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7159U - 透水砖 - Google Patents

透水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7159U
CN210797159U CN201921427528.1U CN201921427528U CN210797159U CN 210797159 U CN210797159 U CN 210797159U CN 201921427528 U CN201921427528 U CN 201921427528U CN 210797159 U CN210797159 U CN 210797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water
water permeable
permeable brick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75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利
范洁
张云富
刘梅
赖龙隆
张朴
王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co Environmen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Water Affair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75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7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7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所述排水槽(4)从所述第一端面(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2),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4)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Description

透水砖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道路铺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中,道路一般用阻水材料铺设,例如,不透水砖、或者透水性能不好的水泥砖,或者直接使用水泥、沥青等材料铺设,这种道路会严重影响城市地表的径流情况,路面容易积水,甚至造成城市内涝。
相关技术中,人们开始采用具有透水孔隙的透水砖铺设路面,该种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好,利于路面积水能够快速渗透。其中,透水砖一般分为两种,即,以固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原料为主制作的陶瓷透水砖,和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制作的非陶瓷透水砖。
由于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长时间使用后,透水空隙会被尘土等杂物堵塞,使透水砖的排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进而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排水槽从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上表面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中。
可选地,所述排水槽沿所述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
可选地,所述排水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排水槽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所述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
可选地,所述排水槽具有L形横截面。
可选地,所述上表面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曲面。
可选地,所述曲面为弧形。
可选地,所述曲面的最高点到相邻两个排水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透水砖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排水通孔,该排水通孔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
可选地,所述排水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排水通孔在所述透水砖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在雨水从引导曲面上流入排水槽的过程中,雨水能够冲刷引导曲面,避免引导曲面被灰尘等杂物覆盖,进而堵塞透水空隙,不利于雨水向下渗透。而雨水以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灰尘等杂物进入排水槽中,可以及时从排水槽的两端排出透水砖,避免在排水槽中沉积,堵塞透水孔隙,在降雨量大时,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视砖的主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视砖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端面,2-第二端面,3-上表面,4-排水槽,5-排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时,朝向路面的一侧为下,远离路面的一侧为上;“纵向”是指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垂直的方向。“内、外”是相对于各零部件的自身轮廓而言的。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透水砖,如图1至图3所示,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排水槽4从第一端面1延伸至第二端面2,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排水槽4中。这样,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在雨水从引导曲面上流入排水槽4的过程中,雨水能够冲刷引导曲面,避免引导曲面被灰尘等杂物覆盖,进而堵塞透水空隙,不利于雨水向下渗透。而雨水以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灰尘等杂物进入排水槽4中,可以及时从排水槽4的两端排出透水砖,避免在排水槽4中沉积,堵塞透水孔隙,在降雨量大时,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具体地,在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时,可以使透水砖的纵向方向与路面的横向方向一致,从而可以使不同透水砖的排水槽4依次相接,进入排水槽4中的雨水、灰尘等杂物可以随着水流排向道路两侧的排水设施,防止降雨量过大及透水砖透水性能下降时造成的路面积水现象。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水槽4沿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直线形排水槽4可以降低雨水流动的阻力,利于灰尘等杂物从排水槽4中排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水槽4的深度方向与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这里,透水砖的厚度方向与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后的上下方向相一致,也即,排水槽4可以从上表面3朝向透水砖内凹,可以充分利用透水砖的体积,尽量扩大排水槽4的容积,并使得排水槽4的容积最大化利用,提高雨水流量。
排水槽4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本公开中,如图1至图3所示,排水槽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设置在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也即,引导曲面形成在两个排水槽4之间,引导雨水进入两个排水槽4中。透水砖的拐角处的上表面部分和侧面部分均内凹以形成排水槽4,这不仅方便设置排水槽4,还可以使相邻两个透水砖4上的排水槽4相拼接为一个大的排水通道,可以降低雨水流动阻力。
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排水槽4可以具有L形横截面。可以使L形排水槽4的底壁与透水砖的侧面相垂直,而侧壁与透水砖的侧面相平行,这样,相邻两个透水砖的L形排水槽4相邻从而拼接为一个U形排水通道,而且该U形排水通道可以具有平整的底壁,可以增大雨水及灰尘等杂物排出的通畅性,利于雨水及灰尘等杂物流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表面3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这样,透水砖的上表面3圆滑,铺设在路面上后,方便行走,两个排水槽4分别位于曲面的两侧,雨水落在透水砖的上表面3上,可以沿着向上凸起的曲面向下滑落,并将附着在向上凸起的曲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冲刷下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表面3可以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折面,也即,上表面3的顶部可以为平面,而在顶部周围可以形成为倾斜向下并向外的侧面,这样,雨水也可以冲刷上表面3的倾斜侧面部分,当然,这里的平面部分面积要相对小,以避免影响冲刷效果。
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上表面3可以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曲面,以形成引导曲面。具体地,该凸起的弧形曲面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端面1延伸至第二端面2,两个排水槽4分别位于其横向方向的两侧。这样,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时,相邻透水砖的弧形曲面和排水砖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分别依次相接,雨水从弧形侧面的顶部向两侧底部流动,进入排水槽4中,进而向道路两旁排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表面3也可以构造为球形曲面,雨水从球形曲面的顶部向四周底部流动,进而进入排水槽4中。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择地,曲面的最高点到相邻两个排水槽4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可以使雨水均匀地冲刷曲面的各处,并均匀地流入两侧的排水槽4中,避免出现一个排水槽4中雨水过少,而另一个排水槽4中雨水过多,排泄不畅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透水砖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排水通孔5,该排水通孔5沿纵向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雨水从透水砖的上表面3通过透水孔隙向下渗透,进入到排水通孔5,通过排水通孔5可以直接向外排出,增加透水砖的整体透水能力,而且排水通孔5与排水槽4平行,铺设时,使得透水砖的纵向方向与道路的横向方向相一致,排水通孔5以及排水槽4内的雨水均可以排向道路两旁的排水设施内。另外,雨水还可以在排水通孔5中储存缓冲,使得透水砖具有一定的海绵吸水能力。排水通孔5可以为圆形或方形,只要满足结构简单,内壁平整,利于雨水排泄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排水通孔5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排水通孔5在透水砖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例如,排水通孔5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每个排水通孔5与上表面3的不同部分对应,这样可以加快透水砖各处的雨水向下渗透的速度,还可以增加透水砖储水缓冲容积,以利于在降雨量较大时,尽可能的减少路面积水。另外,在不影响透水砖的强度的情况下,还可以尽量减小透水砖的重量。
另外,基于使用便利性,透水砖可以构造为长方体状,长宽比可以为2:1,例如,其长度可以为200-300mm,对应的,其宽度可以为100-150mm,排水通孔5可以为三个,内径对应可以为15-30mm;向上凸起的曲面的高度可以为5mm-10mm,这里,曲面的高度要满足:曲面的倾斜度利于雨水能够冲刷干净上表面3,同时避免曲面高度过高,不利于行走;排水槽4的深度可以为10mm-20mm,避免深度过深,影响行走舒适性,且,不利于清理排水槽4中的残留杂物;而排水槽4的宽度可以与排水槽4的深度相等,或者大于排水槽4的深度,这样,排水槽4具有较宽的横截面,利于雨水在排水槽4中通常的流动,且便于清理排水槽4中的残留杂物。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所述排水槽(4)从所述第一端面(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2),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沿所述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所述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具有L形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的最高点到相邻两个排水槽(4)之间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排水通孔(5),该排水通孔(5)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端面(1)和所述第二端面(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孔(5)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排水通孔(5)在所述透水砖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
CN201921427528.1U 2019-08-29 2019-08-29 透水砖 Active CN210797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528.1U CN210797159U (zh) 2019-08-29 2019-08-29 透水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528.1U CN210797159U (zh) 2019-08-29 2019-08-29 透水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7159U true CN210797159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9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7528.1U Active CN210797159U (zh) 2019-08-29 2019-08-29 透水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7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1280B (zh) 一种透水铺装结构
CN206052536U (zh) 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桥面以及桥梁
CN1104535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收集系统
CN109098064A (zh) 避免路面雨水沉积的海绵城市道路结构
CN204849520U (zh) 道路排水系统
CA2712041A1 (en) Pavedrain
CN205347914U (zh) 具有导流孔的互锁式生态透水混凝土路面砖
CN210797159U (zh) 透水砖
CN210507029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09482092U (zh) 适用于市政道路红线外设置生物滞留带的海绵城市系统
CN209907139U (zh) 一种新型人行道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21540539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结构
CN105421647A (zh) 一种收集利用雨水的台阶砌块
CN214497045U (zh) 一种新型含加气混凝土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透水砖
CN214116133U (zh) 一种多功能透水孔混凝土路面砖
CN210065466U (zh) 一种径流污染控制生态滤沟
CN211689725U (zh) 一种园林景观排水路面
CN208415039U (zh) 生态透水砖
CN203411895U (zh) 公路桥梁桥面排水设施
KR101023932B1 (ko) 녹화용 경량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녹화용 구조체
CN202989722U (zh) 一种透水路缘石
CN217438703U (zh) 一种人行天桥排水和防积水溅水系统
CN218373087U (zh) 一种嵌入式的清淤污泥透水砖
CN216378982U (zh) 一种全断面封闭型海绵道路结构
CN210458847U (zh) 一种环保型沥青路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612, building 1, No.9 Xinghuo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0

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12, building 1, No.9 Xinghuo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100070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nstruction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