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364U -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364U
CN210660364U CN201920478117.9U CN201920478117U CN210660364U CN 210660364 U CN210660364 U CN 210660364U CN 201920478117 U CN201920478117 U CN 201920478117U CN 210660364 U CN210660364 U CN 210660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hole
exhaust gas
baffle
gas re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81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笃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Wenna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Wenn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Wenna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Wenna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81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0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属于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领域,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EGR冷却器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EGR冷却器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进气孔,矩形出气管的表面设有出气孔,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通槽,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EGR),主要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经过废气循环阀再次送入气缸,进行充分燃烧,从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的产生,以及废气的总排放量,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严格要求了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尾气的排放标准。
但是,现有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多数没有旁通阀的设置,当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不能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高温废气不再流经EGR冷却器,而是流入旁通管内,也不能在第二电磁铁的通电情况下,使得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使得高温废气最终经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从而提高发动机内部的燃烧温度,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所述EGR冷却器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所述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进气孔,所述矩形出气管的表面设有出气孔,所述矩形进气管的表面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安装有矩形密封块,所述矩形密封块的内部连接有挡板,所述通槽的末端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挡板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与支撑板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的末端连接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表面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塞,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二圆孔,所述旁通管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三圆孔,它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第一电磁铁串联,且第一电磁铁的型号为KB-16/25,绝缘性好、吸力强劲。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与挡板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挡板可沿矩形孔向壳体内部移动,且支撑板便于第一弹簧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杆,所述金属杆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便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对金属杆进行吸附,且第二弹簧强度足够,保证第二电磁铁处于断电时,不会在高温废气的冲击下,使得密封塞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板的表面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金属杆之间滑动连接,便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使得金属杆可沿滑孔内壁向外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隔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铁,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与电源、第二电磁铁通过导线串联,且第二电磁铁的型号为LS-P40/20,耐高温性好、吸力强、使用寿命长。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第一弹簧的作用,使得金属板推动挡板对矩形进气管密封,使得发动机在低温、低转速的工况下,高温废气不再经过EGR冷却器,而经进气孔流入旁通管内,在第二电磁铁通电的状况下,使得金属杆带动密封塞脱离第一圆孔,从而使得高温废气经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旁通管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壳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第一电磁铁串联,且第一电磁铁的型号为KB-16/25,绝缘性好、吸力强劲。
(3)支撑板的表面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与挡板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挡板可沿矩形孔向壳体内部移动,且支撑板便于第一弹簧的安装。
(4)密封塞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杆,金属杆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便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对金属杆进行吸附,且第二弹簧强度足够,保证第二电磁铁处于断电时,不会在高温废气的冲击下,使得密封塞开启。
(5)第二隔板的表面设有滑孔,滑孔与金属杆之间滑动连接,便于第二电磁铁通电后,使得金属杆可沿滑孔内壁向外侧移动。
(6)第三隔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铁,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与电源、第二电磁铁通过导线串联,且第二电磁铁的型号为LS-P40/20,耐高温性好、吸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处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处B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EGR冷却器、2矩形进气管、3矩形出气管、4进气孔、5出气孔、6通槽、7矩形密封块、8挡板、9壳体、10支撑板、11金属板、12第一弹簧、13旁通管、14第一隔板、15第一圆孔、16密封塞、17第二隔板、18第二圆孔、19第三隔板、20第三圆孔、21第一电磁铁、22矩形孔、23金属杆、24第二弹簧、25滑孔、26第二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1,请参阅图1和图2,EGR冷却器1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2,EGR冷却器1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3,矩形进气管2的表面设有进气孔4,矩形出气管3的表面设有出气孔5,矩形进气管2的表面设有通槽6,通槽6的内部安装有矩形密封块7,矩形密封块7的内部连接有挡板8,通槽6的末端安装有壳体9,壳体9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21,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源、第一电磁铁21串联,且第一电磁铁21的型号为KB-16/25,绝缘性好、吸力强劲,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表面设有矩形孔22,矩形孔22与挡板8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挡板8可沿矩形孔22向壳体9内部移动,且支撑板10便于第一弹簧12的安装,挡板8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板11,金属板11与支撑板10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12。
请参阅图1和图3,进气孔4与出气孔5的末端连接有旁通管13,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14,第一隔板14的表面设有第一圆孔15,第一圆孔1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塞16,密封塞16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杆23,金属杆23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24,便于第二电磁铁26通电后对金属杆23进行吸附,且第二弹簧24强度足够,保证第二电磁铁26处于断电时,不会在高温废气的冲击下,使得密封塞16开启,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隔板17,第二隔板17的表面设有滑孔25,滑孔25与金属杆23之间滑动连接,便于第二电磁铁26通电后,使得金属杆23可沿滑孔25内壁向外侧移动,第二隔板17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二圆孔18,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隔板19,第三隔板19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三圆孔20,第三隔板19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铁26,驾驶室的控制面板内安装有第二开关,第二开关与电源、第二电磁铁26通过导线串联,且第二电磁铁26的型号为LS-P40/20,耐高温性好、吸力强、使用寿命长。
当发动机处于低温、低转速工况时,可打开第二开关,使得第二电磁铁26瞬间通电产生磁力,对金属杆23进行吸附,使得金属杆23沿滑孔25内壁向外侧移动,第二弹簧24受力压缩,当金属杆23与第二电磁铁26接触时,密封塞16已脱离第一圆孔15,从而高温废气经进气孔4、第一圆孔15、第二圆孔18、第三圆孔20、旁通管13、出气孔5流入发动机内,提高发动机内部燃烧温度,使得废气充分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当发动机内部处于高温、高转速工况时,可打开第一开关,使得第一电磁铁21通电瞬间产生磁力,对金属板11进行吸附,使得金属板11带动挡板8沿矩形孔22向壳体9内部移动,第一弹簧12受力拉伸,当金属板11与第一电磁铁21接触时,挡板8不再对矩形进气管2密封,从而高温废气流入EGR冷却器1内,经过降温处理后的废气经矩形出气管3流入发动机内,延长燃烧时间,降低污染物排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包括EGR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器(1)的右侧面连接有矩形进气管(2),所述EGR冷却器(1)的左侧面连接有矩形出气管(3),所述矩形进气管(2)的表面设有进气孔(4),所述矩形出气管(3)的表面设有出气孔(5),所述矩形进气管(2)的表面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的内部安装有矩形密封块(7),所述矩形密封块(7)的内部连接有挡板(8),所述通槽(6)的末端安装有壳体(9),所述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挡板(8)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板(11),所述金属板(11)与支撑板(10)之间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进气孔(4)与出气孔(5)的末端连接有旁通管(13),所述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的表面设有第一圆孔(15),所述第一圆孔(1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塞(16),所述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隔板(17),所述第二隔板(17)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二圆孔(18),所述旁通管(13)的内部安装有第三隔板(19),所述第三隔板(19)的表面对称设有第三圆孔(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表面设有矩形孔(22),所述矩形孔(22)与挡板(8)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16)的末端安装有金属杆(23),所述金属杆(23)的表面连接有第二弹簧(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7)的表面设有滑孔(25),所述滑孔(25)与金属杆(23)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19)的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铁(26)。
CN201920478117.9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Active CN210660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8117.9U CN21066036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8117.9U CN21066036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364U true CN210660364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5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8117.9U Active CN210660364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03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720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N109944720B (zh) * 2019-04-10 2024-05-31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720A (zh) * 2019-04-10 2019-06-28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N109944720B (zh) * 2019-04-10 2024-05-31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3777B (zh) 电堆壳体的通风换气系统
CN210660364U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N109944720B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N201106507Y (zh)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阀
CN111335994A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排气冷却循环装置
CN200993060Y (zh) 汽车节油器
CN210239847U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及车辆
CN215071222U (zh) 一种可通风式配电柜
CN212958857U (zh) 集装箱燃气发电机组
CN112413783B (zh) 一种用于电子仪器室的过滤系统
CN212651491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内置双压盖式旁路阀
CN102425674A (zh) 一种直通道倾斜式电动egr阀
CN201835898U (zh) 内燃机的尾气净化消声器
CN101298012A (zh) 袋式脉冲除尘器用钢性提升阀
CN212774543U (zh) 一种集成egr阀座的进气管
CN212838028U (zh) 一种船用脱硝减排装置
CN218235254U (zh) 一种耐高温密封垫片
CN109944720A (zh)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旁通阀结构
CN215831226U (zh) 一种集成板式自动补气装置
CN201041059Y (zh) 一种发动机节油装置
CN217902825U (zh) 一种利用线圈自身表面散热的高温起重电磁铁
CN217421466U (zh) 一种耐高温吸气消音腔
CN213102698U (zh) 抽油烟机及其静电滤网系统
CN203056330U (zh) 电子egr及电机插针与传感器电极的连接结构、发动机
CN217539008U (zh) 一种变频器后置的永磁螺杆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