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19610U -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719610U CN210719610U CN201921809116.4U CN201921809116U CN210719610U CN 210719610 U CN210719610 U CN 210719610U CN 201921809116 U CN201921809116 U CN 201921809116U CN 210719610 U CN210719610 U CN 2107196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transfer mechanism
- load transfer
- mechanical test
- tes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扩展装置包括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扩展装置,当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装置尺寸有限,不能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实验时,将底板放置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而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其安装面积扩大到试验所需尺寸,从而便于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试验,且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空槽,且连接杆也是空心设置,从而可以降低扩展装置整体的重量,而连接顶板顶部设置有基板,基板用于方便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荷转移机构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深空探测、空间运输、载人航天等航天技术的深入发展,对航天器在轨转移货物、释放卫星、在轨试验等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一种大行程、高精度、高可靠的载荷转移机构。
载人航天器的载荷转移机构,包括:伸缩机构、旋转机构、位置调整机构以及发射段锁紧模块,其中,伸缩机构通过安装法兰与旋转机构固定连接,位置调整机构直接镶嵌于伸缩机构上方,旋转机构安装底座可与舱体安装面固定连接,发射段锁紧装置分别与伸缩机构和舱体安装面固定连接。由于载荷转移机构组件较多,其动力学特性复杂,为保证在轨期间的正常工作,对其在发射状态时的力学试验尤其重要,而现有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结构复杂,经常不能适应各种尺寸的载荷转移机构,因此试验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通过设置有扩展装置,当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装置尺寸有限,不能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实验时,将底板放置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而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其安装面积扩大到试验所需尺寸,从而便于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试验,且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空槽,且连接杆也是空心设置,从而可以降低扩展装置整体的重量,而连接顶板顶部设置有基板,基板用于方便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支撑柱底部均与底板顶部之间焊接,所述支撑柱底端与连接顶板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连接顶板两侧均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底部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连接顶板与延伸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板,所述基板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顶板中部设置有空槽,所述底板表面贯穿设有螺栓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面板,所述连接面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连接面板表面贯穿设有多个通槽,所述连接面板表面四角位置均贯穿设有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一侧贯穿设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所述弧形杆与连接面板表面贯穿设有包装箱安装孔,所述连接面板表面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空心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展装置为钢结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板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杆与连接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由钢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有扩展装置,当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装置尺寸有限,不能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实验时,将底板放置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而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其安装面积扩大到试验所需尺寸,从而便于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试验,且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空槽,且连接杆也是空心设置,从而可以降低扩展装置整体的重量,而连接顶板顶部设置有基板,基板用于方便与连接板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通过设置有连接板,当需要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力学试验时,将连接板安装到扩展装置上,由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因此连接板可以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扩展装置上,在进行水平两方向试验时可直接安装在振动设备的水平滑台上,且连接面板与弧形杆上设置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吊装孔和包装箱安装孔,使得连接板可以实现载荷转移机构在调试、装箱等过程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连接板的实用性,提高了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装置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板、2连接板、3连接顶板、4支撑柱、5连接杆、6第一加强板、7延伸板、8第二加强板、9基板、10空槽、11连接面板、12弧形杆、13通槽、14吊装孔、15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16包装箱安装孔、17第二连接孔、18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连接顶板3,所述连接顶板3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4,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底部与支撑柱4底部均与底板1顶部之间焊接,所述支撑柱4底端与连接顶板3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6,所述连接顶板3两侧均设置有延伸板7,所述延伸板7底部与连接杆5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8,所述连接顶板3与延伸板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板9,所述基板9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顶板3中部设置有空槽10,所述底板1表面贯穿设有螺栓孔。
所述连接杆5空心设置。
所述扩展装置为钢结构件。
所述第二加强板8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尺寸有限,不能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实验时,将底板1放置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由于底板1表面贯穿设有螺栓孔,因此可以通过螺栓使底板1与垂向扩展装置固定连接,而扩展装置与底板1固定连接,因此扩展装置便可以成功安装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了,而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其安装面积扩大到试验所需尺寸,从而便于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试验,且扩展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空槽10,且连接杆5也是空心设置,从而可以降低扩展装置整体的重量,而连接顶板3顶部设置有基板9,基板9用于方便与连接板2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如附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所述连接板2包括连接面板11,所述连接面板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2,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多个通槽13,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四角位置均贯穿设有吊装孔14,所述吊装孔14一侧贯穿设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15,所述弧形杆12与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包装箱安装孔16,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17;
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17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
所述弧形杆12与连接面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8;
所述连接板2由钢材材料制成。
实施方式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力学试验时,将连接板2安装到扩展装置上,由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17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因此连接板2可以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扩展装置上,在进行水平两方向试验时可直接安装在振动设备的水平滑台上,且连接面板11与弧形杆12上设置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15、吊装孔14和包装箱安装孔16,使得连接板2可以实现载荷转移机构在调试、装箱等过程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连接板2的实用性,提高了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尺寸有限,不能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实验时,将底板1放置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由于底板1表面贯穿设有螺栓孔,因此可以通过螺栓使底板1与垂向扩展台固定连接,而扩展装置与底板1固定连接,因此扩展装置便可以成功安装到原有振动设备的垂向扩展台上了,而通过扩展装置可以将其安装面积扩大到试验所需尺寸,从而便于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试验;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载荷转移机构进行力学试验时,将连接板2安装到扩展装置上,由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17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因此连接板2可以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扩展装置上,在进行水平两方向试验时可直接安装在振动设备的水平滑台上,且连接面板11与弧形杆12上设置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15、吊装孔14和包装箱安装孔16,使得连接板2可以实现载荷转移机构在调试、装箱等过程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扩展装置,所述扩展装置顶部设置有连接板(2);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连接顶板(3),所述连接顶板(3)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4),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底部与支撑柱(4)底部均与底板(1)顶部之间焊接,所述支撑柱(4)底端与连接顶板(3)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6),所述连接顶板(3)两侧均设置有延伸板(7),所述延伸板(7)底部与连接杆(5)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8),所述连接顶板(3)与延伸板(7)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板(9),所述基板(9)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顶板(3)中部设置有空槽(10),所述底板(1)表面贯穿设有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包括连接面板(11),所述连接面板(1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2),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多个通槽(13),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四角位置均贯穿设有吊装孔(14),所述吊装孔(14)一侧贯穿设有载荷转移机构安装孔(15),所述弧形杆(12)与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包装箱安装孔(16),所述连接面板(11)表面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空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装置为钢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8)截面形状设置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17)内壁均设置有相同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12)与连接面板(1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为钢结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9116.4U CN210719610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09116.4U CN210719610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719610U true CN210719610U (zh) | 2020-06-09 |
Family
ID=70930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09116.4U Active CN210719610U (zh) | 2019-10-25 | 2019-10-25 |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71961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1469A (zh) * | 2020-11-18 | 2021-03-09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用于设备抗震试验的扩展台 |
-
2019
- 2019-10-25 CN CN201921809116.4U patent/CN2107196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1469A (zh) * | 2020-11-18 | 2021-03-09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一种用于设备抗震试验的扩展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5191C (zh) | 一种新型航天器主承力结构 | |
RU2622304C2 (ru) | Силов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латформы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аппарата | |
CN103010488B (zh) | 微纳卫星解锁分离装置 | |
CN210719610U (zh) | 一种载荷转移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
CN203472503U (zh) |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包固定结构 | |
TW202014616A (zh) | 用於實現第一結構及第二結構之連接凸緣之間的螺栓連接的輔助裝置及方法 | |
CN112227410B (zh) | 一种异形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 | |
US10391918B2 (en) | Load bearing rail and tie-down ring assembly | |
CN214301309U (zh) | 一种大节段钢箱梁安装及精确调整组合式支撑装置 | |
CN212706625U (zh) | 通用飞机机身支撑工装 | |
CN210719669U (zh) | 一种滚环电传输机构力学试验装置 | |
CN210656008U (zh) | 支撑装置及叉车装置和手动液压搬运车装置 | |
CN221291203U (zh) | 一种综合传动装置拆装架 | |
CN212022704U (zh) | 一种复合材料工装运输车 | |
CN110194241B (zh) | 一种分段组件的安装装置及方法 | |
CN219575811U (zh) | 一种电池固定框架总成及工程机械 | |
CN220525315U (zh) | 一种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静力载荷试验的承力装置 | |
CN221760925U (zh) | 一种便于拼接的预制钢构件 | |
CN219498038U (zh) | 一种立式电池框架及商用车 | |
CN115900454B (zh) | 蜂窝式一体化发动机舱结构 | |
CN217894845U (zh) | 一种卫星吊装移运工装 | |
CN213757566U (zh) | 一种模块化展示平台 | |
CN220743741U (zh) | 一种铝合金托盘 | |
CN220033911U (zh) | 一种火箭芯级升降平台 | |
JP7400155B2 (ja) | 架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