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3328U -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3328U
CN210633328U CN201921065237.2U CN201921065237U CN210633328U CN 210633328 U CN210633328 U CN 210633328U CN 201921065237 U CN201921065237 U CN 201921065237U CN 210633328 U CN210633328 U CN 210633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plate
plate
loading boar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52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Ouq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Ou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Ouq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Ouq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652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3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3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3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设置有钳夹装置,两个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承载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承载杆相对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第一承载板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承载板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杆,四个限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四个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承载板,第三承载板上表面设置有电钻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钳夹装置的设计,将待加工产品放到底板上,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二夹板在底板上运动,与第一夹板将产品夹紧,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的配合使用,可以使电钻装置在一平面内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飞轮壳是发动机零部件之一,发动机飞轮壳位于机体和变速箱之间,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现有的飞轮壳结构复杂,加工工艺繁多,加工成本高。
飞轮壳铸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模具,从而将飞轮壳生产出来,但是由于一些模具问题,飞轮壳铸件注塑后一些残渣会将一些孔堵住,影响飞轮壳的美观,且被堵住孔的飞轮壳是不合格产品,这会对产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包括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钳夹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两个所述承载杆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承载杆相对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杆,四个所述限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表面设置有电钻装置。
优选的,所述钳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液压缸,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上表面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侧的中部与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与第二夹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钻装置包括电机和钻头,所述第三承载板上表面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底部穿过第三承载板与钻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螺纹杆和转盘,所述第一承载板上表面的两端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一侧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板开设圆形孔,所述螺纹杆一端穿过其中另一个固定板与其中一个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壁与第二承载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载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输出端与限位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输出端与第一承载板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钳夹装置的设计,将待加工产品放到底板上,第一液压缸带动第二夹板在底板上运动,与第一夹板将产品夹紧,产品紧固方便钻头对其端面进行加工处理;
2、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承载板的设计,第三液压缸带动第一承载板运动,使电钻装置可以前后移动,第二承载板滑动在第一承载板上,螺纹杆可以带动第二承载板运动,使电钻装置可以左右移动,而第二液压缸可以带动电钻装置上下移动,钻头可以对飞轮壳端面加工,削去堵住飞轮壳孔的料渣,使其产品合格,避免厂家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底板;201、T形凹槽;3、钳夹装置;301、第一夹板;302、第二夹板;303、第一液压缸;4、承载杆;5、连接杆;6、第一承载板;7、第二承载板;8、限位板;9、第三承载板;10、电钻装置;101、电机;102、钻头;11、限位杆;12、第一动力装置;121、固定板;122、螺纹杆;123、转盘;13、第二液压缸;14、第三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包括四个支撑柱1,四个支撑柱1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上表面设置有钳夹装置3,两个支撑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4,两个承载杆4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承载杆4相对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6,两个承载杆4相对的一侧卡设有T形卡槽,T形卡槽内壁滑动连接有T 形卡块,T形卡块一侧与第一承载板6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板6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12,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7,第二承载板7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杆 11,且四个限位杆11均位于第一承载板6上的矩形孔内部,四个限位杆11 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四个限位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承载板9,限位杆11对第三承载板9具有位置限定作用,第三承载板9上表面设置有电钻装置10。
钳夹装置3包括第一夹板301、第二夹板302和第一液压缸303,底板2 上表面一侧与第一夹板301固定连接,底板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T形凹槽 201,T形凹槽201滑动连接有T形块,T形块上表面与第二夹板302固定连接,底板2上表面另一侧的中部与第一液压缸303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303 输出端与第二夹板302传动连接,钳夹装置3可以将待加工产品紧固底板2 上。
电钻装置10包括电机101和钻头102,第三承载板9上表面与电机101 固定连接,电机101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轴,主轴底部穿过第三承载板9与钻头102固定连接,电钻装置10主要出去飞轮壳端面的料渣。
第一动力装置12包括两个固定板121、螺纹杆122和转盘123,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的两端一端均与固定板121固定连接,第二承载板7一侧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其中一个固定板121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其中另一个固定板121开设圆形孔,螺纹杆122一端穿过其中另一个固定板121与其中一个固定板121转动连接,螺纹杆122外壁与第二承载板7螺纹连接,螺纹杆 122另一端与转盘123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121对螺纹杆122具有位置限定作用,转盘123转动带动螺纹杆122转动,螺纹杆122转动,带动第二承载板7运动。
第二承载板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3输出端与限位板8传动连接,第二液压缸13可以带动限位板8上下运动,限位板8通过四根限位杆11带动第三承载板9上下运动。
其中一个连接杆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14,第三液压缸14 输出端与第一承载板6传动连接,第三液压缸14可以带动第一承载板6前后运动。
本实用工作原理;首先将待加工飞轮壳放置到底板2上,且靠近第一夹板301,第一液压缸303通电,带动第二夹板302向第一夹板301方向运动,夹紧飞轮壳,然后调动钻头102的位置,第三液压缸14通电,带动第一承载板6前后运动,第二承载板7在第一承载板6上,所以第二承载板7也可以前后运动,转盘123转动带动螺纹杆122转动,螺纹杆122转动,带动第二承载板7运动,实现第二承载板7前后左右移动,电钻装置10又通过第三承载板9和限位杆11与第二承载板7前后左右移动,当钻头102来到飞轮壳上表面时,电机101通电,带动钻头102转动,第二液压缸13通电,带动限位板8上下运动,限位板8通过限位杆11固定连接与第三承载板9,所以第三承载板9会带动电钻装置10上下移动,对飞轮壳端面进行加工,飞轮壳端面加工完毕时,电机101断电,第二液压缸13带动限位板8上升,第一液压缸 303通电带动第二夹板302反向运动,取下飞轮壳,工作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包括四个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1)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表面设置有钳夹装置(3),两个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杆(4),两个所述承载杆(4)相对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承载杆(4)相对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承载板(6),所述第一承载板(6)上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12),所述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7),所述第二承载板(7)上表面四个边角处均穿插连接有限位杆(11),四个所述限位杆(11)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四个所述限位杆(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承载板(9),所述第三承载板(9)上表面设置有电钻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装置(3)包括第一夹板(301)、第二夹板(302)和第一液压缸(303),所述底板(2)上表面一侧与第一夹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T形凹槽(201),所述T形凹槽(201)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上表面与第二夹板(30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上表面另一侧的中部与第一液压缸(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303)输出端与第二夹板(30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钻装置(10)包括电机(101)和钻头(102),所述第三承载板(9)上表面与电机(10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01)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底部穿过第三承载板(9)与钻头(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2)包括两个固定板(121)、螺纹杆(122)和转盘(123),所述第一承载板(6)上表面的两端一端均与固定板(1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7)一侧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21)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其中另一个所述固定板(121)开设圆形孔,所述螺纹杆(122)一端穿过其中另一个固定板(121)与其中一个固定板(12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2)外壁与第二承载板(7)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22)另一端与转盘(12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板(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3),所述第二液压缸(13)输出端与限位板(8)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14),所述第三液压缸(14)输出端与第一承载板(6)传动连接。
CN201921065237.2U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Active CN210633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5237.2U CN210633328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5237.2U CN210633328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3328U true CN210633328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5237.2U Active CN210633328U (zh) 2019-07-09 2019-07-09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3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6054Y (zh) 数控立体雕刻机的工件夹持装置
CN108856481B (zh) 一种门壳钣金件组合折弯专机
CN214391926U (zh) 一种带废料收集装置的数控转塔冲床
CN210633328U (zh) 一种飞轮壳端面加工设备
CN211707430U (zh) 一种适用于集成电路分选机的定位装置
CN21081689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09935670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冲床
CN214186861U (zh) 一种模具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13137779U (zh) 一种热压成型机构
CN210148320U (zh) 一种智能的泡沫切割装置
CN211101762U (zh) 一种用于汽车模具加工的龙门铣床
CN210359369U (zh) 一种高效的刷板生产用钻孔装置
CN108856480B (zh) 一种门壳钣金件连续组合式折弯工艺
CN216801198U (zh) 一种智能化数控折弯机用防抖固定装置
CN211331031U (zh) 一种便于夹持的冲床配件加工设备
CN216228076U (zh) 一种用于精密零件的机械加工夹具
CN216779968U (zh) 一种夹板自动冲压模具
CN214053270U (zh) 一种高速冲压机床
CN215391881U (zh) 一种五金冲压用具备高效定位功能的冲压机床
CN211517485U (zh) 一种治具夹取装置
CN210336857U (zh) 一种吸塑塑料生产用片材固定装置
CN217916327U (zh) 一种高效率注塑模具纳米涂层镀膜装置
CN210211326U (zh) 一种吸塑塑料生产用热压成型装置
CN220007761U (zh) 一种模具用放置箱
CN216325249U (zh) 一种珠宝加工用钻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