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3957U -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3957U
CN210653957U CN201921758774.5U CN201921758774U CN210653957U CN 210653957 U CN210653957 U CN 210653957U CN 201921758774 U CN201921758774 U CN 201921758774U CN 210653957 U CN210653957 U CN 210653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bottom plate
intelligent
traction machine
packag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87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革
张安
丁爱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ny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nji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nji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nji Dri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587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3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3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3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包括智能动力滚子线、万向球平台和底部固定板,底部固定板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底板,底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一个辊筒、一个电动辊和一个输送带,两个固定架分别置于底板的两端,辊筒和电动辊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架上,辊筒和电动辊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曳引机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保证包装后的曳引机表面是干净的,利用两个电动滑台的配合对保护膜进行移动,进而来对曳引机进行覆膜包装,这样可以保证在拆箱之前曳引机的表面是干净的,整个装置采用电力进行控制,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线,具体为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目前,现有的曳引机大多都是采用人工进行包装,人工进行包装速度较慢,进而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包括智能动力滚子线、万向球平台和底部固定板,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固定在底部固定板顶部的一端,所述万向球平台固定在底部固定板的中部,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箱座移动机械手,所述箱座移动机械手底端的智能动力滚子线上固定设有料仓,所述万向球平台的顶端固定设有整机装箱机械手,所述底部固定板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一个辊筒、一个电动辊和一个输送带,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置于底板的两端,所述辊筒和电动辊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架上,所述辊筒和电动辊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一端的顶部设置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气泵,所述U形架内腔的两侧和顶端均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头,若干个所述高压喷头的进气口均通过管道与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两个电动滑台、两个轴承座和一个旋转轴,四个所述支撑柱均置于底板的顶端,两个所述电动滑台分别置于四个支撑柱的顶端,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别置于两个电动滑台的顶端,所述旋转轴置于两个轴承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在底板顶部的两端,所述固定架由两个立柱组成,所述辊筒位于其中一个固定架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两个立柱上,所述电动辊位于另一个固定架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所述电动辊的两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两个立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端还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固定架,且若干个所述固定架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均旋转插接有辊筒,且若干个所述辊筒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输送带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撑柱分别固定在底板中部的两侧和底板另一端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台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中部的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所述电动滑台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另一端的两个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座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台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座的相对一侧旋转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分别卡合固定在两个轴承座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万向球平台和底板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底部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送带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硅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嵌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输送开关、清洁开关和移动开关,所述电动辊通过输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气泵通过清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滑台均通过移动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座移动机械手上固定设有抓取机械手,所述抓取机械手为四爪联动机构,所述整机装箱机械手上固定设有两爪联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通过设有U形架,在U形架上设置高压喷头可以对曳引机表面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有效的去除,保证包装后的曳引机表面是干净的,接着利用两个电动滑台的配合对保护膜进行移动,进而来对曳引机进行覆膜包装,这样可以保证在拆箱之前曳引机的表面是干净的,整个装置采用电力进行控制,减少人工操作的步骤,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底板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两爪联动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两爪联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四爪联动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的四爪联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智能动力滚子线;2、万向球平台;3、箱座移动机械手;4、料仓;5、整机装箱机械手;6、底部固定板;7、底板;8、固定架;9、辊筒;10、电动辊;11、输送带;12、U形架;13、气泵;14、高压喷头;15、支撑柱;16、电动滑台;17、轴承座;18、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包括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部固定板6,智能动力滚子线1固定在底部固定板6顶部的一端,万向球平台2固定在底部固定板6的中部,智能动力滚子线1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箱座移动机械手3,箱座移动机械手3底端的智能动力滚子线1上固定设有料仓4,万向球平台2的顶端固定设有整机装箱机械手5,底部固定板6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底板7,底板7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8、一个辊筒9、一个电动辊10和一个输送带11,两个固定架8分别置于底板7的两端,辊筒9和电动辊10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架8上,辊筒9和电动辊10通过输送带11传动连接,输送带1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U形架12,U形架12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固定连接,U形架12的一侧固定设有气泵13,U形架12内腔的两侧和顶端均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头14,若干个高压喷头14的进气口均通过管道与气泵13的出气口连通,底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覆膜机构,覆膜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15、两个电动滑台16、两个轴承座17和一个旋转轴18,四个支撑柱15均置于底板7的顶端,两个电动滑台16分别置于四个支撑柱15的顶端,两个轴承座17分别置于两个电动滑台16的顶端,旋转轴18置于两个轴承座17之间。
其中,两个固定架8分别固定在底板7顶部的两端,固定架8由两个立柱组成,辊筒9位于其中一个固定架8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辊筒9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两个立柱上,电动辊10位于另一个固定架8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电动辊10的两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两个立柱上,利用电动辊10来对输送带11进行驱动,可以保证输送带11平稳的进行运动,同时噪音较小。
其中,底板7的顶端还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固定架8,且若干个固定架8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均旋转插接有辊筒9,且若干个辊筒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输送带11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紧密贴合,在输送带1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若干个辊筒9可以对输送带11的中部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小输送带11中部的下沉程度。
其中,四个支撑柱15分别固定在底板7中部的两侧和底板7另一端的两侧,其中一个电动滑台16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中部的两个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电动滑台16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另一端的两个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轴承座1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台16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轴1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座17的相对一侧旋转插接,这样可以保证旋转轴18可以在输送带11的顶部来回运动,同时又不会对输送带11顶部放置的曳引机造成妨。
其中,旋转轴18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滚动轴承,两个滚动轴承的外圈分别卡合固定在两个轴承座17的内部,设置滚动轴承可以有效的减小轴承座17与旋转轴18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小轴承座17与旋转轴18之间的额摩擦力,保证旋转轴18可以轻便的进行转动。
其中,底部固定板6的底端固定设有保护垫,保护垫采用橡胶制成,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板7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底部固定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橡胶制成的保护垫既可以增加底部固定板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又可以有效的减小底部固定板6的震动,另外利用螺栓将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板7固定在底部固定板6上,便于对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板7进行安装和拆卸。
其中,输送带11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保护层,保护层采用硅胶制成,硅胶制成的保护层比较柔软,可以有效的减小曳引机与输送带11之间的碰撞,可以对曳引机和输送带11的表面进行有效的保护。
其中,其中一个支撑柱15的一侧嵌设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输送开关、清洁开关和移动开关,电动辊10通过输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气泵13通过清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两个电动滑台16均通过移动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箱座移动机械手3上固定设有抓取机械手,抓取机械手为四爪联动机构,整机装箱机械手5上固定设有两爪联动机构
工作时,首先将整个装置放置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并将保护膜卷套在旋转轴18上,并接通外接电源,然后将曳引机放置到输送带11的顶部,接着打开输送开关和清洁开关,这时电动辊10和气泵13开始通电工作,电动辊10优选为GTD60-3PH型辊轮,气泵13优选为VLK5504型气泵,气泵13将压缩的气体通过管道是送给高压喷头14,接着若干个高压喷头14碰触高压气流对曳引机的表面进行冲洗清洁,接着曳引机跟随输送带11运动到四个支撑柱15之间,这时关闭输送开关,同时打开移动开关,这时两个电动滑台16通电工作,电动滑台16优选为KNK4566型滑台,带动旋转轴18向输送带11的一侧进行移动,这时工人将保护膜卷的端部压在曳引机一侧的底部,并控制电动滑台16带动旋转轴18向曳引机的另一侧移动,然后再将保护膜卷上的保护膜剪断将剪断的保护膜的另一端压在曳引机的另一侧的底部,接着再次启动输送开关将曳引机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即可,然后再将另一个曳引机放置到输送带11上重复上述操作进行包装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包括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部固定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1)固定在底部固定板(6)顶部的一端,所述万向球平台(2)固定在底部固定板(6)的中部,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1)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箱座移动机械手(3),所述箱座移动机械手(3)底端的智能动力滚子线(1)上固定设有料仓(4),所述万向球平台(2)的顶端固定设有整机装箱机械手(5),所述底部固定板(6)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设有底板(7),所述底板(7)顶端的中部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架(8)、一个辊筒(9)、一个电动辊(10)和一个输送带(11),两个所述固定架(8)分别置于底板(7)的两端,所述辊筒(9)和电动辊(10)分别置于两个固定架(8)上,所述辊筒(9)和电动辊(10)通过输送带(11)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1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U形架(12),所述U形架(12)的底端与底板(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架(12)的一侧固定设有气泵(13),所述U形架(12)内腔的两侧和顶端均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高压喷头(14),若干个所述高压喷头(14)的进气口均通过管道与气泵(1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底板(7)的另一端设置有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15)、两个电动滑台(16)、两个轴承座(17)和一个旋转轴(18),四个所述支撑柱(15)均置于底板(7)的顶端,两个所述电动滑台(16)分别置于四个支撑柱(15)的顶端,两个所述轴承座(17)分别置于两个电动滑台(16)的顶端,所述旋转轴(18)置于两个轴承座(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架(8)分别固定在底板(7)顶部的两端,所述固定架(8)由两个立柱组成,所述辊筒(9)位于其中一个固定架(8)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所述辊筒(9)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在两个立柱上,所述电动辊(10)位于另一个固定架(8)的两个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且所述电动辊(10)的两端分别固定插接在两个立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端还等间距固定设有若干个固定架(8),且若干个所述固定架(8)立柱相对一侧的顶端均旋转插接有辊筒(9),且若干个所述辊筒(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输送带(11)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15)分别固定在底板(7)中部的两侧和底板(7)另一端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滑台(16)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中部的两个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另外两个所述电动滑台(16)底部的两端分别与底板(7)另一端的两个支撑柱(15)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座(1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滑台(16)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1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座(17)的相对一侧旋转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8)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分别卡合固定在两个轴承座(1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板(6)的底端固定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智能动力滚子线(1)、万向球平台(2)和底板(7)的底端均通过螺栓与底部固定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1)的外表面固定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采用硅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15)的一侧嵌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上固定设有输送开关、清洁开关和移动开关,所述电动辊(10)通过输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气泵(13)通过清洁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滑台(16)均通过移动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移动机械手(3)上固定设有抓取机械手,所述抓取机械手为四爪联动机构,所述整机装箱机械手(5)上固定设有两爪联动机构。
CN201921758774.5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Active CN210653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8774.5U CN210653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8774.5U CN210653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3957U true CN21065395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8774.5U Active CN210653957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3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1416B (zh) 一种自适应式自动装箱设备及其装箱方法
CN110171605A (zh) 一种基板真空包装机及其包装方法
CN210653957U (zh)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CN110884871A (zh) 一种旋转平移机构
CN207524605U (zh) 一种抗紫外线板材切割用上料装置
CN210365993U (zh) 一种双工位码垛装置
CN212355585U (zh)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CN110654659A (zh)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智能包装线
CN210392773U (zh) 一种顶升滚筒输送装置
CN211387295U (zh) 一种球墨铸管切割设备
CN111217101B (zh) 一种自动装料一体机
CN210787885U (zh) 一种喷塑立柱内喷装置
CN210391753U (zh) 一种用于包装设备的热合装置
CN106241389A (zh) 多功能堆包机
CN207223654U (zh) 灰铸铁管机械化清理除尘装置
CN114803400A (zh) 一种用于仓储的传送带抬升摆动机构
CN212690682U (zh) 一种新型的集合包带机床
CN214030399U (zh) 一种滚筒输送装置
CN21244942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底层建筑连续送料装置
CN211902242U (zh) 一种毛巾布的堆叠升降机构
CN209380513U (zh) 除锈机的转盘装置
CN107323980A (zh) 乘用车轮胎装配装置
CN208453351U (zh) 一种具备称重作用的饲料输出装置
CN110817533A (zh) 一种复合布的输送装置
CN212795867U (zh) 一种冲压生产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8

Address after: 215213, No. 888, Kang Li Avenue, Fen H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ujiang District,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CANNY ELEVA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200 Kangli Avenue 799, Fenhu Town,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UNJI DRIV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