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9760U -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9760U
CN210799760U CN201921305296.2U CN201921305296U CN210799760U CN 210799760 U CN210799760 U CN 210799760U CN 201921305296 U CN201921305296 U CN 201921305296U CN 210799760 U CN210799760 U CN 21079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bearing seat
storage chamber
seal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52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君建
周春景
徐国安
乔艳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am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am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am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am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52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减少了轴向力的影响,油封处油压小,油封使用寿命长,所提供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润滑油路设计合理,轴承润滑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膨化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背景技术
挤压膨化加工技术是集混合、搅拌、破碎、加热、蒸煮、杀菌、膨化及成型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富含营养、风味多样化、食用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单螺杆膨化机和双螺杆膨化机。
单螺杆膨化机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主轴磨损重,使用寿命短。为保证轴承的使用效果,需要对轴承进行润滑,但是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路设计不合理,往往出现润滑不良,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而缺少回油通道会导致轴承座的油封处油压过大,缩短油封使用寿命。此外,轴承座的密封结构及形式不合理,往往导致密封失效和漏油,润滑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污染环境;密封失效后对于油封的更换,基本上需要将整个膨化机拆散才能实现密封件的更换,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解决了油封处因油压过大造成使用寿命缩短,轴向力影响大,润滑油路设计不合理造成润滑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
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
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一轴肩处,其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孔配合,且通过止推螺母与主轴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二轴肩处,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二轴肩间设有挡圈使第二轴承压紧于轴承座的内孔台阶上,所述轴承座的内孔台阶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平底孔,所述平底孔内安装有预紧弹簧。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相连通的三个进油口。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内设有与总回油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的上部设有加油口,下部设有放油口,内部设有溢油管,所述轴承座顶部设有与第一储油室相连通的透气帽。
一种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包括所述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第二储油室、过滤器、油泵和冷却器,所述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的总回油通道、第二储油室、过滤器、油泵和冷却器依次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的进油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油室的内腔底部设有磁铁,下部设有第二放油口,外部设有清理门和温度计液位一体计。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轴承座进油管,所述轴承座进油管上设有油压表,所述轴承座进油管末端连接有油量分配器,所述油量分配器与三个所述进油口分别连通。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连接有位于前端盖外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通孔的连接件盖板和观察门。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末端连接带轮,所述带轮的外部罩有带轮护罩,所述带轮护罩与所述后端盖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形成一端浮动一端固定的模式,主轴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轴承座上,减少了轴向力的影响,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为第二轴承提供了必须的预紧力,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且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避免了两端盖油封处积存多余润滑油,降低了油封的密封压力,延长了油封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设计了进油口-轴承-回油通道-总回油通道-储油室-过滤器-油泵-冷却器-进油口的循环式润滑油路,过滤器可过滤循环油中的杂质,确保油品洁净,冷却器可降低油温,从而保证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轴承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连接件;2、轴承座;3、第一进油口;4、第一轴承;5、挡圈;6、第二轴承;7、第二进油口;8、前端盖;81、前进油口;82、前油封回油口;83、前回油通道;9、后端盖;91、后油封回油口;92、后回油通道;10、加油口;11、第三进油口;12、第三轴承;13、透气帽;14、主轴;141、第一轴肩;142、第二轴肩;15、清理门;16、前压板;17、前剖分油封;18、第二放油口;19、第二储油室;20、磁铁;21、预紧弹簧;22、溢油管;23、第一储油室;24、放油口;25、止推螺母;26、带轮;27、后剖分油封;28、后压板;29、总回油通道;30、带轮护罩;31、观察门;32、连接件盖板;33、油量分配器;34、过滤器;35、油泵;36、冷却器;37、油压表;38、温度计液位一体计;39、轴承座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6所示,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包括轴承座2、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2上的主轴14以及设置在轴承座1上的总回油通道29。
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6和第三轴承12,第二轴承6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第三轴承12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
具体的,第一轴承4的外圈与前端盖8的内孔配合;第二轴承6位于主轴14的第二轴肩142处,第二轴承6与第二轴肩142间设有挡圈5,使第二轴承6压紧在轴承座2的内孔台阶上,轴承座2的内孔台阶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平底孔,平底孔内安装有为第二轴承6提供预紧力的预紧弹簧21,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第三轴承12位于主轴14的第一轴肩141处,其外圈与轴承座2的内孔配合,且通过止推螺母25与主轴14进行定位。第一轴承4和第三轴承12形成一端浮动一端固定的模式,主轴1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轴承座1上,减少了轴向力的影响。
具体的,轴承座2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8和后端盖9,前端盖8和后端盖9的内孔内分别设有前剖分油封17和后剖分油封27,用于对轴承座2进行密封。前剖分油封17和前端盖8通过前压板16固定,后剖分油封27和后端盖9通过后压板28固定,使前剖分油封17和后剖分油封27处于一定的预紧状态,提高了密封性。
具体的,轴承座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6及第三轴承12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3、第二进油口7和第三进油口11,能够对轴承进行点对点的润滑,改善润滑效果。前端盖8设有与第一进油口3相通的前进油口81,前端盖8的内侧设有前油封回油口82和前回油通道83;后端盖9内侧设有后油封回油口91和后回油通道92;前回油通道83和后回油通道92均与总回油通道29相连通。
具体的,轴承座1内设有与总回油通道29相连通的第一储油室23,第一储油室23的上部设有加油口10,下部设有放油口24,内部设有溢油管22,轴承座2顶部设有与第一储油室23相连通的透气帽13,用于第一储油室23透气。
一种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包括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第二储油室19、过滤器34、油泵35和冷却器36,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的总回油通道29、第二储油室19、过滤器34、油泵35和冷却器36依次相连,冷却器36的出口端连接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6和第三轴承12的进油口。
具体的,第二储油室19通过溢油管22与第一储油室23相连,其内腔底部设有磁铁20,用于吸附循环润滑油中的铁渣等杂质,下部设有第二放油口18,外部设有清理门15和温度计液位一体计38,清理门15用于进行磁铁20表面杂质清理,温度计液位一体计38用于监测第二储油室19内的油量和油温。
具体的,冷却器36的出口端连接有轴承座进油管39,轴承座进油管39上设有油压表37,用于监测油压,轴承座进油管39末端连接有油量分配器33,油量分配器33与第一进油口3、第二进油口7和第三进油口11分别连通,用于调节流向各轴承的油量,实现精准润滑。
具体的,轴承座2连接有位于前端盖8外侧的连接件1,连接件1包括带有通孔的连接件盖板32和观察门31,当前剖分油封17失效时,打开观察门31即可更换前剖分油封17。主轴14的末端连接带轮26,带轮26的外部罩有带轮护罩30,带轮护罩30与后端盖9卡合连接,当后剖分油封27失效时,拆除带轮护罩30即可更换后剖分油封27,不需整机拆卸,劳动强度低。
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工作时,通过油量分配器33调整油量,润滑油分别由第一进油口3、第二进油口7和第三进油口11进入,为对应的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6和第三轴承12进行润滑,第一轴承4中多余的润滑油经前油封回油口82和前回油通道83进入总回油通道29,第二轴承6中多余的润滑油从第二轴承的两侧流入总回油通道29,第三轴承12中多余的润滑油经后油封回油口91和后回油通道92进入总回油通道29,然后回流至第一储油室23,当润滑油的液位高于溢油管22的高度后,润滑油经溢油管22进入第二储油室19;随后,在油泵35作用下,润滑油依次流进过滤器34滤除杂质,经油泵35流入冷却器36进行降温,最后通过轴承座进油管39流进油量分配器33再次进入各进油口,完成润滑油的循环。前回油通道83、后回油通道92和总回油通道29的设置避免了油封处积存多余润滑油,降低了油封的密封压力,延长了油封的使用寿命;过滤器34和冷却器36的存在能够确保油品洁净,保证润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
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
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一轴肩处,其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孔配合,且通过止推螺母与主轴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二轴肩处,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二轴肩间设有挡圈使第二轴承压紧于轴承座的内孔台阶上,所述轴承座的内孔台阶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平底孔,所述平底孔内安装有预紧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相连通的三个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内设有与总回油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的上部设有加油口,下部设有放油口,内部设有溢油管,所述轴承座顶部设有与第一储油室相连通的透气帽。
6.一种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第二储油室、过滤器、油泵和冷却器,所述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的总回油通道、第二储油室、过滤器、油泵和冷却器依次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的进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油室的内腔底部设有磁铁,下部设有第二放油口,外部设有清理门和温度计液位一体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轴承座进油管,所述轴承座进油管上设有油压表,所述轴承座进油管末端连接有油量分配器,所述油量分配器与三个所述进油口分别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连接有位于前端盖外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带有通孔的连接件盖板和观察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末端连接带轮,所述带轮的外部罩有带轮护罩,所述带轮护罩与所述后端盖卡合连接。
CN201921305296.2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Active CN21079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296.2U CN210799760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296.2U CN210799760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9760U true CN210799760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5296.2U Active CN210799760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976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301A (zh) * 2021-10-15 2022-01-18 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绳锯机用轴承温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48767A (zh) * 2021-12-02 2022-03-08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高速分离装置
CN114214859A (zh) * 2022-01-17 2022-03-22 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丝化机
CN114704554A (zh) * 2022-03-25 2022-07-05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5301A (zh) * 2021-10-15 2022-01-18 长沙百川超硬材料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绳锯机用轴承温度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4148767A (zh) * 2021-12-02 2022-03-08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高速分离装置
CN114148767B (zh) * 2021-12-02 2023-09-05 合肥中辰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高速分离装置
CN114214859A (zh) * 2022-01-17 2022-03-22 郑州运达造纸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丝化机
CN114704554A (zh) * 2022-03-25 2022-07-05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
CN114704554B (zh) * 2022-03-25 2023-11-24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润滑喷油的轴承安装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9760U (zh)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WO2019062977A1 (zh) 脂润滑轴承系统
CN101907005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
WO2019062991A1 (zh) 轴承循环换脂系统
CN104456035A (zh) 立式环模颗粒机的机油循环润滑系统
CN107725208A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CN207879864U (zh) 一种数控机床齿轮箱主电机轴轴承润滑结构
CN219139782U (zh) 一种具有内部自动润滑功能的减速器
CN104437252B (zh) 四压辊环模制粒机
CN213125770U (zh) 一种轴承油冷空压机永磁电机
CN101907517B (zh) 发动机台架试验用机油取输装置
CN110486607B (zh) 一种改进式的分流式矿浆浓缩机的润滑装置
CN209245207U (zh) 用于盾构机主驱动齿轮箱润滑油的自动冷却装置
CN214404636U (zh) 一种曲轴连杆组件的稀油润滑内循环机构
CN219953998U (zh) 一种水冷轴承座
CN220807987U (zh) 一种紧凑型主轴箱
CN22091506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电机组件
CN211474838U (zh) 一种齿轮箱冷却端盖
CN216343845U (zh)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CN211009607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循环水冷轴承座
CN215109369U (zh) 一种具有循环散热进气装置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用空压机
CN113852236B (zh) 一种水油组合冷却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7814900U (zh) 一种钢厂专用垂直轴减速机
CN209893087U (zh) 一种强制循环供油轴组
CN212985512U (zh) 一种用于乳化液泵的外置水冷却循环系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