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3317U -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3317U
CN210653317U CN201921431660.XU CN201921431660U CN210653317U CN 210653317 U CN210653317 U CN 210653317U CN 201921431660 U CN201921431660 U CN 201921431660U CN 210653317 U CN210653317 U CN 210653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longitudinal beam
frame assembly
cross
right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16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俊英
薛鹏飞
熊桦
张嘉翼
王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16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3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3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3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从前至后顺次安置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和尾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分别设有一个前端大铸件,两个前端大铸件之间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加强板;左右纵梁的外侧均设有车厢连接板。本实用新型在保证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的刚度、强度前提下,满足了大马力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布置空间需求,还采用兼有车厢连接功能的加强板,提高了与上装副梁的连接可靠性,采用了上拱梁、背靠背槽形梁和尾部角撑,保证了车架总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由左右纵梁、加强板、横梁总成、车厢连接板等零部件构成。车架总成前端布置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后端布置油箱、电瓶、上装等部件。考虑动力总成落装、双胎布置空间及整车外宽法规要求,车架总成采用前宽后窄形式。变宽位置在车身后悬置后,上装副梁起点前,以保证上装的连接。
中国专利“一种牵引车车架”,公开号CN208827936U,授权公告日2019.05.07,公开了一种牵引车车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的后半段的内侧分别连接有加强板;所述第一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均包括腹面板、上翼部和下翼部,所述上翼部和所述下翼部分别设于所述腹面板的两端,所述加强板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所述底板紧贴所述腹面板并与所述腹面板相连接,所述立板紧贴或连接于所述下翼部,在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翼部之间连接有立式加强柱。
首先,随着发动机马力及排放升级,现有车架总成前宽后窄结构已无法满足日益加大的大马力发动机散热器、风扇等冷却模块的布置空间,这样无法满足市场用户需求,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上装副梁通过U型螺栓、车厢连接板等零件与车架总成连接,现有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与上装连接不足,上装必须增加U型螺栓等连接件,增加了零件数量,装配工艺复杂,也影响了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影响车架及浮梁总成的整体可靠性,不利于产品的市场口碑;
最后,现有车架总成从平衡悬架横梁处到尾横梁间刚度偏弱,作为重型工程车,载荷大重心基本位于平衡悬架处,另外,使用工况恶劣,尤其山区坡多弯急,所以经常出现工程车平衡悬架处车架开裂和车架总成尾部下榻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上装连接便利性强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从前至后顺次安置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和尾横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对应设有折弯,两者对称布置,使车架整体呈前宽后窄状;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分别设有一个前端大铸件,两个所述前端大铸件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加强板;所述第四横梁、第五横梁之间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和所述第五横梁、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均分别设有车厢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车厢连接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横梁、第五横梁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梁和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加强板。这样有效提高了车架总成的整体刚度和强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加强板的厚度为4mm~8mm。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梁和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中后桥加强连接板。这样,提高了车架总成中后部的整体刚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后桥加强连接板为L型,每个纵梁上设有两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前端大铸件之间的距离大于左纵梁和右纵梁前端之间的距离。如此使得预留布置空间加大,为冷却模块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端大铸集成了保险杠支架、转向机支架、驾驶室前悬置支架,并设有模块化安装接口。这样,有效减少支架数量降低整车重量。
优选的,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第六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设在车架的折弯处;所述第六横梁和第二横梁为对发动机安置处的车架进行加固的前下兜梁和后下兜梁。这样,保证发动机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的设有与车架窄段连接的第七横梁和第八横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七横梁为由几字梁及四个横梁连接板组成的变速箱后横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八横梁为保证传动轴吊装的传动轴吊架横梁。
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梁为由两个背靠背槽形梁组成的加强梁。
优选的,所述第四横梁是为中桥上跳极限位置提供了足够空间的上拱梁。
优选的,所述第五横梁为平衡悬架横梁。
优选的,所述尾横梁为槽形梁结构,且与纵梁之间设有V型角撑。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尾横梁后端设有后拖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架前端采用集成功能的大铸件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减低了设计、管理、制造成本,其朝外端延伸加大布置空间,保证了发动机马力加大、排放升级情况下冷却模块的布置空间,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本发明车架总成外侧设有外加强板,既有提高车架总成刚度和强度作用,保证了车架总成的可靠性,也可作为车厢连接板,保证了车架总成与上装副梁的连接,减少了连接件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降低了设计和管理成本;
本发明于中桥处采用上拱梁,该梁抗扭性能较好,还保证了中桥上跳极限情况下的布置空间,平衡悬架横梁采用背靠背槽型梁,并从中桥前上拱梁处到车架尾端增加内加强板,从而提高了车架总成中后部的抗弯抗扭性能高,另外,尾横梁总成增加角撑,提高车架尾部的刚度,以上设计方案都提高了车架总成的可靠性,为防止车架开裂和尾部下榻作出保障。
本发明在保证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的刚度、强度前提下,满足了大马力发动机冷却模块的布置空间需求,还采用兼有车厢连接功能的加强板,提高了与上装副梁的连接可靠性,采用了上拱梁、背靠背槽形梁和尾部角撑,保证了车架总成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左纵梁1、右纵梁2、前端大铸件3、第一横梁4、第六横梁5、第二横梁6、第七横梁7、第八横梁8、第三横梁9、第四横梁10、第五横梁11、尾横梁12、车厢连接板13、中后桥加强连接板14、外加强板15、内加强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2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前端大铸件3、第一横梁4、第六横梁5、第二横梁6、第七横梁7、第八横梁8、第三横梁9、第四横梁10、第五横梁11、尾横梁12、车厢连接板13、中后桥加强连接板14、外加强板15、内加强板16。
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具有折弯段,以提供车架前段发动机足够布置空间;所述前端大铸件3分别安装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端,两个前端大铸件3之间预留布置空间加大,为冷却模块提供足够的布置空间,且集成了原分散的保险杠支架、转向机支架、驾驶室前悬置支架等功能,提供了模块化安装接口,有效减少支架数量降低整车重量;
所述第一横梁4安装于前端大铸件3上,第一横梁4中间安装前拖钩;
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六横梁5、第二横梁6、第七横梁7、第八横梁8、第三横梁9、第四横梁10、第五横梁11、尾横梁12;
所述第六横梁5和第二横梁6分别为发动机前下兜梁和发动机后下兜梁,它们保证发动机的安装;
所述第七横梁7为变速箱后横梁,其由几字梁及四个横梁连接板组成;
所述第八横梁8为传动轴吊架横梁8,其保证传动轴吊装;
所述第三横梁9为加强梁,其由两个背靠背槽形梁组成;
所述第四横梁10为上拱梁,其为中桥上跳极限位置提供了足够空间;
所述第五横梁11为平衡悬架横梁,其为两根截面较大的槽型梁,其左右连接板为槽形结构,保证了车架总成在平衡悬架处的刚度;
所述尾横梁12为传统槽型梁结构,为保证车架尾部刚度防止尾部下榻增加了V型角撑,另外横梁后端面安装后拖钩;
所述车厢连接板13保证中后桥处副梁与车架总成的连接;所述车厢连接板1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横梁10、第五横梁11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三横梁9和尾横梁12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中后桥加强连接板14,所述中后桥加强连接板14为L型,左右共四片,覆盖了第四横梁10、第五横梁11、尾横梁12,提高了车架总成中后部的整体刚度;
两个所述外加强板15分别贴于左右纵梁外侧,提高了车架总成的刚度和强度,还保证了中桥前副梁与车架总成的连接;
所述第二横梁6和尾横梁12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加强板16,两个所述内加强板16根据不同工况可选择4mm~8mm厚的板材,分别衬于左右纵梁内侧,其范围覆盖了第二横梁6至尾横梁12区域,有效提高车架总成整体刚度和强度,分散车架应力集中位置,改善车架受力情况,提高车架疲劳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从前至后顺次安置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的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第五横梁和尾横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上对应设有折弯,两者对称布置,使车架整体呈前宽后窄状;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分别设有一个前端大铸件,两个所述前端大铸件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第四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加强板;所述第四横梁、第五横梁之间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和所述第五横梁、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外侧均分别设有车厢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和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内加强板;所述内加强板的厚度为4mm~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和尾横梁之间的这段左右纵梁的内侧分别设有中后桥加强连接板;所述中后桥加强连接板为L型,每个纵梁上设有两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前端大铸件之间的距离大于左纵梁和右纵梁前端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大铸集成了保险杠支架、转向机支架、驾驶室前悬置支架,并设有模块化安装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前端内壁之间设有第六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设在车架的折弯处;所述第六横梁和第二横梁为对发动机安置处的车架进行加固的前下兜梁和后下兜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的设有与车架窄段连接的第七横梁和第八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横梁为由几字梁及四个横梁连接板组成的变速箱后横梁;所述第八横梁为保证传动轴吊装的传动轴吊架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为由两个背靠背槽形梁组成的加强梁;所述第四横梁是为中桥上跳极限位置提供了足够空间的上拱梁;所述第五横梁为平衡悬架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横梁为槽形梁结构,且与纵梁之间设有V型角撑。
CN201921431660.X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Active CN210653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1660.XU CN21065331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1660.XU CN21065331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3317U true CN210653317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1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1660.XU Active CN210653317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331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2081A (zh) * 2021-02-05 2021-04-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重型载货车车架
CN113501050A (zh) * 2021-08-04 2021-10-1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架
CN115140163A (zh) * 2022-08-10 2022-10-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自卸车车架
CN116279812A (zh) * 2023-05-17 2023-06-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自卸车车架总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2081A (zh) * 2021-02-05 2021-04-30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重型载货车车架
CN113501050A (zh) * 2021-08-04 2021-10-15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架
CN113501050B (zh) * 2021-08-04 2023-02-17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架
CN115140163A (zh) * 2022-08-10 2022-10-0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重型自卸车车架
CN116279812A (zh) * 2023-05-17 2023-06-23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自卸车车架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53317U (zh) 一种重型工程车车架总成
US7559402B2 (en) Vehicle chassis
US9533711B2 (en) Chassis for utility vehicles
CN204197030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铆接车架
CN110949109A (zh) 装载大容量电池箱的车身底板骨架结构
CN106553696A (zh) 重型卡车车架总成
CN215946640U (zh) 一种叉车动力安装系统
CN215622299U (zh) 后地板总成及电动车辆
CN101209716A (zh) 一种承载式车身
CN201317394Y (zh) 一种具有重卡横梁结构的中型8×4车架
CN213921219U (zh)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13566147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及车辆
CN115257929A (zh) 一种双前轴车型组合式承载支架、横梁、车架布置结构
CN114802458A (zh) 一种前加长梁集成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CN201291715Y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后桥
CN210309809U (zh) 一种载重车用板簧固定装置
CN114291020A (zh) 一种车用电瓶框结构
CN219635322U (zh) 车架结构和冷藏车
CN218640966U (zh) 一种货箱总成及车辆
CN215155053U (zh) 一种汽车的后轮罩组件及汽车
CN218929576U (zh) 一种起重汽车用梁
CN211417394U (zh) 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
CN217918090U (zh) 一种后纵梁总成、底架及车辆
CN215946653U (zh) 一种叉车铸造尾架
CN214420572U (zh) 一种矿车驾驶室安装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