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708039U -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708039U
CN210708039U CN201921446852.8U CN201921446852U CN210708039U CN 210708039 U CN210708039 U CN 210708039U CN 201921446852 U CN201921446852 U CN 201921446852U CN 210708039 U CN210708039 U CN 210708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ire harness
winding sleeve
vertical pla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468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兆
唐凯
凌英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Bota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Bo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Bota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Bota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468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708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708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708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包括基座和控制开关,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有立板,且立板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内连接有绕线套,所述绕线套端部的外侧轴连接有安装轴,所述绕线套的两侧固定有限位环,所述立板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电机,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基座的上端面,且基座的顶部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壁上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的底部固定有卡板,且卡板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该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方便线束的固定,同时可以对线束进行自动捆扎,提高线束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捆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对电子设备进行连接的导线体,由多根导线组成,线束咋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多根导线进行集中捆扎处理,从而方便线束的安装和使用,然而现有的线束捆扎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线束捆扎装置,大都采用人工捆扎,导致捆扎效率较低,费时费力,同时在对线束进行捆扎时,不方便对线束进行固定,导致线束捆扎不结实等情况,需要一种自动线束捆扎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线束捆扎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线束捆扎装置,不方便自动捆扎,同时不方便对线束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包括基座和控制开关,所述基座的上端面固定有立板,且立板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并且活动槽内连接有绕线套,所述绕线套端部的外侧轴连接有安装轴,且安装轴位于立板中部开口处的外侧,并且绕线套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所述绕线套的两侧固定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并且限位槽开设于活动槽的内壁上,所述立板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并且齿轮位于立板顶部的内侧,所述控制开关安装于基座的上端面,且基座的顶部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内壁上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的底部固定有卡板,且卡板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绕线套与活动槽之间转动连接,且绕线套与活动槽的中心点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与限位槽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槽为环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对接块关于绕线套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对接块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关于立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固定框与立板之间共中心轴线。
优选的,所述定位球的直径等于定位槽的内径,且定位球与卡板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1.通过设置的对接块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可以带动绕线套在活动槽内转动,同时限位槽为环形结构设计,使得限位环可以跟随绕线套在限位槽内转动,保持绕线套的稳定运行,在安装轴的配合下,对立板内的线束位置进行自动捆扎;
2.通过设置的定位球的直径等于定位槽的内径,使得在将线束卡入上下两个卡板内时,定位球在定位槽内发生转动,调整卡板的角度,可以通过卡板将线束的两端固定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绕线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立板;3、活动槽;4、绕线套;5、安装轴;6、限位环;7、限位槽;8、对接块;9、电机;10、齿轮;11、控制开关;12、支架;13、固定框;14、固定座;15、定位槽;16、定位球;17、卡板;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包括基座1、立板2、活动槽3、绕线套4、安装轴5、限位环6、限位槽7、对接块8、电机9、齿轮10、控制开关11、支架12、固定框13、固定座14、定位槽15、定位球16、卡板17和弹簧18,基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立板2,且立板2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3,并且活动槽3内连接有绕线套4,绕线套4端部的外侧轴连接有安装轴5,且安装轴5位于立板2中部开口处的外侧,并且绕线套4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8,绕线套4的两侧固定有限位环6,且限位环6位于限位槽7内,并且限位槽7开设于活动槽3的内壁上,立板2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0,并且齿轮10位于立板2顶部的内侧,控制开关11安装于基座1的上端面,且基座1的顶部焊接有支架12,支架12上设置有固定框13,且固定框13的内壁上连接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5,且定位槽15内设置有定位球16,定位球16的底部固定有卡板17,且卡板17的一端与固定框1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8;
绕线套4与活动槽3之间转动连接,且绕线套4与活动槽3的中心点相重合,使得绕线套4可以在活动槽3内同轴转动,从而配合安装轴5的使用可以对立板2内的线束进行捆扎加工;
限位环6与限位槽7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槽7为环形结构设计,使得绕线套4在活动槽3内转动时,限位环6可以跟随在限位槽7内转动,从而实现绕线套4的稳定运行;
对接块8关于绕线套4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对接块8与齿轮10之间相互啮合,使得电机9在带动齿轮10转动时,齿轮10与对接块8之间啮合接触,可以带动绕线套4在活动槽3内自动转动;
固定框13关于立板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固定框13与立板2之间共中心轴线,方便通过2个固定框13对线束的两端进行固定,同时使得通过绕线套4对线束进行捆扎时,保持捆扎的顺利进行;
定位球16的直径等于定位槽15的内径,且定位球16与卡板17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使得在将线束的一端挤压进上下2个卡板17之间时,推动卡板17发生偏移,定位球16在定位槽15内稳定转动,迫使卡板17改变倾斜方向,从而将线束固定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时,如图1-4所述,首先将胶带套设在安装轴5上,工作人员手动将线束的两端卡入固定框13内,在弹簧18的作用下,卡板17被倾斜拉伸,同时在将线束的一端卡入上下2个卡板17内时,迫使卡板17发生移动,卡板17上的定位球16在固定座14底部的定位槽15内转动,将线束挤压进固定框13的内部,同时上下2个卡板17受挤压改变倾斜角度,从而将线束的一端固定住,然后将线束的另一端穿过立板2的中心开口处,根据上述步骤将其固定在另一固定框13内,然后手动将胶带的一端按压固定在立板2内的线束上,通过控制开关11开启电机9,电机9带动齿轮10的转动,齿轮10与对接块8之间啮合接触,带动绕线套4在活动槽3内转动,同时绕线套4外侧的限位环6跟随在限位槽7内转动,保持绕线套4的稳定运行,绕线套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安装轴5上胶带的转动,同时胶带可以在安装轴5上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线束的自动捆扎,捆扎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剪刀等工具手动将胶带剪断,完成线束的捆扎,然后将线束从固定框13内拿出,卡板17在弹簧18的作用下返回原位,根据上述步骤,对线束进行持续捆扎操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包括基座(1)和控制开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立板(2),且立板(2)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3),并且活动槽(3)内连接有绕线套(4),所述绕线套(4)端部的外侧轴连接有安装轴(5),且安装轴(5)位于立板(2)中部开口处的外侧,并且绕线套(4)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8),所述绕线套(4)的两侧固定有限位环(6),且限位环(6)位于限位槽(7)内,并且限位槽(7)开设于活动槽(3)的内壁上,所述立板(2)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0),并且齿轮(10)位于立板(2)顶部的内侧,所述控制开关(11)安装于基座(1)的上端面,且基座(1)的顶部焊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设置有固定框(13),且固定框(13)的内壁上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5),且定位槽(15)内设置有定位球(16),所述定位球(16)的底部固定有卡板(17),且卡板(17)的一端与固定框(1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套(4)与活动槽(3)之间转动连接,且绕线套(4)与活动槽(3)的中心点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6)与限位槽(7)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槽(7)为环形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8)关于绕线套(4)的中心轴线等角度分布,且对接块(8)与齿轮(10)之间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3)关于立板(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固定框(13)与立板(2)之间共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球(16)的直径等于定位槽(15)的内径,且定位球(16)与卡板(17)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CN201921446852.8U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Active CN210708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852.8U CN21070803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46852.8U CN21070803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08039U true CN210708039U (zh) 2020-06-09

Family

ID=70941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46852.8U Active CN210708039U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7080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900A (zh) * 2021-03-31 2021-06-22 鹰潭申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电线捆扎装置
CN113629475A (zh) * 2021-08-13 2021-11-09 德州市航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绑扎机
CN114715458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深圳市鲲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销售包装用数据线捆扎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900A (zh) * 2021-03-31 2021-06-22 鹰潭申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电线捆扎装置
CN113002900B (zh) * 2021-03-31 2022-06-14 江西中科高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电线捆扎装置
CN113629475A (zh) * 2021-08-13 2021-11-09 德州市航星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绑扎机
CN114715458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深圳市鲲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销售包装用数据线捆扎装置
CN114715458B (zh) * 2022-03-10 2023-05-05 深圳市力普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线销售包装用数据线捆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08039U (zh) 一种线束加工用自动捆扎装置
CN103715589B (zh) 多芯电线电缆芯线分色定位装置
CN109361133B (zh) 一种汽车线束自动放料剥线一体设备
CN213531430U (zh) 一种具有固定功能的板件气保焊加工用对接工装
CN203690689U (zh) 多芯电线电缆芯线分色定位装置
CN2182427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缆放线设备
KR20130135542A (ko) 파이프 용접로봇
CN112615231B (zh) 一种断线接合机构及线缆对接用缠绕装置
CN114284957A (zh) 一种全自动电缆接头制作工具
CN210223662U (zh) 一种电缆生产的束丝机
CN209811104U (zh) 一种保持切线端平整的切线机
CN209974003U (zh) 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
CN216966433U (zh) 全自动切管机
CN215199440U (zh) 一种通信施工用电缆裁剪装置
CN214392110U (zh) 一种自动扭线校直装置
CN214114488U (zh)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CN211971304U (zh) 伞骨架连接绳的输出设备
CN209993856U (zh) 线束缠绕机器人
CN110949763B (zh) 自动套膜封切收缩包装机
CN109850661B (zh) 一种电工绝缘胶布自动粘贴机
CN203345821U (zh) 一种半自动胶带裁剪器
CN112893705A (zh) 一种电力线缆切割器
CN112846768A (zh) 一种线圈自动刷漆拧线设备
CN218556108U (zh) 一种电缆热熔焊接用定位辅助装置
CN21813649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夹具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