。开口222和底部224相对。开口222是指进气管接口220的燃气入口部分,底部224是指与进气管210连接的部分。进气管接口220用于接收连接至气源的输气管(未示出),该输气管连接在气源和集成灶之间。在图示实施例中,进气管接口220呈喇叭状,开口222具有比底部224更大的直径。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中,进气管接口220也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只要能够与输气管的接口连接匹配即可。
进气管接口220的开口2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6。第一连接部226用于将进气管接口220卡接至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112。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待安装件为箱体110的侧壁。为了便于理解,下文将以此实施例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第一连接部226可以均匀地分布在开口222的边缘处。示例性地,集成灶100的安装通孔112处可以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部226可以为能够卡接到该凹槽内的弹性件。第一连接部226还可以采用其他卡接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后文将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一连接部226的优选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该进气管组件200的进气管接口220与箱体110的安装通孔112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避免使用焊接工艺,该种卡接连接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成本较低。此外,由于第一连接部226设置在进气管接口220的开口处,因此,进气管接口220可以全部放置在箱体110的内部,避免凸出到箱体110的外侧,以方便集成灶100安装到橱柜内。并且,此种卡接结构对于进气管接口220的材质基本没有要求。
此外,进气管接口220的底部224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2,如图5所示,进气管210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34,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三连接部234用于将进气管接口220可拆卸地连接至进气管210的端部。这样,进气管组件200安装至箱体110上或者从箱体110上拆卸下来都非常方便。此外,可以针对进气管组件200的每个零件进行加工制造,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加工成本,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三连接部234均为通孔。通孔内可以设置有内螺纹,也可以不设置内螺纹。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三连接部234通过螺纹连接件(未示出)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三连接部234还可以具有其它结构,只要能够将进气管210可拆卸地连接至进气管接口220即可。螺纹紧固件连接进气管接口220和进气管210能够形成可靠连接,并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进气管接口220的底部224具有进气口,以连通进气管210。第二连接部232可以设置在该进气口的周围。进气管210在其端部具有端板212。端板212与进气管接口220的底部224平行。第三连接部234设置在该端板212上。进气管210还具有管道214。端板212可以连接至轴套216,轴套216固定在管道214上。将第三连接部234设置在端板212上,能够方便进气管210与进气管接口220的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6设置在进气管接口220的开口222的外侧,如图4所示。当进气管组件200安装到集成灶100的安装通孔112上(如图1所示)时,第一连接部226位于箱体110的内部,并且靠近安装通孔112。第一连接部226从进气管接口220的开口222的边缘朝向进气管接口220的底部224延伸。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26沿着进气管接口220的轴向方向(即轴线O-O的延伸方向)延伸,或者也可以相比于上述优选方案更加靠近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但是不要与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贴合。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26具有钩状部分,如图4所述,该钩状部分在进气管接口220绕其轴线O-O旋转预定角度后能够与安装通孔卡合。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26可以采用各种片状的具有足够刚度的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安装通孔112的面向箱体110内部的侧面可以设置有从安装通孔112朝向箱体110内部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上可以设置沿着进气管接口220的周向延伸的凹槽。当进气管接口220绕其轴线O-O旋转预定角度后,第一连接部226的钩状部分刚好可以插入到该凹槽内,从而将进气管接口220连接至箱体110。
优选地,如图6所示,安装通孔112的边缘设置有凸缘114。凸缘114从安装通孔112的边缘朝向箱体的内部延伸。凸缘114合围形成的通道与进气管接口220的容纳在该通道内的部分具有相适配的形状。也就是说,当进气管接口220安装至安装通孔112时,凸缘114能够与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贴合。由此,凸缘114对进气管接口220能够具有一定的定位作用。
此外,在进气管接口220安装至安装通孔112时,为了使第一连接部226能够通过,凸缘114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226相适配的豁口116。安装时,第一连接部226对准豁口116,将进气管接口220插入到安装通孔112中,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进气管接口220刚刚插入到安装通孔112中的状态。由于第一连接部226不与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贴合,而凸缘114顺应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因此,第一连接部226与凸缘114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顺时针旋转进气管接口220,第一连接部226的钩状部分能够与凸缘114卡合,如图8所示。然后再将进气管210连接至进气管接口220。
当第一连接部226沿着进气管接口220的轴向方向延伸时,具有以下益处:第一,进气管接口220的开口222的直径能够与安装通孔112的直径相匹配,以使进气管接口220安装到安装通孔112后,从外边看两者之间间隙较小;第二,在确保第一个益处的前提下,第一连接部226能够最大程度地远离进气管接口220的外表面,以使第一连接部226的钩状部分能够与凸缘114牢固卡合。
在未示出的另一组优选实施例中,进气管接口的开口处设置有凸沿,该凸沿从开口的边缘朝向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延伸。当进气管接口安装至安装通孔时,该凸沿可以从箱体外侧与安装通孔的边缘贴合。并且,第一连接部能够被朝向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弯折。由此,第一连接部的弯折的部分贴合在箱体内侧的安装通孔的边缘,以将安装通孔的边缘卡持在第一连接部的弯折后的部分与凸沿之间,进而将进气管接口固定至安装通孔。第一连接部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向外侧弯折以卡合到安装通孔的边缘即可。第一连接部可以采用各种片状的金属材料制成。该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能够与图6-8所示的安装通孔112配合使用。第一连接部可以从豁口116处向外弯折,以贴合至安装通孔112的面向箱体内侧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的箱体110。该箱体110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12。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安装通孔112设置在箱体110的侧壁上,但是根据需要,安装通孔112也可以设置在箱体110的其它位置处。箱体110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进气管组件200。进气管组件200的进气管接口220安装至安装通孔112。进气管接口220通过第一连接部226连接至安装通孔112。进气管210通过第二连接部232和第三连接部234连接至进气管接口220的底部。对于箱体110包含的各个部件,可以参照上文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集成灶100,其包括上所述的箱体11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管(210);以及
进气管接口(220),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开口(22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26),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接口卡接至待安装件的安装通孔(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6)具有钩状部分,所述钩状部分在所述进气管接口(220)绕其轴线旋转预定角度后能够与所述安装通孔(112)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接口的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从所述开口的边缘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被朝向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径向外侧弯折。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6)沿着所述进气管接口(220)的轴向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224)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2),所述进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34),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用于将所述进气管接口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10)在其端部具有与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平行的端板(212),所述第三连接部(234)设置在所述端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234)均为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螺纹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8.一种集成灶,其包括箱体(1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安装通孔(112),所述箱体包括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管组件,所述进气管组件的所述进气管接口(220)安装至所述安装通孔,其中所述进气管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226)连接至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进气管(21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232)和所述第三连接部(234)连接至所述进气管接口的底部(22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孔(112)的边缘设置有凸缘(114),所述凸缘从所述安装通孔的边缘朝向所述箱体(110)的内部延伸,所述凸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豁口(11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14)合围形成的通道与所述进气管接口(220)的容纳在所述通道内的部分具有相适配的形状,以使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6)具有夹角。
CN201920947178.5U 2019-06-21 2019-06-21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Active CN210801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178.5U CN210801310U (zh) 2019-06-21 2019-06-21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7178.5U CN210801310U (zh) 2019-06-21 2019-06-21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1310U true CN21080131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7178.5U Active CN210801310U (zh) 2019-06-21 2019-06-21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1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1310U (zh) 进气管组件和具有该进气管组件的集成灶
CN216020565U (zh) 一种便于出风件拆装的烹饪器具
CN109355867B (zh) 一种洗衣机及其水泵组件的拆装方法
CN218269179U (zh) 灶具
CN220355736U (zh) 热水器水箱及热水器
CN216797312U (zh) 烹饪器具
JP3655105B2 (ja) 落し込み式調理器具の配管接続部の構造及び落し込み式調理器具
CN219607183U (zh) 盛液盘固定装置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0124626U (zh) 一种水箱可视的烹饪器具
CN212213494U (zh) 电热管拆装定位结构以及电烤箱
CN220931174U (zh) 集成灶
CN220958609U (zh) 集成灶的蜗壳组件
CN217843989U (zh) 一种灶蒸烤一体机
CN211609647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水槽洗碗机
CN220379793U (zh) 集成灶的排气装置和集成灶
CN217685225U (zh) 出风口罩与排烟管连接结构
CN218000559U (zh) 一种排气连接件
CN219199598U (zh) 储水装置及冰箱
CN216724207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19825467U (zh) 龙头
CN216724148U (zh) 一种防止收水圈变形的烹饪器具
CN220771200U (zh) 吸油烟机及其外壳
CN108968699B (zh) 烹饪器具的底座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7274399U (zh) 便于检修风机的集成灶
CN216439007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