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2982U -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 Google Patents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2982U
CN210662982U CN201920984125.0U CN201920984125U CN210662982U CN 210662982 U CN210662982 U CN 210662982U CN 201920984125 U CN201920984125 U CN 201920984125U CN 210662982 U CN210662982 U CN 21066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flue
smoke exhaust
centrifugal fan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41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东巧
董书娟
邓鹏飞
鲁振华
刘允涛
贺立军
苑善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41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包括:风箱,其上开设有吸烟口;烟道,形成于所述风箱的下方,具有分列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和第二排烟口;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风箱内,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配置成促进烟气自所述吸烟口进入所述风箱内流经所述进风口由所述出风口流入所述烟道;以及导流板,可拆卸地配置于所述烟道内,用于将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通过在烟道内设置可拆卸地导流板,来将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使得烟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和第二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差异小。

Description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集成灶排烟结构中,安设在风箱内的离心风机一般为垂直设置,烟道在其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排烟口,左右两侧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差异较大,无法实现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左右两侧排烟口排风均衡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导流结构。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整体排烟效果。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包括:
风箱,其上开设有吸烟口;
烟道,形成于风箱的下方,具有分列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和第二排烟口;
离心风机,设置于风箱内,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配置成促进烟气自吸烟口进入风箱内流经进风口由出风口流入烟道;以及
导流板,可拆卸地配置于烟道内,用于将出风口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
可选地,导流板的型线包括依次光滑过渡相连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直线段。
可选地,第一弧线段和第二弧线段是不同心的圆弧段;
第一弧线段的半径小于第二弧线段的半径,第一弧线段的圆心角大于第二弧线段的圆心角。
可选地,导流板配置成:
当排烟结构向左排烟时,第一直线段的始端与烟道的右侧壁固定,第二直线段的末端与烟道的底壁固定;
当排烟结构向右排烟时,第一直线段的始端与离心风机的靠近蜗舌的末端固定,第二直线段的末端与烟道的右侧壁固定。
可选地,集成灶的排烟结构还包括:多个螺钉,导流板通过多个螺钉可拆卸配置于烟道内。
可选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叶轮设置于蜗壳内;
蜗壳具有前板、后板和围板,蜗壳末端倾斜设置,前板和后板与烟道的右侧壁分别具有锐角夹角。
可选地,夹角的角度取值为30°-60°。
可选地,集成灶的排烟结构还包括:挡板,挡板的第一端与离心风机的远离蜗舌的末端连接,挡板的第二端连接至烟道的右侧壁。
可选地,挡板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排烟口的顶端。
可选地,前板上限定有进风口;
后板贴靠风箱的后端板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通过在烟道内设置可拆卸地导流板,来将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使得烟道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和第二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差异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导流板利用螺钉固定在烟道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导流板向右导流时沿图2中M-M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导流板向左导流时沿图2中N-N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部分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叶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导流板500向右导流时沿图2中M-M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5是导流板500向左导流时沿图2中N-N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一般性包括:风箱200、烟道300离心风机400和导流板500。风箱200上开设有吸烟口230。烟道300位于风箱200的下方,具有分列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301和第二排烟口302。离心风机400设置于风箱200内,具有进风口403和出风口404,配置成促进烟气自吸烟口230进入风箱200内流经进风口403由出风口404流入烟道300。导流板500可拆卸地配置于烟道300内,用于将出风口404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通过在烟道300内设置可拆卸地导流板500,来将离心风机400的出风口404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使得烟道300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301和第二排烟口302的排烟效果差异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箱200具有顶板203、前端板201、后端板202、左端板205和右端板206。在顶板203上开设吸烟口230。在风箱200的底部设置有支架204,用来固定离心风机400。公共烟道300具有底壁303、左侧壁306和右侧壁305,在左侧壁306上开设第一排烟口301,在右侧壁305上开设第二排烟口302。风箱200和烟道300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风箱200的左端板205和烟道300的左侧壁306固定,风箱200的右端板206和烟道300的右侧壁305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板500的型线包括依次光滑过渡相连的第一直线段AB、第一弧线段BC、第二弧线段CD和第二直线段DE。第一弧线段BC和第二弧线段CD可以是圆弧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线段BC和第二弧线段CD是不同心的圆弧段,第一弧线段BC的半径小于第二弧线段CD的半径,第一弧线段BC的圆心角大于第二弧线段CD的圆心角。第一直线段AB的长度以10mm-20mm最佳。第一弧线段BC和第一直线段AB在B点相切。第二弧线段CD和第一弧线段BC在C点相切。第二直线段DE的长度以10mm-20mm最佳,与第二弧线段CD在D点相切。采用这种优选型线结构的导流板500可以使烟气的流动更顺畅。
当排烟结构100向左排烟时,将第一直线段AB的始端与烟道300的右侧壁305固定,将第二直线段DE的末端与烟道300的底壁303固定,如图5所示。当排烟结构100向右排烟时,将第一直线段AB的始端与离心风机400的靠近蜗舌的末端固定,将第二直线段DE的末端与烟道300的右侧壁305固定,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还包括:多个螺钉600,导流板500通过多个螺钉600可拆卸配置于烟道300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导流板500利用螺钉600固定在烟道300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图6是图1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部分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叶轮402的示意性立体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400包括蜗壳401和叶轮402,叶轮402设置于蜗壳401内。蜗壳401具有前板411、后板(图中未示出)和围板413。在前板411上限定有进风口403;后板贴靠风箱200的后端板202设置。传统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中,离心风机是采用双侧进风,即离心风机的后板与风箱200的后端板202之间具有间隙,在叶轮的底盘上开设有进风孔,从离心风机的前后两侧同时进风,但是这种结构的离心风机的电机侧受结构和尺寸的限制,进风量小,与预留的进风空间不成比例。本申请的离心风机400采用单侧进风,可以扩大进风口403的面积,提高风量。另外,传统的离心风机的叶轮的底盘为开孔设计,烟气进入叶轮后,一部分烟气会通过底盘的开孔进入到叶轮的后部,造成风量损失和产生涡流,风量减少,噪音增大。本申请的离心风机400由于采用单侧进风,叶轮402的底盘422采用封闭型不开孔结构,烟气进入叶轮402后,通过底盘422的导流作用后,直接进入叶轮402的叶片421空隙内,排出离心风机400。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400的蜗壳401的末端倾斜设置,前板411和后板与烟道300的右侧壁305分别具有锐角夹角θ。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夹角θ的角度取值为30°-60°。以这个角度范围设置时,在第二排烟口302出风时,烟气能够更顺畅地沿着导流板500流动。配套地,可以将支架204设置成具有水平段和倾斜段的结构,来与离心风机400更为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还包括:挡板414,挡板414的第一端与离心风机400的远离蜗舌的末端连接,挡板414的第二端连接至烟道300的右侧壁305。挡板414优选沿蜗壳401的延长线设置,蜗壳401的延长线与烟道300的右侧壁305的交点即是第二排烟口302的上端的起始点。设置挡板414可以避免从离心风机400吹出的烟气直接吹到烟道300的右侧壁305形成涡流而造成风阻增大、噪音增大的问题,使排烟更加快速顺畅,提高排烟效率。
对传统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分别进行排风效果测试,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现有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效果数据
现有的排烟结构 最大风量(m<sup>3</sup>/h) 最大静压(Pa) 规定风量时的静压(Pa)
左侧排烟口 15.86 494.32 358.66
右侧排烟口 17.07 504.65 396.26
差异率 7.63% 2.09% 10.48%
表2本申请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的效果数据
本申请的排烟结构 最大风量(m<sup>3</sup>/h) 最大静压(Pa) 规定风量时的静压(Pa)
第一排烟口 17.07 521.41 396.47
第二排烟口 17.13 521.03 406.5
差异率 0.35% -0.07% 2.53%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第一排烟口301与第二排烟口302的差异率比现有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左侧排烟口与右侧排烟口的差异率大大降低,两侧几乎均匀,差异小。
对比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第一排烟口301与现有的排烟结构100的左侧排烟口的效果数据,可以发现:最大风量提升了7.63%,最大静压提升了5.48%,规定风量时的静压提升了10.54%;对比本申请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第二排烟口302与现有的排烟结构100的右侧排烟口的效果数据,可以发现:最大风量提升了0.35%,最大静压提升了3.25%,规定风量时的静压提升了2.5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通过在烟道300内设置可拆卸地导流板500,来将离心风机400的出风口404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使得烟道300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301和第二排烟口302的排烟效果差异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的导流板500利用螺钉600固定在烟道300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100采用优选结构的导流板500时,配套挡板414以及蜗壳401的倾斜角度,可以使第一排烟口301和第二排烟口302的排烟几乎无差别。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箱,其上开设有吸烟口;
烟道,形成于所述风箱的下方,具有分列左右两侧的第一排烟口和第二排烟口;
离心风机,设置于所述风箱内,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配置成促进烟气自所述吸烟口进入所述风箱内流经所述进风口由所述出风口流入所述烟道;以及
导流板,可拆卸地配置于所述烟道内,用于将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烟气向左或者向右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的型线包括依次光滑过渡相连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弧线段和第二直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弧线段和所述第二弧线段是不同心的圆弧段;
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半径,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圆心角大于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圆心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配置成:
当所述排烟结构向左排烟时,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始端与所述烟道的右侧壁固定,所述第二直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烟道的底壁固定;
当所述排烟结构向右排烟时,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始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的靠近蜗舌的末端固定,所述第二直线段的末端与所述烟道的右侧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螺钉,所述导流板通过所述多个螺钉可拆卸配置于所述烟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内;
所述蜗壳具有前板、后板和围板,所述蜗壳的末端分别倾斜设置,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与所述烟道的右侧壁分别具有锐角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的角度取值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的远离蜗舌的末端连接,所述挡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烟道的右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排烟口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的排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板上限定有所述进风口;
所述后板贴靠所述风箱的后端板设置。
CN201920984125.0U 2019-06-27 2019-06-27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Active CN21066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125.0U CN210662982U (zh) 2019-06-27 2019-06-27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125.0U CN210662982U (zh) 2019-06-27 2019-06-27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2982U true CN210662982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7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4125.0U Active CN210662982U (zh) 2019-06-27 2019-06-27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2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532A (zh) * 2019-06-27 2019-10-1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CN113883573A (zh) * 2021-11-10 2022-01-04 绍兴双牛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合拼接式集成灶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532A (zh) * 2019-06-27 2019-10-18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CN113883573A (zh) * 2021-11-10 2022-01-04 绍兴双牛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合拼接式集成灶及其安装方法
CN113883573B (zh) * 2021-11-10 2024-02-20 绍兴双牛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化组合拼接式集成灶及其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62982U (zh)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CN107002708B (zh) 离心式鼓风机
CN108709250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WO2019148991A1 (zh) 排烟装置
CN109611356A (zh) 一种后向离心风机
WO2021223392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6524263B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7965472A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207920915U (zh) 蜗壳、风机及燃气热水器
CN206845543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208982359U (zh) 低噪音风机蜗壳、风机及油烟机
CN107965470A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110345532A (zh) 集成灶的排烟结构
CN206738246U (zh) 风机蜗壳和离心风机
CN209484729U (zh) 一种室内机导风结构及室内机
CN104131998A (zh) 风机和扫路车
CN114483653A (zh) 蜗壳、离心风机以及吸油烟机
CN217233827U (zh) 一种集成灶风机组件
CN111121122B (zh) 一种吹吸风装置及应用有该吹吸风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09116413U (zh) 一种集成灶风箱导流装置及集成灶
CN110686302A (zh) 一种集成灶出风管换向结构
CN110375349B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
CN106122056B (zh) 一种负载箱散热系统及其专用的轴流风机
CN205939326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箱体结构
CN21787600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