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46539U -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46539U
CN210646539U CN201921262989.8U CN201921262989U CN210646539U CN 210646539 U CN210646539 U CN 210646539U CN 201921262989 U CN201921262989 U CN 201921262989U CN 210646539 U CN210646539 U CN 210646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jaw
jaw
jaw part
eccentric shaft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629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峰
王旭
王晓波
陈帮
刘方明
唐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te Crusher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te Crusher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te Crusher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te Crush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629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46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46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4653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包括机架、静颚部、动颚部和驱动机构,动颚部包括第一动颚部和第二动颚部;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动颚部、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第一动颚部和第二动颚部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动颚部的下端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机架;静颚部与第一动颚部之间构成破碎腔;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动颚部的周期性相向的离心运动下,通过与静颚部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物料的破碎作业,其破碎工作稳定可靠,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和排料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颚式破碎机由机架部、动颚部、静颚部、传动系统、拉紧部等构成。按照动颚摆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摆颚式破碎机和复摆颚式破碎机两种常见形式。复摆颚式破碎机在其动颚部绕偏心轴转动的同时,还绕同一中心作周期性作摆动动作,以构成复杂运动的颚式破碎机。复摆颚式破碎机与简摆颚式破碎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简摆颚式破碎机上动颚部连接的悬挂轴和前肘板去掉,并将动颚部悬挂在偏心轴上,使连杆与动颚部合二为一,以构成复摆颚式破碎机。
在复摆颚式破碎机中,静颚部的静颚齿板、动颚部的动颚齿板、及机架部的边板构成了工作腔,当动颚部向静颚部靠近时,工作腔变小,对工作腔内物料产生挤压作用而将物料破碎,当动颚部远离静颚部时,工作腔变大,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从排料口排出,从而完成破碎作业。
然而,现有的复摆颚式破碎机在工作时,只是由其动颚部与静颚部作相对运动,并以单向挤压的方式破碎物料,破碎效率低下,破碎效果不理想。
在公告日为2015年8月19日,公告号为CN201420727390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该双动颚式破碎机在取消了静颚部的同时,增加了一个动颚部,第一动颚部与第二动颚部间的空间构成了破碎工作腔,通过第一动颚部与第二动颚部间工作腔的周期变化,实现了对物料的破碎作业。
在公告日为2015年11月11日,公告号为CN105032535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激振器振动自同步破碎机,该破碎机由机架部、两个工作动颚组件、扭轴等组成,电机通过柔性万向联轴器驱动偏心块机构运动,偏心块机构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驱动两个动颚部高频同步往复运动,通过对物料施加高频脉动而实现破碎作业过程。
然而,由上述两种采用双动颚结构的颚式破碎机所示的结构可知,这两种颚式破碎机虽然通过双动颚部的相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对物料的破碎效果,但是由于取消了静颚部,只是通过两个动颚相互间的作用进行破碎作业,难以确保破碎机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破碎作业,不能在破碎作业中进一步提供较大的破碎力,并且该破碎机的排料效果不甚理想,难以从整体上提高破碎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用以解决现有的取消了静颚部的双动颚式破碎机,难以确保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破碎作业,并存在破碎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包括机架、静颚部、动颚部和驱动机构,所述静颚部和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动颚部包括第一动颚部和第二动颚部;所述驱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并驱动所述第一动颚部、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所述第一动颚部和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机架;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布置,以在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之间构成破碎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中心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连接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部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上端,所述第二偏心轴的偏心部连接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皮带轮、传动皮带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同轴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拉紧弹簧、压头及调节螺母;所述拉杆的中部穿过所述机架上的挡板;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所述拉杆上朝其后端依次套设所述拉紧弹簧、所述压头,所述拉杆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所述拉紧弹簧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压头之间。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下端连接肘板座,所述肘板座的前侧铰接前肘板的一端,所述前肘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肘板座的后侧铰接后肘板的一端,所述后肘板的另一端铰接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挡板上的导向孔相匹配;所述挡板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与所述转接座相接触或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转接座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静颚部、所述第一动颚部和所述第二动颚部在所述机架上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呈倒“八”字形排布;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破碎腔左、右两侧的边护板。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侧的侧面上对应设有静颚齿板和动颚齿板。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偏心轴与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距之比为1~3,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距为10~30mm;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比为1~2。
(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动颚式破碎机,通过在机架上同时设置静颚部、第一动颚部和第二动颚部,实际工作时,在静颚部和第一动颚部之间构成破碎腔,由于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动颚部、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则当第一动颚部在前半个周期内作朝向静颚部的以逆时针旋转的离心运动时,第二动颚部在相同的前半个周期内必然会作朝向第一动颚部的以顺时针旋转的离心运动,此时第二动颚部的下端会给予第一动颚部一个朝向破碎力方向的推力,从而增强了破碎效果,同理,在后半个周期,第一动颚部会在第二动颚部的带动下,加速远离静颚部,以便快速完成排料作业。
由此,本实用新型所示双动颚式破碎机在两个动颚部的周期性相向的离心运动下,通过与静颚部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物料的破碎作业,其破碎工作稳定可靠,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和排料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双动颚式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在破碎作业过程中,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的旋转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静颚部,3-第一动颚部,4-第二动颚部,5-第一偏心轴,6-第二偏心轴,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皮带轮,10-传动皮带,11-驱动电机,12-拉杆,13-拉紧弹簧,14-压头,15-调节螺母,16-挡板,17-肘板座,18-前肘板,19-后肘板,20-转接座,21-调节螺栓,22-静颚齿板,23-动颚齿板,24-破碎腔,25-导向件,26-边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包括机架1、静颚部2、动颚部和驱动机构,静颚部2和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1上;动颚部包括第一动颚部3和第二动颚部4;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的上端,并驱动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第一动颚部3和第二动颚部4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机架1;静颚部2与第一动颚部3相对布置,以在静颚部2与第一动颚部3之间构成破碎腔24。
由图1-2所示的双动颚式破碎机结构可知,通过在机架1上同时设置静颚部2、第一动颚部3和第二动颚部4,实际工作时,在静颚部2和第一动颚部3之间构成破碎腔24,由于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则当第一动颚部3在前半个周期内作朝向静颚部2的以逆时针旋转的离心运动时,第二动颚部4在相同的前半个周期内必然会作朝向第一动颚部3的以顺时针旋转的离心运动,此时第二动颚部4的下端会给予第一动颚部3一个朝向破碎力方向的推力,从而增强了破碎效果,同理,在后半个周期,第一动颚部3会在第二动颚部4的带动下,加速远离静颚部2,以便快速完成排料作业。
由此,双动颚式破碎机在两个动颚部的周期性相向的离心运动下,通过与静颚部2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物料的破碎作业。相对于传统的双动颚式破碎机而言,本实施例所示的双动颚式破碎机的破碎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和排料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5、第二偏心轴6、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7安装在第一偏心轴5的中心轴上,从动齿轮8安装在第二偏心轴6的中心轴上,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啮合,其中,第一偏心轴5的中心轴连接旋转驱动机构;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部转动连接第一动颚部3的上端,第二偏心轴6的偏心部转动连接第二动颚部4的上端,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部与第二偏心轴6的偏心部均类似于凸轮结构。
具体地,在实际工作时,第一偏心轴5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其中心轴自转,由于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相互间的传动作用,第二偏心轴6沿其中心轴作与第一偏心轴5转向相反的自转运动,从而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部和第二偏心轴6的偏心部则会带动相应的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以此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皮带轮9、传动皮带10和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可在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用于动力传送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10连接皮带轮9,皮带轮9与第一偏心轴5的中心轴同轴连接,从而由皮带轮9直接向第一偏心轴5的中心轴提供同轴转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拉杆组件包括拉杆12、拉紧弹簧13、压头14及调节螺母15;拉杆12的中部穿过机架1上的挡板16上的导向孔;拉杆12的前端铰接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拉杆12上朝其后端依次套设拉紧弹簧13、压头14,拉杆12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15,拉紧弹簧13位于挡板16与压头14之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拉杆组件用于对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提供弹性支撑,以控制静颚部2的下端与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之间所形成的出料口的大小。在实际工作时,通过调节拉杆12后端的调节螺母15,可调节拉杆12的给进量,以此可由拉杆12控制静颚部2的下端与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之间所形成的出料口的大小。与此同时,由于拉紧弹簧13设置在挡板16与压头14之间,而压头14又对调节螺母15进行止挡,则相当于拉杆12的后端通过拉紧弹簧13与机架1上的挡板16相连接,由此拉杆组件对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这也使得第一动颚部3能够适应不同的物料对其产生的冲击。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动颚部4的下端连接肘板座17,肘板座17的前侧铰接前肘板18的一端,前肘板18的另一端铰接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
由此,在实际工作中,第二动颚部4在进行离心运动的前半周期,第二动颚部4的下端可通过前肘板18对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给予直接的推力,从而可大大增强第一动颚部3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并且第二动颚部4在进行离心运动的后半周期,可相应地通过前肘板18对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给予一定的随动拉力,使得第一动颚部3的下端加速远离静颚部2,以便快速完成排料作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肘板座17的后侧铰接后肘板19的一端,后肘板19的另一端铰接转接座20;转接座20上设有导向件25,导向件25与挡板16上的导向孔相匹配,并穿过挡板16上的导向孔;挡板16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21,调节螺栓21的端部与转接座20相接触或调节螺栓21与转接座20通过螺纹连接。
由此,在实际工作时,可通过调节螺栓21的给进量,调节转接座20相对于挡板16的位移,进而依次可通过后肘板19、肘板座17和前肘板18之间相互铰接的连接结构,达到调整双动颚式破碎机下部出料口的大小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静颚部2、第一动颚部3和第二动颚部4在机架1上从前往后依次布置,其中,静颚部2与第一动颚部3相对呈倒“八”字形排布,从而相应地破碎腔24的横截面积从上往下依次减小。
另外,在机架1上还设有位于破碎腔24左、右两侧的边护板26,这样在本实施例所示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对物料进行破碎时,破碎腔24的侧壁由前后布置的静颚部2、第一动颚部3和左右布置的两块边护板26构成封闭式结构,经过破碎后的物料只能从出料口排出,有效防止了在破碎工作过程中,物料从破碎腔24中逸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在静颚部2上装有静颚齿板22,在第一动颚部3上装有动颚齿板23,静颚齿板22与动颚齿板23相对布置,两者之间构成破碎腔24,以对物料实施破碎作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偏心轴6与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距之比为1~3,其中,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距为10~30mm;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齿轮比为1~2。
具体地,在实际作业时,第一动颚部3通过第一偏心轴5从旋转驱动机构获得动力,而第一偏心轴5与第二偏心轴6又通过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之间的传动作用,使得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
在上述传动的过程中,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齿数可根据传动需要或破碎需要进行相应设计。当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齿数相同时,第一动颚部3与第二动颚部4可获得相同的扭矩。也可使得从动齿轮8的齿数大于主动齿轮7的齿数,即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的齿轮比为1~2,这可使得第二动颚部4在第二偏心轴6的带动下作离心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较大的离心转速。
为了使得第一动颚部3与第二动颚部4之间的作用力相互叠加,将第二动颚部4对应的第二偏心轴6设计成如图3所示的正偏心,而将第一动颚部3对应的第一偏心轴5设计成如图3所示的负偏心,其中,第一偏心轴5和第二偏心轴6的中心轴的轴心设在同一等高的水平面上,第一偏心轴5的偏心距为e1,第二偏心轴6的偏心距为e2,偏心距为e2可根据传动需要设计成与偏心距e1不同,即e2=β×e1,其中,β的大小1~3。
第一动颚部3、第二动颚部4在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动颚部3对应的第一偏心轴5绕其中心轴作偏心距为e1的旋转运动,从而促使第一动颚部3上的动颚齿板23作周期的摆动运动。
当第一偏心轴5从+90°向下逆时针旋转至-90°时,动颚齿板23朝向静颚部2运动,从而使破碎腔24体积缩小,对破碎腔24内物料产生挤压作用而完成破碎作业;与此同时,第二动颚部4在第二偏心轴6的带动下,从-90°向上顺时针运动至+90°位置,并通过前肘板18给第一动颚部3施加一个与破碎力同方向的推力,从而增强破碎效果。
当第一偏心轴5从-90°向上逆时针运动至+90°时,动颚齿板23远离静颚部2,以完成排料作业;与此同时,第二动颚部4在第二偏心轴6的带动下,从+90°向下顺时针运动至-90°位置,通过前肘板18向第一动颚部3施加一个与其摆动方向相同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排料速度。
由此,在破碎作业时,双动颚式破碎机在两个动颚部的周期性相向的离心运动下,通过与静颚部2的相互作用,使得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和排料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破碎机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包括机架、静颚部、动颚部和驱动机构,所述静颚部和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颚部包括第一动颚部和第二动颚部;
所述驱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并驱动所述第一动颚部、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同步作旋向相反的离心运动;
所述第一动颚部和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机架;
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布置,以在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之间构成破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中心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连接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部连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上端,所述第二偏心轴的偏心部连接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皮带轮、传动皮带和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与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中心轴同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拉紧弹簧、压头及调节螺母;
所述拉杆的中部穿过所述机架上的挡板;
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所述拉杆上朝其后端依次套设所述拉紧弹簧、所述压头,所述拉杆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所述拉紧弹簧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压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颚部的下端连接肘板座,所述肘板座的前侧铰接前肘板的一端,所述前肘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动颚部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肘板座的后侧铰接后肘板的一端,所述后肘板的另一端铰接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设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挡板上的导向孔相匹配;所述挡板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与所述转接座相接触或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转接座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颚部、所述第一动颚部和所述第二动颚部在所述机架上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呈倒“八”字形排布;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破碎腔左、右两侧的边护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颚部与所述第一动颚部相对侧的侧面上对应设有静颚齿板和动颚齿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颚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心轴与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距之比为1~3,其中,所述第一偏心轴的偏心距为10~30mm;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的齿轮比为1~2。
CN201921262989.8U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46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2989.8U CN210646539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62989.8U CN210646539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46539U true CN210646539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6298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646539U (zh) 2019-08-06 2019-08-06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46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0204A (zh) * 2019-08-06 2019-12-13 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CN117696147A (zh) * 2023-12-18 2024-03-15 单县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石破碎的颚式破碎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0204A (zh) * 2019-08-06 2019-12-13 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CN110560204B (zh) * 2019-08-06 2024-04-26 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CN117696147A (zh) * 2023-12-18 2024-03-15 单县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矿石破碎的颚式破碎机
CN117696147B (zh) * 2023-12-18 2024-05-14 李忠强 一种用于矿石破碎的颚式破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6539U (zh)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US8230781B2 (en) Mechanical press for fine blanking, forming and/or stamping of work pieces
CN110773288A (zh) 一种耐火材料回收用装盒机
CN110833877A (zh) 一种单颚双轴机构破碎机
CN111729845A (zh) 一种化工用的原料筛选装置
CN209753009U (zh) 一种用于含镁肥料生产的锤式破碎机
CN110833875A (zh) 一种单颚双轴双动力机构破碎机
CN110560204A (zh) 一种双动颚式破碎机
CN110833876A (zh) 一种三轴颚式破碎机
CN113351323B (zh) 一种再生资源回收装置
CN217726187U (zh) 一种酵母发酵物筛选装置
CN104148137B (zh) 往复式破碎机
CN213162441U (zh) 一种新型重金属土壤修复装置
CN214020989U (zh) 一种双腔颚式破碎机
CN214020399U (zh) 一种稳定的护肤品生产用乳化设备
CN209005852U (zh) 一种环保型玻璃破碎装置
CN212236810U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啶虫脒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2495478A (zh) 一种双腔颚式破碎机
CN210821040U (zh) 一种对辊挤压成型机
CN109604028B (zh) 一种全自动牡蛎破碎加工装置
CN211801055U (zh) 一种颚式破碎机
CN112476864A (zh) 一种橡胶生产加工的橡胶粉碎装置
CN219187091U (zh) 氧化钙破碎设备
CN220143268U (zh) 一种有机肥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5429350U (zh) 一种可旋转式饲料原料打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