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89933U - 穿线夹具 - Google Patents

穿线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89933U
CN210789933U CN201921851352.2U CN201921851352U CN210789933U CN 210789933 U CN210789933 U CN 210789933U CN 201921851352 U CN201921851352 U CN 201921851352U CN 210789933 U CN210789933 U CN 210789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hreading
clamping device
limit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513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义贤
林家晓
陈德
罗剑
黄付延
黄金淼
陈招东
杜兵
冯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513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89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89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89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线夹具,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穿线夹具,包括第一基座、驱动机构和夹持装置。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基座,夹持装置连接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待穿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夹持装置平移和旋转。穿线夹具的驱动机构能够驱使夹持装置平移或者旋转,从而使得夹持装置所装夹的排线能够弯折与平移,从而完成穿线工作。相较于人工穿线而言,能够显著提高穿线的效率。

Description

穿线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线夹具。
背景技术
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件有排线或者其他连接线,需要将排线或者连接线这类待穿线穿过待装配的装配件才能进行装配的情况。行业内常规做法是通过人工折弯或者垂直插入后,进行设备安排装配。
这种方式存在人工操作工时长、劳动强度大导致的装配产能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线夹具,其能够在装配过程中改善人工穿线产生的耗时长以及产能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线夹具,包括第一基座、驱动机构和夹持装置;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待穿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平移和旋转。
穿线夹具能够依靠夹持装置将待穿线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驱动机构来实现待穿线的折弯以及移动,从而免除了人工穿线的需要,解决了相应问题。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穿线夹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平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旋转。
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配合,能够分别实现待穿线的平移和折弯,以完成相应的穿线操作。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座沿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夹持装置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体和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固定于所述基体,所述基体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平行或共线。
气动手指可以夹持待穿线,并且可以根据工作位置或者安装空间来设置气动手指的位置,既可以使得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和预设轴线平行,也可以共线,只要能够方便进行待穿线的角度调节即可。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推动部在推动所述夹持装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沿所述滑槽运动。
通过推动部与滑槽的配合,直线驱动装置的直线推动作用就能够使得夹持装置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待穿线被弯折。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穿线夹具还包括行程限制结构,所述行程限制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推动部的行程。
行程限制结构能够保障待穿线的弯折角度符合要求,避免弯折过量而导致待穿线损坏。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行程限制结构包括限位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基座包括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螺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限位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母和所述推动部分别处于所述限位安装部的两侧。
限位螺杆和限位螺母能够形成简单又实用的行程限制结构,方便调整推动部的行程。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导轨,所述第一基座上固定有导块,所述导块与所述导轨配合。
有导块与导轨的配合,第二基座被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时的运动方向与稳定性更佳。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移动范围。
限位部可以避免第二基座移动的行程过量,避免驱动机构或者夹持装置在穿线过程中与其他装配件或者装置发生碰撞。
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的上部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处于所述限位部的下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穿线夹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穿线夹具的一个视角下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图3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与预设轴线共线设置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与预设轴线平行设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为基体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排线的示意图。
图标:100-穿线夹具;10-第一基座;11-缓冲垫;12-导块;30-驱动机构;31-第二基座;311-导轨;312-限位部;33-第一驱动装置;332-卡块;35-第二驱动装置;352-推块;354-深沟球轴承;50-夹持装置;51-基体;512-第一固定板;514-第二固定板;53-气动手指;532-气动手指的中心轴;54-腰型槽;60-旋转轴;70-行程限制结构;71-限位螺杆;73-限位螺母;200-排线;300-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9,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线夹具100,包括第一基座10、驱动机构30和夹持装置50;
驱动机构30设置于第一基座10,夹持装置50连接于驱动机构30的输出端,夹持装置50用于夹持待穿线,驱动机构30能够驱动夹持装置50平移和旋转。
其中,穿线夹具100能够依靠夹持装置50将待穿线进行夹持固定,然后通过驱动机构30来实现待穿线的折弯以及移动,从而免除了人工穿线的需要,解决了相应问题。
请结合图2和图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第二基座31、第一驱动装置33和第二驱动装置35,第一驱动装置33设置于第一基座10,第一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第二基座31相对于第一基座10平移,第二驱动装置35设置于第二基座31,第二驱动装置35用于驱动夹持装置50相对于第二基座31旋转。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3和第二驱动装置35的配合,能够分别实现待穿线的平移和折弯,以完成相应的穿线操作。
进一步的,第二基座31沿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基座10,夹持装置50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基座31,预设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根据安装时的安装空间情况可以对预设方向和预设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进行调整,以便于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方向垂直于预设轴线。
其中,本实施例所指的预设方向是图4中的上下方向,而预设轴线则是图4所示的旋转轴60的轴线。
可以理解的是,当经常装配的排线或者连接线在初始时有一定的弯曲,也可以选择调整预设方向和预设轴线之间的夹角关系,使得夹持装置50能够更好地夹持排线或者连接线。
如图5至图8所示,详细的,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50包括基体51和气动手指53,气动手指53固定于基体51,基体51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基座31,预设轴线与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平行或共线。气动手指53可以夹持待穿线,并且可以根据工作位置或者安装空间来设置气动手指53的位置,既可以使得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和预设轴线平行,也可以共线,只要能够方便进行待穿线的角度调节即可。
其中,图8示出了气动手指的中心轴532,上文中的中心轴线即为该轴的轴线。
更为详细的,预设轴线与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共线(同轴)或平行(异轴)的区别可以理解为跑道的内圈和外圈的转弯区域的区别。
在第二驱动装置35作用在基体51上的作用力恒定时,预设轴线与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共线的方案相当于是在内圈跑动,转弯时的行程短且角度小;预设轴线与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案相当于是在外圈跑动,转弯时的行程长但是角度大。这样一来,在第二驱动装置35作用在基体51上的作用力恒定时,旋转轴60和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同轴可以使得排线或者连接线被弯折较小的角度,旋转轴60和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异轴可以使得排线或者连接线被弯折较大的角度。实现不同的工作位置有不同的角度调节范围。
其中,气动手指53也可以更换为其他类型的夹持机构,如气动夹具、液压夹具等等,只要能够保持稳定的夹持与释放即可。本实施例采用的气动手指53质量较轻、成本更低,同时工作稳定,较为实用。
比如图5和图7中,气动手指53在基体51上的位置不同,占据的安装空间也不同。但都能够用于对待穿线进行夹持,并在基体51转动时,带动待穿线弯折。将基体51划分为第一固定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14,图5中,气动手指53设置于第一固定板512;图7中,气动手指53设置于第二固定板514。
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35为直线驱动装置,夹持装置50上设置有滑槽,第二驱动装置35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动部,推动部与滑槽配合,推动部在推动夹持装置50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沿滑槽运动。通过推动部与滑槽的配合,直线驱动装置的直线推动作用就能够使得夹持装置50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待穿线被弯折。更为详细的,本实施例所用的推动部是由推块352和深沟球轴承354组成,而滑槽的形貌是腰型槽54。深沟球轴承354与腰型槽54配合时,能够相互间产生滑动,不会相互碰伤。当第二驱动装置35驱动推块352向下运动时,深沟球轴承354会推挤腰型槽54的槽壁,由于基体51是以预设轴线为轴铰接于第二基座31,所以在推挤的过程中,基体51会转动,从而带动了气动手指53转动,最终使得排线或者连接线弯折。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腰型槽54所处的实体是第二固定板514上的一个实体块,可以选择将该实体块与第二固定板514设计成可拆卸连接,也可以设计成一体结构,根据需要选择即可。
请继续参照图3,在本实施中,穿线夹具100还包括行程限制结构70,行程限制结构70用于调节推动部的行程。行程限制结构70能够保障待穿线的弯折角度符合要求,避免弯折过量而导致待穿线损坏。
详细的,在本实施例中,行程限制结构70包括限位螺杆71和限位螺母73,第二基座31包括限位安装部,限位螺杆71可活动地穿设于限位安装部,限位螺杆71的一端与推动部连接,限位螺母73与限位螺杆71螺纹连接,限位螺母73和推动部分别处于限位安装部的两侧。限位螺杆71和限位螺母73能够形成简单又实用的行程限制结构70,方便调整推动部的行程。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35为气缸。气缸作为成本较低的直线驱动装置,能够有效实现所需的直线驱动,并且不会有很高的使用成本。
配合上述的行程限制结构70,推动部的行程有限,从而使得基体51的转动幅度有限。比如初始的行程可以实现图9中的转动幅度,其中,虚线表示的基体51为被上方箭头表示的作用力推移后的基体51。当行程被进一步限制后,基体51转动的幅度小于图9所示的幅度;当行程被扩大时,则转动的幅度大于图9中的幅度。从而使得排线或者连接线的弯折的角度不同。而且整体的成本也不会很高,对于实际生产时的成本控制而言更有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33为直线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33输出端与第二基座31连接,第二基座31上设有导轨311,第一基座10上固定有导块12,导块12与导轨311配合。有导块12与导轨311的配合,第二基座31被第一驱动装置33驱动时的运动方向与稳定性更佳。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33也是气缸,气缸末端连接有卡块332,卡块332卡设于第二基座31。
为避免第一驱动装置33驱动第二基座31移动过量,第二基座31上设有限位部312,限位部312用于限制第二基座31相对于第一基座10的移动范围。
限位部312可以避免第二基座31移动的行程过量,避免驱动机构30或者夹持装置50在穿线过程中与其他装配件或者装置发生碰撞。而为了第一基座10和第二基座31之间不发生较强的碰撞,在第一基座10上部设有缓冲垫11,缓冲垫11处于限位部312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请结合图10,以图10中的排线200为例,在穿线时,气动手指53将待穿的排线200夹持,如果要穿线的孔洞300可以直接穿过,则第一驱动装置33直接驱动第二基座31下移,使得排线200穿过孔洞300。如果待穿线的产品的孔洞300位置和上述位置不同,则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3将第二基座31驱动下移,然后由第二驱动装置35驱动推块352下移,并使得深沟球轴承354向下推挤基体51,使得基体51绕着旋转轴60转动,从而使得排线200被折弯且使得排线200的头部对准孔洞300,然后第一驱动装置33继续驱动第二基座31移动,使得排线200最终穿过孔洞300。当然,也可以先调整好排线200的角度,然后由第一驱动装置33一次性驱动第二基座31移动到位,使得排线200穿过孔洞300。
在上述调整排线200角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既有的角度不合适,可以调整限位螺母73在限位螺杆71上的位置。
比如推块352下移到极限的情况下,排线200的角度依然未能弯折到位,没有对准孔洞300的话,则可以将限位螺母73向上移动,使得推块352可以被推动下移的行程增大,从而使得深沟球轴承354在腰型槽54内的移动距离更长,使得基体51转动幅度更大,从而使得排线200被弯折的角度增大。
反之,将限位螺母73向下移动时,则推块352的行程减少,最终使得排线200被弯折的角度更小。
此外,也可以根据排线200与孔洞300的位置情况,预先将气动手指53选择安装到第一固定板512(旋转轴60与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同轴)或者第二固定板514(异轴)上,使得角度调节的范围不同。而且由于在两块板上的位置不同,有时在第一固定板512上或者第二固定板514上的气动手指53夹持排线200后,孔洞300的位置恰好处于其中一种情况的排线200的下方,则可以确定气动手指53是装在第一固定板512上更合适,还是第二固定板514上更合适。之后便可以进一步进行排线200的穿线工作。
而且同轴和异轴的两种安装气动手指53的方式,也能够避免排线200被过度折弯,导致折损、折破的问题产生。
这样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穿线工作,减少了耗时,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能够长时间穿线,保障装配生产的产能。并且由于对排线200弯折时不会损坏排线200,装配的质量也有保障。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穿线夹具100的驱动机构30能够驱使夹持装置50平移或者旋转,从而使得夹持装置50所装夹的排线200能够弯折与平移,从而完成穿线工作。相较于人工穿线而言,能够显著提高穿线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驱动机构和夹持装置;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夹持装置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待穿线,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夹持装置平移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平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基座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沿预设方向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夹持装置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体和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固定于所述基体,所述基体围绕预设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预设轴线与所述气动手指的中心轴线平行或共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与所述滑槽配合,所述推动部在推动所述夹持装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沿所述滑槽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夹具还包括行程限制结构,所述行程限制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推动部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限制结构包括限位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第二基座包括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螺杆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限位安装部,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限位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限位螺母和所述推动部分别处于所述限位安装部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导轨,所述第一基座上固定有导块,所述导块与所述导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基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的移动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线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上部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处于所述限位部的下方。
CN201921851352.2U 2019-10-30 2019-10-30 穿线夹具 Active CN210789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352.2U CN210789933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穿线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51352.2U CN210789933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穿线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89933U true CN210789933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38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51352.2U Active CN210789933U (zh) 2019-10-30 2019-10-30 穿线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899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27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穿线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7276A (zh) * 2019-10-30 2019-12-20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穿线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7276A (zh) 穿线夹具
CN109262345B (zh) 一种转换装置及翻转安装设备
CN210586815U (zh) 一种汽车车窗铝导轨冲压用夹持机械手
CN210789933U (zh) 穿线夹具
CN209793773U (zh) 大行程电动夹爪
CN111496711A (zh) 一种固定夹持机构
CN210024699U (zh) 卧式双端面磨床用无芯自动装夹机构
CN211619624U (zh) 一种卧式盘线机
CN209830442U (zh) 一种切割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切割装置及切割生产线
CN210558518U (zh) 一种方形截面导线的压线调节机构
CN110187152B (zh) 一种卫星通信天线测试转台
CN108732497B (zh) 一种直线电机的安装测试设备
CN216298961U (zh) 一种可调节内径的珩磨刷
CN109384038B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18754170U (zh) 自动调节排线换向的复绕机
CN216662049U (zh) 一种具有张紧力的储线装置
CN210558576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17859798U (zh) 一种基于弹簧卡位的销钉安装装置
CN116238967B (zh) 一种电缆的绕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00685B (zh) 自动上料定位夹紧装置及变压器绕线定位装置
CN213988601U (zh) 外绕式飞叉绕线机定子起始线头夹线机构
CN216029367U (zh) 一种用于不规则工件的夹具
CN220073749U (zh) 一种方便更换焊接头的焊接变位机
CN217728127U (zh) 一种外圆磨床工件夹持装置
CN219818289U (zh) 一种攻牙机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