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5550U -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5550U
CN210685550U CN201921477167.1U CN201921477167U CN210685550U CN 210685550 U CN210685550 U CN 210685550U CN 201921477167 U CN201921477167 U CN 201921477167U CN 210685550 U CN210685550 U CN 210685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sliding
groove
connecting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71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隗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di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 Yuan Hong Y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 Yuan Hong Y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 Yuan Hong Ye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71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5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5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5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停车机器人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包括设置在托板下方的本体,所述本体上端设置有抵触托板的支撑机构;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固定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调节装置能够防止托板进入到相邻停车位内,从而提高车库内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停车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背景技术
现在车辆越来越多,车辆停在停车场内的时候不会按着顺序停,所以后续车辆要将车辆停在停车场内的时候就需要在停车场内找空余的停车位,花费的时间就会比较长;驾驶人员将车辆转移到智能停车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就会自动将车辆转移到空的停车位上,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
目前,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包括托板和车体,车体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抵触托板的顶块;车辆位于托板上后,启动液压缸,使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板运动,顶板将托板撑起,然后关闭液压缸,车体带动托板运动,使托板运动到车库内合适的停车位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车体带动托板运动的时候,是顶块带动托板运动,在车体运动停止的时候,在惯性的作用下托板会相对车体发生位移,从而使托板在停车位上位置发生变化,托板存在进入到相邻停车位的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别的托板放置到对应的停止位上,使车库内空间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设置的调节装置能够防止托板进入到相邻停车位内,从而提高车库内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包括设置在托板下方的本体,所述本体上端设置有抵触所述托板的支撑机构;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位于托板上后,先启动升降机构,使调节块上的第一卡槽与固定块卡接,然后启动支撑机构,使支撑机构将托板顶起,然后本体带动托板与车辆转移到对应的停车位上,当托板位于停车位内的时候,再启动升降机构,使固定块与第一卡槽分开,同时使支撑机构与托板分开;设置的调节装置能够防止托板进入到相邻停车位内,从而提高车库内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上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槽错开设置;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两端;所述第一滑槽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的卡块,两个所述卡块错开设置;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机构带动调节块上的第一卡槽与固定块卡接后,启动驱动组件,使驱动组件带动两个卡块做相向运动,使两个卡块分别与固定块上的两个第二卡槽卡接;设置与第二卡槽卡接的卡块能够提高本体带动托板运动时,本体与托板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螺杆,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滑块,且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两个第二齿轮就会转动,第二齿轮就会带动两个第一螺杆转动,因为两个第一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两个第一螺杆就会带动两个卡块在两个第一滑槽内做相向或者相对运动,实现两个卡块与两个第二卡槽的卡接与分开;设置的驱动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的横截面积呈L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截面积呈L形的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的时候,卡块会抵触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固定板、连接板和连接轴;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连接板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上,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且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滑移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第二滑块移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的相对高度就会改变,连接轴和连接板的相对高度就会改变;连接轴高度改变的时候会带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运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就会带动第四连杆在通孔内滑移;设置的升降机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滑块,且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的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就会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移;设置的调节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从而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抵触托板的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就会带动顶板从第一凹槽内伸出抵触托板,将托板顶起,本体在运动的时候就会带动托板运动;设置的支撑机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纹能够增大顶板与托板接触时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顶板与托板抵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顶板带动托板运动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的调节装置能够防止托板进入到相邻停车位内,从而提高车库内空间利用率;
2.设置的防滑纹能够增大顶板与托板接触时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顶板与托板抵触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顶板带动托板运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支撑机构;21、液压缸;22、顶板;3、调节装置;31、调节块;311、第一滑槽;312、第一卡槽;32、固定块;33、第一滑块;34、卡块;4、驱动组件;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一电机;44、第一螺杆;5、升降机构;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三连杆;54、固定板;541、第二滑槽;55、连接板;56、连接块;57、连接轴;58、第二滑块;6、调节组件;61、第二螺杆;62、第二电机;7、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包括抵触托板7的本体1,本体1设置有抵触托板7的支撑机构2;本体1上设置有与托板7连接的调节装置3。
参考图2和图3,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1;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固定板54、连接板55、连接块56和连接轴57;固定板54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12的底壁上,固定板54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41,第二滑槽541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58;固定板54上设置有调节组件6,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第二滑槽541内的第二螺杆61,第二螺杆61穿过第二滑块58,且与第二滑块58螺纹连接;本体1内设置有与第二螺杆61连接的第二电机62;固定板54上方的第一凹槽11内滑移连接有连接板55(图中未显示),连接板55朝向固定板54的一侧且靠近第二滑槽54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6,连接块56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移连接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两端均穿过通孔;第二连杆52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板54远离第二滑槽541一端的一侧,且另外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53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板54远离第二滑槽541一端的另外一侧,且另外一端与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1位于第二连杆52与第三连杆53之间,第一连杆51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58上,且另外一端铰接在连接板55远离连接块56的一端;连接轴57依次穿过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和第三连杆53,且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均与连接轴57转动连接。
参考图1、图3和图4,托板7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2,固定块32上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且两个第二卡槽错开设置;连接板55远离固定板54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调节块31,调节块31上开设有与固定块32卡接的第一卡槽312;第一卡槽312两端的调节块31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11,两个第一滑槽311错开设置;第一滑槽311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上固定连接有横截面积呈L形的卡块34,两个卡块34分别与固定块32上的两个第二卡槽卡接。
调节块31内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第一滑槽311内的第一螺杆44,第一螺杆44穿过第一滑块33,且与第一滑块33螺纹连接;两个第一滑槽311内的两个第一螺杆44上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第一螺杆44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42;调节块31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41,第一齿轮41位于两个第二齿轮42之间,且两个第二齿轮42均与第一齿轮41啮合。
参考图2,本体1上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12,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12底壁上的液压缸21,液压缸21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抵触托板7的顶板22,顶板22上设置有防滑纹;顶板22可完全伸入到第二凹槽12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车辆转移到托板7上后,先启动第二电机62,第二电机62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二螺杆61转动,第二螺杆61转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二滑块58在第二滑槽541内滑移;第二滑块58移动的时候就会带动第一连杆51运动,第一连杆51的相对高度就会变高,连接轴57和连接板55的相对高度就会变高;连接轴57高度变高的时候会带动第二连杆52与第三连杆53运动,第二连杆52与第三连杆53就会带动第四连杆在通孔内滑移;从而实现连接板55第一凹槽11内向上滑移,调节块31会在第一凹槽11内伸出,当调节块31上的第一卡槽312与固定块32完全卡接的时候关闭第二电机62。
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3,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与第一齿轮41啮合的两个第二齿轮42就会转动,两个第二齿轮42就会带动两个第一螺杆44转动,因为两个第一螺杆4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两个第一螺杆44就会带动两个卡块34在两个第一滑槽311内做相向运动,实现两个卡块34与两个第二卡槽的卡接,然后关闭第一电机43。
最后启动液压缸21,液压缸21的活塞杆带动顶板22伸出第二凹槽12抵紧托板7,将托板7顶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包括设置在托板(7)下方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上端设置有抵触托板(7)的支撑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调节装置(3),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上设置有调节块(31),所述调节块(31)上开设有第一卡槽(312);所述托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312)卡接的固定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2)上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槽错开设置;所述调节块(3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11),两个所述第一滑槽(3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卡槽(312)的两端;所述第一滑槽(311)内滑移连接有第一滑块(33),所述第一滑块(3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的卡块(34),两个所述卡块(34)错开设置;所述调节块(31)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3)连接的驱动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311)内的第一螺杆(44),两个所述第一螺杆(44)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44)穿过所述第一滑块(33),且与所述第一滑块(33)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杆(44)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42);所述固定块(32)上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机(43),所述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41),所述第一齿轮(4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2)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42)均与所述第一齿轮(4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4)的横截面积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第三连杆(53)、第四连杆、固定板(54)、连接板(55)和连接轴(57);所述固定板(54)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的底壁上,所述固定板(54)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滑槽(541),所述第二滑槽(541)内滑移连接有第二滑块(58),所述固定板(5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58)连接的调节组件(6);所述连接板(55)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调节块(3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55)远离所述固定板(54)的一侧上,所述连接板(55)朝向所述固定板(54)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滑槽(541)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块(56),所述连接块(56)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杆(5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滑块(58)上,且另外一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板(55)远离所述连接块(56)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杆滑移连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杆(5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54)远离所述第二滑槽(541)的一端,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杆(5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54)远离所述第二滑槽(541)的一端,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57)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杆(51)、所述第二连杆(52)和所述第三连杆(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槽(541)内的第二螺杆(61),所述第二螺杆(61)穿过所述第二滑块(58),且与所述第二滑块(58)连接;所述固定板(5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61)连接的第二电机(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2)内的液压缸(21),所述液压缸(2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抵触托板(7)的顶板(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2)上设置有防滑纹。
CN201921477167.1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Active CN210685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7167.1U CN210685550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7167.1U CN210685550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5550U true CN210685550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90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7167.1U Active CN210685550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5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2380Y (zh) 立体车库智能搬运器
CN103603529B (zh) 夹持轮胎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CN103603519B (zh) 一种夹持轮胎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US20200149306A1 (en) Slab Nozzle Inspection Equipment with Artificial Measurement Error Avoidance
US20200123798A1 (en) Automatic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CN210685550U (zh) 一种用于智能停车机器人的车体
CN107826087B (zh) 一种智能泊车摆渡机器人
CN112727183A (zh) 一种多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的载车装置
CN107882386A (zh) 一种升降式可移动新型停车库
CN209976120U (zh) 一种无障碍横移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09837812U (zh) 一种双层侧向无避让立体停车装置
CN208686176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车位
CN207597977U (zh) 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N203583954U (zh) 一种夹持轮胎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CN204676944U (zh) 车辆自动存放系统
CN205224709U (zh) 一种辅助汽车横向移动的停泊机构
CN204876732U (zh)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板车轮锁紧装置
CN108979265B (zh) 一种多自由度智能停车系统
CN208686171U (zh) 一种横向移动双层停车装置
CN208777796U (zh) 旋转平移式停车装置
CN218061683U (zh) 一种多层升降停车设备
CN217232937U (zh) 一种利用齿轮齿条伸缩的夹持泊车机器人
CN1861959A (zh) 俯仰平移车位
CN205012724U (zh) 智能双层旋转式停车位
CN220247765U (zh)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用引导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206, 12 / F, Xinglong community complex building, 2 Xinglong West Street, Gaobeidi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Shangdian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206, 12 / F, Xinglong community complex building, 2 Xinglong West Street, Gaobeidi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i Yuan Hong Ye Rob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