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2524U - 一种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22524U CN210622524U CN201920879894.4U CN201920879894U CN210622524U CN 210622524 U CN210622524 U CN 210622524U CN 201920879894 U CN201920879894 U CN 201920879894U CN 210622524 U CN210622524 U CN 2106225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latch
- spring bolt
- lock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壳体、离合套件、第一锁舌组件、连杆组件和第二锁舌组件,其中连杆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底壳,且位于第一锁舌组件和第二锁舌组件之间,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锁舌组件相邻,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铰接端和靠近离合套件的拨动端,第一铰接端与第一锁舌组件相抵接,或者在拨动端被离合套件拨动时与第一锁舌组件相分离,第二连杆包括第二铰接端和靠近第二锁舌组件的卡合端,卡合端与第二锁舌组件卡合或者与第二锁舌组件相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或随离合套件的转动与第一锁舌组件分离,提高了锁具的防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锁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于防盗门或者保险柜等,随着智能锁具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锁具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锁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锁具根据开锁方式主要分为三类:手动开启的机械锁、电动开启的电子锁以及兼有手动和电动开锁方式的智能锁,一般的机械锁通常用钥匙开锁,当用户忘带钥匙或者丢失钥匙时会导致无法开锁,一般的电子锁在发生机器故障或者电路故障时也会导致无法开锁,带来安全隐患,并且锁舌存在容易被拨开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包括壳体、离合套件、第一锁舌组件、连杆组件和第二锁舌组件,其中,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和安装板。离合套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第一锁舌组件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安装板。第二锁舌组件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安装板。连杆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底壳,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一锁舌组件相邻,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铰接端和靠近离合套件的拨动端,第一铰接端与第一锁舌组件相抵接,或者在离合套件触动拨动端移动时与第一锁舌组件相分离,第二连杆包括与第一铰接端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端和靠近第二锁舌组件的卡合端,卡合端与第二锁舌组件卡合或者与第二锁舌组件相分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包括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第一连杆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或随离合套件的转动与第一锁舌组件分离,提高了锁具的防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面壳未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离合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一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一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二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一锁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一锁舌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连杆组件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连杆组件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二锁舌组件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二锁舌组件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电机开锁方式的控制原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第三锁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锁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具的打开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锁具800包括壳体100、离合套件200、第一锁舌组件300、连杆组件400和第二锁舌组件500,其中,壳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11和安装板13。离合套件200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11。第一锁舌组件300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安装板13。第二锁舌组件500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安装板13。连杆组件400可活动地安装于底壳11,且位于第一锁舌组件300和第二锁舌组件500之间。连杆组件400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3,第一连杆41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邻,第一连杆41包括第一铰接端414和靠近离合套件的拨动端412,第一铰接端414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抵接,或者在拨动端412被离合套件200拨动时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分离,第二连杆43包括与第一铰接端414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端435和靠近第二锁舌组件500的卡合端437,卡合端437与第二锁舌组件500卡合或者与第二锁舌组件500相分离。
具体地,底壳11和安装板13均大致呈长方形,其中底壳11可以用于安装把手或者连杆组件400等结构,底壳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111,限位柱111可以限制连杆组件400的运动路径。
安装板13可以用于将锁具800安装于门板上,安装板13包括多个通孔,通孔可以用于穿设螺钉等固定件以将锁具800固定,安装板13还包括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安装板13还包括多个避位孔,避位孔的位置与锁舌位置对应,通过设置避位孔,可以使得锁具800的锁舌可以伸出于安装板13,从而与门框配合,达到锁合的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3,壳体100还包括面壳15和收容空间17,其中收容空间17由底壳11、面壳15及安装板13围合形成,收容空间17可以用于收容离合套件200、连杆组件400、电机820等结构。面壳的结构和尺寸与底壳11大致相同,面壳15和底壳11配合还可以将离合套件200固定于面壳15和底壳11之间。
离合套件200包括第一拨叉21、第一传动组件20和第二传动件23。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拨叉21近似呈套筒形,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11,可绕自身轴线相对于底壳11转动。第一拨叉21开设第一通孔216,第一通孔216用于安装门锁把手的转轴。第一通孔216(标在图4)与第一拨叉21同轴。沿着第一拨叉21的轴线,第一拨叉21依次包括安装轴套215、底板213、第三凸台218和第四凸台219,第一通孔216贯穿安装轴套215、底板213、第三凸台218和第四凸台219。第一拨叉21还包括自底板213的边缘沿着平行于第一拨叉21的轴线延伸的限位结构217,限位结构217包括分别向靠近安装轴套215和第四凸台219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2171和第二限位部2173。底板213大致呈圆柱形,底板213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2132和第二表面2134。安装轴套215与第一限位部2171均凸出于底板213,且向同一方向延伸,具体地,安装轴套215与第一限位部2171均凸出于第一表面213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轴套215可以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轴套215还可以是三棱柱形、长方体形或者其他的棱柱形状。第一限位部217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弧状的片体结构,安装轴套215与第一限位部2171沿底板213的中轴线方向凸出于底板213,安装轴套215可以位于第一表面2132的中部,第一限位部2171可以位于底板213的外边面,第一限位部2171与安装轴套215之间有间距,间距用于容置第一传动组件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16可以是方形孔,与方形的把手转轴相配合。锁具800还包括室内把手(图未示),室内把手包括把手转轴830,把手转轴830与第一通孔216配合以固定连接于第一拨叉21,从而通过转动室内把手可以带动第一拨叉21的转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216还可以是横截面为三角形、六边形等形状的孔,第一通孔216还可以是横截面为不规则形状的通孔,此处不做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台218和第二限位部2173凸出于底板213的第二表面2134,第二限位部2173和第一限位部2171结构相似,第二限位部2173的至少一个侧壁与第一限位部2171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限位部2173关于底板213对称形成的结构与第一限位部2171部分重合。第三凸台218和第四凸台219均呈圆形,第三凸台218的外径小于底板213的外径而大于第四凸台219的外径。第三凸台218与第二限位部2173之间存在间距,第三凸台218可以位于第二表面2134的中部,第三凸台218贴合于底壳11,第四凸台219凸出于第三凸台218的表面,第四凸台219位于第三凸台218的中部,第四凸台219还包括第一凸伸部2191,第一凸伸部2191可以与底壳11配合,从而限制第一拨叉21的转动角度。第一通孔216还贯穿第三凸台218和第四凸台219。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传动组件20套设于第一拨叉21,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20大致呈圆环状,第一传动组件20套设于第一拨叉21的安装轴套215,第一传动组件20包括第二通孔28,第二通孔28与安装轴套215配合,第二通孔28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216的中轴线重合。安装轴套215可以在第二通孔28内自由旋转,即第一拨叉21的转动与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相互独立,使得锁具800的多种开锁方式互不干涉。第一传动组件20包括第一凸台221和第一延伸部223,第一延伸部223沿第一凸台221径向延伸,第一延伸部223大致呈弧形。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20包括叠置的第二拨叉22和第一传动件24,第一凸台221和第一延伸部223设置于第二拨叉22,第一凸台221大致呈圆形,第二拨叉22与第一传动件24配合,以使第二拨叉22随第一传动件24转动。
第二拨叉22呈大致的圆环形,第二拨叉22包括第二凸台225,第二凸台225与第一凸台221相背设置,第二凸台225包括缺口2251,缺口225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此处不做限定。
第二拨叉22还包括第二凸缘227,第二凸缘227凸出于第二拨叉22的外表面。
第一传动件24呈大致的圆环形,第一传动件24套设于第二凸台225,第一传动件24包括第二延伸部241,第二延伸部241设置于第一传动件24的内壁,第二延伸部241与缺口2251配合,以使第一传动件24的转动可以带动第二拨叉22的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一传动件24,第一传动件24包括多个轮齿243,轮齿243可以均匀地分布于第一传动件24的整个外表面,也可以均匀地分布于第一传动件24的部分外表面,轮齿243的分布位置、单个轮齿243的尺寸及相邻轮齿之间的间距,需要满足第一传动件24的传动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带传动的方式带动第一传动件24,第一传动件24的表面还可以包括多个凹槽,凹槽的截面可以是矩形、V形、燕尾形或者其他形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第一传动件24,第一传动件24包括多个卡齿,卡齿可以均匀地分布于第一传动件24的外表面。
第一传动组件20还包括复位件26,复位件26连接于第二拨叉22与第一传动件24之间,复位件26的形状可以与第一传动件24的横截面形状相似。复位件26包括弯折状的挡片261,挡片261凸出于第一传动件24的外表面,并朝向底壳11弯折,第一传动组件20可以通过挡片261限制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角度,例如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角度小于等于4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组件20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轮齿可以分布于第二拨叉22和第一传动件24的部分外表面以实现传动,通过将第一传动组件20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同时方便离合套件200(图1)的组装,防止产线员工在组装离合套件200时弄错第二拨叉22、复位件26以及第一传动件24之间的安装顺序,导致锁具800(图1)卡死或者故障,影响锁具800的正常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23大致呈圆环状,第二传动件23套设于第一凸台221,第二传动件23包括卡槽231和第一凸缘233,第一凸缘233凸出于第二传动件23的外表面,第一凸缘233抵接于第一限位部2171,使得第二传动件23随第一拨叉21的转动而转动。卡槽231大致呈弧形,卡槽231与第一延伸部223配合,卡槽231的长度大于第一延伸部223的长度,即卡槽231的弧形长度大于第一延伸部223对应的弧形长度,从而使得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不会立即带动第二传动件23转动,只有当第一延伸部223转至与第二传动件23抵接时才会带动第二传动件23转动,第一传动组件20的转动角度与第一延伸部223和卡槽231之间的长度差有关。
第二传动件23还包括第三延伸部235,第三延伸部235凸出于第二传动件23的外表面,第三延伸部235与第一凸缘233间隔设置,第三延伸部235可以将第二传动件23的运动传递至例如锁舌结构,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拨叉21可以带动锁舌结构的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图1)。
请参阅图7,锁具800还包括拨动件600,拨动件600与第二传动件23(图2)的结构相似,拨动件600包括第三凸缘61和第二凸伸部63,第三凸缘61和第二凸伸部63凸出于拨动件600的外表面,其中第三凸缘61与第二限位部2173(图4)抵接,使得拨动件600随第一拨叉21(图2)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凸伸部63与第三凸缘61间隔设置,第二凸伸部63可以随着第一拨叉21的转动抵接于连杆组件400(图1)或者与连杆组件400分离。拨动件600还包括固定柱65,固定柱65固定设置于第二凸伸部63,固定柱65可以用于与顶杆700抵接。
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锁具800还包括第一锁舌组件300,第一锁舌组件300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图1),第一锁舌组件300可以在锁具800处于锁合状态下能相对安装板13的位置固定(伸出于安装板13),以增加锁具800的防拨性能。第一锁舌组件300还可以在锁具800处于打开的状态下能自由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防止在关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锁舌组件300的位置固定(伸出于安装板13)而导致不能关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舌组件300包括第一锁舌31、第一固定圈33、第一安装件35与第一弹性件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舌31铰接于第一安装件35,第一锁舌31包括相向设置第一舌片311和第二舌片313,第一舌片311和第二舌片313位于第一安装件35的两侧,第一舌片311与第二舌片313结构相同,第一舌片311的截面大致呈水滴状并朝第二舌片313的方向延伸,第一舌片311包括相连的第一侧面3112和第二侧面3113,第一侧面3112与底壳11的底面平行,第二侧面3113与第一侧面3112呈角度相连。第一舌片311还包括第一舌片表面3114和第一凸块3116,第一舌片表面3114与第一安装件35贴合,第一凸块3116凸出于第一舌片表面3114,第一凸块3116抵接第一安装件35的端部,使得在第一舌片311绕第一安装件35转动时,第一舌片311的顶端相对第一安装件35的距离变长,第一凸块3116推动第一安装件35向缩进于壳体100的方向运动。通过将第一锁舌31设置成相向的第一舌片311和第二舌片313,可以实现第一锁舌组件300的自动开锁或者关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锁舌31也可以设置成三角舌形状,或者是一般的锁舌,例如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的锁舌。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一锁舌31的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
第一固定圈33固定于底壳11,第一固定圈33可以呈矩形板状结构,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第一固定圈33与底座配合,第一固定圈33可以是垂直于底壳11设置。
第一安装件35穿设于第一固定圈33,第一安装件35包括第一铰接部351、配合部353和第一移动杆355,第一移动杆355与第一固定圈33配合,第一移动杆355可以自由穿设于第一固定圈33,第一移动杆355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第一铰接部351与第一移动杆355直接连接,第一铰接部351铰接于第一锁舌31,第一铰接部351连接于第一舌片311和第二舌片313之间。配合部353大致呈板状,配合部353的侧边与第一铰接部351连接。配合部353大致呈“L”形,配合部353与第一铰接部351直接连接,具体地,配合部353连接于第一铰接部351靠近第一铰接端414的一侧,配合部353还包括与连杆组件400配合抵接的配合面3531,使第一锁舌组件300相对安装板13具有固定位置。配合面3531与底壳11相垂直,配合面3531为曲面,配合面3531的法线与第一移动杆355的轴线呈锐角相交。
第一弹性件37绕设于第一安装件35,具体地,第一弹性件37绕设于第一移动杆355,第一弹性件37连接于第一固定圈33和第一铰接部35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7,可以使第一锁舌31自动弹出,方便锁具800的锁合。
请参阅图10和图11,在本实施例中,锁具800还包括连杆组件400,连杆组件400收容于壳体100,具体地,连杆组件400收容于收容空间17,连杆组件400安装于底壳11,并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在底壳11的表面运动。连杆组件400随第一拨叉21的转动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300或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第一拨叉21转动带动拨动件600转动,从而带动连杆组件400转动。
连杆组件400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3,其中第一连杆41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邻,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3的铰接处与配合部353配合,以在连杆组件400被离合套件200带动时,使得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3的铰接处与配合部353抵靠或分离。
第一连杆41呈弯折状,第一连杆41包括拨动端412、第一铰接端414及安装部416。安装部416位于拨动端412和第一铰接端414之间,安装部416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壳11。拨动端412可以与第二拨叉22或拨动件600抵接,拨动端412靠近离合套件200,拨动端412可以随第一拨叉21的转动与离合套件200连接或分离。第一铰接端414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抵接,或者在拨动端412被离合套件200拨动时与第一锁舌组件300相分离,第一铰接端414还与第二连杆43连接。
第二连杆43随第一拨叉21的转动与第二锁舌组件500连接或者分离,第二连杆43包括与第一铰接端414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端435和靠近第二锁舌组件500的卡合端437。卡合端437与第二锁舌组件500卡合或者与第二锁舌组件500相分离。卡合端437还包括定位柱433,定位柱433位于第二连杆43的端部,定位柱433垂直于底壳11,定位柱433远离第一连杆41,定位柱433可以用于与第二锁舌组件500连接,以限制第二连杆43在底壳11的位置,防止连杆组件400顶死第一锁舌组件300而导致的无法开锁。
第二连杆4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431,第一限位槽431呈长条形,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431与至少一个限位柱111(图1)相对应,限位柱111穿过第一限位槽431,以使第二连杆43可以沿着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431的延伸方向移动
连杆组件400还包括弹性连接件45,弹性连接件45连接于壳体100与第一连杆41之间。弹性连接件45包括固定端451和连接端453,固定端451固定于壳体100,连接端453连接于第一连杆41,固定端451和连接端453分别位于第一锁舌组件300的两侧。弹性连接件45可以与面壳15(图3)连接,使连杆组件400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300。
连杆组件400还包括旋转轴套47及轴套固定件49,旋转轴套47套设于轴套固定件49,并绕轴套固定件49转动,第一铰接端414、旋转轴套47及第二铰接端435依次套设于轴套固定件49。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套47可以是滚轮,轴套固定件49可以是销钉。
请参阅图12和图13,锁具800还包括第二锁舌组件500,第二锁舌组件500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第二锁舌组件500选择性地与连杆组件400连接或者分离。当锁具800处于锁合状态,第二锁舌组件500可以缩进于安装板13,并且与连杆组件400分离;当锁具800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锁舌组件500可以伸出于安装板13,并且与连杆组件400连接,限制连杆组件400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运动。
第二锁舌组件500包括第二锁舌51、第二固定圈53,第二安装件55、第二弹性件57以及卡合片59。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舌51铰接于第二安装件55,第二锁舌51类似于箭头的形状,第二锁舌51包括相连的第三侧面511和第四侧面513,第三侧面511与第四侧面513呈角度连接,通过将第二锁舌51设置成类似于箭头的形状,当作用力沿第二锁舌51缩进的方向作用于第三侧面511或者第四侧面513时,第二锁舌51会缩进于安装板13,当作用力消失,第二锁舌51会伸出于安装板13,可以实现第二锁舌组件500的自动开锁或者关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锁舌51也可以设置成与第一锁舌31相同的结构,或者是一般的锁舌,例如截面为圆形、方形或者椭圆形的锁舌。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二锁舌51的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
第二固定圈53固定于底壳11,第二固定圈53可以呈矩形板状结构,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第二固定圈53与底座配合,第二固定圈53可以是垂直于底壳11设置。
第二安装件55穿设于第二固定圈53,第二安装件55包括机械连接的第二铰接部552和第二移动杆554。第二铰接部552与第二锁舌51铰接。第二移动杆554与第二固定圈53配合,第二移动杆554可以自由穿设于第二固定圈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杆554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杆554的横截面还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
第二弹性件57绕设于第二移动杆554,具体地,第二弹性件57绕设于第二移动杆554,且位于第二铰接部552和第二固定圈53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57,可以使第二锁舌51自动弹出,方便锁具800的锁合。
卡合片59呈弯钩状,卡合片59固定安装于第二移动杆554,且向靠近第二连杆43的方向延伸以与卡合端437卡合。卡合片59用于限制连杆组件400的运动。卡合片59包括卡口591,卡口591可以位于卡合片59的边缘,卡口591可以用于与第二连杆43的定位柱433(图10)配合。
当第二锁舌组件500伸出于安装板13时,卡合片59与定位柱433卡合,限制第二连杆43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朝第一锁舌组件300运动,防止连杆组件400顶死第一锁舌组件300。当第二锁舌组件500缩进于安装板13时,卡合片59与定位柱433分离,连杆组件400顶死第一锁舌组件300,增加了第一锁舌组件300的防拨性能。
请参阅图1和图14,锁具800还包括电机820和电源。电源可以是一般的蓄电池或者干电池,电源与电机820电连接,从而为电机820的转动提供能量。电机820收容于壳体100,电机820用于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0转动。
锁具800还包括室外把手(图未示)、输入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
室外把手固定于壳体100,室外把手与室内把手相背设置。
输入模块可以是指纹模组,也可以是用于密码输入的面板组件,还可以是通过识别用户人脸、虹膜、手势等特征的传感组件,输入模块与电源电连接,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控制信号。
电机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机820的转动,电机控制模块与电源和电机820均电连接,电源为电机控制模块提供能量,电机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会控制电机820的转动。
请参阅图15和图16,第三锁舌组件870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安装板13,第三锁舌组件870包括第三锁舌871和第三连接件873,第三锁舌871与第三连接件873固定连接,第三锁舌871活动伸缩于安装板13,第三连接件873包括第二限位槽8731,第二限位槽8731呈长条形,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8731可以使第三连杆可以沿垂直于安装板13的方向在底壳11的表面运动。
第三传动件880与离合套件200配合,具体地,第三传动件880与第二传动件23配合。第三传动件880与第三锁舌组件870连接,具体地,第三传动件880与第三连接件873直接连接。
锁芯890与第三传动件880收容于壳体100,锁芯890与第三锁舌组件870直接连接,锁芯890转动一方面可以带动第三锁舌871缩进或者伸出于安装板13,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第三传动件880转动,第三传动件880带动第二传动件23转动,第二传动件23带动第二拨叉22转动,第二拨叉22推动第一连杆41的拨动端412,使连杆组件400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从而第一锁舌31可以自由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
第三锁舌组件870、第三传动件880以及锁芯890的结构均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锁具800还包括顶杆700,顶杆700固定于第三连接件873,顶杆700可以随锁芯890的转动与拨动件600连接,拨动件600推动第一连杆41的拨动端412,使连杆组件400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从而第一锁舌31可以自由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
请一并参阅图16和图17,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锁具800的工作原理,在锁具800安装好后,锁具800的整个工作过程对应以下三种情景:
1、室外开锁
此时锁具800处于锁合状态(如图15所示),由于弹性连接件45的作用使连杆组件400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300,增加第一锁舌组件300的防拨性能。与锁具800配合的门框包括多个避位孔,多个避位孔可以位于同一直线上,避位孔的位置与第一锁舌31和第三锁舌871位置对应,通过设置避位孔,可以使得第一锁舌31和第三锁舌871伸出于安装板13,从而与门框配合,达到锁合的效果。与第二锁舌51对应位置不包括避位孔,因此在锁合状态下第二锁舌51缩进于安装板13。
一方面可以通过输入指纹或者密码等方式控制输入模块,输入模块提供输入控制信号,电机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机820的转动,电机820转动会带动第一传动组件20转动,第一传动组件20带动第二传动件23,第二传动件23带动第三传动件880,第三传动件880带动第三连接件873,从而带动第三锁舌871缩进于安装板13。第一传动组件20转动还会带动第二拨叉22转动,第二拨叉22转动至与拨动端412接触,并带动第一连杆41转动,使第一连杆41的第一铰接端414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从而第一锁舌31可以自由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此时可以通过室外把手开门。
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门外通过钥匙旋转锁芯890,可以带动第三锁舌871缩进或者伸出于安装板13,还可以带动第三传动件880转动,第三传动件880带动第二传动件23转动,第二传动件23带动第二拨叉22转动,第二拨叉22推动第一连杆41的拨动端412,使连杆组件400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从而第一锁舌31可以自由伸出或者缩进于安装板13,同样可以通过室外把手开门,两种开锁方式相互独立。
2、室内上锁
门由开到关的过程,此时第二锁舌51伸出于安装板13,卡合片59与定位柱433连接,限制第二连杆43沿平行于安装板13的方向朝第一锁舌组件300运动,防止连杆组件400顶死第一锁舌组件300。第一锁舌31伸出于安装板13,第三锁舌871缩进于安装板13。
首先,第一锁舌31和第二锁舌51由于门框的作用而缩进于安装板13,第二锁舌51带动卡合片59与定位柱433分离,连杆组件400在弹性连接件45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300。
然后,可以通过遥控等方式控制电机820的转动,带动第三锁舌871伸出于安装板13。还可以通过把手带动第三锁舌871伸出于安装板13,还可以通过钥匙转动锁芯890带动第三锁舌871伸出于安装板13,实现关锁。
3、室内开锁
与室外开锁的情况相似,不同之处是可以通过转动室内把手直接开锁,通过转动室内把手直接开锁,一方面不需要耗电,相对纯电子锁更省电。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发生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的情况下方便房间内的人员逃生。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800包括连杆组件400,连杆组件400的第一连杆41抵接于第一锁舌组件300或随离合套件200的转动与第一锁舌组件300分离,提高了锁具800的防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壳和安装板;
离合套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壳;
第一锁舌组件,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第二锁舌组件,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连杆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壳,且位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和所述第二锁舌组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相邻,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铰接端和靠近所述离合套件的拨动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相抵接或者在所述拨动端被所述离合套件拨动时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相分离,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一铰接端相铰接的第二铰接端和靠近所述第二锁舌组件的卡合端,所述卡合端与所述第二锁舌组件卡合或者与所述第二锁舌组件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所述底壳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至少一个限位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相对应,且穿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以使所述第二连杆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端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垂直于所述底壳,所述第二锁舌组件包括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定位柱卡合,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杆朝所述第一锁舌组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铰接端配合抵接,所述配合部包括垂直于所述底壳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拨动端和所述第一铰接端之间,所述安装部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旋转轴套及轴套固定件,所述第一铰接端、所述旋转轴套及所述第二铰接端依次套设于所述轴套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组件包括第一锁舌、第一固定圈、第一安装件与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铰接部、配合部以及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锁舌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配合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靠近第一铰接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圈固定于所述底壳,所述第一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弹性件绕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且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一固定圈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舌组件包括第二锁舌、第二固定圈、第二安装件、第二弹性件及卡合片,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机械连接的第二铰接部和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锁舌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固定圈固定于所述底壳,所述第二移动杆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弹性件绕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且位于所述第二铰接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圈之间,所述卡合片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杆,且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卡合端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第三锁舌组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三锁舌组件可活动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离合套件配合,且与所述第三锁舌组件机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9894.4U CN210622524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锁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79894.4U CN210622524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锁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22524U true CN210622524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62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79894.4U Active CN210622524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一种锁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22524U (zh) |
-
2019
- 2019-06-12 CN CN201920879894.4U patent/CN2106225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19084B2 (en) | Lock assembly with modified structure | |
CN110374419B (zh) | 一种锁具 | |
KR100415001B1 (ko) | 모르티스 로크용 레버 핸들 제어기 | |
WO2006057989A2 (en) | Reach out lock with anti-activation mechanism | |
CN210622524U (zh) | 一种锁具 | |
KR200447937Y1 (ko) | 강제해정 방지수단이 마련된 내측 손잡이 | |
CN211776573U (zh) | 电子呆锁、电子锁装置用驱动系统及门或窗用电子锁装置 | |
CN115419328B (zh) | 智能锁及其应用方法 | |
KR101735752B1 (ko) | 개폐방향의 전환을 가능케 하는 디지털 도어락 | |
KR100463605B1 (ko) | 주택용 분전반 | |
CN215332038U (zh) | 智能面板锁 | |
CN211173587U (zh) |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 |
CN211714820U (zh) | 一种家用执手锁 | |
KR100706762B1 (ko) | 멀티볼트를 갖는 모티스 락 | |
CN210264228U (zh) | 一种手动离合装置 | |
CN217681088U (zh) | 具有防插功能的锁体 | |
CN212154436U (zh) | 锁具结构 | |
CN220167715U (zh) | 锁具以及锁合装置 | |
KR20000001421A (ko) | 도어록 장치 | |
CN218092504U (zh) | 一种兼容式锁具传动机构 | |
CN220184836U (zh) | 拉手式门锁 | |
CN212773837U (zh) | 一种锁舌驱动机构 | |
CN220133738U (zh) |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智能门锁 | |
CN212958084U (zh) | 一种单斜舌卫浴锁体 | |
CN216741036U (zh) | 模块化平面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15 factory building 2, No.1, Guangfeng (urba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village, Longxi,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 SHAN OLANG METAL PRODUCTS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