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3845U -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43845U CN216343845U CN202122803592.9U CN202122803592U CN216343845U CN 216343845 U CN216343845 U CN 216343845U CN 202122803592 U CN202122803592 U CN 202122803592U CN 216343845 U CN216343845 U CN 2163438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hopper
- fixedly connected
- bucket
- transmission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包括前壳体以及与前壳体拼合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后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安装有油泵,所述进油管与回油管之间设置有排油组件,所述排油组件包括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在当变速箱内润滑油液进入进油管后,能够依次经过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之间的导油通道,经由油泵抽取,沿着回油管回流至变速箱中,在流通过程中,延长油液的流通路径,减缓流速,使油液能够与第二油斗与第四油斗充分接触,使油液热量传递至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由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散发至空气中,进而在回流至油路系统后,可降低变速箱内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油路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变速箱的油路润滑系统可对变速箱内齿轮与轴连接的位置进行润滑,保障传动机构的稳定。
CN201120115698.3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润滑油路,包括油泵、与油泵进油口连接的粗滤网、与油泵出油口连接的滤清器、与滤清器出油口连接的二轴内油管,所述变速箱润滑油路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油泵的进油口和粗滤网一侧相连接的进油管、两端分别与油泵的出油口和滤清器的进油口相连接的主油管和两端分别与滤清器的出油口和二轴内油管相连接的分油管;所述油泵设置于前壳体内,粗滤网设置于后壳体内。
现有的变速箱油路系统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油液流通过程中,油液的流通路径较短,流速较快,使油液热量无法被充分传递释放,在回流至油路系统后,变速箱内温度变化不明显,且油液过滤效果较差,去除油液中杂质不够完全,不变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变速箱降温效果不明显、油液过滤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包括前壳体以及与前壳体拼合的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后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上安装有油泵,所述进油管与回油管之间设置有排油组件,所述排油组件包括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所述第一油斗固定在进油管的内侧一端,所述第一油斗的外侧设有第一油腔,所述进油管的内侧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的导油孔,所述第二油斗套设在第一油斗的内侧,所述第三油斗套设在第二油斗的内侧,所述第四油斗套设在第三油斗的内侧,所述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之间形成三个导油通道,且每个导油通道中均设置有滤油组件,所述第四油斗的内侧设有第二油腔。
优选的,所述滤油组件包括过滤网环,所述过滤网环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与导油通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油斗与第四油斗的左侧顶端开设有使导油通道及第二油腔相连通的中心孔。
优选的,所述前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二油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四油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所述第三压板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之间以及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之间夹装有垫片并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垫片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垫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油斗与第四油斗以及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均采用导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均呈锥形结构。
与现有变速箱油路系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排油组件,在当变速箱内润滑油液进入进油管后,能够依次经过第一油斗、第二油斗、第三油斗与第四油斗之间的导油通道,排入第二油腔中,最后经由油泵抽取,沿着回油管回流至变速箱中,在流通过程中,延长油液的流通路径,减缓流速,使油液能够与第二油斗与第四油斗充分接触,使油液热量传递至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由第二压板与第三压板散发至空气中,进而在回流至油路系统后,可降低变速箱内温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油通道中设置滤油组件,在通过导油通道的过程中,由滤油组件上的过滤网环对各个导油通道中经过的油液进行多次过滤,去除油液中杂质,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将螺栓拆卸后,将前壳体与后壳体拆分开,将滤油组件拆卸,方便对滤油组件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排油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体;2、进油管;3、导油孔;4、排油组件;41、第一油斗;42、第二油斗;43、第三油斗;44、第四油斗;45、中心孔;46、滤油组件;461、过滤网环;462、限位挡块;5、后壳体;6、回油管;7、油泵;8、第一压板;9、垫片;10、第二压板;11、第三压板;12、密封圈;13、第一油腔;14、第二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包括前壳体1以及与前壳体1拼合的后壳体5,前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后壳体5上固定连接有回油管6,回油管6上安装有油泵7,进油管2与回油管6之间设置有排油组件4,排油组件4包括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均呈锥形结构,可使油液沿着油斗外坡面流动,与各油斗充分接触。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油斗41固定在进油管2的内侧一端,第一油斗41的外侧设有第一油腔13,进油管2的内侧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油腔13相连通的导油孔3,第二油斗42套设在第一油斗41的内侧,第三油斗43套设在第二油斗42的内侧,第四油斗44套设在第三油斗43的内侧,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之间形成三个导油通道,第四油斗44的内侧设有第二油腔14,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的左侧顶端开设有使导油通道及第二油腔14相连通的中心孔45,当进油管2中油液由导油孔3进入到第一油腔13后,可沿着第一油斗41的外侧面流动进入第一油斗41与第二油斗42之间的导油通道,由第二油斗42上的中心孔45进入第二油斗42与第三油斗43之间的导油通道,沿着第三油斗43的外侧面进入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之间的导油通道,再由第四油斗44上的中心孔45排入第二油腔14中,最后经由油泵7抽取,沿着回油管6回流至变速箱中。
值得了解的是,每个导油通道中均设置有滤油组件46,滤油组件46包括过滤网环461,过滤网环46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462,限位挡块462与导油通道内壁固定连接,由两侧限位挡块462对过滤网环461进行固定限位,由过滤网环461对各个导油通道中经过的油液进行过滤,去除油液中杂质。
需要留意的是,前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8,第二油斗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0,第四油斗4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11,第三压板11与后壳体5固定连接,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10之间以及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之间夹装有垫片9并通过螺栓固定,用于将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组装固定,形成排油组件4,也可通过将螺栓拆卸后,将滤油组件46拆卸,对滤油组件46进行清洗。
值得关注的是,垫片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的厚度大于垫片9的厚度,通过在组装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后,由第一压板8、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挤压密封圈12,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油液在流通过程中出现渗漏。
进一步来说,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以及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均采用导热材料,油液经过的过程中,能够与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充分接触,使油液热量传递至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由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散发至空气中,进而在回流至油路系统后,可降低变速箱内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在使用时,变速箱内油路与进油管2及回油管6连接,变速箱内润滑油液进入进油管2,并由导油孔3进入到第一油腔13,然后沿着第一油斗41的外侧面流动进入第一油斗41与第二油斗42之间的导油通道,由第二油斗42上的中心孔45进入第二油斗42与第三油斗43之间的导油通道,沿着第三油斗43的外侧面进入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之间的导油通道,再由第四油斗44上的中心孔45排入第二油腔14中,最后经由油泵7抽取,沿着回油管6回流至变速箱中;
在流通过程中由,油液能够与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充分接触,使油液热量传递至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由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散发至空气中,进而在回流至油路系统后,可降低变速箱内温度,另外通过过滤网环461对各个导油通道中经过的油液进行过滤,去除油液中杂质;
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将螺栓拆卸后,将前壳体1与后壳体5拆分开,将滤油组件46拆卸,对滤油组件46进行清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包括前壳体(1)以及与前壳体(1)拼合的后壳体(5),所述前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后壳体(5)上固定连接有回油管(6),所述回油管(6)上安装有油泵(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与回油管(6)之间设置有排油组件(4),所述排油组件(4)包括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所述第一油斗(41)固定在进油管(2)的内侧一端,所述第一油斗(41)的外侧设有第一油腔(13),所述进油管(2)的内侧一端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油腔(13)相连通的导油孔(3),所述第二油斗(42)套设在第一油斗(41)的内侧,所述第三油斗(43)套设在第二油斗(42)的内侧,所述第四油斗(44)套设在第三油斗(43)的内侧,所述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之间形成三个导油通道,且每个导油通道中均设置有滤油组件(46),所述第四油斗(44)的内侧设有第二油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组件(46)包括过滤网环(461),所述过滤网环(461)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块(462),所述限位挡块(462)与导油通道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的左侧顶端开设有使导油通道及第二油腔(14)相连通的中心孔(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压板(8),所述第二油斗(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0),所述第四油斗(4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压板(11),所述第三压板(11)与后壳体(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8)与第二压板(10)之间以及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之间夹装有垫片(9)并通过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2),所述密封圈(12)的厚度大于垫片(9)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斗(41)、第二油斗(42)、第三油斗(43)与第四油斗(44)均呈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斗(42)与第四油斗(44)以及第二压板(10)与第三压板(11)均采用导热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03592.9U CN2163438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03592.9U CN2163438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43845U true CN216343845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5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03592.9U Active CN216343845U (zh) | 2021-11-16 | 2021-11-16 |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43845U (zh) |
-
2021
- 2021-11-16 CN CN202122803592.9U patent/CN2163438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343845U (zh) | 一种混动变速箱油路系统 | |
CN113154020B (zh) | 一种集成有内油道的变速箱后壳体 | |
CN117760250A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换热器壳体及换热器 | |
CN210686233U (zh) | 一种滑阀泵用油气分离装置 | |
CN210141193U (zh) | 一种便于维修的齿轮泵 | |
CN217057097U (zh) | 一种具有加热过滤的储油装置 | |
CN216361039U (zh) | 燃油预滤器总成 | |
CN211623705U (zh) | 一种机械工业制造用齿轮泵 | |
CN216361038U (zh) | 燃油预滤器的导管组件 | |
CN114060189B (zh) | 燃油预滤器总成 | |
CN210699022U (zh) | 一种适用于在线分析仪表的过滤器 | |
CN221683176U (zh) | 泵机封plan11自冲洗管线 | |
CN210919603U (zh) | 一种具有冷却作用的液压油箱 | |
CN216191831U (zh) | 一种具有多级脱水功能的污泥脱水装置 | |
CN215805196U (zh) | 一种罗茨鼓风机冷却型主油箱 | |
CN216242209U (zh) | 一种灵敏度高且高效稳定的变速箱 | |
CN219686479U (zh) | 一种注塑机循环冷却水装置 | |
CN221723030U (zh) |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柱塞泵 | |
CN207004597U (zh) | 汽车机油过滤器 | |
CN212262544U (zh) | 一种高效过滤且过滤器便于维护的减速器油泵 | |
CN218817216U (zh) | 一种壳体 | |
CN216158004U (zh) | 一种滑油过滤芯 | |
CN215352261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磨削油过滤器 | |
CN216815174U (zh) |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液压站热交换器 | |
CN220176220U (zh) | 一种加热管式袋式过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