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1136U -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1136U
CN210801136U CN201920843657.2U CN201920843657U CN210801136U CN 210801136 U CN210801136 U CN 210801136U CN 201920843657 U CN201920843657 U CN 201920843657U CN 210801136 U CN210801136 U CN 21080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pip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36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宇涵
李进田
李进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Ganne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Ganne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Ganne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Gann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36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1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和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锅炉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架,锅炉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所述锅炉内部位于加热腔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锅炉位于燃烧腔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排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将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与套管的内部连通,高温烟气流动时与液体产生逆流,从而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液体进行预热,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烟气通过排气管通入保温层的内部,提高保温层内部的温度,不仅能够对燃烧腔进行预热,同时能够防止燃烧腔的热量流失,进一步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厂一般指火力发电厂、热电厂等。它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动能以生产电能的工厂,按燃料的类别可分为燃煤火电厂、燃油火电厂和燃气火电厂等。火电厂是电能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电厂的燃料构成决定于国家资源情况和能源政策。1875年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并开始发电,采用很小的直流电机专供附近照明用电,随后美国、俄国、英国也相继建成小火电厂。
现有的火电厂中的锅炉余热利用并不充分,导致能量大幅浪费,不利于节能生产。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和余热回收机构;所述锅炉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架,锅炉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所述锅炉内部位于加热腔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所述余热回收机构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锅炉上,余热回收机构包括进液管和套设在进液管外部的套管,进液管的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螺旋管的上端连通,进液管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所述套管的上侧连通有进气管,套管的下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与套管的内部连通,锅炉位于燃烧腔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排气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和套管均为蛇形管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管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为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锅炉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锅炉内部位于加热腔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还在锅炉位于燃烧腔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排气管连通,锅炉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与套管的内部连通,高温烟气通入套管的内部并自上而下流动,最后从排气管排出,高温烟气流动时与液体产生逆流,从而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液体进行预热,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烟气通过排气管通入保温层的内部,提高保温层内部的温度,不仅能够对燃烧腔进行预热,同时能够防止燃烧腔的热量流失,进一步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余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中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燃烧腔、3-螺旋管、4-加热腔、5-进液管、51-进液口、52-出液口、6-余热回收机构、7-支架、8-排液管、9-进气管、10-安装架、11-套管、12-排液口、13-排气管、14-保温层、1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和余热回收机构6;所述锅炉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架7,锅炉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4,用于存储热煤水,对待加热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腔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3,向螺旋管3的内部持续通入待加热的液体,液体在螺旋管3的内部旋转向下流动,增加液体与热媒水接触面积,使液体更有效地受热;所述锅炉1内部位于加热腔4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2,用于向热媒水提供热量进行加热;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锅炉1上,余热回收机构6包括进液管5和套设在进液管5外部的套管11,进液管5和套管11均为蛇形管结构,进液管5的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52,出液口52与螺旋管3的上端连通,进液管5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51,待加热的液体从进液口51流入进液管5的内部,并沿着进液管5从出液口52流入螺旋管3的内部,所述套管11的上侧连通有进气管9,套管11的下侧连通有排气管13,所述锅炉1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9与套管11的内部连通,高温烟气通入套管11的内部并自上而下流动,最后从排气管13排出,高温烟气流动时与液体产生逆流,从而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液体进行预热;
高温烟气与液体产生热交换后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留在套管11的内部,为了方便水珠的排出,所述套管11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
为了提高热媒水与液体的热交换率,所述螺旋管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15,从而增加螺旋管3的表面积,使热媒水更加有效地与液体进行热交换。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和余热回收机构6;所述锅炉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架7,锅炉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4,用于存储热煤水,对待加热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腔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3,向螺旋管3的内部持续通入待加热的液体,液体在螺旋管3的内部旋转向下流动,增加液体与热媒水接触面积,使液体更有效地受热;所述锅炉1内部位于加热腔4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2,用于向热媒水提供热量进行加热;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锅炉1上,余热回收机构6包括进液管5和套设在进液管5外部的套管11,进液管5和套管11均为蛇形管结构,进液管5的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52,出液口52与螺旋管3的上端连通,进液管5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51,待加热的液体从进液口51流入进液管5的内部,并沿着进液管5从出液口52流入螺旋管3的内部,所述套管11的上侧连通有进气管9,套管11的下侧连通有排气管13,所述锅炉1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9与套管11的内部连通,高温烟气通入套管11的内部并自上而下流动,最后从排气管13排出,高温烟气流动时与液体产生逆流,从而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液体进行预热;
高温烟气与液体产生热交换后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成水珠留在套管11的内部,为了方便水珠的排出,所述套管11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
为了提高热媒水与液体的热交换率,所述螺旋管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15,从而增加螺旋管3的表面积,使热媒水更加有效地与液体进行热交换。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锅炉1位于燃烧腔2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为中空结构,且保温层14与排气管13连通,经过热交换后的高温烟气通过排气管13通入保温层14的内部,提高保温层14内部的温度,不仅能够对燃烧腔2进行预热,同时能够防止燃烧腔2的热量流失。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3)

1.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和余热回收机构(6);所述锅炉(1)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架(7),其特征在于,锅炉(1)的内部开设有加热腔(4),加热腔(4)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管(3),螺旋管(3)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15);所述锅炉(1)内部位于加热腔(4)的外部设置有燃烧腔(2),所述余热回收机构(6)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锅炉(1)上,余热回收机构(6)包括进液管(5)和套设在进液管(5)外部的套管(11),进液管(5)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52),出液口(52)与螺旋管(3)的上端连通,进液管(5)的下端设置有进液口(51),所述套管(11)的上侧连通有进气管(9),套管(11)的下侧连通有排气管(13),所述锅炉(1)的烟气出口通过进气管(9)与套管(11)的内部连通,锅炉(1)位于燃烧腔(2)的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与排气管(13)连通;所述进液管(5)和套管(11)均为蛇形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1)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为中空结构。
CN201920843657.2U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Active CN21080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3657.2U CN210801136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3657.2U CN210801136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1136U true CN210801136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3657.2U Active CN210801136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1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62226U (zh) 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0801136U (zh) 一种火电厂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9371496U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CN111998329A (zh) 一种三回程立式燃气锅炉
CN209271039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1028494Y (zh) 一种环保型节能锅炉组
CN202792545U (zh) 一种带废热回收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CN209310262U (zh) 一种供暖用余热回收锅炉
CN20839806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煤炭锅炉
CN209558303U (zh) 一种立式热管余热锅炉
CN208154454U (zh) 一种余热发电除盐水运行除氧系统
CN207716659U (zh) 立式冷凝热水锅炉
CN207907709U (zh) 一种熔铝炉余热利用系统
CN201416111Y (zh) 一种加热管式蒸汽挂烫机
CN205299961U (zh) 一种全自动水管燃气锅炉
CN218295691U (zh) 一种燃气型高效能的蒸汽发生器
CN21829569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型高效能的蒸汽发生器
CN205717875U (zh) 一种锅炉
CN205717844U (zh) 一种节能型锅炉
CN103090539B (zh) 双输出复合炉
CN208635615U (zh) 一种节能预热型加热锅炉
CN109028136A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的高温水循环装置
CN213020324U (zh) 一种茶籽油燃油导热油炉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CN212319670U (zh) 一种具有预热水箱的组合式蒸汽发生装置
CN212869715U (zh) 一种应用于清洁高效火力热电的蒸汽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