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916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916U
CN215001916U CN202121392582.4U CN202121392582U CN215001916U CN 215001916 U CN215001916 U CN 215001916U CN 202121392582 U CN202121392582 U CN 202121392582U CN 215001916 U CN215001916 U CN 215001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pipe
air condition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25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华锋
李德鹏
黄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25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连接装置相连,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媒气管,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媒气管,第一冷媒气管和第二冷媒气管均与第一室内联机管连通,第一室内联机管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一冷媒口与第二室内联机管连通,第二室内联机管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第二冷媒口与第一冷媒液管相连,第三冷媒口与第二冷媒液管相连,第一冷媒口可切换地与第二冷媒口和第三冷媒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保证了换热器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且减小了空调器室内机的体积。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室内机是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器产品,空调器室内机对于室内温度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多个换热器和多个冷媒装置时,空调器室内机的冷媒装置一般设置在对应的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这就导致空调器室内机的整体长度较长,增加了空调器室内机的体积,且空调器室内机中的部件分布较为分散。此外,多个换热器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较差,且不易装配,从而会降低空调器室内机的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有效地保证了两个换热器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装配效率,且充分地利用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空调器室内机的体积,有利于机壳内其它部件的布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均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具有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上,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机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连接装置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媒气管,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媒气管,所述第一冷媒气管和所述第二冷媒气管均与第一室内联机管连通,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冷媒控制装置,所述冷媒控制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冷媒口、第二冷媒口和第三冷媒口,所述第一冷媒口与第二室内联机管连通,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冷媒口与所述第一冷媒液管相连,所述第三冷媒口与所述第二冷媒液管相连,所述第一冷媒口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使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连接装置相连,且将第一室内联机管、冷媒控制装置和第二室内联机管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由此,与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相比,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两个换热器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空调器室内机的体积,且有利于机壳内其它部件的布局,使整个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布局更加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换热端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二换热端板;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端板和所述第二换热端板之间,所述冷媒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风轮,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均相连且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压紧在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上形成有第一子凹槽,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形成有第二子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两个第三子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子凹槽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子凹槽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子凹槽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子凹槽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过线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线口处设有朝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至少一个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水凸起和遮挡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挡水凸起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所述挡水凸起的一部分边缘为所述过线口的至少一部分侧壁,所述遮挡边从所述过线口的侧壁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之间限定出避让口,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和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穿过所述避让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和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穿过所述避让口后先向下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底壁、再水平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所述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三通管、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三通管包括所述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在所述三通管的与所述第二冷媒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在所述三通管的与所述第三冷媒口连通的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后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个风道组件、两个换热器、两个风机、冷媒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个风道组件、两个换热器、两个风机和冷媒控制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个风道组件、两个换热器、两个风机、冷媒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个换热器、冷媒控制装置和连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空调器室内机的两个风机、两个风道组件和第一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局部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空调器室内机;
1:机壳;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2:第一风道组件;
21:第一出风通道;22:第一子凹槽;3:第二风道组件;
31:第二出风通道;32:第二子凹槽;4:第一风机;
41:第一电机;42:第一风轮;5:第二风机;51:第二电机;
52:第二风轮;6:第一换热器;61:第一冷媒液管;
62:第一冷媒气管;63:第一换热端板;7:第二换热器;
71:第二冷媒液管;72:第二冷媒气管;73:第二换热端板;
8:连接装置;81:第一连接件;811:第三子凹槽;
812:过线口;813:挡水凸起;814:遮挡边;
82:第二连接件;9:第一室内联机管;10:冷媒控制装置;
101:三通阀;1011:第一冷媒口;1012:第二冷媒口;
1013:第三冷媒口;20:第二室内联机管;30:避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空调器室内机100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以空调器室内机100为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空调器室内机100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空调器室内机,而不限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机壳1、第一风道组件2、第二风道组件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和冷媒控制装置10。
具体而言,机壳1上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均设在机壳1内,第一风道组件2具有第一出风通道21,第一出风通道21与第一出风口11连通,第二风道组件3具有第二出风通道31,第二出风通道31与第二出风口12连通。第一风机4设在第一风道组件2上,第二风机5设在第二风道组件3上。第一换热器6设在进风口和第一风机4之间,第二换热器7设在进风口和第二风机5之间,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通过连接装置8相连。
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进风口可以形成在机壳1的顶部。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相应地,第一风道组件2与第二风道组件3、第一换热器6与第二换热器7以及第一风机4与第二风机5均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当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工作时,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中的至少一个转动,可以驱动室内空气流动,以便室内空气可以经进风口进入机壳1的第一出风通道21和/或第二出风通道31内,并与机壳1内的第一换热器6或第二换热器7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可以经第一出风口11或第二出风口12吹至室内,以调节室内温度。
其中,通过使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通过连接装置8相连,实现了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连接,有效地保证了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从而可以有效保证换热效果。安装时,连接装置8可以先将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后,再将上述换热器整体安装在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上,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装配效率。
第一换热器6包括第一冷媒液管61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媒气管62,第二换热器7包括第二冷媒液管71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媒气管72,第一冷媒气管62和第二冷媒气管72均与第一室内联机管9连通,第一室内联机管9位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冷媒控制装置10设在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冷媒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冷媒口1011、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第一冷媒口1011与第二室内联机管20连通,第二室内联机管20位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第二冷媒口1012与第一冷媒液管61相连,第三冷媒口1013与第二冷媒液管71相连,第一冷媒口1011可切换地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其中,第一冷媒口1011可以仅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此时对应的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中的其中一个工作;或者,第一冷媒口1011也可以同时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连通,此时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均工作。
当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工作,且用户位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左侧或右侧中的任意一侧时,第一冷媒口1011可以仅切换至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此时可以仅对应的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中的其中一个工作,且与上述工作的换热器相对的风机工作,以及与上述工作的换热器相对的出风口打开。其中,工作的换热器可以为用户所在区域对应的换热器,例如,空调器室内机100为制冷模式,且用户位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左侧时,第一冷媒口1011可以仅与第二冷媒口1012连通,与空调器室外机(图未示出)相连的第二室内联机管20内的冷媒可以经第一冷媒口1011、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一冷媒液管61流入第一换热器6内,并与第一换热器6附近的空气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一风机4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出风口11吹向室内,从而可以快速调节用户所在区域的温度,且可以减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能耗。第一换热器6内换热后的冷媒通过第一冷媒气管62经第一室内联机管9流向空调器室外机。
当然,工作的换热器也可以为用户所在区域相反一侧的换热器,例如,空调器室内机100为制冷模式,且用户位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左侧时,第一冷媒口1011可以仅与第三冷媒口1013连通,与空调器室外机相连的第二室内联机管20内的冷媒可以经第一冷媒口1011、第三冷媒口1013和第二冷媒液管71流入第二换热器7内,并与第二换热器7附近的空气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在第二风机5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出风口12吹向室内,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直吹用户。第二换热器7内换热后的冷媒通过第二冷媒气管72经第一室内联机管9流向空调器室外机。
当用户分散在室内各个位置处或用户在室内动态活动时,第一冷媒口1011可以同时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连通,此时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同时工作,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同时工作,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12均打开,从而可以快速调节室内温度。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具体工作状态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由此,通过设置上述冷媒控制装置10,可以实现冷媒的分流,使从同一第一冷媒口1011流入的冷媒可以通过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分别流入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实现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工作。而且,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冷媒口1011与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的连通和隔断控制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中的至少一个工作,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可以独立工作,从而可以增加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其中,通过将第一室内联机管9、冷媒控制装置10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充分地利用了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体积,且有利于机壳1内其它部件的布局,使整个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布局更加合理。另外,上述第一室内联机管9、冷媒控制装置10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的排布方式,使得冷媒控制装置10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的距离均较小,从而方便第二冷媒口1012与第一冷媒液管61、第三冷媒口1013与第二冷媒液管71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例如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使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通过连接装置8相连,且将第一室内联机管9、冷媒控制装置10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由此,与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相比,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两个换热器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了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之间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减小空调器室内机100的体积,且有利于机壳1内其它部件的布局,使整个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且布局更加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6的邻近第二换热器7的一端设有第一换热端板63,第二换热器7的邻近第一换热器6的一端设有第二换热端板73,连接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均连接在第一换热端板63和第二换热端板73之间,冷媒控制装置10位于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之间。参照图3、图5和图6,第一换热端板63可以设在第一换热器6的右侧,第二换热端板73可以设在第二换热器7的左侧。第一连接件81可以位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邻近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的一侧,且第一连接件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端板63和第二换热端板73相连,第二连接件82可以位于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远离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换热端板63和第二换热端板73相连,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相对位置的稳定。其中,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可以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冷媒控制装置10可以位于该容纳空间内。由此,充分利用了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之间的容纳空间,保证了空调器室内机100的结构紧凑,且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可以限定冷媒控制装置10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从而保证了冷媒控制装置10的位置的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4包括第一电机41和第一风轮42,第二风机5包括第二电机51和第二风轮52,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位于第一风轮42和第二风轮52之间,第一连接件81与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均相连且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分别压紧在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上。如图5和图7所示,第一电机41连接在第一风轮42的右侧,第二电机51连接在第二风轮52的左侧。第一连接件8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多个安装孔。安装时,可以将第一连接件81放置在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上,之后,多个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等可以分别穿过第一连接件81的多个安装孔,以将第一连接件81固定在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上,此时第一电机41可以被压紧在第一连接件81和第一风道组件2之间,第二电机51被压紧在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风道组件3之间,由此,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的位置的稳定,且简化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的安装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室内机100的装配效率。
更进一步地,第一风道组件2上形成有第一子凹槽22,第二风道组件3上形成有第二子凹槽32。第一连接件81上形成有两个第三子凹槽811,两个第三子凹槽811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子凹槽22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第一电机41的第一凹槽,两个第三子凹槽811中的另一个与第二子凹槽32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第二电机51的第二凹槽。参照图5、图7和图8,第一子凹槽22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换热器6,第二子凹槽32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换热器7,两个第三子凹槽811沿第一连接件8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三子凹槽811的开口方向分别朝向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第一子凹槽22与第一连接件81的左侧第三子凹槽811共同限定出第一凹槽,第二子凹槽32与第一连接件81的右侧第三子凹槽811限定出第二凹槽。安装时,第一电机41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电机51位于第二子凹槽32。由此,可以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固定在第一连接件81与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之间,进一步保证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的位置的稳定,同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对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的运动起到限定作用,保证了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可靠工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8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过线口812。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连接件81上形成有两个过线口812,第一电机41和第二电机51的电连接线可以穿过对应的过线口812。如此设置,方便了电机连接线走线,可以缩短电连接线的长度,降低空调器室内机100的成本。
进一步地,过线口812处设有朝向换热器延伸的至少一个挡水结构,挡水结构包括挡水凸起813和遮挡边814中的至少一个,挡水凸起813由第一连接件81的一部分朝向换热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挡水凸起813的一部分边缘为过线口812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遮挡边814从过线口812的侧壁朝向远离风机的方向延伸。其中,“换热器”指的是上述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风机”指的是上述第一风机4和第二风机5。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连接件81上形成有两个过线口812,每个过线口812的邻近对应的换热器的一侧形成有挡水凸起813,且挡水凸起813的下侧边缘可以直接充当过线口812的侧壁。沿第一连接件81的长度方向、每个过线口81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遮挡边814。由此,挡水结构可以对电连接线起到全面保护作用,从而可以防止冷凝水滴在电连接线上或流入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内而造成第一电机41或第二电机51短路。
可选地,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之间限定出避让口30,第一室内联机管9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穿过避让口30。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风道组件2的邻近第二风道组件3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第二风道组件3的邻近第一风道组件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共同构成避让口30。如此设置,方便了第一室内联机管9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的走向排布,可以避免第一室内联机管9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与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参照图2,第一室内联机管9和第二室内联机管20穿过避让口30后先向下延伸至邻近第一风道组件2和第二风道组件3的底壁、再水平延伸。由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第一风道组件2或第二风道组件3的底壁与机壳1之间的空间,以使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布局更加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冷媒控制装置10包括三通阀101,三通阀101包括第一冷媒口1011、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其中,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这样可以使三通阀101的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布置;
可选地,第一冷媒气管62和第二冷媒气管7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冷媒气管62和多个第二冷媒气管72可以均与第一室内联机管9相连,这样可以减小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换热流程,且可以增强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冷媒控制装置10包括三通管(图未示出)、第一电子膨胀阀(图未示出)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图未示出),三通管包括第一冷媒口1011、第二冷媒口1012和第三冷媒口1013,第一电子膨胀阀设在三通管的与第二冷媒口1012连通的管路上,第二电子膨胀阀设在三通管的与第三冷媒口1013连通的管路上。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三通管、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可以控制第二冷媒口1012的通断,第二电子膨胀阀可以控制第三冷媒口1013的通断,从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第一换热器6和/或第二换热器7进行换热。而且,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可以控制流入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的冷媒量,同样可以使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7具有不同的换热效果,实现空调器室内机100对室内的分区控温,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均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具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具有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在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上,所述第二风机设在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机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连接装置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冷媒气管,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冷媒液管和至少一个第二冷媒气管,所述第一冷媒气管和所述第二冷媒气管均与第一室内联机管连通,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冷媒控制装置,所述冷媒控制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冷媒口、第二冷媒口和第三冷媒口,所述第一冷媒口与第二室内联机管连通,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第二冷媒口与所述第一冷媒液管相连,所述第三冷媒口与所述第二冷媒液管相连,所述第一冷媒口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一换热端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邻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设有第二换热端板;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端板和所述第二换热端板之间,所述冷媒控制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风轮,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一风轮和所述第二风轮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均相连且将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压紧在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上形成有第一子凹槽,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上形成有第二子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两个第三子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子凹槽中的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一子凹槽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三子凹槽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子凹槽之间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过线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口处设有朝向所述换热器延伸的至少一个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包括挡水凸起和遮挡边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挡水凸起由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换热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所述挡水凸起的一部分边缘为所述过线口的至少一部分侧壁,所述遮挡边从所述过线口的侧壁朝向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之间限定出避让口,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和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穿过所述避让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联机管和所述第二室内联机管穿过所述避让口后先向下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和所述第二风道组件的底壁、再水平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所述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控制装置包括三通管、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三通管包括所述第一冷媒口、所述第二冷媒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口,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在所述三通管的与所述第二冷媒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在所述三通管的与所述第三冷媒口连通的管路上。
CN202121392582.4U 2021-06-21 2021-06-21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5001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2582.4U CN215001916U (zh) 2021-06-21 2021-06-21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2582.4U CN215001916U (zh) 2021-06-21 2021-06-21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916U true CN215001916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81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2582.4U Active CN215001916U (zh) 2021-06-21 2021-06-21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0359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94940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0602175U (zh) 风道系统和空调器
CN21580884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0191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6243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9493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01914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6243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500191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6443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164446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273000U (zh) 机房空调以及机房空调系统
CN11331011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94939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484280A (zh) 风道系统、空调器以及风道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6011047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8761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929935U (zh) 一种设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
CN21529514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6853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4460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35710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24459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38123U (zh) 一种热管空调系统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