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4501U - 异形线圈绕线芯 - Google Patents

异形线圈绕线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4501U
CN210724501U CN201922340006.4U CN201922340006U CN210724501U CN 210724501 U CN210724501 U CN 210724501U CN 201922340006 U CN201922340006 U CN 201922340006U CN 210724501 U CN210724501 U CN 210724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core
trapezoidal
special
moun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00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燕燕
胡建东
李冬贤
张�浩
马刘正
苏睿
胡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3400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4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4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45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线圈绕线芯取下线圈时较为繁琐且固定安装线芯较为麻烦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异形线圈绕线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线圈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机线圈的绕制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是指将电磁导线在线圈绕线芯上缠绕并且绕制成满足要求的各类形状,根据所需线圈形状的不同,比如:线圈形状可以为菱形、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形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线圈绕线芯,为线圈的最终成型提供符合要求的半成品;
现有的在制作线圈的时候,通常是将电磁导线缠绕在绕线模芯上,首先在绕线模芯上手动安装前挡板和后挡板,然后将绕线模芯固定安装机架上,并用紧固螺丝将前挡板和后挡板固定锁死在绕线模芯上,然后再将导线绕制到绕线模芯上,当导线缠绕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线圈以后,手动拆卸紧固螺丝,再将前挡板和后挡板从绕线模芯上拆下,最后把绕好的线圈连同绕线模芯一同取下放在平台上,并使用榔头将绕线模芯从线圈中敲出来;
但是以上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耗费较多工时,也给工人增加了工作负担,使得线圈的绕制效率较低,当需要绕制不同形状的线圈时,工人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绕线模芯,但是现有的在进行更换绕线模芯的时候,较为耗时,伴随着绕线模芯的拆卸和新的绕线模芯的安装,同样需要浪费较多时间,不利于工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鉴于以上我们提供一种异性线圈绕线芯用于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并且操作简单、快捷,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异形线圈绕线芯,包括链接安装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且双头反向螺母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一端的顶端盖与连接安装轴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两所述顶端盖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两所述顶端盖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且双头反向螺母间隔穿过梯形凸台,所述绕线芯瓣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所述梯形凸台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在双头反向螺母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所述连接安装轴配合有安装架且连接安装轴上设置有快速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筒且安装筒内同轴心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安装轴面向安装筒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安装孔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头部一端同轴心固定有梯形圆板且衔接杆上同轴心滑动配合安装有圆环,所述梯形圆板内同轴心设有与圆环相配合的环形凹槽,所述安装孔内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卡接梯形圆板的卡接装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内上下两端的矩形孔且矩形孔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面向梯形圆板一侧进行倒圆角设置且定位板与矩形孔底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横向滑动配合安装有抵接板且抵接板与安装孔底壁之间连接有抵接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内壁轴向两侧设有限位槽且连接安装轴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梯形凸台上环绕其中轴线间隔设有滑槽,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滑槽内的滑块且滑块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柱,所述绕线芯瓣上设有与限位柱竖向滑动配合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双头反向螺母远离安装筒一端经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绕线芯瓣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的安装槽且绕线芯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芯瓣表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安装轴轴向两侧固定安装有沿其直径方向延伸的矩形杆且顶端盖内设有与矩形杆滑动配合的滑孔。
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于:
(1)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旋拧双头反向螺母同步带动两顶端盖进行相背移动,使得若干绕线芯瓣朝着中间位置聚拢,进而使得绕制完成的线圈与若干绕线芯瓣分离,随后手动取下线圈即可,整个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大大缩短了取线圈时耗费的时间;
(2)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工人工作起来更加轻松,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芯瓣表层与绕线芯瓣分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删去芯瓣表层后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删去其中一个绕线芯瓣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删去一个绕线芯瓣后正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个绕线芯瓣与梯形滑台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安装轴处于被定位状态时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安装轴解除定位过程中某一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圆环滑入至环形凹槽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圆环滑入至环形凹槽内梯形圆板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安装转轴与安装孔配合关系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绕线芯瓣与双头反向螺母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连接安装轴1,双头反向螺母2,顶端盖3,绕线芯瓣4,梯形凸台5,收缩弹簧6,安装架7,安装筒8,安装孔9,衔接杆10,梯形圆板11,圆环12,环形凹槽13,矩形孔14,定位板15,卡接弹簧16,抵接板17,抵接弹簧18,限位槽19,限位块20,滑槽21,滑块22,限位柱23,限位孔24,锁紧螺母25,安装槽26,芯瓣表层27,矩形杆28,滑孔29。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线圈绕线芯,参照附图2所示,包括连接安装轴1,其特征在于,参照附图2所示,我们在连接安装轴1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2且双头反向螺母2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3,双头反向螺母2与两顶端盖3螺纹配合部位的螺纹旋向设置相反,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与连接安装轴1之间轴向滑动配合,即,当我们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时,可驱动靠近连接安装轴1一侧的顶端盖3进行轴向移动,参照附图7所示,两所述顶端盖3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2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4,两所述顶端盖3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5且双头反向螺母2间隔穿过梯形凸台5,参照附图6中所示,我们在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4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所述梯形凸台5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4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3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
两顶端盖3之间配合有若干绕线芯瓣4且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与之相互配合的梯形凸台5为斜面部分滑动配合安装(我们在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同样设置有斜面,用于和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我们在梯形凸台5内设有对每个绕线芯瓣4进行限位的限位装置,使得每个绕线芯瓣4只能在两梯形凸台5之间进行竖向或者水平移动;
该装置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我们将若干绕线芯瓣4与两梯形凸台5调整好位置关系,随后通过线圈绕制机将电磁导线一圈一端的缠绕在绕线芯瓣4上,当在线圈绕线芯上缠绕出符合工艺要求的线圈后,停止线圈的绕制,我们手动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带动两顶端盖3进行相背移动(即,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由于若干的绕线芯瓣4的限位作用,使得远离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同样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做轴向移动,我们在梯形凸台5内安装有限位装置,当两顶端盖3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时,使得绕线芯瓣4只能在竖向或者横向进行移动,(即,使得多个绕线芯瓣4朝着靠近双头反向螺母2的位置进行聚拢),从而实现将绕制完成的线圈与绕线芯瓣4之间的脱离,随后我们手动可将完成分离后绕制好的线圈从线圈绕线芯上取下,当需要再次进行线圈绕制时,我们反向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即可,使得两顶端盖3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轴向移动,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恢复至初始状态;
较好的,所述连接安装轴1配合有安装架7,较好的我们在连接安装轴1上设置有与安装架7相配合的快速定位装置,当需要绕制不同形状的线圈时,工人需要更换安装有不同形状的绕线芯瓣4,我们可通过该快速定位装置实现对线圈绕线芯的快速拆卸与安装,大大缩短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筒8且安装筒8内同轴心设有安装孔9,所述连接安装轴1面向安装筒8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安装孔9的衔接杆10,所述衔接杆10头部一端同轴心固定有梯形圆板11且衔接杆10上同轴心滑动配合安装有圆环12(圆环12在设置的时候,我们使得其两端均设置为斜面),所述梯形圆板11内同轴心设有与圆环12相配合的环形凹槽13,所述安装孔9内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卡接梯形圆板11的卡接装置,该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当工人需要将线圈绕线芯安装在安装架7上时,我们可手持线圈绕线芯并且使得连接安装轴1插入至与之配合的安装孔9内(安装孔9内径与连接安装轴1相同),当连接安装轴1在安装孔9内向里滑动时,固定于衔接杆10上的梯形圆板11首先接触到设置于安装孔9内的卡接装置,由于梯形圆板11外圆面为斜面,参照附图9所示,当梯形圆板11触碰到卡接装置时,通过其斜面的作用,使得梯形圆板11越过卡接装置,当梯形圆板11越过卡接装置后,卡接装置实现对梯形圆板11的定位、卡紧;
当我们需要更换线圈绕线芯时,只需给线圈绕线芯施加一个向里的推力使得连接安装轴1继续沿安装孔9向里进行滑动,此时圆环12触碰到卡接装置,并且受到卡接装置的阻挡,使得圆环12与衔接杆1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最终使得圆环12抵触于连接安装轴1端面上,参照附图9所示,此时我们继续向里推动连接安装轴1,此时圆环12通过其斜面同样越过卡接装置,此时圆环12与梯形圆板11均位于卡接装置同侧,当圆环12越过卡接装置后,我们随后向外拉动连接安装轴1,此时圆环12受到卡接装置的阻挡并且与衔接杆10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最终使得圆环12滑入至设置于梯形圆板11内的环形凹槽13中 ,参照附图10所示,此时,我们继续向外拉动连接安装轴1,由于圆环12与环形凹槽13配合一端抵触于环形凹槽13底壁上,即,伴随着连接安装轴1的继续向外移动,带动圆环12、梯形圆板11越过卡接装置,完成对连接安装轴1的拆卸,即,实现将线圈绕线芯拆卸的效果;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参照附图10所示,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8内上下两端的矩形孔14且矩形孔14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面向梯形圆板11一侧进行倒圆角设置且定位板15与矩形孔14底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16,当梯形圆板11触碰到定位板15时,梯形圆板11为斜面部位首先接触到定位板15进行倒圆角设置部位,通过斜面与圆弧面的相互作用,使得梯形圆板11轻松越过定位板15并且使得定位板15收缩至矩形孔14中,使得卡接弹簧16被压缩储能,当梯形圆板11越过定位板15后,定位板15在卡接弹簧16的作用下从矩形孔14中向外滑出并且定位板15背离连接安装轴1一端抵触在梯形圆板11上,参照附图8所示,实现对梯形圆板11的定位效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较好的,我们在安装孔9内横向滑动配合安装有抵接板17且抵接板17与安装孔9底壁之间连接有抵接弹簧18,参照附图8所示,当梯形圆板11越过另定位板15时,梯形圆板11面向安装孔9底壁一侧抵接在抵接板17上,并且抵接弹簧18处于被压缩状态,通过抵接板17施加给梯形圆板11一个抵接力,用于防止梯形圆板11在安装孔9内产生晃动。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安装孔9内壁轴向两侧设有限位槽19且连接安装轴1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槽19滑动配合的限位块20,较好的,我们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块20和限位槽19使得连接安装在只能在安装孔9内进行轴向移动,防止连接安装轴1在安装孔9内发生转动。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照附图7所示,我们在梯形凸台5上环绕其中轴线间隔设有滑槽21,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滑槽21内的滑块22且滑块2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柱23,所述绕线芯瓣4上设有与限位柱23竖向滑动配合的限位孔24,绕线芯瓣4通过与之滑动配合安装的限位柱23滑动安装在与之对应的弹性凸台上,并且当两顶端盖3带动两梯形凸台5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同步带动与限位柱23固定安装的滑块22在与之对应的滑槽21内进行滑动,以配合当两顶端盖3进行轴向移动时,使得与限位柱23滑动配合的绕线芯瓣4只能沿限位柱23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即,实现多个绕线芯瓣4朝着靠近或者远离双头反向螺母2的方向聚拢或者分散。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双头反向螺母2远离安装筒8一端经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25,较好的,我们在双头反向螺母2远离安装筒8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25,当需要将绕制好的线圈取下时,我们首先旋拧锁紧螺母25使之朝着远离顶端盖3的方向移动,随后再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带点两顶端盖3进行相背移动,当将线圈取下后,我们反向旋转双头反向螺母2,使得两顶端盖3移动并且恢复至初始位置,随后,我们旋拧锁紧螺母25并且使之再次抵触在顶端盖3上,实现锁紧的效果。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照附图3所示,我们在绕线芯瓣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的安装槽26,并且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槽26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相邻的两绕线芯瓣4之间经伸缩弹簧连接,使得多个绕线芯瓣4在张开或者聚拢缩小的过程中,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始终紧贴在与之配合的的弹性凸台上;
较好的,我们在绕线芯瓣4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与绕线芯瓣4相配合的芯瓣表层,参照附图1所示,芯瓣表层的安装使其能够遮住开设在绕线芯瓣4表面上的安装槽26,使得绕线芯瓣4表面较为平整,不至于把绕线绕进安装槽26里。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照附图4所示,我们在连接安装轴1上下两端固定安装有沿其直径方向延伸的矩形杆27,参照附图8所示,我们在靠近安装筒8的顶端盖3内设有与矩形杆27滑动配合的滑孔28,当双头反向螺母2驱动顶端盖3进行移动时,通过相互配合的矩形杆27、滑孔28使得两顶端盖3只能进行轴向移动。
参照附图11中所示,我们在设置定位板15的时候,将定位板15面向安装孔9底壁一侧上端面同样进行倒圆角设置,值得注意的是,该倒圆角设置的不需要很大(如附图11中所示,只需要一个较小的弧度即可),滑入至环形凹槽13内的圆环12在越过两定位板15的过程中,并且当圆环12与定位板15处于如附图11中所示位置关系时,圆环12与梯形圆板11相配合部位抵触于定位板15倒较小圆角一端,伴随着连接安装轴1的继续向外移动,最终使得滑入至环形凹槽13内的圆环12与梯形圆板11同步越过两定位板15,实现对需求绕线芯的拆卸过程,整个拆卸过程我们只需用力将线圈绕线芯向里推到底后,再向外拉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该异形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将绕制完成的线圈取下,不需要过多额外的操作过程,即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旋拧双头反向螺母2同步带动两顶端盖3进行相背移动,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朝着中间位置聚拢,进而使得绕制完成的线圈与若干绕线芯瓣4分离,随后手动取下线圈即可,整个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大大缩短了取线圈时耗费的时间;
同时,该线圈绕线芯可快速安装在与之配合的机架上,并且实现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更换线圈绕线芯所耗费的时间,使得线圈绕线芯的安装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工人工作起来更加轻松,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异形线圈绕线芯,包括连接安装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1)同轴心转动安装有双头反向螺母(2)且双头反向螺母(2)上横向间隔经螺纹配合有顶端盖(3),靠近所述连接安装轴(1)一端的顶端盖(3)与连接安装轴(1)之间轴向滑动配合,两所述顶端盖(3)之间设置有以双头反向螺母(2)为中轴线间隔环绕设置的绕线芯瓣(4),两所述顶端盖(3)相向一侧同轴心固定安装有梯形凸台(5)且双头反向螺母(2)间隔穿过梯形凸台(5),所述绕线芯瓣(4)横向两端开设有梯形凸台(5)表面滑动配合的斜面,相邻的两所述绕线芯瓣(4)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所述梯形凸台(5)内设有用于对绕线芯瓣(4)限位的限位装置并且该限位装置满足:当两顶端盖(3)在双头反向螺母(2)的驱动下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时,使得若干绕线芯瓣(4)只能在竖向进行移动,所述连接安装轴(1)配合有安装架(7)且连接安装轴(1)上设置有快速定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筒(8)且安装筒(8)内同轴心设有安装孔(9),所述连接安装轴(1)面向安装筒(8)一端同轴心固定连接有直径小于安装孔(9)的衔接杆(10),所述衔接杆(10)头部一端同轴心固定有梯形圆板(11)且衔接杆(10)上同轴心滑动配合安装有圆环(12),所述梯形圆板(11)内同轴心设有与圆环(12)相配合的环形凹槽(13),所述安装孔(9)内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卡接梯形圆板(11)的卡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于安装筒(8)内上下两端的矩形孔(14)且矩形孔(14)内竖向滑动安装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面向梯形圆板(11)一侧进行倒圆角设置且定位板(15)与矩形孔(14)底壁之间连接有卡接弹簧(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9)内横向滑动配合安装有抵接板(17)且抵接板(17)与安装孔(9)底壁之间连接有抵接弹簧(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9)内壁轴向两侧设有限位槽(19)且连接安装轴(1)上固定设置有与限位槽(19)滑动配合的限位块(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凸台(5)上环绕其中轴线间隔设有滑槽(21),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横向滑动安装于滑槽(21)内的滑块(22)且滑块(2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柱(23),所述绕线芯瓣(4)上设有与限位柱(23)竖向滑动配合的限位孔(2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反向螺母(2)远离安装筒(8)一端经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芯瓣(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的安装槽(26)且绕线芯瓣(4)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芯瓣表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线圈绕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安装轴(1)轴向两侧固定安装有沿其直径方向延伸的矩形杆(27)且顶端盖(3)内设有与矩形杆(27)滑动配合的滑孔(28)。
CN201922340006.4U 2019-12-24 2019-12-24 异形线圈绕线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24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006.4U CN2107245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异形线圈绕线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0006.4U CN2107245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异形线圈绕线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4501U true CN210724501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4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000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724501U (zh) 2019-12-24 2019-12-24 异形线圈绕线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45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2428A (zh) 一种犁刀齿轮变速箱铣床夹具
CN110142591A (zh) 一种轴承双面压盖机及其压盖方法
CN210724501U (zh) 异形线圈绕线芯
CN110842861B (zh) 一种开槽锁紧螺母拆装工具
CN212601892U (zh) 一种机械手内胀式夹爪
CN204727262U (zh) 一种卷筒芯轴与油缸活塞轴的连接结构
CN209920357U (zh) 一种夹持机构、胶囊夹具及硫化装置
CN217394846U (zh) 一种齿轮或蜗杆快速拆卸工装
CN202498507U (zh) 发动机汽缸头气门装拆器
CN214265424U (zh) 一种轴承拆卸工具
CN106451235B (zh) 一种间隔棒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
CN103802049B (zh) 一种万力夹
CN21094775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的快速装拆装置
CN209889992U (zh) 线筒快速拆装结构
CN104475472B (zh) 挤压筒组件定位装置
CN210414330U (zh) 便于更换起子头的锁付件
CN203510093U (zh) 可调式拉拔器
CN220534115U (zh) 一种用于拆装羊眼螺栓和吊环螺丝的起子
CN102601763A (zh) 装拆发动机汽缸头气门的工具
CN202045302U (zh) 数控钢筋弯箍机的轴承式弯头结构
CN219988525U (zh) 一种用于大口径玻璃钢缠绕的可变径模具
CN215880669U (zh) 一种引动器端盖拆卸装置
CN204819374U (zh) 胶圈剔除装置
CN219666482U (zh) 一种制动器活塞拆卸工装
CN205021520U (zh) 缸套拆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