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8572U -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8572U
CN212618572U CN202020807360.3U CN202020807360U CN212618572U CN 212618572 U CN212618572 U CN 212618572U CN 202020807360 U CN202020807360 U CN 202020807360U CN 212618572 U CN212618572 U CN 212618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water
water replenishing
source heat
ai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073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bet Dingc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Dingc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Dingc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Dingca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073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8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8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8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2Hot 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包括底座、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均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出口通过给水管路连接末端给水预留接口,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入口通过回水管路连接末端回水预留接口,循环泵安装在给水管路或回水管路上;压力罐通过补水管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定压补水泵出口与补水管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入口连接补水接口。本实用新型对空气能供暖系统进行一体化组装,集成了空气能采暖系统中技术核心的机组制热部分,可减少安装时间,简化现场安装流程;本实用新型按设计规范组装调试合格后出厂,利于缩短工期,同时质量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燃气、燃煤、电加热、太阳能、空气能、地热等方式。燃气与燃煤不环保,电加热能耗高,太阳能受地域和天气影响大,地热需要特定区域地质结构,空气能热效率比普通电加热效率高3~4倍,而且在零下30℃也能适用,是目前主流的洁净采暖技术。
目前市面上商用空气能采暖系统主要是将空气源热泵主机、循环泵、热水箱、控制柜、增压泵等部件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现场安装所需的人工费用、材料损耗比较高,工程越小安装成本越高;
2,安装施工周期长:安装制作受现场环境条件制约,如若运输过程或现场发生部件损坏,需要重新运送,造成施工周期延长,工程速度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
3,工程质量不稳定:如果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力量不够集中,安装不规范、设计不合理,容易使安装质量出现波动,运行后故障率偏高;
4,因安装成本较高,有些配件材料方面可能会出现较多质量问题,造成后期售后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运输、安装方便,质量稳定,利于推广运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包括底座、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均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
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出口连接给水管路的一端,给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给水预留接口,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入口连接回水管路的一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回水预留接口,所述循环泵安装在给水管路或回水管路上;
所述压力罐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补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定压补水泵出口端与所述补水管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入口端连接补水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出口安装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出口安装有蝶阀,所述循环泵入口安装有蝶阀。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上安装有电控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定压补水泵并列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定压补水泵的出口安装有定压补水静音单向阀。
进一步的,泵的两端采用减震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出口和入口处设有球阀。
其中,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入口安装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在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主机之间接有水流量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空气能供暖系统进行一体化组装,集成了空气能采暖系统中技术核心的机组制热部分,可减少安装时间,简化了现场安装流程,即便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说明进行快速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幅降低了材料损耗成本,节省了安装时间和安装费用;
2,本实用新型合理配置标准化零部件,其生产制造极易实现高效模块化,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按设计规范组装调试合格后出厂,利于保证质量稳定,降低使用运行的故障率;
3,一体机上所有设备、部件均可快速装拆和更换,运输方便,售后维护简单快捷,利于解决中小型空气能采暖工程售后服务难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中的定压补水装置,在末端波动较大时可以平衡整个管网的压力,尤其适用于末端管网较大面积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包括底座3、空气源热泵主机1、压力罐2、循环泵13、定压补水泵16和电控柜4,空气源热泵主机1、压力罐2、循环泵13、定压补水泵16和电控柜4均可拆卸安装在底座3上。可拆卸安装结构有多种,本实施方式采用螺栓组件来实现拆卸组装。
底座3为槽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底座3上对应安装空气源热泵主机1、压力罐2、循环泵13、定压补水泵16和电控柜4的固定位设有横梁加固并有对应的预留安装孔,便于后期维护检修更换。设备安装固定后的整体长宽尺寸均与底座框架保持有5-10cm空间距离,机体整体高度控制在2.6米范围内,利于整体吊装运输。
本实施方式中底座3为矩形,底座3在窄边边框槽钢侧边与加固横梁26焊接处各焊接有2个吊耳24,可以平衡承受一体机整体的吊装重量。同时在一体机重心中间位置,还纵向焊接有2个横梁27与底座3底面齐平,利于叉车平稳安全装卸。
空气源热泵主机1的出口通过球阀17连接给水管路的一端,给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给水预留接口10,空气源热泵主机1的入口通过另一个球阀17连接回水管路的一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回水预留接口9,循环泵13安装在给水管路或回水管路上。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管路法兰或活接作为末端给水预留接口10和末端回水预留接口9。
空气源热泵主机1入口安装有过滤器25。循环泵13入口安装有蝶阀15,循环泵13出口安装有止回阀14,止回阀14出口安装有蝶阀15。压力罐2支脚与底座3直接用螺栓连接固定。压力罐2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补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13的入口相连。本实施方式中压力罐2选择隔膜压力罐。
定压补水泵16与底座3通过螺栓固定。定压补水泵16出口端与补水管连接,使定压补水泵16的出水可进入回水管,也可进入压力罐2。
补水管上安装有电控压力表20,定压补水泵16的入口端连接补水接口7,补水接口7处设有闸阀6。本实施方式中定压补水泵16并列设有两个,定压补水泵16一用一备。定压补水泵16的出口安装有定压补水静音单向阀5。
循环泵13以及定压补水泵16的两端采用减震软连接12。在循环泵13与空气源热泵主机1之间接有水流量传感器用于缺水检测,水流量传感器与热泵主机控制端连接,通过流量监测来保护热泵主机。
循环泵13回水口、末端给水预留接口10、末端回水预留接口9在同一水平面上。循环泵13回水口、末端给水预留接口10、末端回水预留接口9以及补水接口7归整到同一同水平面和竖直平面处并用管卡支架8固定于底座3上。
本实用新型对机组制热的管路结构进行了优化和集成,使制热管路更为简洁,减少了不必要的弯角与管道长度,降低了水阻和对循环泵的性能要求,也使得机组整体自然热损耗降低。
空气源热泵主机1与底座3之间设有热泵弹簧减震器23,循环泵13与底座3之间均设有循环泵减震器18,定压补水泵16与底座3之间设有定压补水泵减震垫19,可很大程度衰减工作时噪音与振动的传导。
电控柜4通过焊接支架11及螺栓固定在底座3上方高约1.5米高以适合人体操作的位置,同时可避免雨雪堆积对电路的影响。
电控柜4除主电源接入端预留有接线端口给现场就位安装外,其余所有通往热泵主机1、循环泵13、定压补水泵16的动力电、控制线路及控制开关等均安装布齐,并完成出厂调试。整个设备及管路部件全部按照空气能采暖标准规范进行优化安装,底座尺寸按照实际运输、吊装规范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热泵主机、循环泵、定压补水装置、压力罐等水路均通过管道、阀门、活结或法兰进行可拆装连接,非常方便后期的更换维护。
本实用新型同时对机组电气控制部分进行了集成,还增加了缺水报警传感器、水流量传感器,提升了空气能采暖一体机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后期安装调试使用中的难度,节省了安装时间,减少了运行故障,提升了空气能采暖系统的稳定性,大幅降低了商用中小型空气能采暖系统的综合成本。
实际安装中,只需要把预留的总电源接入端接入,把预留进回水及补水接口与供暖末端的接口和外部水源对接后即可通水通电运行。这样整体集成化的空气能采暖一体机,极大的减少了常规空气能采暖机组的安装调试环节,免去了后期现场安装需要等待末端管路完毕及外部动力电接入的大部分调试工作,降低了现场安装的技术要求,节省了大量无效工作时间。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压力罐、循环泵、定压补水泵和电控柜均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
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出口连接给水管路的一端,给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给水预留接口,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入口连接回水管路的一端,回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末端回水预留接口,所述循环泵安装在给水管路或回水管路上;
所述压力罐连接补水管的一端,补水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入口相连,所述定压补水泵出口端与所述补水管连接,定压补水泵的入口端连接补水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出口安装有止回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出口安装有蝶阀,所述循环泵入口安装有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管上安装有电控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压补水泵并列设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压补水泵的出口安装有定压补水静音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泵的两端采用减震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的出口和入口处设有球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主机入口安装有过滤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循环泵与空气源热泵主机之间接有水流量传感器。
CN202020807360.3U 2020-05-15 2020-05-15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Active CN212618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7360.3U CN21261857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07360.3U CN21261857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8572U true CN21261857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07360.3U Active CN212618572U (zh) 2020-05-15 2020-05-15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8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18572U (zh) 商用集成式采暖一体机
CN212618573U (zh) 商用空气能采暖一体机
CN109653304A (zh) 一种流量辅控二次供水辅泵启停控制方法
CN110425152A (zh) 一种智能流体泵组
CN201662162U (zh) 应用于热水集中供暖系统的动态平衡机组
CN205772954U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塔吊附墙架
CN212618574U (zh) 北方寒冷地区防冻型商用采暖机
CN211058968U (zh) 一种电堆测试台自动补水排水循环系统
CN201195017Y (zh) 一体结构变电站消防系统
CN208138211U (zh) 一种潜污泵自动耦合系统
CN220644449U (zh) 一种节能供水设备
CN219145999U (zh) 一种标准化主机泵组模块
CN218060542U (zh)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8786523U (zh) 一种流体装卸用定量装车撬
CN214791902U (zh) 一种具有热量循环功能的热水系统
CN218685923U (zh) 一种智慧消防用快装式预制机组
CN216554658U (zh) 一种用于液压系统l型增压装置
CN216904811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15523472U (zh) 一种易监控管理的节能供热系统
CN215813832U (zh) 一种硅片加工用轴承同心度保证装置
CN220869562U (zh) 冷却系统
CN220793493U (zh) 一种定压补水装置
CN215675585U (zh) 一种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泵
CN218581835U (zh) 一种端吸泵并联的集成组合装置
CN220647003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