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0280U - 医疗用供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供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0280U
CN210600280U CN201921295503.0U CN201921295503U CN210600280U CN 210600280 U CN210600280 U CN 210600280U CN 201921295503 U CN201921295503 U CN 201921295503U CN 210600280 U CN210600280 U CN 2106002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xygen cylinder
cavity
inlet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55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航
何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g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g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g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gong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955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02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02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02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医疗用供氧装置,包括:切换阀(1),切换阀(1)具有阀体(11)和阀芯部(12),阀体(11)设置有腔体(111)、两个进口(112)和出口(113),进口(112)和出口(113)分别与腔体(111)连通,阀芯部(12)容置在腔体(111)内,沿腔体(111)的轴向可滑动;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分别与进口(112)联接,并且,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当中,其中一个氧气瓶驱动阀芯部(12)封堵与另一个氧气瓶连通的进口(112)。由于切换阀(1)能够根据气源的驱动自动切换,不需人工切换,不需设置不同的进口的压差,能够解决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氧气瓶供氧不足,导致延误抢救时机的问题。

Description

医疗用供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疗用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用供氧装置,如救护车上用的供氧装置,通常包括两个氧气瓶,为了避免氧气瓶的氧气消耗殆尽,需要医护人员留意氧气的使用情况,当其中一个氧气瓶的氧气消耗完时,需要医护人员旋转切换阀的切换旋钮,切换到另一个氧气瓶去,以更换氧气瓶。
但是,由于抢救时间通常非常紧迫,医护人员并不能一直留意到氧气瓶的氧气的变化,因此,会出现医护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氧气瓶供氧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延误了抢救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疗用供氧装置。
医疗用供氧装置,包括: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具有阀体和阀芯部,所述阀体设置有腔体、两个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阀芯部容置在所述腔体内,沿所述腔体的轴向可滑动;第一氧气瓶和第二氧气瓶,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第二氧气瓶分别与所述进口联接,并且,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第二氧气瓶当中,其中一个氧气瓶驱动所述阀芯部封堵与另一个氧气瓶连通的所述进口。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切换阀之间,所述减压阀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氧气瓶和所述切换阀之间。
优选地,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对所述阀芯部的滑动位置进行定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切换阀还包括阀芯套,所述阀芯套容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阀芯部可滑动地嵌入到所述阀芯套内。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上,所述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阀芯套上,所述第一凸部可弹性地卡到所述第一凹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上,沿所述阀芯部的径向延伸;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容纳孔。
优选地,所述腔体和所述出口之间,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路,在靠近另一个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中,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呈一体加工成形状,所述腔体贯通所述阀体,两个所述进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轴向的两侧。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单向阀安装孔,所述单向阀安装孔分别从所述阀体的上侧贯通至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分别在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出口的喇叭口;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弹簧和第二球状体,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单向阀安装孔上并封堵所述单向阀安装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端可推动所述第二球状体抵接所述喇叭口。
优选地,所述减压阀上设置有安装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用供氧装置,由于其切换阀能够根据气源的驱动自动切换,不需要人工切换,不需要设置不同的进口的压差,能够解决由于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氧气瓶供氧不足,导致延误了抢救时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用供氧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切换阀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切换阀的辅助说明图;
图4是图1的切换阀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减压阀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图5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减压阀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关术语如“正面”、“背面”、“上侧部”、“下侧部”、“后侧部”、“外侧”、“内侧”、“左侧”、“右侧”、“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
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实用新型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医疗用供氧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参照图1,医疗用供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氧气瓶2,一个切换阀1、压力显示部3。两个氧气瓶2分别与切换阀1的两个进口112联接,为了便于区分,两个氧气瓶2分别称为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的输出路径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减压阀4,用于调节氧气的输出压力。压力显示部3可以是触摸屏或者数字显示屏,也可以是气动领域常用的压力表。优选为能够直观显示的数字显示屏31。如果是数字显示屏31,则需要通过串联本领域所公知的压力变送器32,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数字显示屏31包括三个,分别显示第一氧气瓶21的氧气、第二氧气瓶22的氧气、从切换阀1的出口113输出的氧气的压力。具体地,设置在第一氧气瓶21的输出路径上的减压阀4,输入端通过接头211a和第一氧气瓶21的输出端口21a连接,减压阀4的输出端通过接管211b和切换阀的进口112连接,压力变送器32也直接连接到减压阀4上。
医疗用供氧装置还可以包括机箱5,机箱5可以通过钣金焊接成型,机箱5上可以开设有开口,压力显示部3镶嵌在机箱5的开口上,另外,机箱5上还可以设置有报警按钮(未图示),报警按钮就可以是声音式的,也可以是发光的,或者是集声音和光一体的三色灯。机箱5内安装有气动元件安装板,各种阀、联接各种阀或者管路的接头等,可以安装在气动元件安装板上。切换阀1设置在机箱5的内部,机箱5上可以开设容许接管211b通过的接线孔,或者,也可以将接管211b直接安装在机箱5的钣金上。与切换阀1的出口113联接的接管302,可以延伸到机箱5之外,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第一氧气瓶21和切换阀1的两个进口112中的一个联接,第二氧气瓶22和切换阀1的两个进口112中的另一个联接。
尽管后面还会详细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切换阀1的阀芯部12(下述)由气源直接驱动进行自动切换,并封堵两个进口112的其中一个,不需要人工切换,并且不需要调节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的压差。当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分别通过切换阀1的进口112往腔体111通气时,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当中,先打开的氧气瓶如第一氧气瓶21会驱动阀芯部12滑动切换位置并封堵与后打开的氧气瓶如第二氧气瓶22联接的进口112,由此,实现切换阀1的自动切换,并确保只有一个氧气瓶在供气。
以下对切换阀1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2是切换阀1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切换阀1的辅助说明图。参照图2、图3,为了便于和下面的实施例进行区分,将本实施例的切换阀1称之为第一切换阀1a。如上所述,第一切换阀1a,包括阀体11(也称第一阀体11a),第一阀体11a内设置有腔体111(也称第一腔体111a)和分别与第一腔体111a连通的两个进口112(也称第一进口112a、第二进口112b)、一个出口113(也称第一出口113a)。两个进口112可分别与两处不同的外接气源(即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的氧气)连通。优选地,为了便于第一阀体11a的加工,便于第一阀体11a的第一腔体111a内的阀芯部12(也称第一阀芯部12a)的拆装,第一阀体11a设置为分体的,包括两个子阀体11a-1、11a-2,第一腔体111a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子阀体11a-1上,并且,其中一个子阀体11a-1上设置有公螺纹,另一个子阀体11a-b上设置有母螺纹,两个子阀体11a-1、11a-2之间还设置有O型密封圈11a-3,两个子阀体11a-1、11a-2螺纹联接以形成整体的第一阀体11a。
第一阀芯部12a沿第一腔体111a的轴向滑动并封堵第一进口112a和第二进口112b的其中一个,如当第一进口112a先通气时,第一氧气瓶21的氧气可以推动第一阀芯部12a沿第一腔体111a的轴向滑动并封堵第二进口112b。第二进口112a先通气时,第二氧气瓶22的氧气可以推动第一阀芯部12a沿第一腔体111a的轴向滑动并封堵第一进口112a。并且,对于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来说,其可以设置相同的压力值,如均设置为1.2MPa,就算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同时打开,由于必然有一个氧气瓶例如第一氧气瓶21先驱动第一阀芯部12a,那么先驱动第一阀芯部12a的第一氧气瓶21,会驱动第一阀芯部12a封堵与第二氧气瓶22连通的第二进口112b。在此,封堵指的是密封,如当第二进口112b被封堵时,其与第一切换阀1a的第一腔体111a之间截止,不再有氧气通过。
第一阀芯部12a包括主阀芯件121(也称第一主阀芯件121a),第一主阀芯件121a包括与第一进口112a相邻的第一端部122a,和与第二进口112b相邻的第二端部123a。第一端部122a和与其相邻的进口112(即第一进口112a)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24a,第二端部123a和与其相邻的进口112(即第二进口112b)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25a。
第一密封件124a优选为O型密封圈,套嵌在第一端部122a上,与此对应,第一进口112a在其与第一腔体111a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孔126a,当第一阀芯部12a切换到第一进口112a的一侧时,第一端部122a嵌入到第一导向孔126a内并通过第一密封件124a(O型密封圈)封堵第一导向孔126a,由此使第一进口112a与第一腔体111a之间截止。第一端部122a的端面上设置有倒角,与此对应第一导向孔126a在与第一腔体111a相邻的一侧,也设置有倒角,由此便于第一端部122a嵌入到第一导向孔126a内。同样地,第二密封件125a也优选为O型密封圈,套嵌在第二端部123a上,第二进口112b在其与第一腔体111a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孔127a,第二端部123a嵌入到第二导向孔127a内并通过第二密封件125a封堵第二导向孔127a。
优选地,第一切换阀1a还包括阀芯套14,阀芯套14容置在第一腔体111a内,第一阀芯部12a嵌入到阀芯套14内,并在阀芯套14内滑动。具体地,阀芯套14内设置有第一滑动孔141,第一主阀芯件121a可滑动地嵌入到第一滑动孔141内。另外,阀芯套14和第一主阀芯件121a的材料均优选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的材料,如PTFE材料(聚四氟乙烯)等。
为了防止第一主阀芯件121a在阀芯套14内切换时,阀芯套14在第一腔体111a内滑动,阀芯套14的轴向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腔体111a的轴向的两端。另外,为了加大第一进口112a、第二进口112b与第一出口113a之间的连通路径,阀芯套14上还设置有第一连通部143,第一连通部143使第一进口112a、第一进口112b分别和第一出口113a分别连通。为了增大气体在第一连通部143内的阻尼,第一进口112a、第一进口112b分别设置在第一阀体11a的左右两端,第一出口113a设置在第一阀体11a的上端中间,第一连通部143包括一处通气狭缝143a和两处连通孔143b,通气狭缝143a设置在第一阀体11a的第一出口113a和阀芯套14之间,通过将阀芯套14的外径设置为稍小于腔体111的内径而形成,连通孔143b分别设置在阀芯套14的两端,沿阀芯套14的径向贯通,以将通气狭缝143a和第一滑动孔141连通,由于第一滑动孔1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112a、第二进口112b连通,因此,第一连通部143能够分别将第一进口112a、第二进口112b和第一出口113a连通,并且,由于第一进口112a、第二进口112b并不直接与第一出口113a相连,而是分别经由连通孔143b和通气狭缝143a之后再和第一出口113a相连,因此,能够增加气源在第一腔体111a内的阻尼。
优选地,第一切换阀1a还包括第一定位部13,第一定位部13设置在第一腔体111a内,对第一阀芯部12a的滑动位置进行定位,以确保只有在正在供气的氧气瓶2的气压足够低如第一氧气瓶21的氧气接近于用完的时候,另一个氧气瓶2如第二氧气瓶22才能驱动第一阀芯部12a,从而避免氧气瓶残余氧气过多,造成浪费。
第一定位部13可以设置在阀芯套14和第一阀芯部12a之间。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3包括第一凹部13a和第一凸部13b,第一凹部13a设置在阀芯套14上,第一凸部13b设置在第一阀芯部12a上,例如第一凹部13a设置在第一滑动孔141的内壁面142上,第一凸部13b设置在第一主阀芯件121a上,第一凸部13b可弹性地卡到第一凹部13a内。第一凸部13b包括一处,第一凹部13b包括两处,沿阀芯套14的轴向分布,第一阀芯部12a滑动时,第一凸部13b分别与不同的第一凹部13b卡合。
优选地,第一定位部13还包括第一容纳孔131和第一弹簧132,第一容纳孔131设置在第一阀芯部12a上,如设置在第一主阀芯件121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沿第一主阀芯件121a的径向延伸并贯通第一主阀芯件121a,第一弹簧132容置在第一容纳孔131内,第一凸部13b与第一弹簧132连接,并部分凸出于第一容纳孔131。第一弹簧132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以调节第一定位部13的定位强度。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凸部13b包括两个第一球状体133,第一球状体133分别位于第一容纳孔131的两端并部分突出于第一容纳孔131;第一凹部13a呈环形的V形槽状,沿第一滑动孔141的轴向设置两处;第一主阀芯件121a在第一滑动孔141内滑动时,第一凸部13b在两处第一凹部13a中切换位置。
往第一切换阀1a的第二进口112b通气驱动第一阀芯部12a时,第二氧气瓶22的压力F要同时克服与第一氧气瓶21连通的第一进口112a的压力F1和第一定位部13切换位置时所需要的力F2,即F=F1+F2,假设第二氧气瓶22的氧气量足够,其气源压力F为额定压力值,例如1.2MPa,由于增加了F2,因此只有在F1的值足够低的情况(即第一氧气瓶21几乎耗尽氧气的情况)下,才能驱动阀芯部12切换位置,由此减少了氧气的浪费。
由于第一凹部13a(V形槽)和第一凸部13b(第一球状体133)相互之间的卡紧力,通过第一弹簧132控制,并且第一阀体11a为分体的,因此可以通过更换具有不同的弹力的第一弹簧132,控制第一凹部13a和第一凸部13b相互之间的卡紧力。
当然,第一定位部13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如作为第一凸部13b,可以设置为弧状,并一体成型地设置在第一主阀芯件121a的外周上,第一凹部13a呈环形的V形槽状,沿第一滑动孔141的轴向设置两处,第一主阀芯件121a在第一滑动孔141内滑动时,第一凸部13b在两处第一凹部13a中切换位置。
另外,第一凸部13b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滑动孔141上,与此对应,第一凹部13a则设置在第一主阀芯件121a的外周上。
[实施例二]
图4是切换阀1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参照图4,以下,通过实施例二说明另一种切换阀1。
为了便于与实施例一区分,将本实施例的切换阀1称之为第二切换阀1b。第二切换阀1b,同样包括阀体11(也称第二阀体11b),第二阀体11b内设置有腔体111(也称第二腔体111b)和分别与第二腔体111b连通的两个进口112(也称第三进口112c和第四进口112d)、一个出口113(也称第二出口113b),第三进口112c和第四进口112d,可分别与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连通。优选地,第二阀体11b呈一体加工成形状,第二腔体111b位于第二阀体11b的下侧,并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二阀体11b,第三进口112c、第四进口112d分别设置在第二腔体111b的轴向的两端。第二切换阀1b还包括两个第一接头17,两个第一接头17分别连接到第二腔体111b的轴向的两侧。本实施例的第二阀体11b,由于直接一体加工成型,在此基础上,第二腔体111b设置为沿左右方向直接贯通第二阀体11b,使得第二腔体111b的加工更加容易。
阀芯部12(也称第二阀芯部12b)容置在第二腔体111b内,并沿第二腔体111b的轴向自由滑动,如当第三进口112c或者第四进口112d通气时,氧气可以推动第二阀芯部12b沿第二腔体111b的轴向自由地滑动。并且,对于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当来说,其可以设置相同的压力值,如均设置为0.4MPa,就算第一氧气瓶21和第二氧气瓶22同时打开,由于必然有一个氧气瓶例如第一氧气瓶21先驱动第二阀芯部12b,那么先驱动第二阀芯部12b的第一氧气瓶21,会驱动第二阀芯部12b封堵与第二氧气瓶22连通的第四进口112d。
第二阀芯部12b包括主阀芯件121(也称第二主阀芯件121b),第二主阀芯件121b包括与第三进口112c相邻的第三端部122b,和与第四进口112d相邻的第四端部123b,另外,第二阀芯部12b还包括设置在第三端部122b和第三进口112c之间的第六密封件124b,和设置在第四端部123b和与第四进口112d之间的第七密封件125b。
优选地,第六密封件124b为O型密封圈,套嵌在第三端部122b上,第三进口112c在与第二腔体111b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孔126b,当第二阀芯部12b切换到该侧的第三进口112c时,第三端部122b嵌入到第三导向孔126b内并通过第六密封件124b(O型密封圈)封堵第三导向孔126b,由此使第三进口112c与第二腔体111b之间截止。同样地,第七密封件125b也优选为O型密封圈,套嵌在第四端部123b上,第四进口112d在与第二腔体111b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导向孔127b,当第二阀芯部12b切换到第四进口112d时,第四端部123b可嵌入到第四导向孔127b内并通过第七密封件125b(O型密封圈)封堵第四导向孔127b。
为了便于第三端部122b嵌入到第三导向孔126b内及第四端部123b嵌入到第四导向孔127b内,第三导向孔126b从与第二腔体111b相邻的一侧开始,沿其轴向孔径逐渐缩小(即开设了大倒角);第四导向孔127b也从与第二腔体111b相邻的一侧开始,沿其轴向孔径逐渐缩小(即开设了大倒角)。
优选地,第二阀芯部12b还包括第三密封件128,第三密封件128同样可以是O型密封圈,第三密封件128设置在第二主阀芯件121b上,具体地,第三密封件128套设在第三端部122b和第四端部123b之间。由此,将第三进口112c和第四进口112d之间相互封堵。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二腔体111b和第二出口113b之间,在靠近其中一个进口112(如第三进口112c)的一侧,形成第一通路114,在靠近另一个进口112(如第四进口112d)的一侧,形成第二通路115,在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中,分别设置有单向阀15。
第二切换阀1b的第二出口113b设置在第二阀体11b的上侧的中间,为了使阀体第二阀体11b的空间更为紧凑,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分别呈L字形状,一端分别连通第二腔体111b,另一端分别连通第二出口113b。即第一通路114呈L字形状,一端连通第二出口113b,另一端在靠近第三进口112c处,连通第二腔体111b;同样地,第二通路115也呈L字形状,一端连通第二出口113b,另一端在靠近第四进口112d处,连通第二腔体111b。
单向阀15包括两个,每个单向阀15分别包括第一安装座151、第二弹簧152和第二球状体153。其中,第二阀体11b的上侧,开设有两个单向阀安装孔16,分别从第二阀体11b的上侧贯通至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第一安装座151安装在单向阀安装孔16上并封堵单向阀安装孔16。另外,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分别在靠近第二腔体111b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二出口113b的喇叭口,第二弹簧152分别容置在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里,第二弹簧152的一端抵接第一安装座151,另一端推动第二球状体153抵接喇叭口。
由此,以位于第一通路114的一侧的第三进口112c为例,气源经由第三进口112c进入第二腔体111b内,再推开位于第一通路114的单向阀15,经由第一通路114到达第二出口113b,并且,由于第二出口113b与第二通路115之间也设置了单向阀15,此时,位于第二通路115的单向阀15的截止侧的气源,抑制了单向阀15的开启。
本实施例的第二切换阀1b,由于在第二腔体111b和第二出口113b之间设置了单向阀15,当其中一个进口112(如第三进口112c)通气时,气源的压力同时作用于另一个进口112(如第四进口112d)一侧的单向阀15,防止其打开,因此能够防止不同的气源之间同时供气。另外,由于单向阀15集成在第二阀体11b内,无需联接额外的元件,因此第二切换阀1b的结构也紧凑。
当然,这只是单向阀15的一种优选的形态,实际上,单向阀15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零件,安装到第二阀体11b上去。
本实施例的第二阀体11b的第二腔体111b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也便于与第一接头17通过螺纹联接。另外,第一通路114和第二通路115在阀体11上,加工、装配均非常方便。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切换阀1b,不仅能够实现第二阀芯部12b的自动切换,不需要人工调节。而且,加工、维护、更换部件均非常简单。
[其他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分别以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两种切换阀1a、1b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矛盾的情况下,两种切换阀1a、1b的结构可以进行整合,如第一切换阀1a上也可以设置单向阀16,或者第二切换阀1b上也可以设置阀芯套14和第一定位部13。
图5是减压阀4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图5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的减压阀4的安装示意图。参照图5-图7,并辅助参照图1,如上所述,医疗用供氧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减压阀4,如,减压阀4可以包括两个,一个设置在第一氧气瓶21的输出路径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氧气瓶22的输出路径上,以确保氧气的输出稳定,防止氧气压力过高。当然,在切换阀1的出口113之后,还可以设置减压阀4,以方便医护人员根据其所需的氧气压力,进行调节。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调节氧气的压力,这些减压阀4可以镶嵌在机箱5上,并使其调压把手423显露在机箱5之外。
以下对减压阀4进行详细说明。
减压阀4优选膜片式减压阀4,包括阀座41,阀座41上设置有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之间,设置有节流腔413。阀座41的上部锁紧有上盖部42,上盖部42具有盖体421、调压弹簧422、调压把手423,上盖部42可与阀座41的上部锁紧,盖体421内设置有可容置调压弹簧422的弹簧容置腔424。调压把手423可伸缩地安装在盖体421的上部,调压弹簧422的上端与调压把手423连接。阀座41和上盖部42之间夹持有膜片部43,膜片部43封堵阀座41的出气腔412和上盖部42,调压弹簧422的下端抵接膜片部43的上面。节流腔413内设置有阀杆组44,阀杆组44用于封堵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或者导通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阀杆组44的上部,抵接膜片部43的下面。
为了防止:当减压阀4的进气压力(高压室的压力)发生变化时,输出压力(低压室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化,并且会有短暂的震荡,而不能形成稳定的输出压力的这种情况,本实施方式的减压阀4,在节流腔413的上部,设置有限制部45,节流腔413的下部,设置有平衡孔46。阀杆组44还具有第四密封件441和第五密封件442,第四密封件441设置在阀杆组44的中部,并可在限制部45的下面贴合限制部45或者与限制部45分离,由此,实现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之间的封堵或者导通。同时,第五密封件442设置在阀杆组44的下部,并和阀杆组44一同可滑动地嵌入到平衡孔46内。另外,阀杆组44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三通路444,第三通路444的一端延伸到平衡孔46内,另一端延伸到出气腔412内。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孔46与出气腔412连通,因此,平衡孔46内的气压和出气腔412的气压相同。并且,平衡孔46与进气腔411截止,此时,在第五密封件442的上面和下面,进气腔411和平衡孔46之间产生了压差,该压差可以平衡进气腔411的压力对阀杆组44的作用力,确保出气腔412稳定的输出压力。
以下对限制部45进行详细说明。
限制部45包括限制块451,限制块451安装到节流腔413的上部,限制块451通过螺纹联接到节流腔413的上部,并且,限制块451和节流腔413的联接处,通过密封圈452密封。限制块451的中部,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喷嘴453,阀杆组44的上部经由喷嘴453抵接膜片部43的下面。
喷嘴453和阀杆组44之间,存在间隙JX,该间隙JX连通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优选地,该间隙JX的流通面积与第五密封件442的位于进气腔411的一侧的表面面积大致相同。
进一步优选地,限制块451的下部,环绕喷嘴453的外周,设置有抵接爪454,第四密封件441可抵接抵接爪454或者与抵接爪454分离。通过设置抵接爪454,可以适当地减少限制块451与第四密封件441的接触面积,提高限制块451与第四密封件441在接触位置的密封强度。
以下继续对阀杆组44进行详细说明。
阀杆组44具有下阀杆443和上阀杆445,第五密封件442可以是O型密封圈,套嵌在下阀杆443的下部,下阀杆443的下部和第五密封件442一起嵌入到平衡孔46内。第四密封件441设置在下阀杆443的上端,上阀杆445安装到下阀杆443的上端并与下阀杆443同轴,上阀杆445和下阀杆443通过螺纹联接,并一起夹持住第四密封件441。
下阀杆443包括位于其上部的大径端443a和位于其下部的小径端443b,阀杆组44还具有回位弹簧446,回位弹簧446嵌入到下阀杆443的小径端443b,回位弹簧446的一端抵接节流腔413的下部,另一端抵接下阀杆443的大径端443a的下面。通过设置回位弹簧446将阀杆组44朝向膜片部43施力,当旋转调压把手423使调压弹簧422伸张(即调压弹簧422的压力变小)时,回位弹簧446能够顺畅地将阀杆组44朝上顶,以使第四密封件441封堵进气腔411和出气腔412。
第三通路444包括,设置在下阀杆443上并沿其轴向贯通的下连通孔444a,设置在上阀杆445上并沿其轴向延伸的上连通孔444b,上阀杆445安装(螺纹联接)到下阀杆443后,下连通孔444a和上连通孔444b同轴。
以下参照方程一和方程二,说明本实施例的膜片式减压阀4的效果。方程一为未设置第三通路444的膜片式减压阀4的计算方程,方程二为设置了第三通路444的膜片式减压阀4的计算方程。
[方程一]
F=(P2×S2)+(P1×S1)+F’
式中,F为,调压弹簧422的力;F’为,回位弹簧446的力;P2为,出气压力(压强);S2,膜片部43的受力面积;P1为,进气压力(压强);S1为,喷嘴453流通面积(即间隙JX)。
由上式可知,P1增大,P2减小;P1减小,P2增大。因此,未设置第三通路444的膜片式减压阀4的输出压力,会随着进气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不够稳定。
[方程二]
F=(P2×S2)+(P1×S1)+F’-(P1×S3)=(P2×S2)+P1×(S1-S3)+F’
式中,F为,调压弹簧422的力;F’为,回位弹簧446的力;P2为,出气压力(压强);S2为,膜片部43的受力面积;P1为,进气压力(压强);S1为,喷嘴453流通面积(即间隙JX);S3为,第五密封件442的受力面积。
由上式可知,通过设置一端延伸到平衡孔46内、一端延伸到出气腔412内的第三通路444,能够减弱进气腔411的压力对阀杆组44的作用力。
另外,当S1=S3时,即喷嘴453的流通面积=第五密封件442的受力面积时,出气腔412的压力不受进气腔411的压力的影响,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出气腔412稳定的输出压力。
由于膜片式减压阀4的阀座41为铜制的,具有一定的重量,在运输、安装或有振动的场所容易引起管道的变形甚至于管道的折断,为了解决该问题,还可以包括安装底板47,阀座41上可以设置有底板安装部414,安装底板47安装到底板安装部414上。底板安装部414包括从阀座41的底部凸出的螺杆,安装底板47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71,第一安装孔471套到螺杆中,安装底板47通过第一螺母锁紧到阀座41上。优选地,为了便于扳手的锁紧,安装底板47的两侧,设置有沿平行于阀座41的底部的方向,延伸到阀座41的底部的外侧的侧翼472,侧翼47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膜片式减压阀4的第二安装孔473。由于第二安装孔473位于阀座41的外侧,因此,方便扳手的锁紧。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的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为了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另行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当涵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

Claims (10)

1.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具有阀体和阀芯部,所述阀体设置有腔体、两个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阀芯部容置在所述腔体内,沿所述腔体的轴向可滑动;
第一氧气瓶和第二氧气瓶,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第二氧气瓶分别与所述进口联接,并且,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第二氧气瓶当中,其中一个氧气瓶驱动所述阀芯部封堵与另一个氧气瓶连通的所述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氧气瓶和所述切换阀之间,所述减压阀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氧气瓶和所述切换阀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对所述阀芯部的滑动位置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包括阀芯套,所述阀芯套容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阀芯部可滑动地嵌入到所述阀芯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上,所述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阀芯套上,所述第一凸部可弹性地卡到所述第一凹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还包括
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上,沿所述阀芯部的径向延伸;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孔内,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容纳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和所述出口之间,在靠近其中一个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路,在靠近另一个所述进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中,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呈一体加工成形状,所述腔体贯通所述阀体,两个所述进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腔体的轴向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两个单向阀安装孔,所述单向阀安装孔分别从所述阀体的上侧贯通至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分别在靠近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出口的喇叭口;
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弹簧和第二球状体,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单向阀安装孔上并封堵所述单向阀安装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端可推动所述第二球状体抵接所述喇叭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上设置有安装底板。
CN201921295503.0U 2019-08-09 2019-08-09 医疗用供氧装置 Active CN2106002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503.0U CN210600280U (zh) 2019-08-09 2019-08-09 医疗用供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5503.0U CN210600280U (zh) 2019-08-09 2019-08-09 医疗用供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0280U true CN21060028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5503.0U Active CN210600280U (zh) 2019-08-09 2019-08-09 医疗用供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02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691A (zh) * 2019-08-09 2019-11-19 深圳捷工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用供氧装置
CN111664267A (zh) * 2020-06-16 2020-09-15 杭州依技设备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差压自动切换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9691A (zh) * 2019-08-09 2019-11-19 深圳捷工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用供氧装置
CN111664267A (zh) * 2020-06-16 2020-09-15 杭州依技设备成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差压自动切换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00280U (zh) 医疗用供氧装置
US6039360A (en) Couplings for fluid controllers
US10125888B2 (en) Pilot type solenoid valve
US8967180B2 (en) Pilot type pressure regulator
US20080223466A1 (en) Pilot-operated three-port valve
US6834666B2 (en) Apparatus for outputting compressed air in compressor
CN110469691A (zh) 医疗用供氧装置
US6883542B2 (en) Compressed air retrieval device of compressor
CN210600334U (zh) 一种自动切换阀
JP2008286228A (ja) ボールバルブ
JP2005316988A (ja) 圧力制御弁及び複数の出力口を備えた圧力制御弁ユニット
CN210600282U (zh) 一种梭阀
US6789563B2 (en) Pneumatic exhaust controller
US6805328B2 (en) Shut-off valve apparatus
JP2005316988A5 (zh)
CN111946922A (zh) 一种公接头组件及设置其的快速接头
CA2513864A1 (en) Instrument mounting apparatus for a fluid control valve
CN210600335U (zh) 一种膜片式减压阀
US20060278230A1 (en) Integrated manifold for a ventilator system
US7464710B2 (en) Manifold assembly for a ventilator system
KR200320057Y1 (ko) 역류방지를 위한 토치 커플러용 체크밸브
US200602782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vent the improper installation of the inlet fittings in a ventilator system
CN220378998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7784231U (zh) 一种阀门
CN220378999U (zh) 电子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