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9866U -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9866U
CN210609866U CN201921510604.5U CN201921510604U CN210609866U CN 210609866 U CN210609866 U CN 210609866U CN 201921510604 U CN201921510604 U CN 201921510604U CN 210609866 U CN210609866 U CN 210609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power battery
fpc
soft
pc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06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家洪
贺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ixiang Insulati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Guixiang Insul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Guixiang Insula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Guixiang Insul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06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9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9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9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包括PCB板和FPC;该PCB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该FPC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该第三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有镍片;借此,其实现了软板与硬板的结合,可防止电池与外界产生相对位移时出现破裂、拉断等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电路结构通常单独采用PCB板或FPC,PCB板为硬性电路板,FPC为柔性电路板;新能源动力电池单独采用PCB板的电路结构不具备柔性、弹性的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移时容易出现破裂的现象,而单独采用FPC板的电路结构不具备PCB板的性能,单独采用PCB板或FPC使得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电路结构设计较不合理。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实现了软板与硬板的结合,可防止电池与外界产生相对位移时出现破裂、拉断等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包括PCB板和FPC;
该PCB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该FPC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该第三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有镍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焊盘部、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焊盘部、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焊盘部、第二焊盘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通过SMT贴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连接端间距布置于PCB板的左右两侧;相应地,所述FPC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FPC的第二连接端与相应的第一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镍片包括主体部及一体连接于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镀锡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镍片整体呈“凸”字形结构或“一”字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凸框,所述凸框自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向外凸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PCB板与FPC的结合设计,使其实现了软板与硬板的结合,且由于FPC为柔性线路板,并结合镍片的设置,可防止电池与外界产生相对位移时出现破裂、拉断等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将PCB板、FPC通过SMT贴合连接的方式,使PCB板与FPC实现了一体式结构,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镍片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镍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镍片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镍片的剥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PCB板 11、第一连接端
20、FPC 21、第二连接端
22、第三连接端 30、镍片
31、主体部 311、第一侧面
312、第二侧面 313、镀锡面
32、连接部 33、凸框
34、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1至图3主要显示了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图4至图5主要显示了实施例二的具体结构。
所述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包括PCB板10和FPC20;该PCB板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1,该FPC20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21、第三连接端22,该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21通过SMT贴片连接,该第三连接端22通过SMT贴片连接有镍片30。借此,通过PCB板10与FPC20的结合设计,使其实现了软板与硬板的结合,由于FPC20为柔性线路板,并结合镍片30的设置,可防止电池与外界产生相对位移时出现破裂、拉断等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且,将PCB板10、FPC20通过SMT贴合连接的方式,使PCB板10与FPC20实现了一体式结构,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端11包括第一焊盘部、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二连接端21包括第二焊盘部、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焊盘部、第二焊盘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通过SMT贴合连接。借此,通过将第一连接端11、第二连接端21采用焊接和SMT贴片连接的结合,使得PCB板10与FPC20的连接更加稳固。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1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连接端11间距布置于PCB板10的左右两侧;相应地,所述FPC20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FPC20的第二连接端21与相应的第一连接端11通过SMT贴片连接。
所述镍片30包括主体部31及一体连接于主体部31的连接部32;所述主体部31具有第一侧面311、第二侧面312,所述第二侧面312上设置有镀锡面313。
所述镍片30于两种不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于实施例一中,所述镍片30整体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第一侧面311上设置有凸框33,所述凸框33自主体部31的第一侧面311向外凸设,通过凸框33的设置,可提高镍片30贴合与FPC20上的连接稳固性;于实施例二中,所述镍片30整体呈“一”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一侧面311上不设置凸框,所述主体部31上还设置有贯通第一侧面311、第二侧面312的贯通孔34。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生产需求,采用两种不同实施例的镍片,当然,所述镍片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结构,只需满足镍片充当电极以与外界电性连接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PCB板与FPC的结合设计,使其实现了软板与硬板的结合,且由于FPC为柔性线路板,并结合镍片的设置,可防止电池与外界产生相对位移时出现破裂、拉断等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将PCB板、FPC通过SMT贴合连接的方式,使PCB板与FPC实现了一体式结构,简化了组装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和FPC;
该PCB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端,该FPC的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该第三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有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焊盘部、第一贴合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焊盘部、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焊盘部、第二焊盘部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通过SMT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一连接端间距布置于PCB板的左右两侧;相应地,所述FPC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FPC的第二连接端与相应的第一连接端通过SMT贴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包括主体部及一体连接于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镀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整体呈“凸”字形结构或“一”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凸框,所述凸框自主体部的第一侧面向外凸设。
CN201921510604.5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Active CN210609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0604.5U CN210609866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0604.5U CN210609866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9866U true CN210609866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0604.5U Active CN210609866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9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9866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软硬结合采集板
CN205488683U (zh) 加强型弹片结构
CN201178192Y (zh) 免焊式直插印制板连接器插座
CN214013120U (zh) 一种电池极柱、连接片、连接结构以及电池和电池组
CN212725677U (zh) 一种弹性接触导电结构
CN205319382U (zh) 一种电连接片
CN105390797B (zh) 一种手机天线弹片、天线与主板连接结构及手机
CN212380526U (zh) 柔性电路板、模组以及动力电池包
CN202649267U (zh) 电能表
CN216389799U (zh) 大电流多鱼眼连接端子
CN201556550U (zh) 一种开关
CN207217798U (zh) 一种导电连接件
CN211879034U (zh) 光伏逆变器高稳定性低噪音软连接件
CN213638348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组一体式fpc信号采集线束板
CN218677672U (zh) 一种车载充电器弹片固定结构
CN217208978U (zh) 一种led模组的背部焊接结构
CN220493215U (zh) 带有柔性连接结构的柔性线路板以及电池模组
CN214673045U (zh) 一种btb座子固定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2967719U (zh) 适用于叠瓦电池的背极镂空图形结构
CN217114879U (zh) 一种电池模组薄膜采集电路结构
CN214542555U (zh) 一种弹性接地结构
CN209544506U (zh) 一种整体式焊接汇流排
CN218602727U (zh) 大辐射面积蓝牙耳机天线
CN217588652U (zh) 一种变压器接电用软连接结构
CN214586309U (zh) 液晶模组ctp-fpc防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