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7655U -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7655U
CN210677655U CN201921588980.6U CN201921588980U CN210677655U CN 210677655 U CN210677655 U CN 210677655U CN 201921588980 U CN201921588980 U CN 201921588980U CN 210677655 U CN210677655 U CN 210677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roduct
pressfitting
components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89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rady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89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7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7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7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包括压合设备,压合设备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顶部的压合装置、装设于机台的顶部的治具、用于将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或将载治具所承载的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的输送装置及装设于机台的升降驱动机构,治具位于压合装置的下方,压合装置与治具配合以对治具所承载的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压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送料、压合和出料的工作,缩短了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周期,提高了压合元器件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保证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背景技术
在手机组装摄像头、听筒、话筒等元器件的生产中,需要将元器件放置在手机中壳上,然后进行压合,但现有的压合机台的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在压合元器件时,操作人员拿取已组装好元器件的中壳放入已调试好的压合机台进行压合处理,压合机台对组装好元器件的中壳压合后,操作人员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中壳取出,再将待压合的组装好元器件的中壳放入压合机台内,该压合组装好元器件的中壳的方式,所需操作人员的数量多,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存在人为因素,所以难以保证元器件压合在中壳上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送料、压合和出料的工作,缩短了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压合元器件的效率,减少了所需操作者的数量,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保证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包括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顶部的压合装置、装设于机台的顶部并用于承载产品的治具、用于将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或将载治具所承载的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的输送装置及装设于机台并用于驱动输送装置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治具位于压合装置的下方,所述压合装置与治具配合以对治具所承载的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压合。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包括装设于机台并横跨输送装置的龙门架、装设于龙门架并位于输送装置内的载具、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的前端定位机构、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的后端定位机构、装设于龙门架并位于载具的一侧的第一侧定位板及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并位于载具的另一侧的侧向定位机构,所述前端定位机构和后端定位机构分别位于载具的前端和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送料座及装设于送料座的传送机构,所述送料座的两侧均装设有侧挡板,所述送料座的中部设置有升降缺口,所述龙门架位于升降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送料板及用于调节两个送料板靠近或远离的调距机构,所述升降缺口贯穿两个送料板,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送料带组,两组送料带组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送料板,所述载具位于两组送料带组之间。
进一步地,每组送料带组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工位段、等待工位段和压合工位段,所述压合工位段包括压合工位和出料工位,所述治具位于压合工位,所述等待工位段装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载具装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等待工位段电连接,所述前端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和压合装置均与第二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工位装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压合工位段与第三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定位板装设有导筒,所述压合装置装设有与导筒滑动配合的导柱。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的顶部的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压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压合升降板、装设于压合升降板的压力传感器及装设于压力传感器的压合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合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合头靠近或远离治具。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机台的顶部的滑板及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滑板,所述滑板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合设备依次连接以形成压合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起始时,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高于治具的顶面;实际工作时,机械手或操作者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输送装置的进料端,输送装置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的承载平面的上方,此时,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输送装置下降,使得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低于治具的承载平面,从而使得位于治具上方的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治具的承载平面上,然后压合装置对治具上的产品进行压合,使得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最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输送装置上升,直至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高于治具的顶面,上升的输送装置将治具所承载的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托起,并通过输送装置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从而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送料、压合和出料的工作,缩短了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压合元器件的效率,减少了所需操作者的数量,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保证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外壳后的压合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合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合设备;2、机台;21、外壳;3、压合装置;31、压合驱动机构;32、压合升降板;33、压力传感器;34、压合头;341、固定座;342、拆装架;343、压合模头;344、插装槽;35、滑板;36、移动驱动机构;37、导杆;38、导套;39、位移传感器;4、治具;41、龙门架;411、容置槽;42、载具;43、前端定位机构;431、前端定位气缸;432、前端定位板;44、后端定位机构;441、后端升降气缸;442、后端定位气缸;443、后端定位板;45、侧向定位机构;451、侧向定位气缸;452、第二侧定位板;46、第一侧定位板;5、输送装置;51、送料板;511、升降缺口;52、送料带组;521、放料工位段;522、等待工位段;523、压合工位段;5231、压合工位;5232、出料工位;53、侧挡板;54、调距机构;6、升降驱动机构;7、第一传感器;71、第二传感器;72、第三传感器;8、导筒;81、导柱;9、过渡平台;9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包括压合设备1,所述压合设备1包括机台2、装设于机台2的顶部的压合装置3、装设于机台2的顶部并用于承载产品的治具4、用于将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4或将载治具4所承载的被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的输送装置5及装设于机台2并用于驱动输送装置5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6,所述治具4位于压合装置3的下方,所述压合装置3与治具4配合以对治具4所承载的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压合。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以中壳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中壳上组装有多个不同的元器件。
起始时,输送装置5的输送平面高于治具4的顶面;实际工作时,机械手或操作者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输送装置5的进料端,输送装置5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4的承载平面的上方,此时,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下降,使得输送装置5的输送平面低于治具4的承载平面,从而使得位于治具4上方的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治具4的承载平面上,然后压合装置3对治具4上的产品进行压合,使得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最后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上升,直至输送装置5的输送平面高于治具4的顶面,上升的输送装置5将治具4所承载的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托起,并通过输送装置5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从而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现了元器件与产品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送料、压合和出料的工作,缩短了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压合元器件的效率,减少了所需操作者的数量,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保证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治具4包括装设于机台2并横跨输送装置5的龙门架41、装设于龙门架41并位于输送装置5内的载具42、装设于机台2或/和龙门架41的前端定位机构43、装设于机台2或/和龙门架41的后端定位机构44、装设于龙门架41并位于载具42的一侧的第一侧定位板46及装设于机台2或/和龙门架41并位于载具42的另一侧的侧向定位机构45,所述前端定位机构43和后端定位机构44分别位于载具42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载具42用于承载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
当输送装置5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载具42的承载平面上时,即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位于载具42、前端定位机构43、第一侧定位板46、后端定位机构44和侧向定位机构45所围成的空间内,此时,后端定位机构44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推动至与前端定位机构43抵触,使得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端定位机构43和后端定位机构44抵触,从而实现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前后位置进行定位,侧向定位机构45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推动至与第一侧定位板46抵触,使得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侧向定位机构45和第一侧定位板46抵触,从而实现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左右位置进行定位,进而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四方定位,确保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位置精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压合装置3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压合质量。
当然,产品的前后位置和左右位置的定位可以同步进行工作,也可以按照实际所需的先后顺序进行工作。
具体地,所述前端定位机构43包括装设于龙门架41的前端的前端定位气缸431及装设于前端定位气缸431的活塞杆的前端定位板432,所述前端定位气缸431用于驱动前端定位板432升降;所述后端定位机构44包括装设于龙门架41的后端的后端升降气缸441、装设于后端升降气缸441的活塞杆的后端定位气缸442及装设于后端定位气缸442的活塞杆的后端定位板443,所述后端升降气缸441用于驱动后端定位气缸442升降,所述后端定位气缸442用于驱动后端定位板443靠近或远离前端定位板432。
当输送装置5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载具42的承载平面上后,前端定位机构43的前端定位气缸431驱动前端定位板432上移,使得前端定位板432的顶部高于载具42的承载平面,同时后端定位机构44的后端升降气缸441驱动后端定位气缸442连带后端定位板443上移,使得后端定位板443的顶部高于载具42的承载平面,然后后端定位气缸442驱动后端定位板443靠近前端定位板432移动,直至前端定位板432和后端定位板443分别抵触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前后两端,从而实现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前后位置进行定位。其中,通过增设前端定位气缸431和后端升降气缸441分别驱动前端定位板432和后端定位板443升降,使得前端定位板432和后端定位板443能够下降至不高于载具42的承载平面,即当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后,升降驱动机构6只需驱动输送装置5升高至输送装置5的输送平面高于载具42的承载平面,使得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脱离载具42,输送装置5即可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能够有效地减小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升降的幅度,提高输送装置5输送产品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侧向定位机构45包括装设于龙门架41的侧向定位气缸451及装设于侧向定位气缸451的活塞杆的第二侧定位板452,所述第一侧定位板46装设于龙门架41,所述侧向定位气缸451用于驱动第二侧定位板452靠近或远离第一侧定位板46。
当输送装置5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载具42的承载平面上后,侧向定位机构45的侧向定位气缸451驱动第二侧定位板452靠近第一侧定位板46移动,直至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定位板46和第二侧定位板452抵触,从而实现了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左右位置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与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连接的送料座及装设于送料座的传送机构,所述送料座的两侧均装设有侧挡板53,所述送料座的中部设置有升降缺口511,所述龙门架41位于升降缺口511处。输送装置5输送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移动时,侧挡板53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的移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保证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移动的稳定性;其中,龙门架41位于升降缺口511处,不但使得龙门架41与输送装置5的结构紧凑,还避免了龙门架41干扰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升降,保证输送装置5能够正常升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6可以为气缸,气缸的结构简单,动作灵敏,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送料板51及用于调节两个送料板51靠近或远离的调距机构54,所述升降缺口511贯穿两个送料板51,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送料带组52,两组送料带组52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送料板51,所述载具42位于两组送料带组52之间,所述调距机构54可以采用丝杆与螺母配合的结构对两个送料板5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根据实际的需求,调距机构54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手动的。后端定位机构44和前端定位机构43均位于两个送料板51之间,使得后端定位机构44、前端定位机构43和送料座的结构紧凑;调距机构54能够对两个送料板5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对两组送料带组5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便于对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输送,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具体地,所述龙门架41设置有两个容置槽411,两组送料带组52分别升降设置于两个容置槽411内,进一步地使得龙门架41与输送装置5之间的结构紧凑,且避免了两组送料带组52与龙门架41发生干涉,保证了两组送料带组52正常输送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
本实施例中,每组送料带组52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工位段521、等待工位段522和压合工位段523,所述放料工位段521、等待工位段522和压合工位段523均采用电机驱动同步带和同步轮的结构,所述压合工位段523包括压合工位5231和出料工位5232,所述治具4位于压合工位5231,所述等待工位段522装设有第一传感器7,所述载具42装设有第二传感器71,所述第一传感器7与等待工位段522电连接,所述前端定位机构43、后端定位机构44、侧向定位机构45、升降驱动机构6和压合装置3均与第二传感器71电连接。
实际工作时,操作者或机械手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放料工位段521,放料工位段521将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等待工位段522,同时等待工位段522将一个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压合工位段523的压合工位5231,此时,第一传感器7检测到等待工位段522上有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第一传感器7向等待工位段522反馈信号,使得等待工位段522停止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进行输送,使得该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在等待工位段522上等待,同时第二传感器71检测到有一个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时,第二传感器71向压合工位段523、升降驱动机构6、前端定位机构43、后端定位机构44和侧向定位机构45反馈信号,使得压合工位段523停止对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进行输送,然后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下移,使得该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放置在载具42上,然后前端定位机构43、后端定位机构44和侧向定位机构45配合以对该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定位,压合装置3对定位后的组装有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压合,最后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输送装置5升起,使得输送装置5托起载具42上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输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工位5232装设有第三传感器72,所述压合工位段523与第三传感器72电连接。当多个压合设备1依次连接使用时,多个压合设备1能够对产品上不同部位的元器件进行压合,即上一个压合设备1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送至下一个压合设备1中进行压合工作;由于压合不同部位的元器件所需的时间和压合工艺不同,所以当第三传感器72检测到压合工位段523处有产品,但下一个压合设备1暂时还不需要产品时,第三传感器72向压合工位段523反馈信号,使得压合工位段523停止工作,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在出料工位5232等待,即压合工位段523停止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送至下一个压合设备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定位板46装设有导筒8,所述压合装置3装设有与导筒8滑动配合的导柱81。当压合装置3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时,导柱81插入导筒8内,通过导柱81与导筒8配合,提高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精度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3包括设置于机台2的顶部的压合驱动机构31、装设于压合驱动机构31的输出端的压合升降板32、装设于压合升降板32的压力传感器33及装设于压力传感器33的压合头34,所述压力传感器33与压合驱动机构31电连接,所述压合驱动机构31用于驱动压合头34靠近或远离治具4。具体地,所述压合驱动机构31可以为气缸。
实际工作时,压合驱动机构31驱动压合升降板32连带压力传感器33和压合头34靠近载具42移动,直至压合头34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在此过程中,压力传感器33对压合力进行检测,当压合力达到设定值时,证明压合工作完成,压力传感器33向压合驱动机构31反馈信号,使得压合驱动机构31驱动压合头34复位,以便于对下一个产品进行压合。通过压力传感器33对压合力进行自动化检测,保证了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装置3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机台2的顶部的滑板35及用于驱动滑板35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36,所述压合驱动机构31装设于滑板35,所述滑板35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5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具体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36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丝杆和螺母的驱动结构。
由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其所需压合元器件的位置不相同,所以通过移动驱动机构36驱动滑板35带动压合驱动机构31移动,移动的压合驱动机构31带动压合头34移动,从而对压合头34的左右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压合,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所述压合升降板32远离压力传感器33的一侧设置有导杆37,所述滑板35装设有与导杆37滑动配合的导套38,通过导杆37与导套38滑动配合,提高了压合升降板32升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压合头34升降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压合头34压合产品的质量。
具体地,所述压合头34装设有位移传感器39,所述压合驱动机构31与位移传感器39电连接,通过增设位移传感器39对压合头34的升降位移进行自动化检测,提高了压合头34升降位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压合头34压合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压合头34出现撞机等现象,且避免由于压力传感器33损坏而使得压合头34长时间对产品进行压合。
具体地,所述压合头34包括装设于压力传感器33的固定座341、与固定座341可拆卸地连接的拆装架342及装设于拆装架342的压合模头343,所述位移传感器39和导柱81均装设于拆装架342远离压力传感器33的一侧,所述固定座341设置有插装槽344,所述拆装架342远离压合模头343的一端横向插装于固定座341的插装槽344内;当需要组装压合头34时,只需将拆装架342远离压合模头343的一端横向插装于插装槽344内即可,插装槽344的内壁对拆装架342进行限位抵触;当需要拆卸压合头34时,只需将拆装架342的一端从插装槽344内拔出即可;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压合头34的模块化组装,拆装和维护方便,拆装架342与固定座341的组装不需要额外的拆装工具,降低了拆装和维护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5的出料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渡平台9,所述过渡平台9转动设置有多个滚轮91,多个滚轮91沿着过渡平台9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过渡平台9的进料端与压合工位段523的出料工位5232连接。通过增设过渡平台9对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进行承载,能够对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进行预储存,起到过渡的作用,便于操作者或机械手将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取走。当多个压合设备1连接依次使用时,可以将过渡平台9拆卸下来,使得上一个压合设备1的输送装置5的出料端与下一个压合设备1的输送装置5的进料端连接,便于完成上一个压合工位5231的产品进入至下一个压合工位5231中,以便于对产品上不同部位的元器件进行压合加工。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设备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合设备1依次连接以形成压合生产线,使得多个压合设备1能够串联使用,灵动性好,能够对不同部位的元器件压合在产品上,进一步保证了压合元器件的质量,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所述压合设备1还包括外壳21,所述机台2、压合装置3、治具4和升降驱动机构6均位于外壳21内,所述输送装置5的进料端突伸出外壳21的一侧,所述输送装置5的出料端突伸出外壳21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机台、装设于机台的顶部的压合装置、装设于机台的顶部并用于承载产品的治具、用于将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输送至治具或将载治具所承载的压合元器件后的产品输出的输送装置及装设于机台并用于驱动输送装置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治具位于压合装置的下方,所述压合装置与治具配合以对治具所承载的待压合元器件的产品进行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装设于机台并横跨输送装置的龙门架、装设于龙门架并位于输送装置内的载具、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的前端定位机构、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的后端定位机构、装设于龙门架并位于载具的一侧的第一侧定位板及装设于机台或/和龙门架并位于载具的另一侧的侧向定位机构,所述前端定位机构和后端定位机构分别位于载具的前端和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与升降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送料座及装设于送料座的传送机构,所述送料座的两侧均装设有侧挡板,所述送料座的中部设置有升降缺口,所述龙门架位于升降缺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送料板及用于调节两个送料板靠近或远离的调距机构,所述升降缺口贯穿两个送料板,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送料带组,两组送料带组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送料板,所述载具位于两组送料带组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每组送料带组均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工位段、等待工位段和压合工位段,所述压合工位段包括压合工位和出料工位,所述治具位于压合工位,所述等待工位段装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载具装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等待工位段电连接,所述前端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侧向定位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和压合装置均与第二传感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工位装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压合工位段与第三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定位板装设有导筒,所述压合装置装设有与导筒滑动配合的导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的顶部的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压合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压合升降板、装设于压合升降板的压力传感器及装设于压力传感器的压合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合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压合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压合头靠近或远离治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装置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机台的顶部的滑板及用于驱动滑板移动的移动驱动机构,所述压合驱动机构装设于滑板,所述滑板的移动方向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合设备依次连接以形成压合生产线。
CN201921588980.6U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Active CN210677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8980.6U CN210677655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8980.6U CN210677655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7655U true CN210677655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8980.6U Active CN210677655U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76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6310A (zh) * 2019-09-23 2019-12-17 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6310A (zh) * 2019-09-23 2019-12-17 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6310A (zh)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CN202006360U (zh) 一种硬盘驱动架自动装金属柱装置
CN203917699U (zh) 一种冲床全自动上下料机
CN210972861U (zh) 一种高效的图书堆叠机
CN110595534B (zh) 一种定子和转子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03775538U (zh) 一种全自动机械式高速插针机
CN210677655U (zh) 一种在线式元器件压合机
CN104226842B (zh) 气缸输送式冲床自动上料机
CN210703444U (zh) 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
CN111361345B (zh) 美术画框自动绷框机
CN107214787B (zh) 砧板双端自动铣槽机
CN102431816B (zh) 存折卡片自动送料机
CN104157597B (zh) 一种自动切筋系统可调节送料装置
CN113695870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程机械履带链条柔性组装生产线
CN211137415U (zh) 一种翻转式柔性扁平电缆切断设备
CN219818789U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零件双层薄板冲压模具
CN217412005U (zh) 一种铜排设备的折弯工装
CN204294806U (zh) 气缸输送式冲床自动上料机
CN112496839A (zh) 平衡轴套余料气动夹取装置及气动夹取方法
CN214722043U (zh) 一种双轨道在线式压合机
CN112917880B (zh) 一种断路器外壳的生产设备
CN217990629U (zh) 一种金属片四边全自动裁切机构
CN209851865U (zh) 一种骑订龙的下料装置
CN211490650U (zh) 一种刀具加工上料装置
CN211102584U (zh) 一种组装磁铁用铁片自动压装磁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