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8944U -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68944U CN210668944U CN201922084023.6U CN201922084023U CN210668944U CN 210668944 U CN210668944 U CN 210668944U CN 201922084023 U CN201922084023 U CN 201922084023U CN 210668944 U CN210668944 U CN 2106689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ing
- hydraulic cylinder
- pressing pad
- moving
- squa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二液压气缸的上方固定有移动架机构,所述底架的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两侧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导向轴,两侧所述导向轴之间连接有方形压着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架、第二液压气缸、移动架机构、移动槽和移动杆,多种结构相互配合,实现方形压着垫机械化自动升降的功能,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移动架机构由底板、支撑板和支撑块构成,多种结构相互配合,提高方形压着垫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压着的平稳性,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自动端子压着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背景技术
全自动端子压着机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将线束切断、剥皮与端子压着等三个主要的线束末端加工工序集成于一体完成的机电一体化机械,压着机构是自动化端子压着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有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参考案件为:CN201721700586.8)的方形压着垫升降是靠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的,这种升降方式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具有实现方形压着垫机械化自动升降的功能,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二液压气缸的上方固定有移动架机构,所述底架的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两侧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导向轴,两侧所述导向轴之间连接有方形压着垫,所述方形压着垫的内部摆放有圆形压着垫,所述圆形压着垫与底座之间通过支撑座进行固定,所述方形压着垫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导向轴的位置均开设有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的内侧壁均连接有若干个滚珠,若干个所述滚珠与导向孔之间均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底座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共设置有四个,所述方形压着垫的前后两侧且对应四个移动槽的位置均固定有移动杆,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隔音保护罩,所述隔音保护罩的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减震块,若干个所述减震块远离隔音保护罩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压着机构主体,所述压着机构主体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液压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气缸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一助力顶,所述压着机构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内部连接有圆形压着机构主体,所述圆形压着机构主体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液压气缸,所述第三液压气缸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助力顶。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板和支撑块,其中,所述支撑块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均连接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的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共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动槽的上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的上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的上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的上表面与圆形压着垫的上表面成同一平面。
优选的,第二液压气缸的输出轴处于最终缩回状态时,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正好贴合移动槽的下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的下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凵字型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移动杆与该卡槽之间通过卡置或者焊接任一种方式进行紧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架、第二液压气缸、移动架机构、移动槽和移动杆,多种结构相互配合,实现方形压着垫机械化自动升降的功能,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移动架机构由底板、支撑板和支撑块构成,多种结构相互配合,提高方形压着垫升降的稳定性以及压着的平稳性,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内部通过设置导向槽、导向轴和导向孔,与外部移动结构相互配合,使方形压着垫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移动的更加平稳,同时由于导向孔的内侧壁分别设有支架和滚珠,因此可有效防止方形压着垫与导向轴之间发生磨损,运行更加顺滑的同时可延长方形压着垫的使用寿命,具有市场推广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A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液压气缸;2、第一助力顶;3、第二助力顶;4、移动杆;5、移动架机构;51、底板;52、支撑板;53、支撑块;6、移动槽;7、底架;8、第二液压气缸;9、底座;10、隔音保护罩;11、减震块;12、压着机构主体;13、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4、方形压着垫;15、导向槽;16、导向轴;17、支撑座;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圆形压着垫;21、导向孔;22、支架;23、滚珠;24、第三液压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包括底架7,底架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液压气缸8,第二液压气缸8的上方固定有移动架机构5,底架7的上连接有底座9,底座9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15,两侧导向槽15的内部均安装有导向轴16,两侧导向轴16之间连接有方形压着垫14,方形压着垫14的内部摆放有圆形压着垫20,圆形压着垫20与底座9之间通过支撑座17进行固定,方形压着垫14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导向轴16的位置均开设有导向孔21,两个导向孔21的内侧壁均连接有若干个滚珠23,若干个滚珠23与导向孔21之间均通过支架22连接,底座9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移动槽6,移动槽6共设置有四个,方形压着垫14的前后两侧且对应四个移动槽6的位置均固定有移动杆4,为了方便压着机构主体12压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液压气缸8的输出轴处于最终延伸状态时,移动杆4的上表面正好贴合移动槽6的上表面,方形压着垫14的上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15的上表面,方形压着垫14的上表面与圆形压着垫20的上表面成同一平面,为了方便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压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液压气缸8的输出轴处于最终缩回状态时,移动杆4的下表面正好贴合移动槽6的下表面,方形压着垫14的下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15的下表面,底座9的上方安装有隔音保护罩10,隔音保护罩10的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减震块11,若干个减震块11远离隔音保护罩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压着机构主体12,压着机构主体12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液压气缸1,两个第一液压气缸1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一助力顶2,压着机构主体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8,第一弹簧18的内部连接有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液压气缸24,第三液压气缸2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助力顶3。
为了移动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架机构5包括底板51、支撑板52和支撑块53,其中,支撑块53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支撑块53的两端均连接有底板51,两个底板51的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板52,为了支撑板52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板52为凵字型结构设置,支撑板52共设置有四个。
为了将移动杆4与支撑块53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块5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移动杆4与该卡槽之间通过卡置或者焊接任一种方式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先需要确定待压着物品的形状,若待压着物品的形状为方形,压着步骤如下:同时启动第一液压气缸1和第三液压气缸24,第一液压气缸1和第三液压气缸24分别将内部的第一助力顶2和第二助力顶3往下推,第一助力顶2和第二助力顶3去推动压着机构主体12和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压着机构主体12和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往下滑并对方形压着垫14上的物品进行压着,压着操作完成;若待压着物品的形状为圆形,压着步骤如下:启动第二液压气缸8,第二液压气缸8驱动移动架机构5中的底板51下降,底板51带动支撑板52下降,支撑板52带动支撑块53下降,支撑块53带动移动杆4在移动槽6中下移,移动杆4带动方形压着垫14下移,直至方形压着垫14接触底座9的底部停止,再驱动第三液压气缸24,第三液压气缸24将内部的第二助力顶3往下推,第二助力顶3去推动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往下滑并对圆形压着垫20上的物品进行压着,压着完成后,第二液压气缸8驱动底板51上升,底板51带动支撑板52上升,支撑板52带动支撑块53上升,支撑块53带动移动杆4上升,移动杆4带动方形压着垫14上升,直至方形压着垫14与圆形压着垫20位于同一平面停止,压着操作完成,可等待下一次压着操作,全程机械化操作,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方形压着垫14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导向槽15、导向轴16和导向孔21的相互配合,可使方形压着垫14移动的更加平稳,同时由于导向孔21的内部分别设有支架22和滚珠23,因此可有效防止方形压着垫14与导向轴16之间发生磨损,运行更加顺滑的同时可延长方形压着垫14的使用寿命,具有市场推广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包括底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液压气缸(8),所述第二液压气缸(8)的上方固定有移动架机构(5),所述底架(7)的上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导向槽(15),两侧所述导向槽(15)的内部均安装有导向轴(16),两侧所述导向轴(16)之间连接有方形压着垫(14),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内部摆放有圆形压着垫(20),所述圆形压着垫(20)与底座(9)之间通过支撑座(17)进行固定,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两个导向轴(16)的位置均开设有导向孔(21),两个所述导向孔(21)的内侧壁均连接有若干个滚珠(23),若干个所述滚珠(23)与导向孔(21)之间均通过支架(22)连接,所述底座(9)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移动槽(6),所述移动槽(6)共设置有四个,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前后两侧且对应四个移动槽(6)的位置均固定有移动杆(4),所述底座(9)的上方安装有隔音保护罩(10),所述隔音保护罩(10)的内侧壁固定有若干个减震块(11),若干个所述减震块(11)远离隔音保护罩(1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压着机构主体(12),所述压着机构主体(12)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液压气缸(1),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气缸(1)的内部均连接有第一助力顶(2),所述压着机构主体(1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的内部连接有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所述圆形压着机构主体(13)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液压气缸(24),所述第三液压气缸(2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助力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机构(5)包括底板(51)、支撑板(52)和支撑块(53),其中,所述支撑块(53)共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支撑块(53)的两端均连接有底板(51),两个所述底板(51)的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板(52),所述支撑板(52)共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气缸(8)的输出轴处于最终延伸状态时,所述移动杆(4)的上表面正好贴合移动槽(6)的上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上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15)的上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上表面与圆形压着垫(20)的上表面成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气缸(8)的输出轴处于最终缩回状态时,所述移动杆(4)的下表面正好贴合移动槽(6)的下表面,所述方形压着垫(14)的下表面正好贴合导向槽(15)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2)为凵字型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5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移动杆(4)与该卡槽之间通过卡置或者焊接任一种方式进行紧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84023.6U CN210668944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84023.6U CN210668944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68944U true CN210668944U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1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8402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8944U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68944U (zh) |
-
2019
- 2019-11-27 CN CN201922084023.6U patent/CN2106689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60435A (zh) | 一种精准定位的汽车零件生产用冲压成型装置 | |
CN111151600B (zh) | 便于快速作业的智能碳滑板生产用折弯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 |
CN201841189U (zh) | 板料预弯机 | |
CN210668944U (zh) | 一种全自动端子压着机用压着机构 | |
CN205767120U (zh) | 一种气动出料的离合器面片热压装置 | |
CN220480036U (zh) | 一种汽车减震杆的冲压模具 | |
CN220312397U (zh) | 一种用于电机的轴承挤压装配机 | |
CN215849798U (zh) | 一种隔声底板生产用按压成型装置 | |
CN214919547U (zh) | 一种带顶料功能的汽车外壳冲压设备 | |
CN205165579U (zh) | 一种后桥弹簧座侧板的成形模具 | |
CN209969374U (zh) | 一种自动落料五金模具 | |
CN211030483U (zh) | 一种轻质砖成型机 | |
CN210847837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空调板模具 | |
CN210333981U (zh) | 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多工位冲压模具 | |
CN220797387U (zh) | 一种电刷压模用多模模具组件 | |
CN219786273U (zh) | 一种五金机箱冲压模具 | |
CN112108567A (zh) | 一种弧形钣金工件冲压模具 | |
CN212884896U (zh) | 一种伸缩式型芯定位支撑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20041955U (zh) | 一种铁氟龙布取放电芯机构 | |
CN218693534U (zh) | 一种齿轮锻件用新型锻模 | |
CN217315575U (zh) | 设有加强筋的砂轮罩冲压组件 | |
CN221090071U (zh) | 一种石墨填料环自动压机 | |
CN216858208U (zh) | 一种铅蓄电池生产用全自动铸焊机模具升降机构 | |
CN111186069A (zh) | 一种高效eva发泡成型机 | |
CN217343089U (zh) | 一种立式剪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