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72606U - 屋顶机 - Google Patents

屋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72606U
CN210772606U CN201921843712.4U CN201921843712U CN210772606U CN 210772606 U CN210772606 U CN 210772606U CN 201921843712 U CN201921843712 U CN 201921843712U CN 210772606 U CN210772606 U CN 210772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hamber
heat
fan
air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37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浩棠
白智帆
李慧玲
翁伟丰
陈天行
简卓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18437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72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72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72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机。屋顶机包括机壳、第一换热件、第一风机及第二换热件。机壳内形成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内侧壁由多个第一换热面首尾拼接形成。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换热面上开设有回风口。第一换热件设于第一腔室内,并沿多个第一换热面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以围设形成换热部。第一风机设于换热部内。第二换热件设于第二腔室内,第二换热件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成夹角设置,且与回风口位置对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顶机可提高能效。

Description

屋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机。
背景技术
屋顶机为一种可集制冷、制热、送风、空气净化以及电控于一体的大中型空调设备,因其安装于楼宇屋顶,故称之为屋顶机。
现有技术的屋顶机一般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内的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控盒等等。因风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控盒等结构布局不合理,导致整个屋顶机的能效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屋顶机能效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能效的屋顶机。
一种屋顶机,包括:
机壳,其内形成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由多个第一换热面首尾拼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换热面上开设有回风口;
第一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沿多个所述第一换热面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以围设形成换热部;
第一风机,设于所述换热部内;
第二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面成夹角设置,且与所述回风口位置对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为矩形,所述第一换热件为矩形框状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件包括两个矩形框状的换热主体,两个所述换热主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换热部,每个所述换热部内均收容有所述第一风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换热主体上开设有换热缺口,两个所述换热主体上的所述换热缺口相对设置,以连通两个所述换热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位于两个所述换热主体的同一侧,所述换热缺口设置于所述换热主体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拐角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室为矩形,所述第二换热件的一侧延伸至开设有所述回风口的所述第二换热面的拐角处,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换热面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面上均开设有回风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及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电机及所述第二风机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位于所述第二换热件背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位于所述第二换热件背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蜗口位置对齐和/或所述第二换热件朝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与所述第一换热件及所述第二换热件连通
上述屋顶机,第一换热件沿多个第一换热面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可有效增大第一换热件的表面积。当位于换热部内的第一风机工作时,第一换热件的每个朝向第一风机的表面均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于提升第一换热件的换热效率。与此同时,第二换热件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成夹角设置,且与回风口位置对齐,相较于传统的第二换热件与设置回风口的第二换热面平行设置而言,第二换热件的表面积亦增大,进而可有效提升第二换热件的换热效率。因此,综合第一换热件及第二换热件换热效率的提升,可提高整个屋顶机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屋顶机的俯视平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屋顶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顶机10,其包括机壳11、压缩机12、第一换热件13、第一风机14、第二换热件15、电机16、第二风机17及控制盒18。
机壳11用于提供容置空间。压缩机12、第一换热件13、第一风机14、第二换热件15、电机16、第二风机17及控制盒18设于机壳11的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执行屋顶机10的换热功能。
机壳11一般为立方体形,以方便成型。机壳11内形成有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在屋顶机10装配的过程中,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两者中一者位于室内,另一者位于室外。
下面以第一腔室110位于室内,第二腔室112位于室外对屋顶机10的结构及原理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可分开成型,也可通过在机壳11的容置空间内设置分隔板114,分隔板114将容置空间分隔形成上述第一腔室110与第二腔室11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分隔板114沿平行于机壳11宽度方向的轴向设置,以将容置空间分隔形成两个尺寸相同的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均为矩形,且为并列设置。矩形的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形状较为规整,进而方便在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内布局。
第一腔室110的内侧壁由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首尾拼接形成。至少部分第一换热面1101上设置有与室外连通的进风口1103,使得第一腔室110可与室外进行气体交换。第二腔室112的内侧壁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至少其中一个第二换热面1121上开设有回风口1123,第二腔室112通过回风口1123与室内连通,使得第二腔室112可与室内进行气体交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均为矩形,则第一换热面1101及第二换热面1121均为四个。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中,可其中一个第二换热面1121上开设回风口1123,也可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上均开设回风口1123。
可以理解的,由于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由分隔板114分隔形成,因此,分隔板114面向第一腔室110的表面用作第一换热面1101,对应地分隔板114面向第二腔室112的表面用作及第二换热面1121。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为其他相同形状时,例如五边形、六边形时,第一换热面1101及第二换热面1121的数量可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同为五个、同为六个等,或者第一换热面1101及第二换热面1121的数量均不相同亦可。此外,当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两者的形状不同时,例如第一腔室110为五边形、第二腔室112为六边形,第一换热面1101及第二换热面1121的数量也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
压缩机12、第一换热件13及第一风机14均设于第一腔室110内,第二换热件15、电机16、第二风机17及控制盒18设于第二腔室112内。压缩机12分别与第一换热件13及第二换热件15连通。压缩机12用于将冷却剂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输入至第一换热件13内。第一风机14与电机16电连接,电机16工作驱动第一风机14转动,室外的空气被卷入至第一腔室110内,并在第一换热件13内与第一换热件13实现热交换。
具体地,室外空气的温度低于第一换热件13内冷却剂的温度。因此,通过热交换,第一换热件13内的冷却剂温度降低,形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第一腔室110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并排放至室外。第一换热件13与第二换热件15连通,第一换热件13内低温高压的液体流入至第二换热件15内。电机16与第二风机17电连接,电机16用于驱动第二风机17旋转,室内空气从回风口1123处卷入第二腔室112内,并在第二换热件15处与低温高压的液体进行热交换。由于室内的空气温度高于冷却剂液体的温度,因此通过热交换,第二换热件15内的冷却剂温度升高,形成高温低压的气体,第二腔室112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并排放至室内,以对室内进行制冷。继而,第二换热件15内的高温低压的气体重新进入至压缩机12内循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盒18与压缩机12、第一换热件13、第一风机14、第二换热件15、第二风机17及电机16电连接,控制器18用于控制压缩机12、第一换热件13、第一风机14、第二换热件15、第二风机17及电机16在屋顶机10执行换热功能时启动。
更具体地,第一换热件13为蒸发器或冷凝器两者中的一者,第二换热件15为蒸发器或冷凝器中的另一者。若第一换热件13为冷凝器、则第二换热件15为蒸发器,屋顶机10用于对室内进行制冷。若第一换热件13为蒸发器、则第二换热件15为冷凝器,屋顶机10可对室内进行制热。
在传统的屋顶机10中,控制盒18设于第一腔室110的第一换热面1101上。由于控制盒18的阻挡,第一换热件13无法沿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的连接方向进行延伸,导致第一换热件13表面积较小。此外,第二换热件15设于第二腔室112内时,第二换热件15一般与设置有回风口1123的第二换热面1121平行设置,导致第二换热件15的表面积亦较小。而第一换热件13及第二换热件15表面积较小,具有较低的换热效率,进而容易造成屋顶机10的能效较低。
而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件13沿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以围设形成换热部1105,第一风机14设于换热部1105内。第一换热件13沿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可有效增大第一换热件13的表面积。而第一风机14设置于换热部1105内,当第一风机14工作时,第一换热件13每个朝向第一风机14的表面均可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于提升第一换热件13的换热效率。第二换热件15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成夹角设置,且与回风口1123位置对齐,相较于传统的第二换热件15与设置回风口1123的第二换热面1121平行设置而言,第二换热件15的表面积亦增大,使得第二换热件15的换热效率也提升。因此,综合第一换热件13及第二换热件15表面积的增大,可有效提升第一换热件13及第二换热件15的换热效率,进而使得整个屋顶机10的能效可得到有效提升。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件13为矩形框状结构。具体地,第一换热件13可以由单个矩形框状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也可以由两个U形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或者,也可以由多个L形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第一换热件13可以为封闭的矩形框状结构,也可以为开放式的矩形框状结构。
由于第一腔室110为矩形,第一换热面1101为四个,因此,矩形框状结构的第一换热件13可与第一腔室110形状匹配。因此,当第一换热件13装配于第一腔室110内时,沿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的连接方向设置的第一换热件13与第一换热面1101之间的间隙较小,使得第一换热件13装配时浪费的空间较少。进而,第一换热件13围设形成的矩形换热部1105亦具有较大的空间可用于对第一风机14进行布局。而第一风机14设置于换热部1105内,可实现第一换热件13的四面进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面进风是指第一腔室110内覆盖于四个第一换热面1101上的第一换热件13均可与第一风机14卷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第一换热件13换热效率的提高。为保证在第一风机14工作时具有较佳的进风效果,与分隔板114相邻或者相对的三个第一换热面1101上均开设有进风口1103,以促使第一腔室110可实现多面进风。而由于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内的换热过程不一致,为避免第一腔室110及第二腔室112内的换热效果相互影响,一般在分隔板114的第一换热面1101上未开设进风口1103。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件13包括两个矩形框状的换热主体130,两个换热主体130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并列设置的换热部1105,每个换热部1105内均收容有第一风机14。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换热部1105内的第一风机14的数量具体不受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
具体地,换热主体130可以由单个矩形框状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也可以为两个U形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或者,也可以由多个L形的换热单元拼接形成。换热主体130可以为封闭的矩形框状结构,或者,也可以为开放式的矩形框状结构。
两个换热主体130可关于第一腔室110的横向轴线或者纵向轴线对称或非对称设置。较佳的为关于第一腔室110的横向轴线或纵向轴线为对称设置,使得两个换热部1105具有相同的空间便于布置第一风机14。
下面,对两个换热主体130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并列设置的换热部1105的结构进行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命名四个第一换热面1101分别为A、B、C、D,A与C相对设置,B与D相对设置,A为设置于分隔板114上的第一换热面1101。其中一个换热主体130沿A-B-C-A的延伸方向形成换热部1105,另一个换热主体130沿A-D-C-A的方向延伸形成换热部1105。两个换热主体130均具有部分覆设于A及C上。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腔室110内仅设置一个换热部1105时,第一换热件13沿A-B-C-D,或者A-D-C-B的延伸方向的延伸方向。
以两个换热主体130关于第一腔室110垂直于分隔板114的横向轴线对称设置为例,位于横向轴线一侧的换热主体130、换热部1105及第一风机14对应一个换热系统,位于横向轴线另一侧的换热主体130、换热部1105及第二风机17对应另一个换热系统。通过设置两个换热主体130,可实现屋顶机10双换热系统作业,以便于提高屋顶机10的工作效率。而通过设置两个换热主体130,可将双换热系统内的组件分隔,以便于在与换热系统对应的元件产生故障时,快速且准确地找到故障元件。具体地,双换热系统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双换热系统的同时作业或者分开作用。
进一步地,换热主体130上开设有换热缺口132,两个换热主体130上的换热缺口132相对设置,以连通两个换热部1105。因此,当两个换热系统同时工作时,每个换热系统内的第一风机14可通过换热缺口132作用于两个换热系统内的换热主体130,以便于提升整个第一腔室110内的空气对流,使得两个换热系统内的换热主体130均具有较佳的换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第二腔室112位于两个换热主体130的同一侧,换热缺口132设置于换热主体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拐角处。下面以第二腔室112位于两个换热主体130的左侧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腔室112位于两个换热主体130的左侧也意味着第二腔室112位于第一腔室110的左侧。两个换热主体130分布于第一腔室110内,并呈上下分布。位于上侧的换热主体130包括相对的第一左侧部分及第一右侧部分,以及相对的第一上侧部分及第一下侧部分。第一左侧部分靠近分隔板114、第一右侧部分远离分隔板114,第一上侧部分远离下侧换热主体130,第一下侧部分靠近下侧换热主体130。位于下侧的换热主体130包括相对的第二左侧部分及第二右侧部分,以及相对的第二上侧部分及第二下侧部分。第二左侧部分靠近分隔板114、第二右侧部分远离分隔板114,第二上侧部分靠近上侧换热主体130,第二下侧部分远离上侧换热主体130。换热缺口132设置于换热主体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拐角处,即表示上侧换热主体130的换热缺口132设置于上侧换热主体130的第一左侧部分与第一下侧部分的连接处,下侧换热主体130的换热缺口132设置于下侧换热主体130的第二左侧部分与第二上侧部分的连接处。
一方面,上侧换热主体130与下侧换热主体130的换热缺口132在靠近分隔板114的位置处可形成较大的空缺。当第一腔室110内的第一风机14或者第一换热件13发生故障时,可方便维修人员从该空缺处进入至第一腔室110内,并对第一风机14或第一换热件13进行维修。另一方面,由于分隔板114上未设置有进风口1103,进入至第一腔室110内的空气在与朝向分隔板114的第一换热件13进行热交换后无法从分隔板114处流出第一腔室110,造成分隔板114周围较低的换热效率。而将换热缺口132设置于换热主体130靠近第二腔室112的拐角处,可减少第一换热件13靠近分隔板114处的换热面积,以降低此处的热交换频率,从而防止热量堆积。
第二换热件15的一侧延伸至开设有回风口1123的第二换热面1121的拐角处,第二换热件15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二换热面1121抵接。
具体地,定义第二腔室112四个第二换热面1121分别为E、F、G、H。E、F、G、H依次首尾连接,E与G相对设置,F与H相对设置。E为设置于分隔板114上的第二换热面1121,且在E上未设置有回风口1123。假设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分别为G和H。若仅在G上设置回风口1123,则第二换热件15的一侧延伸至G与F的拐角处,第二换热件15的另一侧可与H的中部抵接,也可延伸至H和E的拐角处。若仅在H上设置回风口1123,则第二换热件15的一侧延伸至H和E的拐角处,第二换热件15的另一侧可与G的中部抵接,也可延伸至G与F的拐角处。当H和G上均开设有回风口1123时,第二换热件15的设置可以为上述的任意中,仅需确保第二换热件15可与两个回风口1123位置对齐。
该种设置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第二换热件15仅与开设回风口1123的第二换热面1121平行设置而言,第二换热件15的表面积更大,进而可有效提升第二换热件15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上均开设有回风口1123。
具体地,在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的作用下,室内空气从回风口1123处进入至第二腔室112内,并与第二换热件15进行热交换。
当整个室内具有较为规整且空旷的空间布局时,第二腔室112设置于室内,两个回风口1123均无遮挡,当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工作时,室内空气从两个回风口1123处进入至第二腔室112内,使得第二腔室112的进气效率提升,进而可提升第二腔室112的换热效率。当整个室内具有较为紧凑且拥挤的空间布局时,由于两个回风口1123的存在,用户可根据室内的布局情况对第二腔室112的位置进行设置,即使其中一个回风口1123被遮挡,第二腔室112仍可通过另一个回风口1123进气。因此,两个回风口1123的设置,使得屋顶机10可适用于不同布局的室内空间环境,使得屋顶机10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位于第二换热件15背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
因此,可防止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遮挡回风口1123而产生进气故障,从而使得屋顶机10可维持正常功能。具体地,位于第二腔室112背向回风口1123一侧的第二换热面1121上还设置有出风口1125。电机16驱动第二风机17工作,室内的空气从回风口1123处卷入至第二腔室112内,并与第二换热件15进行热交换。进而,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继续工作,空气从出风口1125排出至室内,以实现室内的制冷或制热。
需要说明的是,若屋顶机10具有双换热系统,则两个换热系统共用电机16及第二风机17,以便于减小第二腔室112的空间,使得第二腔室112在室内占据的空间较小。
控制盒18位于第二换热件15背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并与第二风机17的蜗口位置对齐和/或第二换热件15朝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
第二风机17的蜗口处及第二换热件15朝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均具有较大的风量,使得控制盒18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若屋顶机10具有双换热系统,则控制盒18为两个,两个控制盒18分别与两个系统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控制盒18位于第二换热件15背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并与第二风机17的蜗口位置对齐,另一个控制盒18位于第二换热件15朝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若屋顶机10内设置的为单换热系统,则控制盒18位于第二换热件15背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并与第二风机17的蜗口位置对齐或第二换热件15朝向回风口1123的一侧。
上述屋顶机10,第一换热件13沿多个第一换热面1101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可有效增大第一换热件13的表面积。当位于换热部1105内的第一风机14工作时,第一换热件13的每个朝向第一风机14的表面均可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便于提升第一换热件13的换热效率。与此同时,第二换热件15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1121成夹角设置,且与回风口1123位置对齐,相较于传统的第二换热件15与设置回风口1123的第二换热面1121平行设置而言,第二换热件15的表面积亦增大,进而可有效提升第二换热件15的换热效率。因此,综合第一换热件13及第二换热件15换热效率的提升,可提高整个屋顶机10的能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屋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内形成有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侧壁由多个第一换热面首尾拼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的内侧壁包括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面,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换热面上开设有回风口;
第一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沿多个所述第一换热面的连接方向延伸设置,以围设形成换热部;
第一风机,设于所述换热部内;
第二换热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换热件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面成夹角设置,且与所述回风口位置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为矩形,所述第一换热件为矩形框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包括两个矩形框状的换热主体,两个所述换热主体分别围设形成两个并列设置的所述换热部,每个所述换热部内均收容有所述第一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主体上开设有换热缺口,两个所述换热主体上的所述换热缺口相对设置,以连通两个所述换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位于两个所述换热主体的同一侧,所述换热缺口设置于所述换热主体靠近所述第二腔室的拐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为矩形,所述第二换热件的一侧延伸至开设有所述回风口的所述第二换热面的拐角处,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换热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面上均开设有回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及第二风机,所述电机及所述第二风机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位于所述第二换热件背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位于所述第二换热件背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风机的蜗口位置对齐和/或所述第二换热件朝向所述回风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收容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与所述第一换热件及所述第二换热件连通。
CN201921843712.4U 2019-10-30 2019-10-30 屋顶机 Active CN210772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3712.4U CN210772606U (zh) 2019-10-30 2019-10-30 屋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3712.4U CN210772606U (zh) 2019-10-30 2019-10-30 屋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72606U true CN210772606U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43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3712.4U Active CN210772606U (zh) 2019-10-30 2019-10-30 屋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72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7909B2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5884784B2 (ja) チラー装置
EP1361398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WO2013046724A1 (ja) 室外機及び冷凍装置
US20190368817A1 (en) Interlaced heat exchanger
GB2572563A (en) Modular air conditioning unit
KR20050077041A (ko) 공기흐름전환식 공기조화기
CN210772606U (zh) 屋顶机
CN110645658A (zh) 屋顶机
WO2022011620A1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机柜
JP5743685B2 (ja) 冷凍空調システム
US20090170420A1 (en) Air handling unit
KR100794837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510131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632919B2 (ja) 室外機用排気フード
CN219300979U (zh) 风道组件和移动空调
CN211400032U (zh) 模块化空调系统
CN210861371U (zh) 空调室内机
EP4350231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ventilation device
CN214046492U (zh) 机房空调以及机柜空调系统
CN2150019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6835044B2 (ja) 屋外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181559A1 (ja) 水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水熱交換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H0356821Y2 (zh)
JP2012093067A (ja) ハイブリッドチラ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