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3464U -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3464U
CN210623464U CN201921638862.1U CN201921638862U CN210623464U CN 210623464 U CN210623464 U CN 210623464U CN 201921638862 U CN201921638862 U CN 201921638862U CN 210623464 U CN210623464 U CN 210623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hock absorber
piston
bottom valve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8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怀宝
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638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3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3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3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包括减震器活塞以及套设在减震器活塞外部的减震器外壳(6),在活塞筒(3)的底部设置有底阀(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阀(7)内部设置弹性件,弹性件挤压阀片与流通通道脱离,并在底阀(7)的内部形成流通间隙,活塞本体(4)下部的油压升高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将流通间隙关闭。在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中,通过在底阀内设置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流通通道,增加了液压油在底阀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底阀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技术领域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减震是汽车领域一种常见的减震方式。在汽车减震器中活塞杆和减震器外壳分别安装在车身和车轮总成上,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上下震动时,活塞在活塞缸中往复运动,当活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活塞杆带动活塞在活塞筒内移动,此时活塞压缩其下部油腔的体积,活塞下部油腔内的油液一部分经过活塞表面或和活塞壁上的流通通道反向流至活塞上方的油腔,另一部分油液经过设置在活塞筒底部的底阀流向由活塞筒和减震器外壳组成的外部油室中。当活塞复原时,活塞杆拉动活塞向活塞筒的筒口处移动,此时活塞压缩其上部油腔的体积,活塞上部油腔内的油液一部分经过活塞表面或和活塞壁上的流通通道反向流至活塞下方的油腔,由于活塞远离底阀而造成活塞下部油腔体积变大,其内的油液体积产生变化,外部油室的油压使底阀开启,外部油室的油液经过底阀和底阀开启后的油路快速补充到活塞筒内。从而起到补充油液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减震器中活塞杆与的移动幅度与汽车的震动幅度程度成正比,即汽车的震动幅度越大,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越快,液压油流经的活塞的速度也越快。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汽车高速通过颠簸路段时,此时车轮与车身距离突然变小,对于车内人员而言,直接的感受是汽车减震“变硬”,从而造成较大的颠簸感,从而造成乘客不适。
在上述情况下,造成汽车减震“变硬”的原因在于:车轮与车身距离突然变小时造成活塞极速压缩,此时活塞杆会带动活塞以极快的速度在活塞筒内部移动,原本位于活塞下方油腔内的油液无法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活塞上的过流孔流到活塞上方的油腔中,所以在活塞处造成第一段“阻尼力”。另外活塞杆进入活塞筒时,随着其进入活塞筒内长度的逐渐增加,活塞杆本身体积所占用的油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此时与活塞杆体积相同的油液经底阀流入外部油室的速率远远小于活塞杆进入活塞筒的速率,从而在活塞筒底部的底阀处形成第二段阻尼力,由于上述两段“阻尼力”的存在,造成了汽车减震“变硬”情况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压力短时间变化非常大时对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效果,但是电控系统价格较为昂贵且控制过程较为复杂。因此设计一种在活塞极速压缩时有效缓解活塞以及底阀两处的“阻尼力”的汽车液压减震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在底阀内设置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流通通道,增加了液压油在底阀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底阀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提高了乘车舒适性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包括活塞筒,活塞筒的内腔为减震器的第一油室,在活塞筒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器外壳,减震器外壳与活塞筒之间形成减震器的第二油室,活塞杆带动活塞本体在活塞筒内往复运动,在活塞筒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底阀,在底阀内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流通通道,在流通通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紧密贴合的阀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阀内部设置弹性件,弹性件挤压阀片与流通通道脱离,并在底阀的内部形成流通间隙,活塞本体下部的油压升高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将流通间隙关闭。
优选的,在所述活塞筒内壁上,沿活塞筒轴向开设流通槽。
优选的,所述的底阀包括底阀底座以及罩设在底阀底座上部的底阀外壳,底阀外壳和底阀底座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所述流通通道为复原通道,所述阀片为贴合在复原通道上端口处的复原阀片。
优选的,在所述底阀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阀芯,复原通道开设在阀芯的外圈,复原阀片套设在阀芯的外圈,并位于复原通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复原阀片的内圈与阀芯的外圈固定,或复原阀片与阀芯一体结构。
优选的,在减震器外壳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底部弹簧,底部弹簧作为弹性件,其上端与阀芯接触,底部弹簧通过向上推动阀芯使复原阀片与复原通道的分离,形成位于底阀内部的流通间隙。
优选的,在所述减震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弹性件位于定位圈的内部。
优选的,在所述底阀底座内还开设有压缩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中,通过在底阀内设置连通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的流通通道,增加了液压油在底阀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底阀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2、通过在活塞筒内设置流通槽,同时增大了液压油在活塞本体处的流通面积,有效缓解了在活塞本体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出现的阻尼力。
3、流通槽设置在活塞筒内,当活塞本体移动至流通槽外侧之后液压油不再经过流通槽流动,增加了活塞压缩时下部油腔的压力,进一步驱动流通间隙关闭,防止汽车出现“托底”。
附图说明
图1为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底阀结构示意图。
图4~5为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底阀剖视图。
图6~7为实施例2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底阀剖视图。
图8为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塞杆 2、第一油室 3、活塞筒 4、活塞本体 5、第二油室 6、减震器外壳7、底阀 8、底部弹簧 9、定位圈 10、流通槽 11、底阀外壳 12、外壳常通孔 13、底阀底座14、底座常通孔 15、复原通道 16、压缩通道 17、压缩阀片 18、阀芯 19、底阀弹簧 20、复原阀片 21、底阀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外壳6,在减震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筒3,活塞筒3与减震器外壳6之间间隔形成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第二油室5,活塞筒3的内腔为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的第一油室2。
在活塞筒3内设置有活塞本体4,活塞杆1一端固定在活塞本体4的中心处另一端向上自活塞筒3的上端口处输出,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在活塞筒3内往复运动。在活塞本体4的上、下表面的周圈分别设置有过流孔(图中未画出),使得活塞本体4在上行或者下行时,液压油均会以与活塞相反的方向通过活塞上的过流孔往复流经活塞。在活塞筒3的底部还安装有底阀7,底阀7连通第一油室2以及第二油室5,当活塞本体4在下行或者上行时,油液同时会经过底阀7由第一油室2排入第二油室5,或由第二油室5向第一油室2中补油。
结合图2,在活塞筒3中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流通槽10,流通槽10沿活塞筒3的轴向开设在活塞筒3 的内壁上。当活塞本体4在活塞杆1的带动下往复运动时,油液除了经过活塞本体4流通之外,还通过流通槽10 实现流动,因此通过设置流通槽10可以增大油液在活塞本体4两端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压缩时,因活塞本体4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活塞本体4处形成的阻尼力。
如图3~4所示,底阀7包括底阀底座13,在底阀底座13的上方罩设有底阀外壳11,在底阀外壳11的下部设置有环形的凸台,活塞筒3底部周圈卡装在环形凸台的外部实现底阀7与活塞筒3的对接。
在底阀外壳11上方周圈开设有多个外壳常通孔12,在底阀底座13的底部同样开设有多个底阀常通孔14。底阀7安装在活塞筒3底部之后外壳常通孔12位于第一油室2中,而底座常通孔14位于第二油室中。
底阀底座13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底阀外壳11安装在底阀底座13顶部的凸台处,底阀外壳11中部凸起与底阀底座13顶部的凸台配合形成底阀内腔。底阀底座13底部中心处自下而上开设有底座内腔,在底阀内腔中设置有阀芯18。
在阀芯18的外圈开设有压缩通道16,在压缩通道16的外侧还开设有复原通道15,在阀芯18的外圈套设有复原阀片20和压缩阀片17,复原阀片20位于底阀底座13的上部,压缩阀片17位于底阀底座13的下部,其中复原阀片20的内圈与阀芯18的外圈固定。
在阀芯18的上端之间安装有底阀弹簧19,在底阀弹簧19驱动复原阀片20与复原通道15的上端口贴合,压缩阀片17与压缩通道16的下端口贴合。当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向下移动(压缩)时,油液向下压迫压缩阀片17与压缩通道16之间产生间隙,油液从第一油室2中流向第二油室5中。当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向上移动(复原)时,油液向上压迫复原阀片20与复原通道15之间产生间隙,油液从第二油室5中补充到第一油室2中。
在减震器外壳6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圈9,在定位圈9内放置有底部弹簧8,底部弹簧8的上端与阀芯18的底面接触,且底部弹簧8的弹力将阀芯18向上顶起一段距离,阀芯18升起之后带动复原阀片20与复原通道15的上端产生间距,形成一条常通通道(参照图5),因此通过设置底部弹簧8间接增大了油液在底阀7处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压缩时,因底阀7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底阀7处形成的阻尼力。
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中,活塞杆1与减震器外壳6分别安装在汽车的车身和车轮总成处,当汽车发生震动时,车身和车轮总成发生相对移动,对应的使活塞本体4在第一油室2中进行往复运动。汽车在正常情况下,活塞本体4在活塞筒3中开设有流通槽10的范围内往复移动。当活塞压缩时,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伸入活塞筒3内,此时位于活塞本体4下部的液压油经过流通槽10以及活塞本体4本身的孔流通,由于设置流通槽10,因此增大了油液在活塞本体4两端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压缩时,因活塞本体4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活塞本体4处形成的阻尼力。
在活塞压缩时,位于活塞本体4下部油腔中的油液还通过底阀7流入第二油室5内,由于设置有底部弹簧8,间接增大了油液在底阀7处的流通面积,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活塞压缩时,因底阀7处油液流通不及时而在底阀7处形成的阻尼力。
由上述可知,在本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中,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即使在经过颠簸路段时,由于在活塞本体4以及底阀7处增大了液压油的流通面积,因此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在活塞本体4以及底阀7处因液压油流通不及时而造成的阻尼力,避免了汽车发生车身“变硬”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而活塞复原时,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向上移动,油液向上压迫复原阀片20与复原通道15之间产生间隙,油液从第二油室5中补充到第一油室2中。
然而当汽车因特殊情况路过障碍物时,此时活塞本体4移动至流通槽10的外围之外,由于液压油已经无法自流通槽10处流通,因此活塞本体4此时对底阀7的压力突然增加,液压油的压力已经克服了底部弹簧8对阀芯18的弹力,因此复原阀片20贴合到复原通道15的上方将复原通道15关闭,有效避免汽车“托底”,保证了汽车不会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底阀7采用未设置阀芯18的阀体实现。如图6所示,在底阀底座13的中心处设置有底阀通道21,复原阀片20和压缩阀片17叠放在底阀通道21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同,在压缩阀片17和复原阀片20之间通过开设凹槽等方式形成液压油的流通通道(图中未画出)。
结合图7,底部弹簧8的上端顶在最下部压缩阀片17的底部或者顶在复原阀片20的底部并克服底阀弹簧19的力值后将复原阀片20或/和压缩阀片17顶起,使得在复原阀片20与底阀底座13之间形成连通底阀通道21的间隙,从而增大了底阀7内的流通面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室5不套设在第一油室2的外侧,而是位于第一油室2的一侧,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之间通过外壳形成的通道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包括活塞筒(3),活塞筒(3)的内腔为减震器的第一油室(2),在活塞筒(3)的外部设置有减震器外壳(6),减震器外壳(6)与活塞筒(3)之间形成减震器的第二油室(5),活塞杆(1)带动活塞本体(4)在活塞筒(3)内往复运动,在活塞筒(3)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的底阀(7),在底阀(7)内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的流通通道,在流通通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紧密贴合的阀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阀(7)内部设置弹性件,弹性件挤压阀片与流通通道脱离,并在底阀(7)的内部形成流通间隙,活塞本体(4)下部的油压升高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将流通间隙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筒(3)内壁上,沿活塞筒(3)轴向开设流通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阀(7)包括底阀底座(13)以及罩设在底阀底座(13)上部的底阀外壳(11),底阀外壳(11)和底阀底座(13)分别位于所述的第一油室(2)和第二油室(5),所述流通通道为复原通道(15),所述阀片为贴合在复原通道(15)上端口处的复原阀片(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阀底座(13)的中部设置有阀芯(18),复原通道(15)开设在阀芯(18)的外圈,复原阀片(20)套设在阀芯(18)的外圈,并位于复原通道(1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阀片(20)的内圈与阀芯(18)的外圈固定,或复原阀片(20)与阀芯(18)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减震器外壳(6)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底部弹簧(8),底部弹簧(8)作为弹性件,其上端与阀芯(18)接触,底部弹簧(8)通过向上推动阀芯(18)使复原阀片(20)与复原通道(15)的分离,形成位于底阀(7)内部的流通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器外壳(6)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圈(9),所述弹性件位于定位圈(9)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阀底座(13)内还开设有压缩通道(16)。
CN201921638862.1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Active CN210623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8862.1U CN21062346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8862.1U CN21062346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3464U true CN210623464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8862.1U Active CN210623464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3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4546C (zh) 轨道和轮式车辆上拖挂装置用的拉/压缓冲器
CN216951448U (zh) 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CN210623464U (zh) 一种底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1737851U (zh) 一种电控减振器
CN111365402B (zh) 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CN210087888U (zh) 频率敏感型减振器
CN111720476B (zh) 减振器阀系和汽车悬架系统
CN211082667U (zh) 一种汽车液压减震器
CN108488297A (zh) 一种油气弹簧
CN211082663U (zh) 一种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3870882U (zh) 一种减振器压缩缓冲结构
CN210623461U (zh) 一种侧部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0889882U (zh) 一种具有选频作用的fcd减振器
CN210623460U (zh) 一种底阀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5861470U (zh) 一种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4367447U (zh) 汽车、悬架系统及其阻尼可切换的减震器
CN101603575A (zh) 减振器
CN211343836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液压减震器
CN107654558A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211715617U (zh) 一种气弹簧及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0769979U (zh) 一种基于导向轴的阻尼可调液压减震活塞及液压减震器
CN215293402U (zh) 一种底部伸缩封堵式液压减振器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110608257A (zh) 一种底阀增流式汽车液压减震器
CN210510092U (zh) 高级自适应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