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2086U -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2086U
CN210632086U CN201921215753.9U CN201921215753U CN210632086U CN 210632086 U CN210632086 U CN 210632086U CN 201921215753 U CN201921215753 U CN 201921215753U CN 210632086 U CN210632086 U CN 210632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hydrogel
negative pressure
cell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57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南
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y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y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y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y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57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2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2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2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装置包含一个液滴微流控芯片以及一个负压装置;芯片包含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一个油相入口,及一个出口;在芯片的入口处各设有一个储液池,在芯片出口处设有一个收集池,且该收集池连通提供负压的装置。首先将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溶液加入到对应的储液池内,再将含有表面活性剂与交联剂的油加入到对应的储液池内。对收集池施加一定的负压,使水相和油相流入芯片通道内,并形成油包水的液滴,待水凝胶前体交联后即形成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可以进行后续的三维培养等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与微流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体内细胞处于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相互作用的三维微环境。传统体外二维细胞培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上述微环境,导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病理过程与体内相差较大。因此,体外提供细胞三维培养体系,实现近生理的细胞微环境是组织工程、器官再造前提。
利用水凝胶进行细胞三维培养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等领域。水凝胶通过包裹细胞使细胞处于三维空间,并促进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水凝胶通过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提供合适的物理、化学、机械等微环境,促进细胞维持近生理的生物学功能和组织形态。
制备负载细胞的水凝胶的方法包括单纯的水凝胶与细胞混合,可控的3D打印,悬滴法,微流体技术等。单纯将水凝胶与细胞混合,加入到培养皿中常规培养存在细胞分布不均匀,细胞容易坏死,可操控性差。悬滴法操作繁琐,通量低,液滴大小的可控性差;3D打印技术无法实现较小液滴的精确操作,细胞沉降导致细胞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微流控液滴技术可以实现对产生的液滴进行精确操控,因此,利用液滴芯片可以制备出具有可控尺寸均一的水凝胶微珠。然而,现有液滴技术大多采用正压的注射泵、蠕动泵等作为驱动力将水相和油相注入到芯片内。该方法需要相对比较昂贵的设备,且具有较大的死体积,造成细胞以及试剂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以液滴微流控为基础,采用一个负压系统,方便快捷的产生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并可以在水凝胶微珠内进行细胞的三维培养,以及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药物研发等研究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主要包含一个微流控芯片和一个负压设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一个油相入口,以及一个液滴出口;其中,两个入口分别设有储液池,出口处设有一个收集池;所述负压设备与收集池连接。
该装置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内流体通道的宽度为50-200微米,高度为50-200微米。
该装置中,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水相通道与油相通道以“十”字结构交汇,或以“T”字结构交汇。
该装置中,所述储液池的体积为100-500微升,所述收集池的体积为1-5毫升。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对芯片的液滴出口施加一定的负压,使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和液滴生成油进入芯片通道内,并形成稳定的液滴;待水凝胶交联后即形成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可以进行三维培养,并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药物研发等研究领域。
基于本实用新型进行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配置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其中,细胞浓度为100-10000个每微升,水凝胶前体质量浓度为0.5-15%;并将该混合液加入到水相的储液池中;
(2)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加入到油相的储液池中;
(3)根据水凝胶交联方法的不同,可将交联剂按照0.5-10%的质量浓度加入到水相或油相中;
(4)对可密封的收集池施加一定的负压,使水相和油相进入微流控芯片,并在通道交汇处形成液滴,再通过出口进入到收集池内,待水凝胶交联后即形成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并可以进行后续的三维培养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凝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离子交联型水凝胶,光聚型水凝胶,热敏型水泥胶;其中:
(1)离子交联型水凝胶,例如:海藻酸钠等。其中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浓度为0.5-10%,所需交联的质量浓度为2-10%;
(2)光聚型水凝胶,例如:GelMA、PEGDA等。其中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浓度约为0.5-20%,所需交联的光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5-5%;
(3)热敏型水泥胶,例如:琼脂糖,明胶等。水凝胶前体的质量浓度约为0.5-20%,所需交联的温度小于1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油相包括但不限于:油酸、矿物油、氟碳油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Span20、Span80、Tween20、SDS等,也可以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化液滴油,例如:Bio-rad公司的液滴生成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负压由可以提供负压的真空装置所提供,其负压范围约为-10~-1000Pa。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是,无需注射泵、蠕动泵等设备,采用简单的负压设备,例如真空泵、注射器、洗耳球等,即可产生稳定的液滴。同时,芯片上的储液池设计也可以降低该液滴系统的死体积,从而效率更高,节约成本。此外,本系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液滴的生成,可以维持细胞的活力。利用本系统制备的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可以进行细胞的三维培养,并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组织工程、药物研发等研究领域。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为微流控芯片,2为负压设备,3为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4为油相入口,5为液滴出口,6为储液池,7为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主要包含一个微流控芯片1和一个负压设备2;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3,一个油相入口4,以及一个液滴出口5;其中,两个入口分别设有储液池6,出口处设有一个可密封的收集池7;在两个储液池6下,两个入口处分别连接到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所述微通道宽度为100微米,高度为100微米,两条微通道以“T”字结构交汇成一条微通道后,和收集池7底部液滴出口5对接;所述负压设备2与收集池7连接。
所述负压设备2选用真空泵,启动后对收集池7抽真空,形成负压,将两个储液池6中的液体引入收集池7中。如图1所示。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的制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配置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其中细胞浓度约为100-10000个每微升,水凝胶前体浓度约为0.5-15%;并将该混合液加入到水相的储液池中;
(2)将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加入到油相的储液池中;
(3)根据水凝胶交联方法的不同,将交联剂按照0.5-10%的浓度加入到水相或油相中;
(4)对可密封的收集池施加一定的负压,使水相和油相进入微流控芯片,并在通道交汇处形成液滴,再通过出口进入到收集池内,待水凝胶交联后即形成负载细胞的水凝胶微珠,并可以进行后续的三维培养等。
如配置肝癌细胞(HepG2)与水凝胶前体(海藻酸钠)的混合液:
其中使用膜染料预染HepG2细胞,计数使HepG2细胞浓度为1000个每微升,海藻酸钠浓度为2%,Ca-EDTA浓度为150mM;
配置含有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油:在油酸中加入10%的span80与0.1%的醋酸;
取100微升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加入到微流控芯片水相入口上方的储液池中,取300微升的油酸溶液加入到微流控芯片油相入口上方的储液池中;
利用真空泵对芯片出口的收集池施加负压,使水相跟油相进入芯片通道,并在芯片内形成液滴后进入出口处的收集池内;
最后将收集池内形成的乳相进行破乳、清洗后即得到负载HepG2细胞的海藻酸钙微球,可在体外培养5-10天。
或者,配置肝癌细胞(HepG2)与水凝胶前体(GelMA)的混合液:
其中使用膜染料预染HepG2细胞,计数使HepG2细胞浓度为2000个每微升,GelMA浓度为16%,光引发剂浓度为0.2%;
配置含有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油:在油酸中加入10%的span80;
取200微升细胞与水凝胶前体混合液加入到微流控芯片水相入口上方的储液池中,取500微升的油酸溶液加入到微流控芯片油相入口上方的储液池中;
利用真空泵对芯片出口的收集池施加负压,使水相跟油相进入芯片通道,并在芯片内形成液滴后进入出口处的收集池内;
待收集结束后利用紫外光对GelMA进行光聚和反应;
最后将收集池内形成的乳相进行破乳、清洗后即得到负载HepG2细胞的GelMA微球,可在体外培养7-14天。

Claims (3)

1.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微流控芯片和一个负压设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一个细胞与水凝胶前体的入口,一个油相入口,以及一个出口;其中,两个入口分别设有储液池,出口处设有一个收集池;所述负压设备与收集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内的流体通道的宽度为50-200微米,高度为50-200微米;所述微流控芯片的水相通道与油相通道以“十”字结构交汇,或以“T”字结构交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的体积100-500微升,所述收集池的体积为1-5毫升。
CN201921215753.9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Active CN210632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5753.9U CN210632086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5753.9U CN210632086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2086U true CN210632086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9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5753.9U Active CN210632086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20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726A (zh) * 2019-07-30 2019-10-08 苏州济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726A (zh) * 2019-07-30 2019-10-08 苏州济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4111B (zh) 一种类器官球体的制备方法
Moshksayan et al. Spheroids-on-a-chip: Recent advances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in microfluidic platforms for spheroid formation and culture
Song et al. All-aqueous electrosprayed emulsion for templated fabrication of cytocompatible microcapsules
CN104173294B (zh) 基于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的pva微球制备方法
CN110042077B (zh) 一种类器官球体的高通量培养方法
Toh et al. A novel 3D mammalian cell perfusion-culture system in microfluidic channels
CN109609339B (zh) 一种实时观察和处理悬浮细胞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75336B (zh) 一种多通道集成微流控芯片及其高通量制备单分散凝胶微球的方法
CN105641743A (zh) 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备微凝胶的方法
JP2011500018A (ja) ケージ中で一時的リンカーを用いて細胞構造体を形成する方法
CN105713834A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3930A (zh) 基于微流控装置的脂质体囊泡的可控制备方法
CN210632086U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
CN110302726A (zh) 一种基于微流控的负载细胞水凝胶微珠制备装置及方法
Ota et al. Microtechnology-based three-dimensional spheroid formation
CN102796659B (zh) 一种多孔单细胞观测板及其应用
KR20130109876A (ko) 고분자 기반 마이크로 액적 제조 초미세 유체칩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분자 기반 마이크로 액적 제조 방법
CN102816695B (zh)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研究流体剪切力对细胞作用的方法
KR101142159B1 (ko) 알지네이트 비드의 연속적인 생산 및 포획이 가능한 미세 관류 배양 시스템
CN209098693U (zh) 一种间歇式流式电转染装置
CN113755425B (zh) 一种载三维胰岛β细胞聚集体的多孔微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14702688B (zh) 一种离心式水凝胶液滴的制备方法
CN113814010B (zh) 多细胞、多组织共培养仿生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11784677U (zh) 微生物单细胞快速制备及显微观察装置
CN216499451U (zh) 一种可以连接注射器的微流控液滴生成芯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