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20516U - 一种电能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能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20516U
CN210720516U CN201920805925.1U CN201920805925U CN210720516U CN 210720516 U CN210720516 U CN 210720516U CN 201920805925 U CN201920805925 U CN 201920805925U CN 210720516 U CN210720516 U CN 210720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urface
base
energy meter
table lid
electr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59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健
魏伟
林国庆
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59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20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20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20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表盖,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和插接结构,插接结构位于远离接合面外周沿的位置上,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沿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接合面的外周沿上。本实用新型的凹凸配合结构沿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的外周沿上,能够使底座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形成凹凸纹理,以及表盖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也形成凹凸纹理,这样,工具将不易插入至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外边沿之间的缝内,增加了使用工具撬开的难度,同时,即使存在工具能够插入至上述缝内时,插接结构的存在,将会进一步地增加了撬开的难度,进而增加了电表的防窃电性,其结构简单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电能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目前电能表因体积小巧、精度高、可靠性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生活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的电能表如专利号为CN201721341675.8(授权公告号为CN2074584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结构》,该电能表结构包括底座、表盖、上端子盖、下端子盖,所述表盖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表盖通过螺钉穿过螺孔与底座固定安装,而所述螺孔的顶部进口通过按压式封印钉进行一级封印;所述上端子盖与表盖之间通过第二卡扣固定连接,所述下端子盖与表盖之间通过第三卡扣固定连接,通过使用引线式封印进而使得下端子盖与表盖之间形成二级封印。该电能表的表盖和底座的外边沿均采用直边形式,即表盖四周外边沿和底座四周外边沿之间形成的缝为直线状,这种直线状的边沿缝容易被工具插入而撬开。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能表的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增加工具插入底座和表盖外边沿之间的缝的难度,从而达到防撬目的的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包括有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和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位于远离接合面外周沿的位置上,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沿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接合面的外周沿上。
凹凸配合结构的第一种结构形式: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有凸部和与凸部相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凸部有多个,并间隔凸设在所述表盖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所述凹槽有多个,并间隔开设在底座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
凹凸配合结构的第二种结构形式:所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齿部和与齿部相插接配合的齿槽,所述齿部有多个,并间隔凸设在所述表盖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所述凹槽有多个,并间隔开设在底座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
插接结构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在底座第一接合面上设置环状槽,在表盖接合面上设置超声波焊接筋,或者,底座的接合面上设置超声波焊接筋,表盖的接合面上设置环状槽,优选地,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接合面上的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沿接合面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表盖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与对应第一环状槽插接配合的超声波焊接筋,所述表盖的接合面通过超声波焊接筋和第一环状槽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座的接合面上。
为了进一步增加底座和表盖接合面之间缝撬开的难度,所述底座的接合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环状延伸部,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位于底座接合面的外边沿和第一环状槽之间,且所述表盖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环状延伸部部分插设在其中的第二环状槽。
为了进一步增加撬开的难度,优选地,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的纵截面呈阶梯状。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包括呈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环状凸缘和第二环状凸缘,所述第一环状凸缘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环状凸缘的高度。位于外侧的第二环状凸缘的高度大于位于内侧的第一环状凸缘的高度,在撬的时候,由于第二环状凸缘的阻挡,进一步增加了底座和表盖之间缝撬开的难度。
为了使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更好地连接,所述底座的接合面上还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布置的环状插槽,所述环状插槽位于邻近所述底座接合面的内周沿的位置上,所述表盖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与环状插槽相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延伸部,所述表盖通过第二环状延伸部与环状槽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为了方便安装接线端子,同时保护接线端子,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容置接线端子的第一容置腔,所述表盖在对应第一容置腔的位置上开设供接线端子上的螺钉自外向内插入的插孔,所述表盖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遮盖所述插孔的端盖。
为了方便端盖的安装,所述表盖的外壁上形成有容置所述端盖的凹腔,所述插孔开设在所述凹腔的底壁上,所述端盖的一侧能相对表盖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凹腔的对应壁板上,端盖的另一侧通过铅封件固定在所述表盖上。这样,无需螺钉即可实现对端盖的安装,减小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端盖的下端具有转轴,所述凹腔内形成有与转轴转动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凹腔邻近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端盖在与第一连接件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与第一连接件相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对应开设有供铅封件的铅封线穿过通孔。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匹配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第一连接件具有容置第二连接件的凹槽,还可以采用第二连接件具有通知第一连接件的容置槽,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凹腔内壁板上、并向外凸出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容置该凸块的容置槽。
为了使得凸块限位在容置槽内,优选地,所述凸块的侧壁侧向凸出有限位部,所述容置槽内在对应限位部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置所述限位部的限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容置电路板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置腔在邻近所述第二容置腔一侧的隔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表盖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对应插槽相插接配合的插板。
为了防止水、灰尘、蚂蚁等经插板和插槽之间的缝隙进入第二容置腔内,对第二容置腔内的电元件造成损坏,减小烧表的可能性,所述插槽的侧壁上侧向凸出有凸筋,所述插板上在对应隔板的位置上开设有与该凸筋相插接配合的缺口,所述隔板通过凸筋与对应缺口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插板上。这样,缺口和凸筋的配合,使得插板和插槽的配合更加地可靠。
安装部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为了实现转轴方便转动的同时,方便转轴的安装,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凹腔内、且呈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形成有方便转轴插入的空隙,所述转轴能转动限位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表的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凹凸配合结构沿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的外周沿上,从而使底座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形成凹凸纹理,以及表盖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也形成凹凸纹理,这样,工具将不易插入至底座和表盖相接触的接合面外边沿之间的缝内,增加了使用工具撬开的难度,同时,即使存在工具能够插入至上述缝内时,插接结构的存在,将会进一步地增加了撬开的难度,进而增加了电表的防窃电性,其结构十分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端盖处于打开状态下);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凹凸配合结构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能表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表盖2,底座1和表盖2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电路板6。
底座1和表盖2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8,凹凸配合结构8沿底座1和表盖2相接触的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接合面的外周沿上,从而底座1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形成凹凸纹理,也使表盖2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形成凹凸纹理。与表盖2 相接触的底座1的接合面为第一接合面11,与底座1的第一接合面11相接触的表盖2 的接合面为第二接合面20,上述的凹凸配合结构8包括有凸部201和与凸部201相插接配合的凹槽111,凸部201凸设在表盖2第二接合面20的四个外边沿上,本实施例中,表盖2第二接合面20的四个外边沿上均设置有至少3个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凸部201,第二接合面20的四个外边沿通过各自凸部201的间隔布置而形成凹凸纹理;凹槽111开设在底座1第一接合面11的四个外边沿上,具体地,第一接合面11的四个外边沿上均开设有至少3个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凹槽111,第一接合面11的四个外边沿通过各自凹槽111的间隔布置而形成凹凸纹理。上述的凹凸配合结构8还可以为相互配合的齿部205和齿槽115,具体地,如图12所示,凹凸配合结构8包括齿部205 和与齿部205相插接配合的齿槽115,齿部205有多个,并间隔凸设在表盖2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对应地,齿槽115有多个,并间隔开设在底座1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第一接合面11的四个外边沿通过各自齿槽115的间隔布置而形成凹凸纹理,第二接合面20的四个外边沿通过各自齿部205的间隔布置而形成凹凸纹理。
上述底座四个外边沿的凹凸纹理和表盖四个外边沿的凹凸纹理的结构形式,使得工具不易插入至第一接合面外边沿和第二接合面外边沿之间的缝内,增加了使用工具撬开的难度。
为了方便底座和表盖的插接配合,底座1的第一接合面11上还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布置的环状插槽114,环状插槽114位于邻近第一接合面11的内周沿的位置上,表盖 2的第二接合面20上设置有与环状插槽114相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延伸部204,表盖2 通过第二环状延伸部204与环状插槽114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底座1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对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进行超声波焊接,第一接合面11和第二接合面20之间还设置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插接结构远离第一接合面11或者第二接合面20的外边沿,插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第一接合面11上的第一环状槽 112,第一环状槽112沿第一接合面11的周向延伸设置,表盖2的第二接合面20上设置有与对应第一环状槽112插接配合的超声波焊接筋202,表盖2的第二接合面20通过超声波焊接筋202和第一环状槽112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底座1的第一接合面11上,具体地,通过超声波焊接筋202焊接在第一环状槽112内实现表盖2的第二接合面20 和底座1第一接合面11的连接。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增加撬开的难度,如图3所示,底座1的第一接合面11上还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环状延伸部113,第一环状延伸部113位于第一接合面 11的外边沿和第一环状槽112之间,且表盖2的第二接合面20上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环状延伸部113部分插设在其中的第二环状槽203;上述的第一环状延伸部113的纵向截面呈阶梯状,具体地,该第一环状延伸部113包括呈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环状凸缘 1131和第二环状凸缘1132,第一环状凸缘1131朝表盖2一侧的顶面距离第一接合面11 的高度为h1,第二环状凸缘1132朝表盖2一侧的顶面距离第一接合面11的高度为h2,高度h1小于高度h2。
如图5、图7和图11所示,上述底座1上形成有容置接线端子7的第一容置腔12,表盖2在对应第一容置腔12的位置上开设供接线端子7上的螺钉71自外向内插入的插孔253,表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遮盖插孔253的端盖3,且该表盖2的外壁上形成有容置端盖3的凹腔25,上述的插孔253开设在凹腔25的底壁上;端盖的安装形式有多种,为了减小成本,本实施例的端盖3的一侧能相对表盖2转动地设置在凹腔25的对应壁板上,端盖3的另一侧通过铅封件固定在表盖2上。具体地,端盖3的下端具有转轴31,凹腔25内形成有与转轴31转动配合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设置在凹腔25内、且呈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块2511和第二安装块2512,第一安装块2511上开设有第一凹陷部251a,第二安装块2512上开设有第二凹陷部251b,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251b的开口方向相反,且转轴31能转动限位在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 251b之间,且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251b之间形成有方便转轴31插入的空隙 250,参见图1所示。
此外,如图2、图7和图11所示,凹腔25邻近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52,端盖3在与第一连接件25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与第一连接件252相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件252和第二连接件32上对应开设有供铅封件的铅封线穿过通孔,通孔包括开设在第一连接件252侧壁上的第一贯穿孔2522和开设在第二连接件32侧壁上的第二贯穿孔322,第一贯穿孔2522和第二贯穿孔322对应设置。上述的第一连接件 252为设置在凹腔25内壁板上、并向外凸出的凸块,凸块的侧壁侧向凸出有限位部2521,第二连接件32具有容置该凸块的容置槽321,容置槽321内在对应限位部2521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置限位部2521的限位凹槽3211。
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底座1上形成有容置电路板6的第二容置腔13,第二容置腔13与第一容置腔12相邻设置,且第一容置腔12在邻近第二容置腔13一侧的隔板122上开设有插槽1221,表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对应插槽1221相插接配合的插板 26。插槽1221的侧壁上侧向凸出有凸筋1222,插板26上在对应隔板122的位置上开设有与该凸筋1222相插接配合的缺口261,隔板122通过凸筋1222与对应缺口261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插板26上。
如图4、图6至图8所示,电路板6上设置有液晶显示屏5,表盖2的壁板上开设有方便观察液晶显示屏5示数的口部22,该口部22与液晶显示屏5相对应设置,为了对口部进行保护,防止外物通过口部接触到液晶显示屏而对液晶显示屏造成损坏,表盖 2壁板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盖板4,口部22均位于表盖2壁板和透明盖板4之间。为了方便透明盖板4的容置,如图8所示,表盖2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置透明盖板4的容腔27,透明盖板4通过卡扣结构能拆卸地安装在该容腔27内。如图4至图6所示,卡扣结构包括凸设在透明盖板4内壁上的卡扣42,卡扣42有4个,并沿透明盖板4的周向间隔布置,容腔27的壁板在对应卡扣42的位置上开设有供卡扣42部分卡入的卡入口23,透明盖板4通过卡扣42与对应卡入口23的卡接配合而安装在表盖2的容腔27 内。
为了对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屏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表盖2 的内壁在邻近口部22周沿的位置上凸设有用以定位液晶显示屏5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两个呈U型的定位板24,两个定位板24之间形成有容置液晶显示屏5的安装腔241,且其中至少一个定位板24在邻近安装腔241一侧的壁板上设置有方便将液晶显示屏5 导入至安装腔241内的导向件,导向件为设置在定位板24壁板上的筋条242,筋条242 的内端具有自内向外逐渐安装腔241内倾斜的倾斜部2421。

Claims (16)

1.一种电能表,包括有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表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表盖(2)相接触的接合面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8)和插接结构(9),所述插接结构(9)位于远离接合面外周沿的位置上,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8)沿接合面的周向布置在接合面的外周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配合结构(8)包括有凸部(201)和与凸部(201)相插接配合的凹槽(111),所述凸部(201)有多个,并间隔凸设在所述表盖(2)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所述凹槽(111)有多个,并间隔开设在底座(1)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配合结构(8)包括齿部(205)和与齿部(205)相插接配合的齿槽(115),所述齿部(205)有多个,并间隔凸设在所述表盖(2)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所述齿槽(115)有多个,并间隔开设在底座(1)接合面的四个外边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结构(9)包括设置在底座接合面上的第一环状槽(112),所述第一环状槽(112)沿底座(1)接合面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表盖(2)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与对应第一环状槽(112)插接配合的超声波焊接筋(202),所述表盖(2)的接合面通过超声波焊接筋(202)和第一环状槽(112)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接合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接合面上还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设置的第一环状延伸部(113),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113)位于底座(1)接合面的外边沿和第一环状槽(112)之间,且所述表盖(2)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供对应第一环状延伸部(113)部分插设在其中的第二环状槽(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113)的纵截面呈阶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状延伸部(113)包括呈自内向外依次布置的第一环状凸缘(1131)和第二环状凸缘(1132),所述第一环状凸缘(113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环状凸缘(1132)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接合面上还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布置的环状插槽(114),所述环状插槽(114)位于邻近所述底座(1)的接合面的内周沿的位置上,所述表盖(2)的接合面上设置有与环状插槽(114)相插接配合的第二环状延伸部(204),所述表盖(2)通过第二环状延伸部(204)与环状插槽(114)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形成有容置接线端子(7)的第一容置腔(12),所述表盖(2)在对应第一容置腔(12)的位置上开设供接线端子(7)上的螺钉(71)自外向内插入的插孔(253),所述表盖(2)的外壁上设置有能够遮盖所述插孔(253)的端盖(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盖(2)的外壁上形成有容置所述端盖(3)的凹腔(25),所述插孔(253)开设在所述凹腔(25)的底壁上,所述端盖(3)的一侧能相对表盖(2)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凹腔(25)的对应壁板上,端盖(3)的另一侧通过铅封件固定在所述表盖(2)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的下端具有转轴(31),所述凹腔(25)内形成有与转轴(31)转动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凹腔(25)邻近上端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52),所述端盖(3)在与第一连接件(25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与第一连接件(252)相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件(32),所述第一连接件(252)和第二连接件(32)上对应开设有供铅封件的铅封线穿过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52)为设置在凹腔(25)内壁板上、并向外凸出的凸块,所述第二连接件(32)具有容置该凸块的容置槽(3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侧壁侧向凸出有限位部(2521),所述容置槽(321)内在对应限位部(2521)的位置上开设有容置所述限位部(2521)的限位凹槽(3211)。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形成有容置电路板的第二容置腔(13),所述第二容置腔(13)与第一容置腔(12)相邻设置,且所述第一容置腔(12)在邻近所述第二容置腔(13)一侧的隔板(122)上开设有插槽(1221),所述表盖(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对应插槽(1221)相插接配合的插板(26)。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221)的侧壁上侧向凸出有凸筋(1222),所述插板(26)上在对应隔板(122)的位置上开设有与该凸筋(1222)相插接配合的缺口(261),所述隔板(122)通过凸筋(1222)与对应缺口(261)的插接配合而安装在所述插板(26)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能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凹腔(25)内、且呈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安装块(2511)和第二安装块(2512),所述第一安装块(2511)上开设有第一凹陷部(251a),所述第二安装块(2512)上开设有第二凹陷部(251b),所述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251b)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251b)之间形成有方便转轴(31)插入的空隙(250),所述转轴(31)能转动限位在所述第一凹陷部(251a)和第二凹陷部(251b)之间。
CN201920805925.1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能表 Active CN210720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5925.1U CN21072051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能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5925.1U CN21072051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能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20516U true CN210720516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31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5925.1U Active CN210720516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能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20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9105B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hangeable plug element
US4160576A (en)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nnector especially for a fan of the flat type
JP6198115B2 (ja) 電子式電力量計
JP3227837U (ja) 電源アダプター
CN210720516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1906793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电子胸牌
JP6713318B2 (ja) バッテリ装着器
CN110672893A (zh) 一种具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
CN210742354U (zh) 一种具有表盖的电能表
CN213181682U (zh) 一种具有透明视窗的电表盖及电表
JP4990610B2 (ja) 誤接続防止・封印用装置及び電力量計
CN210291785U (zh) 适配器及照明设备
JP2015162296A (ja) 充電器
CN210269953U (zh) 一种电能表
JP4721787B2 (ja) プラグイン機器の絶縁基台への取付構造
CN211122969U (zh) 一种电能表
CN210982561U (zh) 一种具有端盖的电表
CN112116854A (zh) 一种积木式传感器
JP3391867B2 (ja) 器具用アース端子装置
JPH0130792Y2 (zh)
CN213658815U (zh) 一种电表箱
JP7437843B2 (ja) 電力量計の筐体構造
CN215221419U (zh) 一种能插卡的电表箱
CN213877355U (zh) 电子胸牌
CN211785703U (zh) 一种具有通信模块的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