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96341U -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96341U
CN210796341U CN201921503014.XU CN201921503014U CN210796341U CN 210796341 U CN210796341 U CN 210796341U CN 201921503014 U CN201921503014 U CN 201921503014U CN 210796341 U CN210796341 U CN 210796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rack
support frame
coke guide
jo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030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允岭
王大伟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hiheng Special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hiheng Special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hiheng Special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hiheng Special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030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96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96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96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包括托梁、底梁、支座和第一轨道,所述底梁设置于所述托梁上方,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方,在所述托梁和支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座一端搭设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支座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且使得整个结构除了第一轨道更换除外的其余结构进行更换时,都不需要停产就可完成更换工作,在更换时,不需要整体向外移动,不存在轨道需要重新安装而导致的轨道不易找正的问题。

Description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拦焦车轨道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拦焦车是大型焦炉的配套设备,一般运行在焦炉焦侧的道轨上,主要用于开关焦炉炉门,将推焦车从焦炉炭室内推出的炽热焦炭引导至熄焦车内,并负责运送需维修的炉门和炉门框。拦焦车在行走时,靠近焦炉炉柱一侧的轨道为拦焦车第一轨道,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对于拦焦车正常工作具有很大影响。
现有技术中,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在第一轨道下方设置的底座和底梁,底梁设置在炉柱牛腿上方,该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设计薄弱,基础底座容易出现被腐蚀、开焊等情况,造成拦焦车脱轨等事故。如按现有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如图1,在第一轨道需要更换基础底梁或底座时,由于平台整体外移,重新安装道轨时不易找正,与炉体间距无法保证;且更换工作存在底梁费用高、工作量大、停产时间长,且更换后会出现重复事故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包括托梁、底梁、支座和第一轨道,所述底梁设置于所述托梁上方,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方,在所述托梁和支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座一端搭设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支座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且使得整个结构除了第一轨道更换除外的其余结构进行更换时,都不需要停产就可完成更换工作,在更换时,不需要整体向外移动,不存在轨道需要重新安装而导致的轨道不易找正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底梁包括相连的第一工字梁和第二工字梁,所述第一工字梁为东西方向设置的第一工字梁,所述第二工字梁为南北方向设置的第二工字梁,所述第二工字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工字梁和所述支撑架之间。本申请中底梁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工字梁,使得工字梁翼缘板若被腐蚀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做局部更换、修复该部位,无需整体更换整个工字梁。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工字梁上端,所述支座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端。本申请中支座、底梁糟腐蚀后需要更换时,可逐一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支座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本申请中第一轨道的设置位置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字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0.6-0.8米。本申请中第二工字梁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操作性更强、更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所述支座高度的2-3倍。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宽度为所述支撑架宽度的1.8-2.5倍。本申请中支撑架与支座的高度、宽度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二工字梁与第二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下端通过第一卡板与所述托梁相连,所述支撑架上端通过第二卡板与所述支座相连。本申请中支撑架上下两端与卡板相连,使得该结构更方便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块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架,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且使得整个结构除了第一轨道更换除外的其余结构进行更换时,都不需要停产就可完成更换工作,在更换时,不需要整体向外移动,不存在轨道需要重新安装而导致的轨道不易找正的问题;
2、本申请中底梁通过设置不同方向的工字梁,使得工字梁翼缘板若被腐蚀需要更换时,只需要做局部更换、修复该部位,无需整体更换整个工字梁;
3、本申请中支座、底梁糟腐蚀后需要更换时,可逐一更换;
4、本申请中第一轨道的设置位置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
5、本申请中第二工字梁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稳固,操作性更强、更灵活;
6、本申请中支撑架与支座的高度、宽度设置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固;
7、本申请中支撑架上下两端与卡板相连,使得该结构更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第一轨道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第一轨道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轨道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如图2-4所示,包括托梁1、底梁2、支座3和第一轨道4,底梁2设置于托梁1上方,支座3设置于底梁2上方,第一轨道4设置于支座3上方,在托梁1和支座3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5,支座3一端搭设于底梁2上方,支座3另一端搭设于支撑架5上方。底梁2包括相连的第一工字梁21和第二工字梁22,第一工字梁21为东西方向设置的第一工字梁21,第二工字梁22为南北方向设置的第二工字梁22,第二工字梁22设置于第一工字梁21和支撑架5之间。支座3一端搭设于第一工字梁21上端,支座3另一端搭设于支撑架5上端。第一轨道4设置于支座3靠近支撑架5的一端。所述支撑架5包括第一支撑杆51和第二支撑杆52,所述第一支撑杆51与第二支撑杆5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51设置于第二工字梁22与第二支撑杆52之间。支撑架5下端通过第一卡板61与托梁1相连,支撑架5上端通过第二卡板62与支座3相连。支撑架5下端设置有第一卡块71,第一卡板61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71配合设置的第一卡槽611;支撑架5上端设置有第二卡块72,第二卡板62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块72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槽621。
第二工字梁22与支撑架5之间的距离为0.6-0.8米。支撑架5的高度为支座3高度的2-3倍。支座3的宽度为支撑架5宽度的1.8-2.5倍。
现在工厂里常用的拦焦车第一轨道4基础结构如图1所示,托梁1一端与炉柱8相连,炉柱8上方设置有底梁2,底梁2上方设置有支座3,第一轨道4安装在支座3上方,这种结构若需要更换底梁2或支座3时整个轨道平台要整体外移,且再安装第一轨道4时不易找正,与炉体间距无法保证。而且更换底梁2费用高、工作量大、停产时间长,且更换后会出现重复事故。
而使用本申请中第一轨道4基础结构时,将托梁1一端与炉柱8相连,在托梁1上方安装第一工字梁21、第二工字梁22和支撑架5,再将支座3安装与底梁2上方,再将第一轨道4安装与支座3上方。该结构在使用时,若第一工字梁21、第二工字梁22或者支撑架5任一部件需要更换时,都不需要停产,只需要单独更换即可,由于整个结构比较稳固,也不会影响第一轨道4的正常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卡板与支撑杆之间的卡块和卡槽的结构可以是常用的卡接块和卡接槽结构,比如卡块为T型卡块,卡槽为与T型卡块配合设置的T型滑槽,卡块可以从滑槽一端滑入完成组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梁、底梁、支座和第一轨道,所述底梁设置于所述托梁上方,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方,在所述托梁和支座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座一端搭设于所述底梁上方,所述支座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包括相连的第一工字梁和第二工字梁,所述第一工字梁为东西方向设置的第一工字梁,所述第二工字梁为南北方向设置的第二工字梁,所述第二工字梁设置于所述第一工字梁和所述支撑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工字梁上端,所述支座另一端搭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于所述支座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字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0.6-0.8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高度为所述支座高度的2-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宽度为所述支撑架宽度的1.8-2.5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第二工字梁与第二支撑杆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下端通过第一卡板与所述托梁相连,所述支撑架上端通过第二卡板与所述支座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配合设置的第一卡槽;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卡块配合设置的第二卡槽。
CN201921503014.XU 2019-09-09 2019-09-09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Active CN210796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014.XU CN210796341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03014.XU CN210796341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96341U true CN210796341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44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03014.XU Active CN210796341U (zh) 2019-09-09 2019-09-09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963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7930A (zh) * 2019-09-09 2019-11-19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7930A (zh) * 2019-09-09 2019-11-19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CN110467930B (zh) * 2019-09-09 2024-05-24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96341U (zh)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CN107121290A (zh) 发动机试验安装设备及发动机试验安装系统
CN204785424U (zh) 一种电力角钢塔设备箱安装基座
CN21929847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柱的连接结构
CN218950827U (zh) 一种h型钢输送用固定结构
CN217461536U (zh) 大跨度钢梁滑移胎架
CN110467930B (zh) 拦焦车第一轨道基础结构
CN113916684B (zh) 一种用于钢梁四点弯曲稳定性试验的加载装置
CN109094577A (zh) 一种索道支架装置
CN210370122U (zh) 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钢管塔连接装置
CN209381840U (zh) 一种新型接触网定位立柱装置
CN203471219U (zh) 一种管塔工装
CN208214671U (zh) 弯管堆焊夹具
CN112030781A (zh) 钢拱桥拱肋节段的安装方法及安装结构
CN219767240U (zh) 一种组合梁支撑及滑动焊接工装
CN220934782U (zh) 一种用于马蹄型隧道的环网电缆支架
CN216504587U (zh) 一种管道接头对中装置
CN220352531U (zh) 一种三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架体
CN216302403U (zh) 一种大管径管道运输装置
CN217003408U (zh) 一种检修平台
CN110280940A (zh) 一种旋转节可调柔性工装及方法
CN108421182A (zh) 一种变电检修安全带悬挂装置
CN220139450U (zh) 光伏柔性支架钢绞线支撑块
CN219274877U (zh) 一种接线盒自动焊接机
CN210486917U (zh) 一种用于自动测量的移动式测量仪器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