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3587U -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73587U
CN211173587U CN201921578621.2U CN201921578621U CN211173587U CN 211173587 U CN211173587 U CN 211173587U CN 201921578621 U CN201921578621 U CN 201921578621U CN 211173587 U CN211173587 U CN 21117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hasp
adaptor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86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鸿山
钱磊
陈钦文
周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786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7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7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73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扣闭锁锁具。该锁扣闭锁锁具包括:锁体(12)、锁扣组件和闭锁组件,锁扣组件与锁体(12)枢转连接,闭锁组件设于锁体(12)的锁腔(120)内,闭锁组件能够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闭锁组件包括锁芯(50)、转动件(40)和锁舌(30),锁芯(50)与转动件(40)驱动连接,可驱使转动件轴向转动,转动件(40)与锁舌(30)驱动连接,可驱使锁舌(30)从锁腔(120)中伸出或缩回,从锁腔(120)中伸出的锁舌(30)能够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背景技术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很多设备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对齐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不会发生安全事故,避免威胁人身及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操作部件,例如旋转把手、摇孔、操作面板等,采用闭锁的方式进行操作管控。
目前,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闭锁的方式是通过挂锁将特制的锁扣锁固在设备的操作部件处,防止误操作。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闭锁操作较为繁琐,易造成漏挂、误挂,影响操作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挂锁进行闭锁的方式,闭锁操作较为繁琐,易造成漏挂、误挂,影响操作管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锁扣闭锁锁具。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包括:锁体、锁扣组件和闭锁组件,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锁体枢转连接,所述闭锁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的锁腔内,所述闭锁组件能够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所述闭锁组件包括锁芯、转动件和锁舌,所述锁芯与所述转动件驱动连接,可驱使所述转动件轴向转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锁舌驱动连接,可驱使所述锁舌从所述锁腔中伸出或缩回,从所述锁腔中伸出的所述锁舌能够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可安装于设备,当需要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时,通过伸出锁腔的锁舌与锁扣组件的锁止连接,从而对锁扣组件进行卡止(即固定),进而使得锁扣组件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以避免对设备进行误操作。当需要解除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的遮蔽时,可将钥匙插入锁腔内的锁芯,转动钥匙即可通过锁芯驱使转动件轴向转动,从而驱使锁舌缩回锁腔,使得锁舌与锁扣组件脱离配合,此时可转动锁扣组件解除其对设备的操作部件的遮蔽。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时,需要将锁扣挂在能够遮蔽操作部件的位置,然后通过挂锁将锁扣固定连接于设备上。当需要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解除遮蔽时,需要对挂锁进行解锁,然后依次取下挂锁和锁扣。因此,操作比较繁琐,且需要对操作部件进行遮蔽时挂锁、锁扣与设备是相互分离的,容易遗失或误拿而造成漏挂、误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闭锁和解锁即可实现锁扣组件对操作部件的遮蔽和解除遮蔽,操作简单、快捷,且解锁过程中不需要从设备上拆下锁扣闭锁锁具或锁扣组件,有效避免了漏挂、误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具有导向面的传动部,所述导向面沿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具有高度差,所述锁舌抵接于所述导向面,所述锁舌在沿所述导向面滑动的过程中具有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闭锁位置的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腔可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包括解锁面、闭锁面及连接所述闭锁面和所述解锁面的过渡面;所述闭锁面与所述解锁面在所述所述转动件的转动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和角度差;
当所述锁舌沿所述导向面滑动至所述闭锁面时,所述锁舌移动至所述闭锁位置;当所述锁舌沿所述导向面滑动至所述解锁面时,所述锁舌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的尾部设置有收容于所述锁腔内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使得所述锁舌具有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闭锁位置运动的驱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与所述锁体枢转连接的转接件,以及与所述转接件可拆装连接的锁扣,所述转接件根部具有卡止部;
所述转接件在相对所述锁体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所述锁扣处于遮蔽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卡止部能够与伸出所述锁腔的所述锁舌锁止连接;当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卡止部与伸出所述锁腔的所述锁舌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具有可与所述卡止部配合的卡止配合部;所述卡止配合部具有倾斜的导向斜面;
当所述转接件带动所述锁扣向所述遮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转接件可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且挤压所述卡止配合部,使得所述锁舌向缩回所述锁腔的方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还具有第一止挡面及第二止挡面;
所述转接件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止挡面和所述第二止挡面之间构成的夹角区间内转动;
当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止挡面相抵配合;当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止挡面相抵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抵接面;当所述锁扣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转接件相抵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一止挡面相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枢转轴及第二弹性件,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枢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锁体;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枢转轴,用于提供使所述转接件绕所述枢转轴带动所述锁扣由所述遮蔽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转动的预紧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扣闭锁锁具还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锁扣闭锁锁具的紧固件,位于与所述锁舌锁止连接位置的所述锁扣组件遮挡所述紧固件,用于防止拆卸所述紧固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锁扣闭锁锁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锁扣闭锁锁具的锁扣处于遮蔽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锁扣闭锁锁具在解锁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锁扣闭锁锁具的锁扣处于避让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锁扣闭锁锁具的锁舌与转动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锁扣闭锁锁具,整体安装于设备上,并通过该锁扣闭锁锁具的解锁和闭锁状态来控制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的遮蔽和避让。也就是说,当锁扣闭锁锁具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扣组件可由遮蔽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此时能够操作操作部件以实现对设备的操作。当锁扣闭锁锁具处于闭锁状态时,锁扣组件可由避让位置移动至遮蔽位置并锁止于该遮蔽位置,使得锁扣组件遮蔽操作部件,防止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操作部件可为旋转把手、摇孔、操作面板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锁扣闭锁锁具包括锁体12、锁扣组件和闭锁组件。锁体12具有锁腔120。锁扣组件与锁体12枢转连接。闭锁组件设于锁体12的锁腔120内。闭锁组件能够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闭锁组件包括锁芯50、转动件40和锁舌30。锁芯50与转动件40驱动连接,可驱使转动件40轴向转动。转动件40与锁舌30驱动连接,可驱使锁舌30从锁腔120中伸出或缩回。从锁腔120中伸出的锁舌30能够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上述锁扣闭锁锁具,通过伸出锁腔120的锁舌30与锁扣组件的锁止连接,从而对锁扣组件进行卡止(即固定),进而使得锁扣组件处于遮蔽位置,对设备上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以避免对设备进行误操作。解锁时,将钥匙插入锁腔120内的锁芯50,转动钥匙可通过锁芯50驱使转动件40轴向转动,从而驱使锁舌30缩回锁腔120,使得锁舌30与锁扣组件脱离配合,此时锁扣组件可从遮蔽位置转动至避让位置,即实现解锁。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闭锁和解锁即可实现锁扣组件对操作部件的遮蔽和解除遮蔽,操作简单、快捷,且解锁过程中不需要从设备上拆下锁扣闭锁锁具或锁扣组件,有效避免了漏挂、误挂。
具体到实施例中,该锁体12具有供钥匙插入锁芯50的锁孔。锁芯50与转动件40传动连接,以使锁芯50与转动件40可同步转动。在解锁时,将钥匙插入锁芯50内,并与锁芯50配合,然后转动钥匙,从而带动锁芯50和转动件40同步转动,进而驱动锁舌30缩回至锁腔120中,从而使得锁舌30与锁扣组件脱离配合,即实现解锁。
进一步地,锁芯50与转动件40的传动连接采用固定连接或可拆卸的方式均可,只要能够实现锁芯50与转动件40同步转动即可。例如,焊接、卡接、螺纹紧固件紧固连接、异形孔和轴的配合连接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闭锁组件还包括无线码片60。无线码片60固定设置于锁体12的锁腔120内,且套设在锁芯50上。钥匙可为电脑钥匙。电脑钥匙由锁孔插入锁芯50后,电脑钥匙读取并识别无线码片60的身份信息,当身份验证通过时,旋转电脑钥匙可带动锁芯50同步转动;当身份验证失败时,锁芯50不能转动,即此时不能旋转电脑钥匙,无法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码片60、锁芯50和电脑钥匙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装配属于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动件40包括传动部42,传动部42具有导向面420。该导向面420沿转动件40的转动方向具有高度差。锁舌30抵接于该导向面420。在转动件40轴向转动中,驱使锁舌30沿导向面420滑动的过程中,锁舌30具有闭锁位置(见图2)和解锁位置(见图4),在闭锁位置的锁舌30伸出锁腔120且可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如此,通过导向面420与锁舌30的抵接,从而实现锁舌30在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使得锁舌30与锁扣组件锁止连接或分离。
请一并参见图7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导向面420包括解锁面4201、闭锁面4202及连接该解锁面4201和闭锁面4202的过渡面4203。闭锁面4202与解锁面4201在转动件40的转动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和角度差。当锁舌30沿导向面420滑动至闭锁面4202时,锁舌30移动至闭锁位置。当锁舌30沿导向面420滑动至解锁面4201时,锁舌30移动至解锁位置。如此,正是由于上述高度差和角度差的存在,使得锁舌30沿导向面420由闭锁面4202滑动至解锁面4201或由解锁面4201滑动至闭锁面4202时将转动件40的轴向转动运动转化为锁舌30在解锁位置和闭锁位置之间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锁腔120的内壁绕转动件40的转动轴线凸设有两个阻挡部123,转动件40的传动部42至少部分在该两个阻挡部123之间构成的夹角区域内转动。也就是说,当锁舌30与闭锁面4202抵接时,传动部42与其中一个阻挡部123相抵配合;当锁舌30与解锁面4201抵接时,传动部42与其中另一个阻挡部123相抵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锁舌30沿导向面420滑动更加顺畅,使得解锁和回复过程更加顺畅、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闭锁面4202和解锁面4201与过渡面4203光滑过渡。
具体到实施例中,闭锁组件还包括收容于锁腔120内的第一弹性件33,第一弹性件33设置于锁舌30的尾部,以使第一弹性件33的两端抵接于锁舌30与锁体12之间,用于提供使得锁舌30具有由解锁位置向闭锁位置运动的驱动力。
如此,解锁时,转动电脑钥匙,带动锁芯50和转动件40同步转动,从而使得锁舌30在导向面420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由闭锁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即缩回锁体12的锁腔120内,从而与锁扣组件分离,使得锁扣组件可由遮蔽位置运动至避让位置,实现解锁。解锁后反转电脑钥匙,依次带动锁芯50、转动件40反向转动,锁舌30沿导向面420反向滑动,并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由解锁位置回复至闭锁位置,即锁舌30伸出锁体12的锁腔120,也就是说此时锁芯50、转动件40、锁舌30及第一弹性件33均回复至初始状态(解锁前的状态)。可选地,第一弹性件33可为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扣组件包括与锁体12枢转连接的转接件20、以及与转接件20可拆卸连接的锁扣100,锁扣100用于遮蔽设备的操作部件,以避免对该操作部件误操作。转接件20的根部具有卡止部22。
转接件20在相对锁体12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见图2或图4)和避让位置(见图6)。当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卡止部22能够与伸出锁腔120的锁舌30锁止连接,此时锁扣100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防止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当锁扣100处于避让位置时,卡止部22与伸出锁腔120的锁舌分离,此时锁扣100未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使得可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
可选地,转动件40的转动轴线与锁舌30的移动方向相平行。转接件20的转动轴线与锁舌3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如此,有利于在转接件20的转动过程中,实现转接件20的卡止部22与锁舌30相互锁止连接或分离。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件4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锁舌30沿竖直方向移动,转接件20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纸面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不同的设备,可更换不同的锁扣100,以配合不同类型的操作部件。因此锁扣闭锁锁具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设备,实用性强。并且,至于锁扣100的形状及尺寸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起到遮蔽的效果即可。
具体到实施例中,锁舌20具有可与卡止部22相配合的卡止配合部32。卡止配合部32具有倾斜的导向斜面320。当转接件20带动锁扣100向遮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转接件20可沿导向斜面320滑动并挤压卡止配合部32,使得锁舌30向缩回锁腔120的方向移动(即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向解锁位置移动)。当转接件20带动锁扣100转动至闭锁位置时,锁舌30回复至闭锁位置(即在第一弹性件3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伸出锁腔120),从而锁舌30的卡止配合部32与转接件20的卡止部22相配合,实现闭锁。可选地,卡止部22可为插口。卡止配合部32可为插舌。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斜面320的作用在于使得在转接件20带动锁扣100向遮蔽位置转动而与该导向斜面320抵接的作用力具有由锁舌30的闭锁位置指向解锁位置的分力,该分力使得卡止部22由闭锁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以保证转接件20可带动锁扣100转动至遮蔽位置。
可选地,导向斜面320可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斜面320并不仅限于为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该导向斜面320也可为弧面,只要在转接件20带动锁扣100向遮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转接件20能够沿该导向斜面320滑动而挤压卡止配合部32向解锁位置移动,以便转接件20能够带动锁扣100转动至遮蔽位置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锁体12具有第一止挡面121和第二止挡面122。转接件20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止挡面121和第二止挡面122之间构成的夹角区间内转动。当转接件20与第一止挡面121接触止挡时,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即锁扣100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当转接件20与第二止挡面122接触止挡时,锁扣处于避让位置,即锁扣100未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
具体到实施例中,锁体12具有与第一止挡面121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抵接面124。当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第一抵接面124与转接件20相抵配合。优选地,第一抵接面124与第一止挡面121相垂直。如此,第一抵接面124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转接件20的止挡,防止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转接件20继续带动锁扣100转动或晃动,有利于提高闭锁时的稳定性。
具体到实施例中,锁体12还具有与第一止挡面121相平行的第二抵接面126。当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第二抵接面126与转接件20相抵配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转接件20的止挡,防止转接件20继续带动锁扣100转动或晃动,有利于提高闭锁时的稳定性。
具体到实施例中,锁扣组件还包括枢转轴21及第二弹性件23。转接件20通过该枢转轴21枢转连接于锁体12,即转接件20可绕该枢转轴21转动。第二弹性件23设置于枢转轴21,用于提供使转接件20绕枢转轴21带动锁扣100由遮蔽位置向避让位置转动的预紧力。
如此,解锁时,转动电脑钥匙使得锁芯50和转动件40同步转动,锁舌30在导向面420的作用下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由闭锁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使得卡止配合部32与卡止部22分离。此时,转接件20在第二弹性件23的弹力作用下绕枢转轴21带动锁扣100向避让位置转动,即实现解锁。
需要闭锁时,只需通过外力克服第二弹性件23的弹力扳动锁扣100由避让位置向遮蔽位置转动,直到达到遮蔽位置,锁舌30的卡止配合部32与转接件20的卡止部22锁止连接,即完成了闭锁操作。
可选地,第二弹性件23可为扭簧。该扭簧套设于枢转轴21,扭簧的一个力臂固定于转接件20,另一个力臂固定于锁体12。如此,通过扭簧实现在解锁时转接件20可自动带动锁扣100转动至避让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扣闭锁锁具还包括紧固件25,锁体12通过该紧固件25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设备上,以使锁扣100可对设备的操作部件进行遮蔽,防止误操作。可选地,该紧固件25可为螺纹紧固件25,例如,螺钉、螺栓等,在此不作限定。
当锁扣组件位于与锁舌30锁止连接的位置时,锁扣组件对紧固件25进行遮挡,用于防止拆卸该紧固件。如此,如需要对锁扣闭锁锁具进行拆卸,必须对锁扣闭锁锁具进行解锁,使得锁扣组件处于不与锁舌卡止连接的位置时才能对紧固件25进行拆卸,从而避免了对锁扣闭锁锁具进行的误拆卸。
具体到实施例中,当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该转接件20遮挡紧固件25,以防止拆卸该紧固件25,即防止拆下锁扣闭锁锁具。也就是说,当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时,由于转接件20的遮挡,占用了卸下该紧固件25的操作空间,无法对紧固件25进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锁扣闭锁锁具还包括底板14。底板14固定连接于锁体12,以使锁体12与底板14围合形成上述锁腔120。锁孔和供锁舌30穿出锁腔120的开口均开设于锁体12。可选地,锁体12与底板14可通过螺纹紧固件25固定安装,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安装,在此不作限定。
请一并参加图2至图6所示,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的解锁、复位及闭锁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解锁过程:操作人员将电脑钥匙插入锁芯50,使得电脑钥匙读取并识别无线码片60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旋转电脑钥匙可带动锁芯50和转动件40转动,从而锁舌30由导向面420的闭锁面4202滑动至导向面420的解锁面4201。由于闭锁面4202与解锁面4201在转动件转动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和角度差,从而使得锁舌30由闭锁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锁舌30的卡止配合部32与转接件20的卡止部22分离。此时,转接件20在第二弹性件23的作用下带动锁扣100由遮蔽位置绕枢转轴21转动至避让位置,从而实现了解锁。
复位过程:完成解锁后,反向转动电脑钥匙,从而带动锁芯50和转动件40反向转动,进而使得锁舌30在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由解锁位置向闭锁位置移动。
闭锁过程:操作人员扳动锁扣100,使得锁扣100由避让位置向遮蔽位置转动。同时由于卡止配合部32具有导向斜面320,使得转接件20抵接于该导向斜面320时,可产生作用于锁舌30且由闭锁位置指向解锁位置的挤压分力,使得锁舌30由闭锁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以避免对转接件20的转动进行阻挡,保证转接件20可转动至可与锁舌30锁止连接的位置。当锁扣100转动至遮蔽位置,锁舌30在第一弹性件33回复的作用下回复至闭锁位置,使得锁舌30的卡止配合部32与转接件20的卡止部22锁止连接,从而实现闭锁。
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闭锁锁具结构简单,闭锁和解锁操作简单、快捷,且解锁过程中不需要从设备上拆下锁扣闭锁锁具或锁扣组件,有效避免了漏挂、误挂。闭锁时不需要使用电脑钥匙,直接扳动锁扣至遮蔽位置即可实现闭锁,操作方便。只有在解锁状态下,才能对锁扣闭锁锁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安全性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2)、锁扣组件和闭锁组件,所述锁扣组件与所述锁体(12)枢转连接,所述闭锁组件设于所述锁体(12)的锁腔(120)内,所述闭锁组件能够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所述闭锁组件包括锁芯(50)、转动件(40)和锁舌(30),所述锁芯(50)与所述转动件(40)驱动连接,可驱使所述转动件轴向转动,所述转动件(40)与所述锁舌(30)驱动连接,可驱使所述锁舌(30)从所述锁腔(120)中伸出或缩回,从所述锁腔(120)中伸出的所述锁舌(30)能够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0)包括具有导向面(420)的传动部(42),所述导向面(420)沿所述转动件(40)的转动方向具有高度差,所述锁舌(30)抵接于所述导向面(420),所述锁舌(30)在沿所述导向面(420)滑动的过程中具有闭锁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闭锁位置的所述锁舌(30)伸出所述锁腔(120)可与所述锁扣组件锁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420)包括解锁面(4201)、闭锁面(4202)及连接所述闭锁面(4202)和所述解锁面(4201)的过渡面(4203);所述闭锁面(4202)与所述解锁面(4201)在所述转动件(40)的转动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和角度差;
当所述锁舌(30)沿所述导向面(420)滑动至所述闭锁面(4202)时,所述锁舌(30)移动至所述闭锁位置;当所述锁舌(30)沿所述导向面(420)滑动至所述解锁面(4201)时,所述锁舌(30)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0)的尾部设置有收容于所述锁腔(120)内的第一弹性件(33),所述第一弹性件(33)用于提供使得所述锁舌(30)具有由所述解锁位置向所述闭锁位置运动的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与所述锁体(12)枢转连接的转接件(20),以及与所述转接件(20)可拆装连接的锁扣(100),所述转接件(20)根部具有卡止部(22);
所述转接件(20)在相对所述锁体(12)转动的过程中可带动所述锁扣(100)处于遮蔽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锁扣(100)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卡止部(22)能够与伸出所述锁腔(120)的所述锁舌(30)锁止连接;当所述锁扣(100)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卡止部(22)与伸出所述锁腔(120)的所述锁舌(30)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30)具有可与所述卡止部(22)配合的卡止配合部(32);所述卡止配合部(32)具有倾斜的导向斜面(320);
当所述转接件(20)带动所述锁扣(100)向所述遮蔽位置转动的过程中,所述转接件(20)可沿所述导向斜面(320)滑动且挤压所述卡止配合部(32),使得所述锁舌(30)向缩回所述锁腔(120)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2)还具有第一止挡面(121)及第二止挡面(122);
所述转接件(20)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止挡面(121)和所述第二止挡面(122)之间构成的夹角区间内转动;
当所述锁扣(100)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转接件(20)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21)相抵配合;当所述锁扣(100)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转接件(20)与所述第二止挡面(122)相抵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2)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21)呈角度设置的第一抵接面(124);当所述锁扣(100) 处于所述遮蔽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面(124)与所述转接件(20)相抵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121)与所述第一止挡面(121)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枢转轴(21)及第二弹性件(23),所述转接件(20)通过所述枢转轴(21)枢转连接于所述锁体(12);所述第二弹性件(23)设置于所述枢转轴(21),用于提供使所述转接件(20)绕所述枢转轴(21)带动所述锁扣(100)由所述遮蔽位置向所述避让位置转动的预紧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锁扣闭锁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闭锁锁具还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所述锁扣闭锁锁具的紧固件(25),位于与所述锁舌(30)锁止连接位置的所述锁扣组件遮挡所述紧固件(25),用于防止拆卸所述紧固件(25)。
CN201921578621.2U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Active CN21117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8621.2U CN2111735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8621.2U CN2111735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73587U true CN21117358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28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8621.2U Active CN211173587U (zh) 2019-09-20 2019-09-20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73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982A (zh) * 2019-09-20 2019-12-0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8982A (zh) * 2019-09-20 2019-12-0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679B (zh) 电子锁具及电子锁具的紧急解锁方法
US5878606A (en) Door lock for swinging door
US8567830B2 (en) Auto cam lock
US8915105B2 (en) Latch assembly
CN211173587U (zh) 一种锁扣闭锁锁具
CN101545330B (zh) 防暴力开启的保险箱用手柄机构
GB2587864A (en) An intelligent lock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209429716U (zh) 一种安全智能门锁
CN113167081A (zh) 锁组件
CN213627293U (zh) 一种防止撬动的防盗门
CN111946167B (zh) 一种自弹触发锁体机构及锁具
CN210563891U (zh) 开关柜地刀孔锁具
CN108798267B (zh) 一种防盗锁和与之相匹配的钥匙
CN215332038U (zh) 智能面板锁
CN201391119Y (zh) 防强制转动的手柄机构
KR200288731Y1 (ko) 현관용 도어록의 상자앗세이
JP4231595B2 (ja) 施錠装置
CN211229837U (zh) 保险锁舌的伸出与回位机构
KR101719956B1 (ko) 도어락용 모티스
CN217158029U (zh) 具有联锁功能的环网柜
CN214848442U (zh) 一种断路器锁定机构及断路器
CN111911000B (zh) 一种锁具
CN220869086U (zh) 一种安全门扣锁
CN217269394U (zh) 一种内外可以开启的玻璃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