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44992U - 电吹风无刷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吹风无刷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44992U
CN210744992U CN201922156247.3U CN201922156247U CN210744992U CN 210744992 U CN210744992 U CN 210744992U CN 201922156247 U CN201922156247 U CN 201922156247U CN 210744992 U CN210744992 U CN 210744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ssembly
air duct
hol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62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雷
郭学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nov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pernov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nova Inc filed Critical Supernova Inc
Priority to CN2019221562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44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44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44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吹风无刷电机,包括设有轴承组件固定块的风道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轴承组件;轴承组件包括设有第二中心通孔的轴承护套,以及安装在第二中心通孔内的套有第一O型橡胶圈的第一轴承、平型垫圈、弹性元件、卡环和套有第二O型橡胶圈的第二轴承;定子组件固定在风道壳体上;转子组件之转轴的后端分别从轴承组件之第二轴承的内孔和第一轴承的内孔插入,轴承组件之轴承护套位于风道壳体之轴承组件固定块的第一中心通孔内,转子组件的永磁体部件位于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的内腔内。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具有结构合理、轴承不容易移位、噪音小、固定牢靠、散热好、风速高、风量大和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吹风无刷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或微型电机,特别是涉及用于电吹风上的电机。
【背景技术】
小型或微型电机,例如一种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大、几何尺寸小、动态响应快和运行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其在高速运行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电吹风上就使用了一种高速永磁无刷电机。
现有技术用于电吹风上的无刷电机包括一前一后两个轴承,该无刷电机在启动的时候,转子组件会摆动,特别是该无刷电机用于电吹风上,转速非常之高,转子组件摆动比较厉害,导致转子组件上的永磁体刮到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会产生尖锐的噪音,而且容易损坏转子组件上的永磁体和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 并且两个轴承容易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电吹风无刷电机, 具有结构合理、轴承不容易移位、噪音小、固定牢靠、散热好、风速高、风量大和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电吹风无刷电机,包括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风道壳体、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风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轴和永磁体部件;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圆筒型的轴承护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至少一个第一O型橡胶圈、平型垫圈、卡环、至少一个第二O型橡胶圈和弹性元件,所述轴承护套设有用来容纳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O型橡胶圈、平型垫圈、卡环、第二O型橡胶圈和弹性元件的第二中心通孔,所述轴承护套的第二中心通孔分别设有容纳第一O型橡胶圈、卡环和第二O型橡胶圈的第一凹槽、卡环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卡环、第一O型橡胶圈和第二O型橡胶圈分别位于所述轴承护套之第二中心通孔的卡环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所述弹性元件、平型垫圈和第一轴承依次从所述轴承护套的第二中心通孔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二轴承从所述轴承护套的第二中心通孔另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一轴承、平型垫圈,弹性元件、卡环和第二轴承依次相互接触地位于所述轴承护套的第二中心通孔内,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的内圈套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表面上, 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的内圈则套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上;所述风道壳体内设置有轴承组件固定块,该轴承组件固定块通过至少两块筋条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的内壁上,相邻两条筋条之间均形成空气流通的风道,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的长度小于所述风道壳体的长度,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设有能容纳所述轴承组件的第一中心通孔;所述永磁体部件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前端;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上,所述定子组件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内,另外一部分的定子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之外;所述转子组件之转轴的后端分别从所述轴承组件之第二轴承的内孔和第一轴承的内孔插入,所述轴承组件之轴承护套位于所述风道壳体之轴承组件固定块的第一中心通孔内,所述转子组件的永磁体部件位于所述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的内腔内,所述风叶位于所述风道壳体内并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后端。
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的第一中心通孔与所述风道壳体拥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之第二中心通孔的第一凹槽也为两个。
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之第二中心通孔的第二凹槽也为两个。
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一径向凹槽;安装时, 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的第一径向凹槽内,用来使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孔相固定。所述转轴之第一径向凹槽的深度为0.1~0.3毫米。
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二径向凹槽;安装时, 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的第二径向凹槽内,用来使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孔相固定。所述转轴之第二径向凹槽的深度为0.1~0.3毫米。
所述风道壳体之轴承组件固定块的前端还设置有圆筒型的前端部, 所述前端部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定子组件后部的第一容腔,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的前端部设有至少一处缺口;所述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并同等数量的凸条;所述定子组件后部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的轴承组件固定块之前端部的第一容腔内,所述定子组件之定子铁芯的凸条卡在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之前端部的缺口内。
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的前端部高出所述风道壳体的前端面。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之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特意设置安装有两个轴承的轴承组件,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直接安装在轴承组件的轴承护套内,而且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还设置有平型垫圈、弹性元件和卡环,还在第一轴承的外表面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一O型橡胶圈,在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二O型橡胶圈;安装弹性元件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部的游隙,减少噪音,平型垫圈和卡环的作用是不让弹性元件直接顶在第一轴承的外圈和第二轴承的外圈,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卡环还有一个定位的作用;第一O型橡胶圈和第二O型橡胶圈的作用是分别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起到缓冲、减振和调整同轴度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噪音;将轴承组件安装在风道壳体内的轴承组件固定块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在启动的时候,转子组件摆动较小,噪音小;采用轴承组件,还能使安装更简便;
二、位于风道壳体内的轴承组件固定块通过至少两块筋条固定在风道壳体的内壁上,相邻两条筋条之间均形成空气流通的风道,而且风叶位于风道壳体内,在电机运转工作时, 风叶将空气吸进到风道壳体的后端内,再通过各风道被送到风道壳体的前端后再排出,这样在风叶的作用下,空气从风道壳体一端进入通过各风道后再从风道壳体另一端排出,这种结构方式非常合理,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用于电吹风上后,能够充分发挥风叶的作用,可以使电吹风的风速高,风量大,而且寿命也会相应延长;
三、定子组件固定在轴承组件固定块的前端部内,固定牢靠;而且定子组件有一小部分位于风道壳体内,另外一大部分的定子组件位于风道壳体之外,这样便于定子组件的散热,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散热好,温升较低,寿命较长;
四、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既可以通过轴承护套的第二中心通孔进行轴向散热,还可以通过轴承护套和轴承组件固定块再经各筋条散热到各风道内后排出,还能通过轴承护套和轴承组件固定块又经各筋条再到风道壳体上后散热排出,散热效果非常好;
五、在转轴与第一轴承之内孔和第二轴承之内孔各自的接触处分别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一径向凹槽和第二径向凹槽,使得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固定更牢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具有结构合理、轴承不容易移位、噪音小、固定牢靠、散热好、风速高、风量大和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之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另一方向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是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4是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之风道壳体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是所述风道壳体另一方向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7是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之轴承组件的正投影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7,一种电吹风无刷电机,包括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风道壳体10 、定子组件20、转子组件30和风叶40;所述定子组件20包括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未画出);所述转子组件30包括转轴31和永磁体部件32;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还包括轴承组件50, 所述轴承组件50包括圆筒型的轴承护套58、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至少一个第一O型橡胶圈53、平型垫圈54、卡环55、至少一个第二O型橡胶圈56和弹性元件59,所述轴承护套58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所述轴承护套58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轴承护套58设有用来容纳所述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一O型橡胶圈53、平型垫圈54、卡环55、第二O型橡胶圈56和弹性元件59的第二中心通孔588,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分别设有容纳第一O型橡胶圈53、卡环55和第二O型橡胶圈56的第一凹槽5881、卡环凹槽5889和第二凹槽5882,所述卡环55、第一O型橡胶圈53和第二O型橡胶圈56分别位于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卡环凹槽5889、第一凹槽5881和第二凹槽5882内,所述弹性元件59、平型垫圈54和第一轴承51依次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二轴承52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另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一轴承51、平型垫圈54,弹性元件59、卡环55和第二轴承52依次相互接触地位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内,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53的内圈套在所述第一轴承51的外表面上, 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56的内圈则套在所述第二轴承52的外表面上;所述风道壳体10内设置有轴承组件固定块11,该轴承组件固定块11通过至少两块筋条12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的内壁上,相邻两条筋条12之间均形成空气流通的风道13,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长度小于所述风道壳体10的长度,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设有能容纳所述轴承组件50的第一中心通孔111;所述永磁体部件32固定在所述转轴31的前端;所述定子组件20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上,所述定子组件20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另外一部分的定子组件20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之外;所述转子组件30之转轴31的后端分别从所述轴承组件50之第二轴承52的内孔和第一轴承51的内孔插入,所述轴承组件50之轴承护套58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之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第一中心通孔111内,所述转子组件30的永磁体部件32位于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内腔内,所述风叶40 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并固定在所述转轴31的后端。
参见图3、图4和图7, 本实用新型特意设置安装有两个轴承的轴承组件50,使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直接安装在轴承组件50的轴承护套58内,而且在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之间还设置有平型垫圈54、弹性元件59和卡环55,还在第一轴承51的外表面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一O型橡胶圈53,在第二轴承52的外表面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二O型橡胶圈56;安装弹性元件59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内部的游隙,减少噪音,弹性元件59的两端分别顶在平型垫圈54和卡环55之间,而平型垫圈54顶在第一轴承51的外圈,卡环55顶在第二轴承52的外圈,这样会给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一定的预压力,以消除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各自内部的游隙,更有利于减少噪音,因为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一般都采用滚珠轴承,而滚珠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以及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珠和保持架,滚珠轴承的内部是有游隙的,给轴承一定的预压力后,轴承外圈会挤压滚珠,滚珠挤压内圈,这样就消除了轴承内部的游隙,平型垫圈54和卡环55的作用是不让弹性元件59直接顶在第一轴承51的外圈和第二轴承52的外圈,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卡环55还有一个定位的作用即阻止第二轴承52向第一轴承51方向移动;所述弹性元件59可以是弹簧;第一O型橡胶圈53和第二O型橡胶圈56的作用是分别对第一轴承51和第二轴承52起到缓冲、减振和调整同轴度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噪音;将轴承组件50安装在风道壳体10内的轴承组件固定块11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在启动的时候,转子组件摆动较小,噪音小;采用轴承组件50,还能使安装更简便。
参见图1至图5,定子组件20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上,可以直接固定在风道壳体10的轴承组件固定块11之端面上,也可以将轴承组件固定块11向前再延伸出一个包纳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后端的圆筒型的前端部119,将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后端的固定在该的前端部119内即可,下面会结合图4和图5来详细描述。
参见图5和图6,为了加强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强度和牢固性,筋条12的数量可以设计多一些,但是也不要太多,例如筋条12的数量可以为5~10条。
参见图5和图6,实际上风道壳体10、轴承组件固定块11和筋条12是同一个零件,当然它们也可以是不同的零件组装而成。
参见图4至图6,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第一中心通孔111与所述风道壳体10拥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参见图3、图4和图7,为了对第一轴承51更加起到缓冲、减振和调整同轴度的作用,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53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第一凹槽5881也为两个。
参见图3、图4和图7,为了对第二轴承52更加起到缓冲、减振和调整同轴度的作用,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56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第二凹槽5882也为两个。
参见图3和图4,为了使第一轴承51固定更加牢靠,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一轴承51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一径向凹槽311;安装时, 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31的第一径向凹槽311内,用来使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一轴承51的内孔相固定。所述转轴31之第一径向凹槽311的深度为0.1~0.3毫米,例如所述转轴31之第一径向凹槽311的深度为0.2毫米。
参见图3和图4,为了使第二轴承52固定更加牢靠,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轴承52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二径向凹槽312;安装时, 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31的第二径向凹槽312内,用来使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轴承52的内孔相固定。所述转轴31之第二径向凹槽312的深度为0.03~0.08毫米,例如所述转轴31之第二径向凹槽312的深度为0.2毫米。
参见图1和图3至图5,为了方便安装定子组件20和使定子组件20固定牢靠,所述风道壳体10之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还设置有圆筒型的前端部119, 所述前端部119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定子组件20后部的第一容腔1199,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部119设有至少一处缺口1198;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缺口1198相适配并同等数量的凸条219,图中前端部119均匀设有三处缺口1198,凸条219也设有三条;所述定子组件20后部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的轴承组件固定块11之前端部119的第一容腔1199内,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凸条219卡在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之前端部119的缺口1198内。前端部119上还设有第二容腔1197,是用来容纳后线架70的端部。
参见图1和图3至图5,为了保证位于风道壳体10之外的定子组件20比位于风道壳体10内的定子组件20要长一些,以及保证定子组件20固定牢靠,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部119高出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面,这样便于定子组件20的散热,使得本实用新型电吹风无刷电机散热好,温升较低,寿命较长。
参见图1至图4,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还包括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前线架60、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后线架70;所述前线架60设置在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外的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上。所述后线架70设置在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的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上。后线架70和前线架60都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还能够作为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各定子槽与定子绕组之间的绝缘用,前线架60上设置有与定子铁芯21之定子槽同等数量和规格尺寸的前凸槽(未标出),后线架70上也设置有与定子铁芯21之定子槽同等数量和规格尺寸的后凸槽(未标出),将前线架60之各前凸槽和后线架70之后凸槽分别从定子铁芯21的前、后端插入到定子铁芯21之各定子槽内即可,就能保证定子铁芯21与定子绕组之间的绝缘了。
参见图1至图4,为了接线方便和牢固,所述电吹风无刷电机还包括接线板99、多枚插针98和插头97;多枚插针98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定子组件20的定子绕组电连接,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接线板99电连接并固定该接线板99;所述插头97电连接固定在所述接线板99上。各插针98可以先分别固定在前线架60之前端面的各凸台上,再将定子绕组与各插针98分别电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无刷电机,包括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风道壳体(10) 、定子组件(20)、转子组件(30)和风叶(40);所述定子组件(20)包括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所述转子组件(30)包括转轴(31)和永磁体部件(3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轴承组件(50), 所述轴承组件(50)包括圆筒型的轴承护套(58)、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至少一个第一O型橡胶圈(53)、平型垫圈(54)、卡环(55)、至少一个第二O型橡胶圈(56)和弹性元件(59),所述轴承护套(58)设有用来容纳所述第一轴承(51)、第二轴承(52)、第一O型橡胶圈(53)、平型垫圈(54)、卡环(55)、第二O型橡胶圈(56)和弹性元件(59)的第二中心通孔(588),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分别设有容纳第一O型橡胶圈(53)、卡环(55)和第二O型橡胶圈(56)的第一凹槽(5881)、卡环凹槽(5889)和第二凹槽(5882),所述卡环(55)、第一O型橡胶圈(53)和第二O型橡胶圈(56)分别位于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卡环凹槽(5889)、第一凹槽(5881)和第二凹槽(5882)内,所述弹性元件(59)、平型垫圈(54)和第一轴承(51)依次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二轴承(52)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另一端口进入,所述第一轴承(51)、平型垫圈(54),弹性元件(59)、卡环(55)和第二轴承(52)依次相互接触地位于所述轴承护套(58)的第二中心通孔(588)内,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53)的内圈套在所述第一轴承(51)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56)的内圈则套在所述第二轴承(52)的外表面上;所述风道壳体(10)内设置有轴承组件固定块(11),该轴承组件固定块(11)通过至少两块筋条(12)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的内壁上,相邻两条筋条(12)之间均形成空气流通的风道(13),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长度小于所述风道壳体(10)的长度,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设有能容纳所述轴承组件(50)的第一中心通孔(111);所述永磁体部件(32)固定在所述转轴(31)的前端;所述定子组件(20)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上,所述定子组件(20)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另外一部分的定子组件(20)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之外;所述转子组件(30)之转轴(31)的后端分别从所述轴承组件(50)之第二轴承(52)的内孔和第一轴承(51)的内孔插入,所述轴承组件(50)之轴承护套(58)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之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第一中心通孔(111)内,所述转子组件(30)的永磁体部件(32)位于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内腔内,所述风叶(40) 位于所述风道壳体(10)内并固定在所述转轴(31)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第一中心通孔(111)与所述风道壳体(10)拥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O型橡胶圈(53)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第一凹槽(5881)也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O型橡胶圈(56)的数量为两个,相应地,所述轴承护套(58)之第二中心通孔(588)的第二凹槽(5882)也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一轴承(51)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一径向凹槽(311);安装时,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31)的第一径向凹槽(311)内,用来使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一轴承(51)的内孔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1)之第一径向凹槽(311)的深度为0.1~0.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轴承(52)的内孔接触处设有至少一圈用于储存胶水的第二径向凹槽(312);安装时,胶水储存在所述转轴(31)的第二径向凹槽(312)内,用来使所述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轴承(52)的内孔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31)之第二径向凹槽(312)的深度为0.1~0.3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壳体(10)之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还设置有圆筒型的前端部(119),所述前端部(119)设有用来容纳所述定子组件(20)后部的第一容腔(1199),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部(119)设有至少一处缺口(1198);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缺口(1198)相适配并同等数量的凸条(219);所述定子组件(20)后部固定在所述风道壳体(10)的轴承组件固定块(11)之前端部(119)的第一容腔(1199)内,所述定子组件(20)之定子铁芯(21)的凸条(219)卡在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之前端部(119)的缺口(119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吹风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组件固定块(11)的前端部(119)高出所述风道壳体(10)的前端面。
CN201922156247.3U 2019-12-05 2019-12-05 电吹风无刷电机 Active CN210744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6247.3U CN210744992U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吹风无刷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6247.3U CN210744992U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吹风无刷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44992U true CN210744992U (zh) 2020-06-12

Family

ID=7098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6247.3U Active CN210744992U (zh) 2019-12-05 2019-12-05 电吹风无刷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449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82690A (ja) * 2021-12-02 2023-06-14 東莞市能博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送風モータ
WO2024051357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续新技术(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座、电机及高速风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82690A (ja) * 2021-12-02 2023-06-14 東莞市能博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送風モータ
WO2024051357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续新技术(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座、电机及高速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44992U (zh) 电吹风无刷电机
US20130147312A1 (en) Brush Motor and Cooling Fan Incorporating the Motor
CN212163020U (zh) 高速电机及电吹风
CN111478501A (zh) 高速电机及电吹风
US6870296B2 (en) Electric motor
CN217522681U (zh) 一种电机
CN210111750U (zh) 电吹风电机和风道壳体
KR102118286B1 (ko) 헤어드라이어용 브러시리스 모터 및 통풍관 하우징
CN210350913U (zh) 电吹风电机
CN111756166A (zh) 一种用于电吹风机上的高速直流无刷电机结构
JP6113446B2 (ja) 電気モータ
CN210444130U (zh) 一种吹风机及其具有风叶的直流电机
CN209913625U (zh) 用于电吹风上的三个轴承电机
CN209823563U (zh) 用于电吹风上的电机和风道壳体
KR101463817B1 (ko) 모터 및 팬-모터 조립체
KR101587160B1 (ko) 냉각팬의 팬 구조를 개선한 모터 장치
CN210290198U (zh) 叶片与外转子一体化风机
CN216794763U (zh) 风道壳体
CN216356266U (zh) 无刷电机和风道壳体
CN215498551U (zh) 无刷电机和风道壳体组件
CN216751390U (zh) 无刷电机和风道壳体
KR100645797B1 (ko) 차량용 냉각팬 구동 비엘디씨 모터
JP5369557B2 (ja) 電動送風機
CN21248626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高转速马达
JPWO2006025105A1 (ja) 電動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送風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