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39178U -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39178U
CN210739178U CN201921099000.6U CN201921099000U CN210739178U CN 210739178 U CN210739178 U CN 210739178U CN 201921099000 U CN201921099000 U CN 201921099000U CN 210739178 U CN210739178 U CN 210739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transmission
adjusting nut
position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90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文清
宋振华
欧阳庆
徐和军
娄一杰
马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da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da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da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da Turbin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90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39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39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39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工业节能风扇电机生产领域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其结构包括依次套设于被动轴的轴套、摩擦片、皮带轮、调整螺母和定位套,轴套、定位销分别与被动轴之间穿设若干有定位销,定位套的定位连接端套设于调整螺母的螺母连接部并进行螺纹连接,调整螺母用于实现皮带轮和轴套的相对距离调节。该装置利用皮带轮、摩擦片和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被动轴的传动操作,当被动轴上的负载过大时,摩擦片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则摩擦片与对应轴套之间就会出现打滑现象,进而避免电机的超负载运行,保护电机结构以及使用寿命,同时也实现了负载监测作用,避免了超负载运行对应用装置内部结构的损毁,且结构简单,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Description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节能风扇电机生产领域应用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工件的设备上,通常用于漆包线的缠绕操作。绕线机的绕线操作通过主动轮与被动轴的刚性连接,进而实现电机对安装于被动轴上的负载驱动,完成自动绕线。该装置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绕线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但主动轮和被动轴的刚性连接方式,当被动轴上的负载过大时主动轮则会烧毁电机,造成了装置的损坏,威胁了绕线操作的结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传动装置结构安全性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包括依次套设于被动轴的轴套、摩擦片、皮带轮、调整螺母和定位套,所述轴套与被动轴键传动,所述轴套、定位销分别与被动轴之间穿设若干有定位销,所述摩擦片的两侧分别与轴套的端面和皮带轮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皮带轮用于通过皮带实现与电机的传动操作,所述皮带轮的另一端面与调整螺母相接触,所述定位套朝向调整螺母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螺母连接部,所述调整螺母设置有与螺母连接部相匹配的定位连接端,所述定位连接端套设于螺母连接部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母可实现沿轴线的相对往复运动,所述调整螺母设置有定位孔位,所述调整螺母用于实现皮带轮和轴套的相对距离调节。
该装置的轴套通过定位销以及传动键实现与被动轴的传动连接操作,然后将摩擦片、皮带轮、调整螺母和定位套依次穿套与被动轴上,定位轴也通过若干定位销实现位置的限定。此外,调整螺母的定位连接端螺纹连接于定位套的螺母连接部上,并可通过螺纹旋转实现沿轴线的往复移动,进而给予位于调整螺母另一端部的皮带轮一朝向轴套的作用力。此时,调整螺母在朝向皮带轮移动过程中可推动皮带轮朝向摩擦片和轴套进行移动,从而使提高其相对连接稳定性。当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进行转动时,摩擦片在摩擦力作用下也随皮带轮进行转动,此时位于摩擦片另一面的轴套在摩擦片的摩擦力作用下也随之进行转动,则与轴套键传动连接的被动轴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实现了电机对被动轴的传动过程。该系统通过调整螺母调节皮带轮、摩擦片以及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当被动轴上的负载超过一定值后,对应的摩擦片无法给轴套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而出现打滑操作,进而避免了电机的超负载运行,实现了对电机结构的保护。
进一步的是,所述皮带轮包括朝向轴套的传动端槽和皮带传动连接面,所述传动端槽为由皮带传动连接面包围形成的与皮带轮同轴设置的圆形槽,所述轴套朝向皮带轮设置有与传动端槽相适配的传动连接端,所述摩擦片为与传动连接端相匹配的圆形结构,所述摩擦片和传动连接端内置于传动端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调整螺母与皮带轮之间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沿轴线套设于被动轴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定位孔位设置于定位连接端,所述定位孔位内螺纹穿设有铜螺钉,所述铜螺钉穿设通过定位孔位并实现与螺母连接部的接触定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利用皮带轮、摩擦片和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被动轴的传动操作,当被动轴上的负载过大时,摩擦片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则摩擦片与对应轴套之间就会出现打滑现象,进而避免了电机的超负载运行,保护了电机结构以及使用寿命,同时也实现了负载监测作用,对于应用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了保障,避免了超负载运行对应用装置内部结构的损毁,保证了工作质量,且结构简单,实现了成本的降低;
2、圆形槽的结构设置方法,实现了对摩擦片、传动连接端的位置限制,提高了皮带轮、摩擦片和轴套之间的结构连接传动稳定性,易于实现稳定的传动效果;
3、定位孔位和铜螺钉的位置设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可利用螺母连接部的外螺纹结构,增大与铜螺钉端部的连接摩擦力,提升结构连接效果,保证了定位操作稳定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被动轴1,轴套2,传动连接端21,摩擦片3,皮带轮4,传动端槽41,皮带传动连接面42,挡圈5,调整螺母6,定位连接端61,定位孔位62,定位套7,螺母连接部71,销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的轴套2、摩擦片3、皮带轮4、挡圈5、调整螺母6和定位套7依次套设于被动轴1上。轴套2与被动轴1为键传动,并在轴套2上朝向被动轴1周向穿设有若干销孔8,进而利用定位销的穿设进行定位操作,进一步保证了轴套2与被动轴1之间的相对位置,为后续的传动操作稳定性提供了保障。轴套2的另一端与摩擦片3相接触,摩擦片3的另一端与皮带轮4的端面相接触。为提高连接稳定性,皮带轮4朝向摩擦片4设置有传动端槽41。该传动端槽41为由皮带传动连接面42包围形成与皮带轮4同轴设置的圆形槽,则对应的摩擦片3和传动连接端21也设置为与传动端槽41相匹配的圆形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传动原理,皮带轮的直径大于被动轴1的直径,则为满足传动连接端21与传动端槽41的配合,轴套2的传动连接端21进行直径的扩大,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连接结构。此时,传动连接端21、摩擦片3位于传动端槽41内,一方面实现了对摩擦片3、传动连接端21的位置限制,提高了皮带轮4、摩擦片3和轴套2之间的结构连接传动稳定性,易于实现稳定的传动效果,另一方面扩大了传动连接端21、摩擦片3和皮带轮4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保障了为后续的传动质量。此时,轴套2上的销孔8设置于远离传动连接端21的部位,该部位的轴套厚度教小,在保证定位效果的同时降低了生产难度。同时传动连接端21和该端部通过斜面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三角支撑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
位于皮带轮4另一侧套设于被动轴1上的挡圈5分别与皮带轮4和调整螺母6的端面相接触。所述调整螺母6的另一端设置为外套于定位套7的螺母连接部71的定位连接端61。定位连接端61为朝向螺母连接部71的槽状结构,定位连接端61外套于螺母连接部71的表面设置有内螺纹,螺母连接部71设置有相匹配外螺纹。如图2所示,该定位连接端61螺纹连接于螺母连接部71上并可沿轴线通过旋转实现往复移动。定位连接端61设置有定位孔位61,该定位孔位61处的壁厚较薄,易于实现通孔孔位制备,降低了生产成本。定位孔位62内穿设螺纹连接有铜螺钉。铜螺钉穿设通过定位孔位62,从而通过拧紧操作实现与螺母连接部71的接触定位操作。该定位操作可利用螺母连接部71的外螺纹结构增大与铜螺钉端部的连接摩擦力,提升结构连接效果,保证定位操作稳定有效性。同时,定位套7远离螺母连接部71的部位也沿周向穿设有若干销孔8,定位销通过销孔8依次穿设定位套7和被动轴1,从而实现定位套7和被动轴1的相对位置的限定。该位置的定位销设置方法与上述轴套2的设置方法相同,该设置方法一方面满足了离合装置的整体定位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安装拆卸效率,保证了工作效率。
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轴套2和定位套7与被动轴1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则摩擦片3、皮带轮4、挡圈5和调整螺母6的位置限制与轴套2和定位套7内。而调整螺母6可通过定位连接端61和螺母连接部71的螺纹连接处的相对移动实现结构之间相对距离的调整,进而实现相对作用力之间的调节。当调整螺母6旋转朝向皮带轮4进行移动时,则皮带轮4朝向摩擦片3和轴套2进行移动,对应的作用力增大,在传动过程中相对作用力也实现了提升。当调整螺母6反向旋转朝向定位套7移动时,皮带轮4、摩擦片3和轴套2之间的沿轴向方向的作用力减小,对应的传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也相对减少。该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直接通过调整螺母6进行对应的传动作用力的调节,结构简单,灵活性较高。在进行传动连接时,电机与皮带轮4进行皮带传动,被动轴1进行负载的驱动连接,然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的负载驱动需求进行调整螺母6的位置调整,以保证轴套2、摩擦片3和皮带轮4之间的摩擦力可实现稳定的传动力。当电机进行转动时,皮带轮4在皮带传动作用下也进行转动,对应的摩擦片3在与皮带轮4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也随之进行转动,而摩擦片3的另一端面与传动连接端2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轴套2的驱动操作,从而实现对于轴套2键传动连接的被动轴1进行旋转驱动,实现传动效果。当对应的被动轴1上的负载过大时,摩擦片3无法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则摩擦片3与对应轴套2之间就会出现打滑现象,进而避免了电机的超负载运行,保护了电机结构以及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也实现了负载监测作用,对于应用设备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了保障,避免了超负载运行对应用装置内部结构的损毁,保证了工作质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套设于被动轴(1)的轴套(2)、摩擦片(3)、皮带轮(4)、调整螺母(6)和定位套(7),所述轴套(2)与被动轴(1)键传动,所述轴套(2)、定位套(7)分别与被动轴(1)之间穿设若干定位销,所述摩擦片(3)的两侧分别与轴套(2)的端面和皮带轮(4)的端面相接触,所述皮带轮(4)通过皮带实现与电机的传动操作,所述皮带轮(4)的另一端面与调整螺母(6)相接触,所述定位套(7)朝向调整螺母(6)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螺母连接部(71),所述调整螺母(6)设置有与螺母连接部(71)相匹配的定位连接端(61),所述定位连接端(61)套设于螺母连接部(71)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调整螺母(6)可实现沿轴线的相对往复运动,所述调整螺母(6)设置有定位孔位(62),所述调整螺母(6)用于实现皮带轮(4)和轴套(2)的相对距离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4)包括朝向轴套(2)的传动端槽(41)和皮带传动连接面(42),所述传动端槽(41)为由皮带传动连接面(42)包围形成的与皮带轮(4)同轴设置的圆形槽,所述轴套(2)朝向皮带轮(4)设置有与传动端槽(41)相适配的传动连接端(21),所述摩擦片(3)为与传动连接端(21)相匹配的圆形结构,所述摩擦片(3)和传动连接端(21)内置于传动端槽(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母(6)与皮带轮(4)之间设置有挡圈(5),所述挡圈(5)沿轴线套设于被动轴(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位(62)设置于定位连接端(61),所述定位孔位(62)内螺纹穿设有铜螺钉,所述铜螺钉穿设通过定位孔位并实现与螺母连接部(71)的接触定位操作。
CN201921099000.6U 2019-07-15 2019-07-15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Active CN210739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000.6U CN210739178U (zh) 2019-07-15 2019-07-15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9000.6U CN210739178U (zh) 2019-07-15 2019-07-15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39178U true CN210739178U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10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9000.6U Active CN210739178U (zh) 2019-07-15 2019-07-15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39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6342Y (zh) 收卷装置
US9498864B2 (en) Method for grinding spring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CN1764047A (zh) 电动工具
CN210739178U (zh) 绕线机摩擦离合装置
CN110668335A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使用寿命长的起重系统
CN112093636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起吊设备
CN202540121U (zh) 一种轴承滚道超精研磨机的磨削摆动装置
CN210849734U (zh) 适用于机器人末端三轴偏摆油石磨抛设备
CN213054309U (zh) 一种压缩机壳体加工工作平台
CN101865266A (zh) 一种往复运动机构及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的方法
CN211971378U (zh) 一种用于收线机缠绕钢丝的工字轮装置
CN107170579A (zh) 一种齿条式环绕机构的环绕方法
CN210732114U (zh) 适用于机器人末端柔性偏摆油石磨抛装置
CN204162183U (zh) 一种绕线机
CN207723628U (zh) 简易手工回丝装置
CN202240746U (zh) 车轮鼓面的打磨机构
CN106392823A (zh) 一种椭圆凹槽的加工装置
CN105014101A (zh)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精车车床
CN217667512U (zh) 一种便于焊接风筒的焊接机
CN220401539U (zh) 一种电机连接底座
CN110836257A (zh) 一种钢丝传动装置
CN212470995U (zh) 一种建筑钢架用结构钢管除锈装置
CN212096401U (zh) 一种用于拆卸圆锥破碎机动锥总成的工具
CN218856508U (zh) 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的手持式角磨机磨削部件延长装置
CN213763840U (zh) 一种高效高稳定性重载旋转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