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849U - 恒温供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恒温供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849U
CN210660849U CN201921338894.XU CN201921338894U CN210660849U CN 210660849 U CN210660849 U CN 210660849U CN 201921338894 U CN201921338894 U CN 201921338894U CN 210660849 U CN210660849 U CN 210660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emperature
pump assembly
communicated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388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安吉
鲁鸿超
杨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kesisi Hydraul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ccess Hydraulics Pre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ccess Hydraulics Pre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ccess Hydraulics Pre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388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0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供油系统,其包括有:油箱、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第一回油过滤器、加热器、系统油泵组件和温度控制器。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换热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通。换热器的一端与换热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油箱相连通。第一回油过滤器位于换热器与油箱相连通的管路上。加热器用于加热油箱内的液压油。系统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油箱相连通,系统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用于连通外部的机构。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加热器的启动与关闭。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加热器相互结合能够增加或者降低液压油的温度,而温度控制器与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加热器相结合,实现了油温的准确控制。

Description

恒温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粘稠度适中、流动性较好。在液压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液压油经过长期高压、高速流动后,温度会升高,影响整个液压系统中各元器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现有的液压系统往往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佳,液压油温度控制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的冷却效果不佳,温度控制不准确的缺陷,提供一种恒温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恒温供油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油箱,所述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
换热油泵组件,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第一回油过滤器,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的管路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油箱内的液压油;
系统油泵组件,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用于连通外部的机构;
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换热油泵组件、所述换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启动与关闭。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通信连接。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蝶阀,所述蝶阀位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的管路上。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高压过滤器,所述高压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系统油泵组件与外部的机构相连通的管路上。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蓄能器相连通,所述泄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高压球阀,所述高压球阀的两端与所述泄压阀的两端相并联,所述高压球阀处于常闭状态。
较佳地,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第二回油过滤器,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回油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的出油口、所述高压球阀相连通。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加热器相互结合能够增加或者降低液压油的温度,而温度控制器与换热油泵组件、换热器、加热器相结合,实现了油温的准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恒温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恒温供油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油箱100
换热油泵组件200
蝶阀210
压力表220
换热器300
第一回油过滤器400
加热器500
系统油泵组件600
溢流阀610
高压过滤器620
单向阀630
减震器640
温度控制器700
温度传感器800
蓄能器900
泄压阀910
高压球阀920
第二回油过滤器9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恒温供油系统,其包括有:油箱100、换热油泵组件200、换热器300、第一回油过滤器400、加热器500、系统油泵组件600和温度控制器700。油箱100用于存储液压油,换热油泵组件200的进油口与油箱100相连通。换热器300的一端与换热油泵组件200的出油口相连通,换热器300的另一端与油箱100相连通。第一回油过滤器400位于换热器300与油箱100相连通的管路上。加热器500用于加热油箱100内的液压油。系统油泵组件600的进油口与油箱100相连通,系统油泵组件600的出油口用于连通外部的机构。温度控制器700用于控制换热油泵组件200、换热器300、加热器500的启动与关闭。
在本方案中,油箱100中的液压油在使用之前可通过加热器500进行加热,从而增加液压油的流动性。特别是在寒冷的地区或气候条件下,加热器500能够使液压油油温快速升高,达到使用条件。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流动一段时间后,其油温会有所升高,当其超过一定温度时会影响液压系统中元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损坏液压系统。为了避免油温过高,建立了由换热油泵组件200、换热器300组成的换热循环系统。换热油泵组件200将高温液压油从油箱100中抽出并输送至换热器300进行换热,从而降低油温,最后将低温液压油回流至油箱100内,如此循环,不断降低油箱100内液压油的温度。为了能够保证油箱100内的液压油温度不会过低或者过高,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温度控制器700。当油箱100内油温较低时,温度控制器700控制加热器500加热液压油,直到油温达到设定的温度,温度控制器700再控制加热器500关闭。当油箱100内油温过高时,温度控制器700控制换热油泵组件200和换热器300开始工作,油温不断降低,直到油温达到设定的温度,温度控制器700再控制换热油泵组件200和换热器300关闭。通过温度控制器700与换热油泵组件200、换热器300、加热器500相结合,实现了油温的准确控制。同时,为保证液压油的洁净,防止杂质造成的卡阀,影响系统运行,在换热器300与油箱100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了第一回油过滤器400。换热油泵组件200和系统油泵组件600均由油泵和电机组成。其中,由于系统油泵组件600中的电机功率较大、震动较大,因此将其安装在了减震器640上。
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00,温度传感器800用于检测油箱100内液压油的温度,温度传感器800与温度控制通信连接。温度传感器800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及时传送给温度控制器700,从而实现实时调节油温的功能。
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蝶阀210,蝶阀210位于换热油泵组件200的进油口与油箱100相连通的管路上。蝶阀210用于控制整个换热循环系统的安全性。当换热循环系统出现漏油等故障时可及时关闭蝶阀210。
为了能够实时观察换热循环系统的压力情况,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压力表220。压力表220与换热油泵组件200的出油口相连通。
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溢流阀610,溢流阀610与系统油泵组件600的出油口相连通。高压油通过溢流阀610可以调节整个液压系统的压力,保证输入至外部机构的油压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另外,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高压过滤器620,高压过滤器620安装于系统油泵组件600与外部的机构相连通的管路上。高压过滤器620用于过滤输出的液压油中的杂质,避免油路堵塞或者卡阀等故障。
为了防止液压油倒流,在系统油泵组件600和高压过滤器620之间设有单向阀630。另外还连接有一压力表220,实时观察系统的油压。
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蓄能器900,蓄能器900与高压过滤器620的出油口相连通。本方案中,系统油泵组件600的数量为3个,蓄能器900的数量为8个,8个蓄能器900形成一个储备/应急油源。系统油泵组件600运行时先将液压油注入蓄能器900中,在外部机构动作时,系统油泵组件600和蓄能器900同时供油,外部机构可以快速地完成动作。当外部机构停止动作,蓄能器900再次蓄能。若液压系统在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时,系统油泵组件600无法正常运行,蓄能器900的控制阀打开,储备液压油进入主油路,外部机构可以继续动作或完成油缸的紧急复位。
另外,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泄压阀910,泄压阀910的进油口与蓄能器900相连通,泄压阀910的出油口与油箱100相连通。泄压阀910用于控制蓄能器900内的压力值,防止出现压力过大的安全问题。
当蓄能器900出现故障或泄压阀910出现故障无法控制压力时,需及时将蓄能器900内的液压油排出,因此恒温供油系统还设置了高压球阀920,高压球阀920的两端与泄压阀910的两端相并联,高压球阀920处于常闭状态。当高压球阀920打开时,系统油泵组件600输出的液压油直接回流至油箱100,蓄能器900中的液压油也能够释放到油箱100内。
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第二回油过滤器930,第二回油过滤器930的一端与油箱100相连通,回油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泄压阀910的出油口、高压球阀920相连通。第二回油过滤器930用于过滤回流的液压油中的杂质。
在本实施例中,恒温供油系统中还包括多个截止阀、压力表、溢流阀,主要起到多重保护的作用,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为了进一步过滤液压油中的杂质,在系统油泵组件600的进油端连接有过滤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油箱,所述油箱用于存储液压油;
换热油泵组件,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第一回油过滤器,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的管路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油箱内的液压油;
系统油泵组件,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用于连通外部的机构;
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换热油泵组件、所述换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启动与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控制通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蝶阀,所述蝶阀位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的管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换热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与所述系统油泵组件的出油口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高压过滤器,所述高压过滤器安装于所述系统油泵组件与外部的机构相连通的管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蓄能器相连通,所述泄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高压球阀,所述高压球阀的两端与所述泄压阀的两端相并联,所述高压球阀处于常闭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供油系统还包括第二回油过滤器,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油箱相连通,所述回油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的出油口、所述高压球阀相连通。
CN201921338894.XU 2019-08-16 2019-08-16 恒温供油系统 Active CN210660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894.XU CN210660849U (zh) 2019-08-16 2019-08-16 恒温供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38894.XU CN210660849U (zh) 2019-08-16 2019-08-16 恒温供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849U true CN210660849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38894.XU Active CN210660849U (zh) 2019-08-16 2019-08-16 恒温供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08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7698A (zh) * 2020-06-12 2020-09-18 苏州丹顿机电有限公司 油站液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7698A (zh) * 2020-06-12 2020-09-18 苏州丹顿机电有限公司 油站液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3798U (zh) 齿轮箱润滑油温控系统
US4019680A (en) Steam generating system including means for reinitiating the operation of a steam bound boiler feed pump
CN210660849U (zh) 恒温供油系统
RU2010111634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огрева кабины крана
CN207568956U (zh) 曲挠脉冲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CN201476392U (zh) 一种自适应制冷量液冷源系统
CN203386481U (zh) 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
US3940058A (en) Steam generating system including means for reinitiating the operation of a steam bound boiler feed pump
EP3816522B1 (de)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wärmevorrichtung
DE102009017423B4 (de) Verfahren zur Ladungssteuerung eines Warmwasserschichtspeichers mit einer Wärmepumpe
CN201554720U (zh) 落锤式弯沉仪液压油油温控制系统
CN204648637U (zh) 内置缓冲水箱的燃气热水器
CN109317636A (zh) 一种内部压力稳定性高的高温压铸水温机控制系统
CN110857818A (zh) 空调系统
CN209532048U (zh) 一种内部压力稳定性高的高温压铸水温机控制系统
CN204535993U (zh) 一种发动机水温调节回路
CN208305745U (zh) 水式模温机
RU248635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замены охлаждающей жидкости
CN113643831B (zh) 一种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核电系统
CN205619564U (zh) 一种能调节导热油锅炉压力的结构
CN214149888U (zh) 液冷模块测试系统
CN210940353U (zh) 一种双油路油温机热油循环系统
CN205505454U (zh) 一种非承压加热承压使用的热水器保温水箱
CN215633577U (zh) 一种电动给水泵暖泵系统的管路结构
CN219914860U (zh) 液力变矩器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600, changta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7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hengkesisi Hydraul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00, changta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UCCESS HYDRAULICS PRESS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Thermostatic oil supply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Pledg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Shanghai Songjiang Sub-branch

Pledgor: Shanghai shengkesisi Hydraulic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