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681U -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681U
CN210652681U CN201921029355.8U CN201921029355U CN210652681U CN 210652681 U CN210652681 U CN 210652681U CN 201921029355 U CN201921029355 U CN 201921029355U CN 210652681 U CN210652681 U CN 210652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lever
gear
operating
lever body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93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亮
毛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xpress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93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其包括换档杆本体和扁平状操作面,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上,所述扁平状操作面连接于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所述换档杆本体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中央控制单元发生电信号,以控制汽车切换到相应的档位。该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操作方便,能提高换档效率,整体布局更加优化美观,有利于消除传统换档操作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背景技术
换档装置是汽车的重要部件,目前汽车的换档杆通常设置在驾驶员座位的侧边,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档位的切换时,通过前后左右拨动换档杆实现,在换档操作过程中,驾驶员的一只手手需要离开方向盘,向下移动到换档杆的位置,作用距离较远,操作比较麻烦,容易分散驾驶员精力,对驾驶员的正常驾驶产生干扰,带来安全隐患。换档杆设置于驾驶室的中间,还会影响到大尺寸中控屏幕的布置,降低用户体验,另外,换档杆的表面通常为圆柱型,驾驶员旋转换档时容易出现旋转不到位的情况,这样影响了换档的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其操作方便,能提高换档效率,整体布局更加优化美观,有利于消除传统换档操作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包括换档杆本体和扁平状操作面,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上,所述扁平状操作面连接于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
所述换档杆本体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中央控制单元发生电信号,以控制汽车切换到相应的档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档杆本体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所述旋转部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部的外端面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具有供手指捏合的第一操作平面和第二操作平面,所述第一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形成所述扁平状操作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部的外端面设置有换档按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至至少三个操作位,每个所述操作位对应一个档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至三个所述操作位,分别对应R档、N档和D档;所述换档按钮为P档按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档杆还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在所述操作部被转动后提供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作为优选方案,在相邻两个所述操作位之间设有压力点,转动所述操作部从一所述操作位向另一相邻的所述操作位过渡时需克服所述压力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旋转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显示当前所选档位的显示装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档杆本体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的右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扁平状操作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档位显示系统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和档位显示系统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包括换档杆本体和扁平状操作面,通过将换档杆本体设置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上,换档杆本体的第一端与方向盘管柱护罩连接,且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换档杆本体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驾驶员通过旋转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通过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电信号,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根据该电信号控制汽车切换档位,即可实现汽车换档,整个换档过程驾驶员的手只需从方向盘稍向下移即可旋转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驾驶员的视线也无需移动,操作十分简捷轻松,同时,换档杆集成到汽车方向盘管柱护罩,可以使得汽车内部界面更加简洁美观,布局更加优化,提高布置效率,不会影响到大尺寸中控屏幕布置。而且,通过将扁平状操作面连接于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有利于驾驶员捏握住换档杆本体进行换档操作,可以方便省力地转动换档杆本体,换档杆本体从而提高操作感和换档效率,也有利于消除传统换档操作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换档杆本体;11、固定部;12、旋转部;13、操作部;131、第一操作平面;132、第二操作平面;20、扁平状操作面;30、方向盘管柱护罩;40、方向盘;50、换档按钮;6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20的换档杆,其包括换档杆本体10和扁平状操作面20,换档杆本体10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30上,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换档杆本体10整体处于方向盘40斜下方的位置,驾驶员的手从方向盘40上稍向下移动即可触摸到,扁平状操作面20连接于所述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握住扁平状操作面20可以旋动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换档杆本体10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图中未示出),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旋转时,通过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换档杆本体10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中央控制单元发出电信号,中央控制单元根据收到的电信号控制汽车执行换档。优选地,换档杆本体10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30的右侧,便于驾驶员使用右手操作。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20的换档杆,通过将换档杆本体10设置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30上,换档杆本体10的第一端与方向盘管柱护罩30连接,且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换档杆本体10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驾驶员通过旋转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通过感应装置感应到的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电信号,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根据该电信号控制汽车切换档位,即可实现汽车换档,整个换档过程驾驶员的手只需从方向盘40稍向下移即可旋转到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驾驶员的视线也无需移动,操作十分简捷轻松,同时,换档杆集成到汽车方向盘管柱护罩30,可以使得汽车内部界面更加简洁美观,布局更加优化,提高布置效率,不会影响到大尺寸中控屏幕布置。而且,通过将扁平状操作面20连接于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有利于驾驶员捏握住换档杆本体进行换档操作,可以方便省力地转动换档杆本体,从而提高了操作感和换档效率,也有利于消除传统换档操作时带来的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示例性地,参见附图2和附图4所示,换档杆本体10具体地包括固定部11和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11的旋转部12,旋转部12固定部11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40柱护罩,旋转部12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对旋转部12进行旋转操作可实现档位的切换。而且,旋转部12的外端面设有操作部13,所述操作部13具有供手指捏合的第一操作平面131和第二操作平面132,所述第一操作平面131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132形成上述实施例中的扁平状操作面20。驾驶员通过捏住操作部13的第一操作平面131和第二操作平面132,旋转操作部13即可实现旋转部12的旋转动作。第一操作平面131和第二操作平面132的设置方便驾驶员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档位,从而提高了操作感和换档效率。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平面131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132平行设置,例如将第一操作平面131正对驾驶员,第二操作平面132背对驾驶员,这样更方便驾驶员的拇指和食指抓捏住所述操作部13,从而转动所述旋转部12进行档位切换。
优选地,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示,操作部13的外端面上设置有换档按钮50,在本实施例中,换档按钮50可以与的操作部13外端面平齐也可以凹陷于操作部13的外端面,方便驾驶员按压该换档按钮50。
进一步地,旋转部12可旋转至至少三个操作位,每个操作位对应一个档位,将旋转部12旋转至某一操作位时,汽车就切换至对应的档位。目前自动档汽车通常至少包括P档(驻车档)、R档(倒车档)、N档(空档)和D档(前进档),在本实施例中,P档通过换档按钮50进行切换,R档、N档和D档通过旋动旋转部12进行切换。在具体实施例中,旋转部12可旋转至三个操作位,分别对应R档、N档和D档,所述换档按钮为P档按钮,按下该P档按钮后,中央控制单元控制汽车切换至P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档杆还设有复位装置(图中未示出),操作部13具有一个初始位置,所述复位装置在操作部13被转动后提供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力,每次进行换档操作后操作部13在复位力作用下从相应的操作位返回初始位置,以便于下一次换档操作,避免需要判断操作部13当前所处的方位,从而进一步提高换档效率。
优选地,在相邻两个所述操作位之间设有压力点,转动操作部13从一所述操作位向另一相邻的所述操作位过渡时需克服所述压力点,即驾驶员需要提供一定的扭力作用到操作部13上以克服压力点,操作部13才会转动,以避免在车辆抖动或者在轻微无意触碰的情况下操作部13自行转动导致换档。
作为优选方案,参加附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11靠近所述旋转部12的一端设有用于显示当前所选档位的显示装置60,以便于驾驶员清晰地了解当前汽车所处档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扁平状操作面20上设有防滑结构,驾驶员旋动扁平状操作面20时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滑结构例如为横纹。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滑结构也可以采用刻花、凸点等结构,只要能达到相同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为实现相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汽车,该汽车配置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20的换档杆,还具有中央控制单元、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和档位显示系统,换档杆、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和档位显示系统均与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驾驶员操作换档杆后,换档杆内的感应装置向中央控制单元发出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信息,作为档位输入信号,中央控制单元接收到该输入信号后,向换档执行机构发送换档指令,控制换档执行机构将汽车档位对应调整到位,从而实现档位变换。档位变化后,档位检测模块会检测到当前档位信号,并传输给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将信号传输给档位显示系统,档位显示系统以可视化的形式向驾驶员展示出当前的档位。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20的换档杆通过将换档杆本体10设置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30上,且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换档杆本体10内的感应装置和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驾驶员通过旋转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向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发送电信号,汽车控制单元根据该电信号控制汽车换档,即可实现汽车换档,其操作方便,整体布局更加优化美观。另外,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设有扁平状操作面20,更利于驾驶员捏握住换档杆本体进行换档操作,可以方便省力地转动换档杆本体10的第二端,从而提高了操作感和换档效率,也利于消除传统换档操作时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档杆本体和扁平状操作面,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一端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上,所述扁平状操作面连接于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可相对其第一端的轴线旋转;
所述换档杆本体内设有与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感应装置,用于感应所述换档杆本体的第二端当前所处的档位位置,向中央控制单元发生电信号,以控制汽车切换到相应的档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杆本体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旋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所述旋转部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旋转部的外端面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具有供手指捏合的第一操作平面和第二操作平面,所述第一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形成所述扁平状操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平面和所述第二操作平面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的外端面设置有换档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至至少三个操作位,每个所述操作位对应一个档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至三个所述操作位,分别对应R档、N档和D档;所述换档按钮为P档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杆还设有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在所述操作部被转动后提供返回初始位置的复位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操作位之间设有压力点,转动所述操作部从一所述操作位向另一相邻的所述操作位过渡时需克服所述压力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旋转部的一端设有用于显示当前所选档位的显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杆本体连接于汽车的方向盘管柱护罩的右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状操作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1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档位显示系统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换档执行机构、档位检测模块和档位显示系统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电连接。
CN201921029355.8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Active CN210652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355.8U CN21065268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355.8U CN21065268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681U true CN21065268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9355.8U Active CN21065268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6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1721B (zh) 包括变速器和能被手操作的选择装置的车辆
JP6052214B2 (ja) 車両用シフト装置
EP1304507B1 (en) Manual gearshift device for automotiv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4792188B2 (ja) 車輌の制御装置
US6631652B1 (en) Monolever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working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the same
US20110198201A1 (en) Steering wheel having a direction light button
WO2016042949A1 (ja) 車両用シフタ装置
CN101318468B (zh) 换档装置
DE102015203987A1 (de) Bedienvorrichtung für Grätschsitz-Fahrzeug
CN107023665A (zh) 一种换挡方法
JP2003312301A (ja) 手動変速モードを具備した自動変速機用コラムタイプシフトレバーの構造
US20050126326A1 (en) Gear shift apparatus
CN205896141U (zh) 换挡装置、换挡系统和车辆
CN210652681U (zh) 一种具有扁平状操作面的换档杆及汽车
KR101338686B1 (ko) 전자식 자동 변속 레버
JP2014094695A (ja) 車両のシフト装置
CN104565354B (zh) 用于防止手动变速器的错误换档的装置
CN210890040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套筒的换挡杆及汽车
CN212338134U (zh) 一种直立式拨钮换档操纵装置
CN106183801A (zh) 用于车辆的换挡杆装置
JP7332998B2 (ja) 車両用変速操作装置
CN113513582A (zh) 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箱用电控换挡手柄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64626U (zh) 一种客车电子选挡器
JP2021062699A (ja) 車両用変速操作装置
EP4073401A1 (en) A control interface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through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the vehicle comprising sai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