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2385U -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2385U
CN210602385U CN201921188457.4U CN201921188457U CN210602385U CN 210602385 U CN210602385 U CN 210602385U CN 201921188457 U CN201921188457 U CN 201921188457U CN 210602385 U CN210602385 U CN 210602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cooling
integrated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84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ake Gas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ake Ga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ake Gas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ake Gas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884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2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2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2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包括有集成式底座,集成式底座上分布有若干抬升支撑组件,抬升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输送管道组,输送管组设置有互为独立的水泵出口管路与水泵进口管路,水泵出口管路上连接有出水控制泵与出水口组件,水泵进口管路上连接有入水控制泵与进水口组件,输送管组还包括有水冷处理装置,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进口连接有水泵出口管路,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出口连接有水泵进口管路。由此,采用集成式的设计,实现输送管道组与集成式底座的结合,可以根据后续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厂内安装调配,可直接运输至使用地,免去了现场二次安装与调试,提高了现场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加油站来说,其采用的大型管路系统较为复杂,如果直接采用接地安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采用抬升安装,怎么因为管路走线复杂,导致承载的基础出现或多或少的水平倾斜,影响最终的安装效果。同时,抬升高度有限,无法根据实际布局需要来提供合适的高度。并且,对于位于外围,尤其是底部外围的管道,缺少必要的保护机制,容易造成外部冲撞,影响使用寿命和安全。
同时,对于厂区中的大型设备来看,为了实现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往往需要采用冷却设备参与运转。目前,水冷设备较为常用。但是,对于不同的设备,都需要进行繁杂的现场装配、调试,实施效率低下,缺乏集成式的实施构造。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包括有集成式底座,其中:所述集成式底座上分布有若干抬升支撑组件,所述抬升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输送管道组,所述输送管道组设置有互为独立的水泵出口管路与水泵进口管路,所述水泵出口管路上连接有出水控制泵与出水口组件,所述水泵进口管路上连接有入水控制泵与进水口组件,所述输送管道组还包括有水冷处理装置,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进口连接有水泵出口管路,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出口连接有水泵进口管路。
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集成式底座包括有底座框体,所述底座框体内设置有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呈井字形网格分布。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底座框体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抬高支架,所述抬高支架为工字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抬升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集成式底座相连,所述承载板上垂直设置有承载立柱,所述承载立柱上安装有管路定位扣。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水泵出口管路与水泵进口管路均包括有管路本体,所述管路本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管路本体上还连接有流量计。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出水口组件包括有出水控制阀,所述出水控制阀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进水口组件包括有自动控制阀,所述自动控制阀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自动控制阀包括有阀本体,所述阀本体上安装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上安装有远程通讯模块,所述远程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或是为5G通讯模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水冷处理装置包括有水冷主机本体,所述水冷主机本体上设置有水冷进口与水冷出口,所述水冷主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中,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进口上安装有泄压阀。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集成式的设计,实现输送管道组与集成式底座的结合,可以根据后续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厂内安装调配,可直接运输至使用地,免去了现场二次安装与调试,提高了现场安装效率。
2、采用出水控制泵、入水控制泵的双控设计,保证水冷的长时间持续稳定工作,不会在局部出现流量失控。
3、配有抬升支撑组件,可以对整个输送管道组实现必要的支撑,满足各种立体管路走线需要。
4、采用流量调节阀、自动控制阀的多阀控制,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水冷流量调配需要。
5、整体构造简单,可以针对不同的厂区需要来实现管路布局微调,适应性好,可以满足多数厂区的设备水冷需要。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集成式底座 2输送管道组
3水泵出口管路 4水泵进口管路
5出水控制泵 6入水控制泵
7水冷处理装置 8承载支架
9抬高支架 10承载板
11承载立柱 12流量调节阀
13流量计 14出水控制阀
15堵头组件 16自动控制阀
17电控组件 18远程通讯模块
19水冷进口 20水冷出口
21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包括有集成式底座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集成式底座1上分布有若干抬升支撑组件,抬升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输送管道组2,便于实现水冷介质的导通。同时,考虑到流量的控制,实现必要的水流导向控制,输送管道组设置有互为独立的水泵出口管路3与水泵进口管路4。并且,水泵出口管路3上连接有出水控制泵5与出水口组件,水泵进口管路4上连接有入水控制泵6与进水口组件。这样,可以实现稳定的双泵双控管理,实现有效的流速调控,配合这个水冷系统的稳定工作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来看,为了满足稳定的水冷效果,在输送管道组还包括有水冷处理装置7。再者,考虑到目前厂区常规的水冷光路布局实现便捷化的对接,水冷处理装置7的水冷进口19连接有水泵出口管路3,水冷处理装置7的水冷出口20连接有水泵进口管路4。这样,一旦本系统安放到位,就可以与已预设的管路实现对接,缩短安装调试时间。再者,为了在出现异常压力情况下及时进行泄压,保证使用安全,提高使用寿命,在水冷处理装置7的水冷进口19上安装有泄压阀21。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实现便捷化的搬运,实现整个水冷系统的集成化布局,集成式底座1包括有底座框体,底座框体内设置有承载支架8,承载支架8呈井字形网格分布。这样,能够满足整个系统所需要的管路都集成安装在集成式底座1上,不用进行现场的二次装配,保证了这个管路系统的密闭性与一体性。同时,针对不同厂区内已预设的管路走向和高度,为了满足集成式底座1在某些特殊应用环境下可能出现高度过低,需要进行垫高的需要。可在底座框体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抬高支架9,抬高支架9为工字钢。这样,可以实现整体的高度抬升。
进一步来看,由于输送管道组2为了贴合集成式底座1的布局范围,往往会采用不同水平的分布,为了避免单段的管道受到自重以及后续入水后的质量影响而出现歪斜,可以进行有效的抬升支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抬升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10。具体来说,承载板10与集成式底座1相连,承载板10上垂直设置有承载立柱11,承载立柱11上安装有管路定位扣。这样,能够提供必要的辅助支持。
结合实际使用来看,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泵出口管路3与水泵进口管路4 均包括有管路本体,管路本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12,管路本体上还连接有流量计13。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转动流量调节阀12,实现必要的流量调节。并且,依托于流量计13的存在,便于实现更为精确的控制,且便于日常维护前进用户知晓当前系统总体的参数状态。
再进一步来看,为了便于运输与后续衔接装配,出水口组件包括有出水控制阀14,出水控制阀14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15。进水口组件包括有自动控制阀16,自动控制阀16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15。这样,在搬运到位后,取下堵头组件15即可与现有的预设管路实现对接。在此期间,若存在装配间隙或是高度差,可以对抬高支架9的型号进行调整,确保顺利对接。若还是无法解决间隙,怎么可以安装辅助衔接管道。但是,通常进水口组件、出水口组件都会根据后续安装的管路布局进行预先调整,基本不会出现间隙问题。
同时,考虑到后续的自动化控制需要,采用的自动控制阀16包括有阀本体,在阀本体上安装有电控组件17。这样,可以根据预设程序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并且,为了满足远程监控,实现必要的实时调控,还可在电控组件17上安装有远程通讯模块18。具体来说,远程通讯模块18为WIFI通讯模块,或是为5G 通讯模块。这样,可以实现稳定的远程数据传输,满足异地控制或是后台集中管理的需要。
结合实际实施来看,水冷处理装置7包括有水冷主机本体,水冷主机本体上设置有水冷进口19与水冷出口20,水冷主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这样,便于实现长时间的运转。同时,水冷处理装置7可以选用目前市面上所常规的市售产品(比如特域、创尔沃等品牌旗下产品),根据系统的不同选用对应功率即可,便于实施,避免重复研发。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采用集成式的设计,实现输送管道组与集成式底座的结合,可以根据后续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厂内安装调配,可直接运输至使用地,免去了现场二次安装与调试,提高了现场安装效率。
2、采用出水控制泵、入水控制泵的双控设计,保证水冷的长时间持续稳定工作,不会在局部出现流量失控。
3、配有抬升支撑组件,可以对整个输送管道组实现必要的支撑,满足各种立体管路走线需要。
4、采用流量调节阀、自动控制阀的多阀控制,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水冷流量调配需要。
5、整体构造简单,可以针对不同的厂区需要来实现管路布局微调,适应性好,可以满足多数厂区的设备水冷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包括有集成式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底座上分布有若干抬升支撑组件,所述抬升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输送管道组,所述输送管道组设置有互为独立的水泵出口管路与水泵进口管路,所述水泵出口管路上连接有出水控制泵与出水口组件,所述水泵进口管路上连接有入水控制泵与进水口组件,所述输送管道组还包括有水冷处理装置,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进口连接有水泵出口管路,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出口连接有水泵进口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底座包括有底座框体,所述底座框体内设置有承载支架,所述承载支架呈井字形网格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体底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抬高支架,所述抬高支架为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集成式底座相连,所述承载板上垂直设置有承载立柱,所述承载立柱上安装有管路定位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出口管路与水泵进口管路均包括有管路本体,所述管路本体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管路本体上还连接有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组件包括有出水控制阀,所述出水控制阀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组件包括有自动控制阀,所述自动控制阀的末端安装有堵头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阀包括有阀本体,所述阀本体上安装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上安装有远程通讯模块,所述远程通讯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或是为5G通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处理装置包括有水冷主机本体,所述水冷主机本体上设置有水冷进口与水冷出口,所述水冷主机本体的一侧安装有循环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处理装置的水冷进口上安装有泄压阀。
CN201921188457.4U 2019-07-26 2019-07-26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Active CN210602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457.4U CN210602385U (zh) 2019-07-26 2019-07-26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457.4U CN210602385U (zh) 2019-07-26 2019-07-26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2385U true CN210602385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4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8457.4U Active CN210602385U (zh) 2019-07-26 2019-07-26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2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2560A (zh) 散热方法、散热装置、和机柜
CN210602385U (zh) 集成式双控水冷系统
CN204498526U (zh) 模块化预制式数据中心及其基座
CN201386575Y (zh) 用于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油箱模块装置
CN204573523U (zh) 高位膨胀缓冲水箱升降装置
CN208654608U (zh) 一种长距离管道输调水系统自动控制监控系统
CN209763212U (zh) 分布式热网储能稳压系统
CN204029906U (zh) 车载储能设备电池组固定结构
CN201195017Y (zh) 一体结构变电站消防系统
CN210485884U (zh) 一种整体式热交换模块机组
CN208294551U (zh) 一种用于煤矿安全通风的切换装置
CN203052208U (zh) 一种多储罐对多泵的输送装置
CN215735404U (zh) 一种透平膨胀机仪电控操作平台
CN220081848U (zh) 一种全封闭式静压油站
CN112461296A (zh) 一种带光纤监测的换热机组及其监测方法
CN212959366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高炉液压系统
CN215447557U (zh) 大型模块化设计的换热机组
CN211981908U (zh) 高位水池水位流量监测系统
CN215582005U (zh) 一种专用于管廊的综合信息控制器
CN217966745U (zh) 狭窄空间多路加湿管固定装置
CN220869562U (zh) 冷却系统
CN204162600U (zh) 光纤预制棒玻璃化石墨炉用冷却水装置
CN205198986U (zh) 用于异黄酮生产线的冷却系统
CN214331716U (zh) 一种供热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2378599U (zh) 一种封闭式冷却塔用方便固定的填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