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2183U - 一种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62183U CN204162183U CN201420540207.3U CN201420540207U CN204162183U CN 204162183 U CN204162183 U CN 204162183U CN 201420540207 U CN201420540207 U CN 201420540207U CN 204162183 U CN204162183 U CN 204162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al motor
- around axle
- rotating shaft
- coiling machine
- wire coi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绕轴,所述绕轴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绕轴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于一运动平台上,所述运动平台的运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所述绕轴,所述远离的最大行程为所述传动皮带紧扣于所述绕轴和所述电动机的转轴。本实用新型动力切换速度快,使用效率高;电动机受到冲击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属于电缆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缆制造领域,将电缆成品绕于不同的绞盘的工序是一项极其频繁的工序,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因客户的不同要求,将电缆绕于不同大小的绞盘。最原始的绕线方式是将绞盘置于一无动力转轴上,该方式效率低,绕线品质低,操作工体力消耗大。因此目前常用的绕线机均会在转轴上加一动力源,比如电动机,但目前用于绕线的电动机寿命往往不长,极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绕线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绕轴,所述绕轴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绕轴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电动机的转轴相连接,所述电动机固定设置于一运动平台上,所述运动平台的运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所述绕轴,所述远离的最大行程为所述传动皮带紧扣于所述绕轴和所述电动机的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绕轴之间距离范围的弹性机构;当所述弹性机构的弹力与所述运动平台所受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传动皮带脱离于所述绕轴和所述电动机的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平台的固定侧边铰接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弹性机构连接于所述运动平台的活动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平台固连有一控制踏板。
作为优选,所述运动平台处于远离的最大行程时,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与所述绕轴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和所述绕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盘,所述传动皮带通过所述皮带盘与所述转轴和所述绕轴相联动。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盘包括一与所述传动皮带内圈直接接触的承载圈,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圈两侧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大于所述承载圈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圈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承载圈的直径的1.5倍。
目前常用的驱动绕线轴的电动机寿命不长,因为绕线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停机,或用于上下料,或用于换向,而目前最常用的做法直接对电动机断电。电动机在启动时会受到较大的电流冲击,反复启动,电动机极易因该冲击而烧毁,造成电动机寿命不长。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切断动力的结构,采用电动机持续工作,而断开电动机和绕轴之间的连接。由于常规的齿轮传动在离合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打齿的问题而造成齿轮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传动。皮带绕于电动机转轴和绕轴之间,由于皮带长度一定且自身带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转轴和绕轴之间距离拉开时,皮带会被崩紧,当时皮带对转轴和绕轴均施加较大压力,相对摩擦力大,当转轴转动时,会将动力传递至绕轴,当转轴和绕轴之间距离减小时,皮带会被放松,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上脱离转轴或绕轴,失去传动作用。通过以上原理,本实用新型控制电动机和绕轴之间的距离,用以切换电动机动力和绕轴之间的连接与切断两种状态。
为便于控制,本实用新型将电动机安装在一活动平台上,活动平台通过弹簧挂于机架上,绕轴设置于机架上,当活动平台的控制踏板被踩下时,活动平台带动电动机远离绕轴,此时动力传递,当活动平台的控制踏板被放开时,活动平台带动电动机靠近绕轴,此时动力脱离。此设置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一旦操作工人开小差,放松了踏板,动力即可切割,避免了操作工人在开小差过程中接触到高速转动的绕轴发生事故。
传动皮带均通过固定设置于转轴或绕轴上的皮带轮进行传动。由于传动皮带在松开时,电动机转轴仍在高速旋转,传动皮带如有轻微晃动,接触到电动机转轴,皮带本身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而造成脱离皮带轮,因此与传统的皮带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轮必须设置有尺寸较大的限位圈,防止皮带在松开时脱离皮带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动力切换速度快,使用效率高;
2、电动机受到冲击小,使用寿命长;
3、安全性较高,不易发生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绕轴,3、电动机,4、运动平台,5、传动皮带,6、控制踏板,7、弹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绕轴2,绕轴2连接有电动机3,绕轴2通过传动皮带5与电动机3的转轴相连接,转轴和绕轴2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盘,传动皮带5通过皮带盘与转轴和绕轴2相联动。皮带盘包括一与传动皮带5内圈直接接触的承载圈,及设置于承载圈两侧的限位圈;限位圈的直径不小于承载圈的直径的1.5倍。电动机3固定设置于一运动平台4上,运动平台4的固定侧边铰接于机架1的一侧;弹性机构7连接于运动平台4的活动侧边,运动平台4固连有一控制踏板6。运动平台4的运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绕轴2,远离的最大行程为传动皮带5紧扣于绕轴2和电动机3的转轴。运动平台4处于远离的最大行程时,电动机3的转轴与绕轴2相互平行。
电动机3连接有用于限制电动机3与绕轴2之间距离范围的弹性机构7;当弹性机构7的弹力与运动平台4所受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时,传动皮带5脱离于绕轴2和电动机3的转轴。
Claims (8)
1.一种绕线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绕轴(2),所述绕轴(2)连接有电动机(3),所述绕轴(2)通过传动皮带(5)与所述电动机(3)的转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3)固定设置于一运动平台(4)上,所述运动平台(4)的运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所述绕轴(2),所述远离的最大行程为所述传动皮带(5)紧扣于所述绕轴(2)和所述电动机(3)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3)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电动机(3)与所述绕轴(2)之间距离范围的弹性机构(7);当所述弹性机构(7)的弹力与所述运动平台(4)所受的重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所述传动皮带(5)脱离于所述绕轴(2)和所述电动机(3)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4)的固定侧边铰接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所述弹性机构(7)连接于所述运动平台(4)的活动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4)固连有一控制踏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平台(4)处于远离的最大行程时,所述电动机(3)的转轴与所述绕轴(2)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和所述绕轴(2)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盘,所述传动皮带(5)通过所述皮带盘与所述转轴和所述绕轴(2)相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盘包括一与所述传动皮带(5)内圈直接接触的承载圈,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圈两侧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直径大于所述承载圈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承载圈的直径的1.5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0207.3U CN204162183U (zh) | 2014-09-19 | 2014-09-19 | 一种绕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40207.3U CN204162183U (zh) | 2014-09-19 | 2014-09-19 | 一种绕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62183U true CN204162183U (zh) | 2015-02-18 |
Family
ID=52535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4020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62183U (zh) | 2014-09-19 | 2014-09-19 | 一种绕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6218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70155A (zh) * | 2014-09-19 | 2015-02-25 | 浙江德清浙北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机 |
CN105000426A (zh) * | 2015-07-16 | 2015-10-28 | 湖州辰丰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网线打包装置 |
-
2014
- 2014-09-19 CN CN201420540207.3U patent/CN2041621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70155A (zh) * | 2014-09-19 | 2015-02-25 | 浙江德清浙北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机 |
CN105000426A (zh) * | 2015-07-16 | 2015-10-28 | 湖州辰丰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网线打包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56828U (zh) | 一种金刚线收线系统 | |
CN201895985U (zh) | 收放排线装置 | |
CN103754715A (zh) | 一种手持式自动绕线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572851U (zh) | 扭矩离合器 | |
CN204512345U (zh) | 一种框绞机上盘机构的降速传动装置 | |
CN204162183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02492249U (zh) | 全自动龙门吊供电卷线器 | |
CN101514620B (zh) | 轮式抽油机 | |
CN105836533A (zh) | 一种多用电缆缠绕机 | |
CN104803230B (zh) | 一种铜包铝导线收纳用自推进式收线机 | |
CN105384001A (zh) | 一种双动式卷线架 | |
CN211366620U (zh) | 电缆卷筒 | |
CN104370155A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01234112Y (zh) | 飞机勤务地井电动摩擦式收线机构 | |
CN204474058U (zh) | 堆取料机重锤式电缆卷筒设备 | |
CN203345987U (zh) | 一种节能卷扬 | |
CN207434732U (zh) | 一种电缆收线的缓存装置 | |
CN104555595A (zh) | 电线放线装置 | |
CN205820760U (zh) | 一种钢丝绳盘绳机 | |
CN103159076A (zh) | 一种绕线器 | |
CN108163621B (zh) | 一种用于除铁器线圈的放线装置 | |
CN203976020U (zh) | 一种新型双工位中心卷取卷绕机 | |
CN210048306U (zh) | 一种机械同心绞复绕斜面摩擦驱动装置 | |
CN203187327U (zh) | 提升机用制动离合一体式电动绞盘 | |
CN102632103B (zh) | 一种轮胎钢丝重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