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7642U -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7642U
CN210597642U CN201920961293.8U CN201920961293U CN210597642U CN 210597642 U CN210597642 U CN 210597642U CN 201920961293 U CN201920961293 U CN 201920961293U CN 210597642 U CN210597642 U CN 210597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nchor bar
bar
template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12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励昌
赖翼峰
段青梅
杨志兴
杨才兴
杨振兴
杨小辉
杨雪傲
苏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engq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ubei Huaxi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 ltd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uangdong Zhengang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engq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ubei Huaxi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 ltd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uangdong Zhengang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engq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Hubei Huaxi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 ltd,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uangdong Zhengang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engq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12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7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7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7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锚筋的第二段嵌埋于基体中,第一段贴近基体的一个表面。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使混凝土浇筑立模施工时,模板无需开孔,模板的拆、装十分方便,节省材料、安全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也持续增长,兴建了一大批水力发电、江河枢纽、农田水利、城市防洪、供排水工程,为兴利除害、减灾防灾、改善水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需要浇筑二期混凝土或安装相关预埋件的水工建筑物结构中,传统的施工工艺是首先在模板上预定的位置开孔,然后插埋直线形锚筋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期的龄期强度后拆模。模板拆除后再立模浇筑二期混凝土或焊接预埋件。这样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需要在标准的模板上开孔,不利于模板的后期使用;第二是拆除模板时由于众多锚筋夹杂,拆模十分困难,且往往会损坏模板。这种复杂不利的情况在闸门门槽的施工中更是常见,例如,在水闸闸墩施工时,一般采用定型钢模板或定型木模板安装,闸槽模板安装时按设计要求在闸槽两侧正面及内侧面预埋直径约18至20mm的锚固钢筋(设计一般伸出长30cm),该锚固钢筋用于与二期砼、闸轨搭接;传统工艺需预先在模板(设计间隔0.5m)钻孔并插入钢筋预留,预埋钢筋伸出模板外约10至30cm,待混凝土闸槽浇捣后进行拆模,拆模时由于闸槽正立面、侧立面(闸槽为凹字形)的二个方向有预埋(设计伸出长30cm)的锚筋,穿过模板锚固在混凝土中,因此拆模时受闸槽凹钢模板两个方向的埋筋阻挡,模板无法退出,需要将伸出的钢筋割短退出后再进行驳长焊接,或者在预埋时将伸出模板外的锚筋长度缩短为5至10cm,待拆模后再进行驳长焊接,这些操作方式十分不利于拆模施工,且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此外,原模板由于钻孔会造成损坏,拆模时模板退出难度大,需要重复制模,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穿孔过程的孔洞会导致漏浆,出现混凝土麻面或蜂窝等表面不平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方便、节省材料、安全高效的锚筋隐形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锚筋的第二段嵌埋于所述基体中,所述第一段贴近所述基体的一个表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多个,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所述两个相邻的表面相互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锚筋中的每一条锚筋均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并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基体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中各自嵌埋有所述锚筋的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贴近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中的每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为30°至150°,更优选为60°至120°,最优选为90°。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多个,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所述三个相邻的表面相向而对,并两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锚筋中的每一条锚筋均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并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基体的所述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中各自嵌埋有所述锚筋的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贴近所述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中的每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为30°至150°,更优选为60°至120°,最优选为90°。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水平横截面为“凹”字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使得模板在安装时不需要钻孔、插筋,减少混凝土漏浆造成的麻面、蜂窝等质量缺陷,增强砼表面观感,消除模板损坏及修复过程,同时易于装模及易于拆模,加快模板周转速度,节省人工和模板修复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安全性,而且也保证了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合于应用在高大重点防洪、节制等大中型水利建筑水闸设施,如防洪水闸、河涌节制闸、挡水闸、工业与民用建筑有二期构件安装的沟槽工程、使用定型钢模板或定型木模板施工时、工期紧、赶工时、模具周转较少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显露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显露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显露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值得注意的是,如未特别提及,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器材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为简要起见,部分本领域常规技术操作并未进行详细描述,这些技术操作通常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这些技术操作的细节,并且可重现以达到最终的技术效果。
图中,实线示出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部分,虚线示出隐藏在结构内部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1和锚筋2。锚筋2为至少1个,可以是多个(即大于1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变化。锚筋2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包括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成90°夹角α(即锚筋2为“L”形状)。锚筋2的第二段202均嵌埋于基体1中,第一段201贴近基体1的一个表面101,优选位于与表面101平行的平面中,更优选尽可能近地贴近表面101,甚至位于该表面101中。
本文所称的“贴近”是指紧邻基体的表面,可以是贴近基体表面且隐埋在该表面下,也可以是至少有一部分暴露(即未完全暴露)在基体的表面外,也可以是完全暴露在该表面外。但应注意,该第一段紧邻基体的表面,甚至可以位于基体表面所在的平面中。
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均为开放端,即它们分别各自具有锚筋2两端的末端,从锚筋2的一端到夹角处为第一段201,从锚筋2的另一端到夹角处为第二段202。第一段201为开放端,即,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并不形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第二段202向远离该表面101的方向延伸。图1所示的第二段202为直线形状,但事实上第二段202可以是其他的常规或非常规形状。表面101通常是用于后期使锚筋2的第一段201显露的那一面,本实用新型对该表面101的面积、大小、粗糙程度并无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包括一个此类表面,可以是基体1的任何一个表面。
基体1通常是指混凝土建筑物。
锚筋2通常是指钢筋,通常用于混凝土建筑物中。锚筋2的形状、材质并无要求,最优选是长条状的钢筋。除第一段201与第二段202之间存在夹角α之外,本实用新型对其他方面并无限定,在本领域中,锚筋2可以是但不限于长条形、直线形、曲线形、扁直形等。锚筋2的夹角α可以在钢筋加工制作时即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锚筋2的第二段202插锚在混凝土建筑物的立筋3外面,使第一段201位于外侧(相对于立筋而言),然后安装模板并浇筑混凝土,脱模,得到该锚筋隐形结构。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时,先将锚筋2的第二段202插锚在混凝土建筑物的立筋3外面,第一段201位于外侧,使第一段201在浇筑完成后能够贴近基体1的一个表面101,然后安装模板(木质或钢制)并穿螺杆加固、校正,开仓浇捣砼,浇筑后20-30小时脱模进行下道工序,此时锚筋2整体(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都嵌埋在基体1内,第一段201贴近表面101但未显露超出表面101,第二段202全部都嵌埋在基体1中(图1),这时将预埋在基体1内的锚筋2的第一段201削露可见(图2),将第一段201和第二段202之间的夹角处用氧焊吹软,将锚筋2的夹角扳直,使第一段201伸出表面101,优选第一段201垂直于表面101,更优选锚筋2整体形成直线形(图3)。然后,再按常规方法,将第一段201与其他待连接的钢筋焊接牢固,继续浇筑第二期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至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基体1的其中至少两个表面形成夹角β,该夹角β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该夹角β为30°至150°,更优选该夹角β为60°至120°,最优选为90°(即直角)。该实施例中基体1中嵌埋有分别贴近不同表面101、101’的至少两个锚筋。锚筋的第一段201、201’分别贴近表面101、101’,第二段202、202’则嵌埋在基体1中,向远离表面101、101’的方向延伸。锚筋的结构与图1至图3所示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锚筋先预埋在基体1中,安装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图4),脱模后再凿去第一段201、201’周边的混凝土,以使其显露出来(图5),然后焊吹扳直,使第一段201、201’分别伸出表面101、101’(图6),伸出基体表面的锚筋部分可用于与其他钢筋焊接或用于下一步浇筑二期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7至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基体1大体成“凹”字形(例如水闸闸槽),即至少有三个表面101、101’、101”相邻、并朝向内,这三个表面分别形成夹角β和γ,夹角β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该夹角β为30°至150°,更优选该夹角β为60°至120°,最优选为90°(即直角)。夹角γ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该夹角γ为30°至150°,更优选该夹角γ为60°至120°,最优选为90°(即直角)。该实施例中基体1中嵌埋有分别贴近不同表面101、101’、101”的至少三个锚筋。锚筋的第一段201、201’、201”分别贴近表面101、101’、101”,第二段202、202’、202”则嵌埋在基体1中并向远离表面101、101’、101”的方向延伸。锚筋的结构与图1至图3所示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锚筋先预埋在基体1中,安装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图7),脱模后再凿去第一段201、201’、201”周边的混凝土,以使其显露出来(图8),然后焊吹扳直,使第一段201、201’、201”分别伸出表面101、101’、101”(图9)。伸出基体表面的锚筋部分可用于与其他钢筋焊接或用于下一步浇筑二期混凝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附图中基体1的每个表面都只示出了嵌埋有1个锚筋2,实际上,每个表面可以以任何排列顺序嵌埋有1个以上的锚筋2。锚筋的数量试具体要求而定。
下面以闸槽锚筋施工工艺为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锚筋隐形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
大致流程:“L”锚筋定位焊接预埋→闸墩闸槽钢(木)模板安装→闸墩闸槽混凝土浇捣→拆模进入下道工序→前道预埋锚筋削凿可见→闸墩槽砼封顶后进行锚筋起弯形成Ⅰ字形→闸门底轨、侧轨安装、焊接、垂直校正→二期砼模板安装→二期砼浇捣完成。
具体步骤如下:
1、闸槽锚筋放样、定位、锚筋制作、安装焊接。就是在闸墩和闸槽钢筋安装完成后、并按设计要求闸槽锚筋的直径、长度、间距进行定位,安装锚筋并焊接在原有闸槽钢筋立筋的外边缘,锚筋横向紧贴模板即可,便于闸槽拆模后横向锚筋可见和削露。
2、闸墩闸门槽模板安装。在闸墩闸槽钢筋绑扎完成、紧接进行预埋锚筋并焊接,然后按照测量定位进入模板安装、校正后加固。
3、闸墩混凝土浇捣。闸墩钢筋隐蔽部位验收合格,闸墩模板安装、加固完成,闸槽预埋锚筋已安装焊点牢固、混凝土浇筑前工作准备充分可申请砼开仓浇捣。
4、拆模。闸墩混凝土浇完约30小时后可先松动侧模螺杆,紧后进行拆模并进入下道模板安装工序施工。
5、前道闸墩闸槽拆模后,混凝土结构强度已进入渐进过程,此时将前道已预埋锚筋削露及二期砼位置凿毛,减低后续砼高强度削凿工作强度。安装工序由于没有锚筋穿模而拆模时可直接向上一节移动,定型钢模每节重约350kg,人工无法拆装移动,工法采取由专人指挥、汽车起重机吊装,安装方法是以两向吊绳四位吊点,双面钢模同时水平向上节位置移动、锁脚锁顶固定,工法过程相对传统插孔式埋筋较简便、省力和易于安全控制,在很大程度消除操作过程的不安全状态。
6、闸墩、闸槽封顶并拆模后进入闸门底轨、侧轨安装紧前工作,将先前预埋的锚筋起弯调直形成“Ⅰ”字形与闸轨连结焊接,调直方法是:先采用氧焊高温吹软,然后用套筒调直即可,过程轻易;采用氧焊将预埋锚筋直角处高温吹软起弯,由于锚筋属于与二期闸轨、砼连接构件,不属于受力结构,对施工质量不受影响,锚筋侧重的是搭接良好和侧轨安装满足垂直度要求。
7、闸轨与预埋锚筋安装焊接、垂直校正后进入二期混凝土模板安装。
8、闸轨安装报验并申请二期混凝土开仓至整个工法过程完成。
工法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规定,对模板安装刚度、钢筋抗拉抗弯标准强度以及加工、焊接、检验需满足规范要求;对设计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结构尺寸,从原材料、拌合物坍落度、浇捣过程的抽样检测及拆模后观感、砼养护过程,须符合规范规定。
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现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技术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所述两个相邻的表面相互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锚筋中的每一条锚筋均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并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基体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中各自嵌埋有所述锚筋的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贴近所述至少两个相邻的表面中的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筋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未完全暴露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外。
3.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包括基体和锚筋,所述锚筋为多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所述三个相邻的表面相向而对,并两两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锚筋中的每一条锚筋均为完整的一条钢筋,并且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成90°夹角,所述基体的所述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中各自嵌埋有所述锚筋的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贴近所述至少三个相邻的表面中的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筋隐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未完全暴露在所述基体的表面外。
CN201920961293.8U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Active CN210597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1293.8U CN210597642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1293.8U CN210597642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7642U true CN21059764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1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1293.8U Active CN210597642U (zh) 2019-06-24 2019-06-24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76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154A (zh) * 2019-06-24 2019-08-30 广东振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5154A (zh) * 2019-06-24 2019-08-30 广东振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1391U (zh)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安装止水带的端头模板装置
CN106988483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u形框架梁及其连接钢架
CN110792164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横向拼装装置和拼装方法
CN210597642U (zh) 一种锚筋隐形结构
CN106337530B (zh) 一种框架梁施工缝封堵的施工方法
CN210563363U (zh) 无拉条孔的浇筑模板
CN209568450U (zh) 一种用于基坑装配式内支撑构件与冠梁的连接结构
Zh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chanized matching equipment for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construction
CN212129882U (zh) 一种预制结构外架拉结结构
CN212656260U (zh) 一种地下车站装配式轨顶风道结构
CN211714210U (zh) 一种基于c型咬合梁的改扩建工程接口结构
CN1851150A (zh) 一种在桩锚体系中支撑腰梁的混凝土联合垫楔及其施工方法
CN208250928U (zh) 一种钢木组合模板
CN206066688U (zh) 一种预制t梁钢筋胎具
CN112359873A (zh) 带有加腋结构的导墙的施工方法
CN219006422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预制承台模板
CN110284716A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升降板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650331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女儿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8668553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反坎模板加固的结构
CN220133500U (zh) 剪力墙模板底部留槽结构
CN218713026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超灌混凝土浇筑可重复使用的模板
CN220285305U (zh) 一种可调缝单侧模板加固系统
CN218147809U (zh) 一种高速铁路预应力简支箱梁梁端封锚装置
CN211817177U (zh)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连接支模体系
CN219410537U (zh) 一种倒t型盖梁防撞墙快速维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