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7359U -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7359U
CN210687359U CN201920984650.2U CN201920984650U CN210687359U CN 210687359 U CN210687359 U CN 210687359U CN 201920984650 U CN201920984650 U CN 201920984650U CN 210687359 U CN210687359 U CN 21068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pipe
pipe
metal core
meta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46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846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7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Disconnectible Joints And Screw-Threade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所述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复合管件(1);第二复合管件(2),其中,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相互对接;金属接环(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的相互对接处,且位于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的内侧;以及密封件(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第二金属芯管(21)和所述金属接环(3)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中,采用带有密封效果的配件密封对接管件之间接缝,避免了管路中的水与外层的PPR材质接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复合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PPR管材与紫铜芯管经过特殊处理形成新型管材--铜芯复合管,应用在给水管道中形成全铜触水管路,可抑制管道内细菌的生长,避免水的二次污染。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因为管道连接处会使用一些非铜件来进行管材之间的连接,从而仍有部分位置不可避免的需要与PPR接触,不能达到全铜触水的要求。
参见图1,在管接头1a与铜芯复合管2a相互连接,尽管在管接头1a和铜芯复合管2a内都设置有铜芯,但是在管接头1a内仍然存在水与管接头1a 的主体部分接触的问题,所述主体部分通常为PPR材质。因此无法实现全铜触水的要求。
即使延长管接头中铜嵌件的长度,使其与铜芯复合管之间的连接距离更近,并且在铜芯复合管与铜嵌件之间采用金属接环两边衬套方式进行过度,由于铜芯复合管与管件中铜嵌件之间接缝漏水,仍然存在水与外层的PPR接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管路中水与外层的PPR接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所述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复合管件,其包括第一金属芯管和第一外置覆层,所述第一外置覆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的外周;
第二复合管件,其包括第二金属芯管和第二外置覆层,所述第二外置覆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芯管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相互对接;
金属接环,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的相互对接处,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芯管和第二金属芯管的内侧;以及
密封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第二金属芯管和所述金属接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芯管和所述第二金属芯管为不锈钢材质或者铜材质,
所述第一外置覆层和所述第二外置覆层为PPR材质或PE材质。
优选地,所述金属接环为铜接环。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O形圈。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接环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截面为弧形,且在所述金属接环的外周上整周设置,所述第一容置槽31和第一复合管件1的对接端部、第二复合管件2的对接端部组合形成整周环绕延伸的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密封配合在所述密封件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管件为管接头,所述第二复合管件为铜芯复合管,所述铜芯复合管的对接端部处设置有方形截面槽或圆弧截面槽,所述方形截面槽或四分之一圆弧截面槽与第一容置槽、所述管接头的铜嵌件的对接端面拼合成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密封配合在所述密封件槽内。
优选地,所述管接头的管件承插口与所述铜芯复合管的PPR管材热熔连接。
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垫。
优选地,所述硅胶垫被夹紧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的第一金属芯管的对接端面与所述第二复合管件的第二金属芯管的对接端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中,采用带有密封效果的配件密封对接管件之间接缝,避免了管路中的水与外层的PPR材质或其他材质接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与图4对应的局部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
1 第一复合管件 100 管接头
2 第二复合管件 200 铜芯复合管
3 金属接环 110 铜嵌件
4 O形圈 120 管接头主体
11 第一金属芯管 130 管件承插口
12 第一外置覆层 210 紫铜管
21 第二金属芯管 220 PPR管材
22 第二外置覆层 222 圆弧截面槽
31 第一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见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复合管件1、第二复合管件2、金属接环3和密封件4。
第一复合管件1包括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一外置覆层12,所述第一外置覆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的外周。第二复合管件2包括第二金属芯管21和第二外置覆层22。所述第二外置覆层22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芯管21 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相互对接。
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何适当的材质,通常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采用不锈钢材质或者铜材质。
第一外置覆层12和第二外置覆层22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何适当的材质,通常采用塑胶材质,例如采用PPR材质或PE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外置覆层12和第二外置覆层22为PPR材质,PPR 的英文为polypropylene random,又称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第一金属芯管11 和第二金属芯管21为铜质构件,例如以黄铜或紫铜材质制成。
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能够为任何适当的形状。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均为直的复合管。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复合管件的具体形式为T型三通(管接头100),第二复合管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为直的复合管(铜芯复合管200)。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复合管件的具体形式为90度弯头,第二复合管件的具体形式为直的复合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还可以均为折弯后的复合管等。以上的各种具体实现形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一复合管件和第二复合管件能够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合铜芯复管200的对接端插入在管接头100 的管件承插口130内。更具体地,铜芯复合管200的对接端与在管接头100 的管件承插口130热熔后连接为一体。或者,铜芯复合管200的对接端外周设置有连接螺纹,在管接头100的管件承插口130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铜芯复合管200的对接端螺纹连接在管接头100的管件承插口130内。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未图示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的固定连接方式。对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连接方式来实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的固定连接方式,但是需要相应地设置管件承接口等连接结构。对于图2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连接法兰的形式相互连接,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金属接环3设置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符复合管件200的相互对接处。在长度方向上,金属接环3的左侧部分与第一复合管件1重叠,右侧部分与第二符复合管件2重叠。金属接环3的外直径小于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的内直径,金属接环3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的内侧。也就是说,金属接环3插入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之内。
所述金属接环3例如为铜接环或不锈钢接环。
金属接环在形状上为直的圆筒状。金属接环的壁厚和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金属接环3能够以采用适当的铜材制造,例如,金属接环3能够以黄铜或紫铜材质制成。
尽管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具有相同的内直径,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的内直径可以是不同的。这样,金属接环的两个插入段的外直径也将是不同的。
密封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第二金属芯管21和所述金属接环 3之间。密封件4用于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第二金属芯管21和所述金属接环3之间提供密封,防止管路内的水穿过第一金属芯管11和所述金属接环3之间的间隙后接触到第一金属芯管11外侧包覆的第一外置覆层12;以及防止管路内的水穿过第二金属芯管21和所述金属接环3之间的间隙后接触到第二金属芯管21外侧包覆的第二外置覆层22。
根据具体结构的需要,密封件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形式与结构。密封件4 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硅胶垫形式,还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O形圈形式。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4采用O形圈形式。相应地,在所述金属接环3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容置槽31(参见图5)。第一容置槽31用于在安装过程中限定O形圈的轴向位置,以及在安装后与O形圈密封配合。
参见图5,所述第一容置槽31的截面为弧形或拱形,且在所述金属接环 3的外周上整周设置。作为第二复合管件2的铜芯复合管200,在对接端部处 (即图3的左端处)设置有圆弧截面槽222。更具体地,圆弧截面槽222为四分之一圆弧截面槽。可以理解的是,圆弧截面槽222能够以方形截面槽或其他形状截面的槽或缺口部代替,甚至能够以平整的端部来代替。方形截面包括矩形截面以及正方形截面。通过圆弧截面或方形截面在圆周上运动一周形成沿着第二复合管件的整周延伸的圆弧截面槽或方形截面槽。需要指出的但是,还可以选择仅仅在第一复合管件2的对接端部处设置前述的圆弧截面槽或方形截面槽;或者选择同时在第一和第二复合管件的对接端部处设置前述的圆弧截面槽或方形截面槽。
所述圆弧截面槽例如在热熔的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对接端部处铸造成型。例如,可以在铜嵌件上铸造成型形成所述圆弧截面槽。
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的对接端部和/或所述第二复合管件2 的对接端部配合,形成在管件周向上整周环绕延伸的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4 密封配合在所述密封件槽内。
所述密封件槽的具体形状取决于第一复合管件1的对接端部和/或所述第二复合管件2的对接端部处的形状,更具体地,例如取决于第一和第二复合管件的对接端部处设置前述的圆弧截面槽或方形截面槽的情况。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31、与所述管接头100的铜嵌件110 的对接端面一起拼合成所述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4密封配合在这样形成的密封件槽内。
如前所述,所述管接头100的管件承插口130与所述铜芯复合管200的 PPR管材220热熔连接。因为密封件4提供密封,所述热熔连接可以仅仅是局部热熔连接。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也可以设置为整周全部热熔连接。
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在图2所示金属接环上做了改进,加了O型圈槽,并相应配有密封用的O型圈。当铜芯复合管外圈与管件承插口加热后,将装有O型圈的金属接环一端插入铜芯复合管的内孔中,再将铜芯复合管与管件进行热熔,热熔后O型圈受挤压在管件与铜芯复合管之间起密封作用,防止水从金属接环与铜嵌件或金属接环与铜芯复合管之间的衬套间隙流入到铜嵌件与PPR管件之间的夹缝中。
参见图2,在所述密封件4为硅胶垫的情况下,所述硅胶垫的内孔直径大于所述金属接环的外直径,在轴向上,所述硅胶垫被夹紧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的第一金属芯管的对接端面与所述第二复合管件的第二金属芯管的对接端面之间。
需要指出的是,硅胶垫形式的密封件也可以适用于T型三通与直的复合管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道的连接结构中,采用带有密封效果的配件密封对接管件之间接缝,避免了管路中的水与外层的PPR材质接触的问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复合管件(1),其包括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一外置覆层(12),所述第一外置覆层(12)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的外周;
第二复合管件(2),其包括第二金属芯管(21)和第二外置覆层(22),所述第二外置覆层(22)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芯管(21)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相互对接;
金属接环(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和第二复合管件(2)的相互对接处,且位于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和第二金属芯管(21)的内侧;以及
密封件(4),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第二金属芯管(21)和所述金属接环(3)之间,所述密封件(4)为O形圈,
在所述金属接环(3)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容置槽(31),所述第一容置槽(31)的截面为弧形,且在所述金属接环(3)的外周上整周设置,所述第一容置槽(31)和第一复合管件(1)的对接端部、第二复合管件(2)的对接端部组合形成整周环绕延伸的密封件槽,所述密封件(4)密封配合在所述密封件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芯管(11)和所述第二金属芯管(21)为不锈钢材质或者铜材质,
所述第一外置覆层(12)和所述第二外置覆层(22)为PPR材质或PE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环(3)为铜接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为管接头(100),所述第二复合管件(2)为铜芯复合管(200),所述铜芯复合管(200)的对接端部处设置有方形截面槽或圆弧截面槽(222),所述方形截面槽或四分之一圆弧截面槽与第一容置槽(31)、所述管接头(100)的铜嵌件(110)的对接端面拼合成密封件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100)的管件承插口(130)与所述铜芯复合管(200)的PPR管材(220)热熔连接。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为硅胶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被夹紧在所述第一复合管件(1)的第一金属芯管(11)的对接端面与所述第二复合管件(2)的第二金属芯管(21)的对接端面之间。
CN201920984650.2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68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650.2U CN21068735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650.2U CN21068735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7359U true CN210687359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4650.2U Active CN210687359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7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9448U (zh) 管路连接装置、管路组件以及换热器
CN210687359U (zh) 一种复合管道连接结构
LT3292B (en) Device for essembling of pipework and using the same
CN217463672U (zh) 鞍式直接接头和鞍式直接的管组件
CN216430778U (zh) 一种用于管间对接的管端套及其管道
CN213929902U (zh) 弯管及管路系统
CN213929899U (zh) 弯管、直管及管路系统
CN210687345U (zh) 一种防漏止污的内衬金属管件
CN112503275A (zh) 复合管输送管线的施工方法
JPH06265082A (ja) 電気融着継手
CN213929849U (zh) 管道组件及管道系统
KR200347922Y1 (ko) 배관용 분기관
RU173017U1 (ru) Узел соединения труб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защитным покрытием
CN220457061U (zh) 一种用于电缆保护的钢制涂塑弯管接头
CN217540038U (zh) 袖管三通
CN211175852U (zh) 一种90°等径给水用pe承插弯头
CN213560843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无缝钢管
CN213929903U (zh) 管道、管路组件及管路系统
CN216520075U (zh) 一种地下管路连接机构
CN212868931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AU754504B2 (en) Method to remove leakage problems in pipes produced from plastic-base materials
CN215488144U (zh) 一种涂层管道对接连接结构
CN215488304U (zh) 自带填充垫圈的3pe钢塑转换接头
CN214248622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法兰
CN212986394U (zh) 一种防穿水的热熔承插法兰根及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