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82907U -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 Google Patents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82907U
CN210682907U CN201920911396.3U CN201920911396U CN210682907U CN 210682907 U CN210682907 U CN 210682907U CN 201920911396 U CN201920911396 U CN 201920911396U CN 210682907 U CN210682907 U CN 210682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rear end
stator
end cap
traction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13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秋
邓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on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on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on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13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82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82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82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驱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包括前端盖与后端盖,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贯穿有一根转轴,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绕转轴动作的转子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的外圈位于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的定子组件的外圈上设有多条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圈上设有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定子防护罩。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机座结构的设置,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支撑杆外部设有对定子组件起到隔离作用的防护罩,可以提高曳引机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结构新颖、安全性能高,有助于推动曳引机技术的发展。

Description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驱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电梯在广泛的应用中也不断的在改良创新,在曳引式的电梯设备中,电梯轿厢和质量与电梯轿厢大致相等的对重(平衡重)设置在形成于建筑物的升降通道内,通过主吊索悬吊该电梯轿厢和对重,并在该状态下,通过曳引机对主吊索进行曳引,由此使电梯轿厢和对重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下升降。主要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比较常见于电梯等运行设备中,然而随着曳引机的逐渐使用,一些使用缺陷也在不断显现,虽然传统的曳引机能够满足电梯等运行设备的,但是现有的曳引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规格要求以及使用场景准备不同加工模具,即使是产品相近的曳引机产品也不能使用一套模具生产,从而需要增加产品的研发成本。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062955.5的“曳引机”,公开了一种将定子两端直接与前端盖于后端盖连接固定,转子则通过加装转轴在定子中转动,降低前、后端盖与定子之间的安装工序要求,同时因无需设置机座而降低了成本,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之间暴露在外部,并作为连接前、后端盖的主体,在运转过程中要承受高强度的应力,因此定子在生产时需要较高的生产工艺,不利于降低成本,电梯井道中渣土经常会跌落至曳引机表面,定子裸露部分与渣土的接触会影响主体运行安全,且曳引机在运行时定子温度可达100℃给电梯维保人员的检修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稳定性高、能够对曳引轮内部起到保护作用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包括前端盖与后端盖,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贯穿有一根转轴,所述的前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安装有曳引轮组件,所述的后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安装有制动器组件,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绕转轴动作的转子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的外圈位于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安装有定子组件,所述的定子组件的外圈上设有多条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圈上设有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定子防护罩。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用于包裹转子组件使用的定子铁芯,所述的定子铁芯为外部八边柱筒与内部圆柱筒相切的结构配合转子组件使用。
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设有八根支撑杆,所述的八根支撑杆贴合焊接在定子组件上,所述的支撑杆为冷拔六角钢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防护罩由多块可拆卸的面板结构固定在两端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定子防护罩与定子铁芯之间通过间隔支撑杆形成中空的结构,所述的定子防护罩为八个平面的柱筒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杆两端部分别设有向杆体下凹的内螺纹孔,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通过使用螺栓配合内螺纹孔将支撑杆锁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螺栓穿入与支撑杆上的内螺纹孔固定使用的沉头孔。
优选地,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整体呈八边结构配合八根支撑杆固定使用,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底边两端分别设有“L”型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与斜边组成受力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加强筋上设有固定使用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的后端盖一侧的转轴端部安装有一编码器,所述的后端盖顶部安装有一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端盖组合式曳引机通过将多根支撑杆两端分别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形成受力均衡的曳引机的机架结构,省去了机座结构的设置,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支撑杆外部设有对定子组件起到隔离作用的定子防护罩,可以提高曳引机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将匹配转子组件、定子组件、曳引轮组件、制动器组件依次装置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转轴上即可上线生产,根据该方式同系列的曳引机产品设计中只需一套模具便可完成多种类似结构产品的装配,极大的提升了加工与装配的效率,其结构新颖、安全性能高,有助于推动曳引机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取下定子防护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子铁芯与支撑杆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包括前端盖1与后端盖2,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贯穿有一根转轴3,所述的前端盖1外侧的转轴3上安装有曳引轮组件4,所述的转轴3与曳引轮组件4之间使用键槽结构与螺栓结构双重固定,所述的前端盖1的外侧面上设有配合曳引轮组件4使用的挡绳杆14,所述的后端盖2外侧的转轴3上安装有制动器组件5,所述的制动组件5固定在后端盖2上,其制动部分与转轴3配合使用,所述的后端盖2一侧的转轴3端部安装有一编码器21,所述的后端盖2顶部安装有一接线盒22,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的转轴3上安装有绕转轴3动作的转子组件6,所述的转子组件6与转轴3上之间使用键槽结构固定,所述的转子组件6的外圈位于前端盖1与后端盖2上安装有定子组件7,所述的定子组件7包括用于包裹转子组件6使用的定子铁芯71,所述的定子组件7的外圈上设有多条横向连接前端盖1与后端盖2的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杆8外圈上设有横向连接前端盖1与后端盖2的定子防护罩9,通过将多根支撑杆8两端分别连接前端盖1与后端盖2,形成受力均衡的曳引机的机架结构,省去了机座结构的设置,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支撑杆8外部设有对定子组件7起到隔离作用的定子防护罩9,可以提高曳引机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的定子铁芯71为外部八边柱筒与内部圆柱筒相切的结构配合转子组件6使用,与现有的四边结构的外部相比,能够节约定子铁芯71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以及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设有八根支撑杆8,所述的八根支撑杆8贴合焊接在定子组件7上,支撑杆8的前端设有导向部分及与端盖内孔和端面配合部分,所述的支撑杆8为冷拔六角钢的结构,八根支撑杆8呈对称结构放置,具有良好的受力支撑,保证曳引机在运转时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子防护罩9由多块可拆卸的面板结构固定在两端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定子防护罩9与定子铁芯71之间通过间隔支撑杆8形成中空的结构,所述的定子防护罩9为八个平面的柱筒结构,避免定子组件暴露在空气中,影响使用寿命。
具体的,为了提高前端盖1与后端盖2连接支撑杆8的固定效果与美观程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的支撑杆8两端部分别设有向杆体下凹的内螺纹孔81,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通过使用螺栓82配合内螺纹孔81将支撑杆8锁紧固定,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螺栓82穿入与支撑杆8上的内螺纹孔81固定使用的沉头孔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整体呈八边结构配合八根支撑杆8固定使用,所述的前端盖1与后端盖2的底边两端分别设有“L”型的加强筋10,所述的角铁10与斜边组成受力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加强筋10上设有固定使用的连接孔11,三角形结构的应用可以提升加强筋10支撑曳引机的强度,且三角形的斜口的设置便于拆卸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在整个安装过程中将匹配转子组件6、定子组件7、曳引轮组件4、制动器组件5依次装置在前端盖1与后端盖2之间的转轴3上即可上线生产,根据该方式同系列的曳引机产品设计中只需一套模具便可完成多种类似结构产品的装配,极大的提升了加工与装配的效率,在进行曳引机维护时针对故障部件更换的操作尤为便捷,且换部件时不会因频繁的拆卸而损坏机架,其结构新颖、安全性能高,有助于推动曳引机技术的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包括前端盖与后端盖,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贯穿有一根转轴,所述的前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安装有曳引轮组件,所述的后端盖外侧的转轴上安装有制动器组件,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的转轴上安装有绕转轴动作的转子组件,所述的转子组件的外圈位于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安装有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件的外圈上设有多条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圈上设有横向连接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定子防护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组件包括用于包裹转子组件使用的定子铁芯,所述的定子铁芯为外部八边柱筒与内部圆柱筒相切的结构配合转子组件使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之间设有八根支撑杆,所述的八根支撑杆贴合焊接在定子组件上,所述的支撑杆为冷拔六角钢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两端部分别设有向杆体下凹的内螺纹孔,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通过使用螺栓配合内螺纹孔将支撑杆锁紧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防护罩由多块可拆卸的面板结构固定在两端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内侧面上,所述的定子防护罩与定子铁芯之间通过间隔支撑杆形成中空的结构,所述的定子防护罩为八个平面的柱筒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螺栓穿入与支撑杆上的内螺纹孔固定使用的沉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整体呈八边结构配合八根支撑杆固定使用,所述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的底边两端分别设有“L”型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与斜边组成受力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加强筋上设有固定使用的连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组合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盖一侧的转轴端部安装有一编码器,所述的后端盖顶部安装有一接线盒。
CN201920911396.3U 2019-06-17 2019-06-17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Active CN210682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1396.3U CN210682907U (zh) 2019-06-17 2019-06-17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1396.3U CN210682907U (zh) 2019-06-17 2019-06-17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82907U true CN210682907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3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1396.3U Active CN210682907U (zh) 2019-06-17 2019-06-17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82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82907U (zh) 端盖组合式曳引机
CN113479804B (zh) 一种一体化注塑成型的起重机卷筒
CN204652148U (zh) 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框架、塑封定子总成及塑封电机
CN202717561U (zh) 一种吊篮用提升机
CN203112379U (zh) 塔式起重机快装塔帽爬梯
CN214422096U (zh) 一种污水泵站设备安装用吊装构架
CN201437635U (zh) 一种吊篮提升机
CN208128003U (zh) 矿井提升机的电动机定子和外转子的模块化结构
CN209030038U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后轮轮毂电机
CN21858174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前机架结构
CN206928016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207046633U (zh) 一种可快速定位安装的钢结构式电梯井道
CN214216066U (zh) 一种踏板电动摩托车的驱动总成
CN204848082U (zh) 一种欧式电动葫芦用导绳轮固定结构
CN210225110U (zh) 一种外置式励磁电机安装结构
CN21743582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锻件
CN213202244U (zh) 一种纺丝组件装配用升降平台
CN220078275U (zh) 一种货用施工升降机吊笼
CN214980177U (zh) 轴承超精机无带轮驱动系统
CN214780184U (zh) 一种水平轴总成吊装工具
CN219733935U (zh) 一种超大直径传动辊筒
CN218595955U (zh) 一种桥门式起重机用司机室
CN216616244U (zh) 一种集装箱房框架结构
CN210048337U (zh) 大载重曳引机
CN204145175U (zh) 一种洗衣机用外转子交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00 North Park of Sh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gwang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North Park of Sh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INONE ELEVATO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